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委農村創建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年,團區委繼續學習貫徹農村創建工作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區委的直接領導下,在團市委的關心指導下,站在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高度,積極圍繞構建和諧*的大局,按照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路,以舉辦奧運會為契機,夯實組織基礎,增強團員意識,形成了黨團共建、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增強了農村基層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的活力,實現了農村團的工作科學發展。團區委帶領農村青年全面參與奧運會籌辦和服務好賽時需求,深化改革開放30周年成果,推動我區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發揮作用。
一、重視思想建設,為黨建帶團建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建設是團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團區委在推動黨建帶團建工作中以“*”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市十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標,以奧運志愿者工作為契機,切實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思想建設。團區委組織開展了“青春微笑迎奧運和諧*做先鋒”*青年志愿者“星期六擦亮”行動,農村團員青年積極響應,踴躍參加,先后走進四季青敬老院、上莊敬老院,為老人們提供志愿服務。活動共開展30余次,共有3700余人參與環境美化等志愿行動,活動多次在市區相關媒體進行報道,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今年10月12日,黨的*三中全會勝利閉幕,團區委圍繞全會主題,結合實際,以團區委工作信息的形式,向全區各基層團組織下發有關學習資料,組織廣大團員青年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充分認識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全面把握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舉措。團區委還從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背景出發,站在改革發展的全局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動工作,把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與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起來,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農村共青團工作和建設之中。
6月16日,*團區委組織召開*共青團*七次全委(擴大)會,學習共青團第*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團*代表、*團區委書記曹宇明帶領全體委員及基層團干部認真學習了共青團第*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內容,認真領會了大會所提出的“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的具體要求,通過學習,全體委員及基層團干部對今后一個時期內如何開展團的工作,做好團組織創建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基層團干部也將大會的思想帶到各基層團組織中,貫穿到團組織的創建工作中。通過學習、活動進一步加強團的思想建設,使基層農村團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使廣大農村團員青年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了團員青年投身北部新區建設的積極性,鼓舞農村青年立足崗位、建功成才,為*新農村的建設奉獻青春。
二、突出組織建設,為黨建帶團建工作夯實基礎
(一)以團干部隊伍建設帶動基層組織建設
對農村團建而言,一支好的團干部隊伍,在團建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團區委從落實各項制度入手,協調各鄉、鎮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工作的意見》、《*區黨建帶團建工作制度》、《關于在農村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充分重視團干部的配備,配齊配強團干部。目前,全區七個鄉、鎮團委書記中有五個鄉、鎮團委書記年齡在30歲以下,均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其中2人為碩士研究生。
在配齊配強團干部的基礎上,團區委加大團干部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積極整合社會各界力量,與駐區高校聯手,共同搭建奧運城市志愿者培訓工作的平臺,20*年前后,團區委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建立了八處*區奧運會志愿者培訓基地,來自全區包括農村基層團干部在內的近2萬名志愿者接受了團隊素質拓展、應急救助、奧運知識及歷史文化、奧運安保知識、媒體應對等方面的培訓。5月19日至23日,團區委在昌平南口軍訓基地舉行了為期五天的20*年*區團干部培訓班暨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站站長軍訓營,來自*區各系統的250余名基層團干部和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站站長接受了黨團理論知識學習、隊列訓練和奧運知識講座等多方面培訓。12月26日,20*年*區農村系統團干部培訓班在西北旺鎮政府一層會議室召開,來自全區七個鄉鎮的團委書記和各村團支部書記、村官共計87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上區農林委賈德友副主任介紹了*區農村發展形勢,團市委青農部劉云艷副部長介紹了農村黨的建設“三級連創”活動的情況,通過培訓農村團干部認真學習了黨建帶團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關文件,領會了市、區有關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精神,進一步了解了*區農村發展形勢。
同時,團區委通過達標創優工作,在農村基層團干部中樹立學習榜樣。4月25日,*區紀念89周年總結表彰大會暨奧運會志愿者出征儀式在區政府第一辦公區二層報告廳舉行,*區委、區政府以及街道、鄉鎮、企事業單位領導、團干部和*奧運志愿者共600余人參加了活動,會上對馬軍等十名第四屆“*區十大杰出青年”進行了表彰,共65家單位獲*區“青年文明號”稱號、66個團支部獲*區“五星團支部”稱號、152人獲*區“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團區委積極支持、全面指導農村基層團組織開展奧運先鋒青年文明號爭創活動,以爭創“五?四”紅旗團委、“五星級團支部”等品牌活動為依托,形成了“黨團三級聯創”的運行機制,增強了農村基層團組織的活力。
(二)以推優入黨為契機帶動基層組織建設
“推薦優秀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是黨賦予共青團的一項重要職責,是團組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有效載體,是共青團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的重要體現,更是增強團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需要。團區委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的紐帶橋梁作用,堅持黨建帶團建,不斷創新團建工作舉措,扎實開展“推優入黨”工作,進一步加大“推優”力度,健全“推優”制度,規范“推優”程序,切實將“推優”工作作為黨團共建的重要內容予以落實。以當前黨組織大力培養和發展年輕化黨員為契機,主動爭取黨委的重視,建立定期推薦制度,積極向黨組織推薦思想素質過硬的優秀團員、優秀青年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取得了明顯成效。20*年,鄉鎮團委共推薦11名共青團員加入黨組織,為農村基層黨組織輸送了新鮮的血液,為農村黨建做出了貢獻。
三、以活動建設為載體,為黨建帶團建工作增添活力
團區委抓住奧運召開和農村改革發展的有利時機,圍繞農村青年需求開展工作,大膽創新農村團的工作內容、工作載體和工作方式。加強農村青年人才工作,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青年農民。把農村青年人才工作作為加強農村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更大范圍內吸引人才、挖掘人才、培養人才,充分發揮了團組織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帶動青年的作用。
(一)參與奧運志愿服務,擴大團組織影響范圍
20*年7月1日至10月8日歷時100天的奧運城市志愿服務時間里,來自*區各鄉鎮的715名青年志愿者在分布于七個鄉鎮的11個北京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站中,參與了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工作,這些農村青年志愿者在服務奧運會、殘奧會的同時,一方面為推動*區新農村建設貢獻了力量,另一方面也使得志愿服務的理念在農村得到了宣傳,優化了北京奧運環境,營造了新農村建設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整合區域人才資源,服務農村青年成長成才
充分發揮“駐區高校團委書記聯誼會”以及“北部新區青年聯誼會”的資源優勢,在高校、企業與鄉、鎮團委之間搭建平臺,組織開展“幫扶共建”活動,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送科技下鄉,送文化進鎮。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大學生新農村建設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將所學信息、科技、農林等知識應用到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去。充分發揮北部新區企業青年的人才智力優勢,利用青年中心、農村青年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等團屬陣地,以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為抓手,組織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村青年科技培訓,輔導農村青年學習科技文化知識,提高農村青年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服務農村青年成長成才。以“大學生村官”和“首都大學畢業生基層志愿服務團”活動為契機,組織大學生服務新農村建設,引導大學生將所學信息、科技、農林等知識應用到新農村建設實踐中去,為*新農村建設建言獻策。
(三)愛心服務老年醫院,青年志愿者參與服務地震傷員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來自四川地震災區的91名傷員入住位于*區蘇家坨鎮的北京老年醫院接受治療,5月29日,“愛心無限志愿服務在老年醫院”主題活動啟動,*團區委在為期3個月的時間內,組織近千名青年志愿者為四川地震傷員提供專業醫療、生活關懷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服務,為傷員提前康復出院做出了貢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影響。
(四)開展助學幫困活動,協助農村青少年完成學業
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區工作站扶助貧困學生工作繼續向山后農村傾斜,全年共籌集資金34萬元,捐助學生586人次,占受捐助學生的30%。受助學生紛紛寫來感謝信,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感恩之情,同時還強烈要求成為一名*青年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2009年,團區委將進一步推進奧運成果轉化工作,創新品牌活動,拓展工作領域,進一步加強農村創建工作。并將在已取得的成功經驗基礎上,認真分析新形勢下我區農村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時俱進,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奮力突破,在區委和團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把我區農村黨建帶團建工作不斷推進,使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水平不斷邁向新的高度,農村團員青年整體素質不斷提升到更高層次,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做出貢獻,為國慶60周年和紀念9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