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加強社區教育數字化發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高起點、高標準地推進我區社區教育數字化進程,有效整合共享資源,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加快實現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的目標,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程建設目標
按照“鞏固成果,擴大范圍,整合資源,提高實效”的要求,在米市巷街道試點基礎上,完善全區社區教育遠程視頻互動課堂建設。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市民學習信息庫、資源庫,構成集學習、會議、辦公、資訊、辦事咨詢、休閑、娛樂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使其成為廣大社區居民的終生學習基地。
二、建立組織機構
為確保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按期完成數字化“一鍵通”工作任務,成立*區“一鍵通”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一鍵通”工程推進過程中重要決策和重大問題的協調處理。組長由王新宇副區長擔任,副組長由韓寶平擔任,成員由區政府辦、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團區委、區監察局、區教育局、區財政局、區勞動保障局、區民政局、區文廣新局、區信息中心等相關負責人,各街、鎮道分管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成員具體分工如下:
區政府辦:做好“一鍵通”工程的各項牽頭協調工作。
區委組織部:負責做好黨員遠程教育與“一鍵通”工程整合工作。
區委宣傳部:負責做好“一鍵通”工程宣傳工作。
團區委:負責做好志愿者隊伍與“一鍵通”工程的相關工作。
區監察局:牽頭進行“一鍵通”相關工作的考核和督查。
區教育局:負責做好“一鍵通”工程落實的具體實施與銜接工作。
區勞動保障局:負責提供培訓課程需求工作。
區民政局:負責協調好相關管理人員的落實工作。
區文廣新局:負責做好社區電子閱覽室與“一鍵通”的整合工作。
區信息中心:負責技術支持,協助做好資源整合工作,
各鎮、街道:負責社區教室配置、管理人員、轄區志愿者隊伍的組織實施工作。
三、平臺建設標準
(一)總平臺建設標準:服務端軟件一套、服務器三臺、移動視頻雙向設備一套。
(二)主教室建設標準:固定教室一個(30人以上)、負責工作人員一名、百兆光纖接入、數字投影儀一臺、音響設備一套、計算機一臺、攝像頭兩個、無線話筒兩個、客戶端軟件一套。
(三)分教室建設標準:固定教室一個(30人以上)、負責工作人員一名、兩兆光纖接入、數字投影儀(背投電視)一臺、音響設備一套、計算機一臺、攝像頭一個、無線話筒(耳麥)一個、客戶端軟件一套。
(四)“一鍵通”網站建設標準:即時通訊軟件一套、自主學習管理應用軟件一套、綜合型網站一個。
四、實施進程
(一)2009年4月中旬,完成組建機構及招投標前期工作。成立“一鍵通”工程實施管理中心,設在*區社區學院,主要職責是承擔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具體工作。建立“一鍵通”工程管理應用隊伍,由各街(鎮)、社區(村)派一名計算機管理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承擔終端管理與應用。建立社區教育志愿者市民學習信息采集隊伍,主要職責是采集市民學習信息、學習需求調查、平臺宣傳、資源上傳等工作。
(二)2009年5月底前完成政府招標采購軟、硬件及安裝工作。同步完成人員管理及應用培訓。架設硬件及軟件調試。依托黨政網基礎設施,采購應用軟件及相應的硬件設備,共計建設100個并發數的視頻雙向互動教室、五個固定主教室和一個移動主教室,實現視頻遠程互動課堂。
(三)2009年6月,進行“一鍵通”工程雙向互動視頻課堂模塊試運行工作。依托黨政網,整合現有資源,如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豐富市民在線學習資源。開始建立市民學習信息庫。
(四)2009年7月,進行“一鍵通”工程雙向互動視頻課堂模塊驗收工作,正式開始運行。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領導小組對“一鍵通”工程推進過程中重要決策和重大問題進行協調處理。
(二)資金保障。
1.“一鍵通”工程項目建設經費由區財政承擔區級總平臺。
2.各教室費用由街(鎮)、社區(村)及相關單位承擔。
(三)機制保障
1.決策協調會。在推進過程中對重要事項進行協調處理,籌建期間定期(每月)召開會議。
2.推進工作例會。由區“一鍵通”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
3.推進工作專題會。對推進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4.考核制度。建立會議考勤、工作考核制度,由區監察局牽頭對各街(鎮)、社區(村)的機構設立、隊伍建設和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