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以人為本與科學發展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當代創新,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對以往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總結的基礎上,對發展的主體、發展的目的、發展的動力等一系列問題的重新審視,是對發展問題認識上的一大飛躍。科學發展觀內容豐富、寓意深邃,其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以人為本”。只有系統把握“以人為本”的內涵和意義,才能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吸收了世界上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合理因素,總結概括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這個理論的本質和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之所以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科學地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什么要發展”、“怎樣發展”和“如何評價發展”等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問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是發展什么、怎樣發展、為什么發展。科學發展觀和非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在發展什么、怎樣發展和為什么發展的問題上是否堅持以人為本,是否用以人為本的思想來認識發展問題和推動發展工作。
首先,關于什么是發展、發展什么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科學發展觀認為,發展是硬道理,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不發展就沒有出路,不發展就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開發展,就無所謂發展觀,更談不上科學發展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其根本著眼點是要用新的發展理念、思路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但是,發展除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外,還包括人的發展。所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強調經濟、社會、人的全面發展,以及三者之間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發展觀從傳統到科學的轉變,經歷了經濟發展觀、經濟社會發展觀,再到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觀這樣一個過程,確切地說,就是再到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只有經濟發展,以人為本才能得到充分實現;也只有以人為本,依靠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人民享受發展的成果,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事實證明,經濟不發展,社會很難發展,經濟、社會不發展,人很難發展。人的發展,是發展的核心內容。離開人的發展的發展觀,仍然屬于傳統發展觀的范疇,而不是我們所要樹立和落實的科學發展觀。因此,發展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人的發展;發展的內容有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的發展,但最核心的是人的發展。
其次,關于為什么發展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不僅正確回答了發展的內容,發展什么的問題,而且正確回答了發展的目的、為什么發展的問題,科學發展觀針對傳統發展觀的弊端,非常明確地指出發展是為了人,而不是單純為了發展而發展。人既是發展的出發點,又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人在社會發展中貫穿全局的主體地位,決定了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價值取向。維護人的主體性地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應是科學發展觀的終極價值追求。在科學發展觀看來,傳統發展觀之所以不科學,也在于它片面地追求經濟社會發展乃至把單純地追求經濟增長當作目的,看不到發展不僅包括人的發展,而且是為了人的發展。離開人的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就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意義。
再次,創造性在回答“怎樣發展”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在回答“什么是發展”、“為什么要發展”的基礎上,全面回答了“怎樣發展”的問題。總的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此作了重要的論述,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新運用,是針對中國發展新階段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
最后,關于如何評價發展的問題,科學發展觀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認為評價發展的根本標準就是人的全面發展,不能把GDP的增長、單純的經濟增長作為評價發展的標準。人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主體尺度。生產力的發展并不是社會的最終目的,發展生產力說到底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發展。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但它不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的直接目的是滿足人的需要,更高的目的則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單純經濟增長不能作為評判發展的標準,只能以人的解放和發展的尺度作為衡量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標準。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價值基礎,人的生存與發展及社會的全面進步是發展的終極目標。以人為本,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指向,貫穿各領域的全部理論都服務于這一旨向。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承載物。科學發展觀因始終為了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和長遠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