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半邊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月22日這天,對作為全縣新農村示范點的雍川鎮楊柳村和祝家莊鎮小強村婦女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縣婦聯籌資13800元為他們添置的60條新課桌和120條凳子分別配置到了兩個村的婦女技術示范學校,這意味著她們學文化、學技術的條件更加優越了。因而她們那能不歡欣鼓舞呢?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岐山縣積極組織農村婦女圍繞在生產發展中創佳績,在生活寬裕中創新業、在鄉風文明中做貢獻、在村容整潔中顯身手、在民主管理中有作為為主要內容的“雙學雙比”活動,廣大農村婦女用勤勞的雙手擎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半邊天”。婦女人口和勞力均占岐山縣農村總人口和總勞力的一半。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的增加,婦女成了農村常駐人口和勞力的構成主體。
為了增強廣大婦女在農村經濟建設中創新業、做貢獻的聰明智慧心和靈巧勤勞手,使她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縣上切實加強農村婦女科技文化培訓,提高她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年初以來,縣上組織農技人員,依托社會教育資源,特別是全縣61所省、市、縣命名的農村婦女技術示范學校、技術學校,聘請縣上的農業科技人員和致富女能人講課。深入開展實際實用、生動活潑的“走百村,進千組,入萬戶”增收致富培訓活動,1至8月份已舉辦奶牛養殖、辣椒、大棚西瓜、蘋果栽培等各類培訓班62期,培訓農村婦女7300多人次,還有75名婦女進入農函大學習。使農村婦女的人力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創業上的智力優勢,經濟上的效益優勢、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優勢。岐山縣在積極組織廣大婦女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注重培養科技致富女骨干、女能人,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示范作用,提升婦女的組織化程度。通過扎實開展“雙學雙比”、“巾幗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家庭教育四大主體活動,開展“傳技平臺、促農家女學技術”的“巾幗科技致富”活動等,在全縣婦女中培養和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其中培養和樹立女能人29名。這些女能人中,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1名,省級3名,市級12名。縣、鄉婦聯重點對14個鄉鎮的女能手、創業帶頭人、女經紀人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訓,扶持以婦女為主體的農村結合組織、示范基地和種養加大戶。目前,全縣以婦女為主體的農村經合組織已發展到15個,產業化科技示范基地已展到14個,種、養、加大戶已發展到60多戶,推動了農業向規模化、基地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深層次高水平方向發展。同時,建立“雙培”機制,即把創業帶對人培養成村婦代會主任,把村婦代會主任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推廣“婦代會+協會”、“女能人+農戶”等模式,將婦女組織的群眾工作優勢與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將致富帶頭和村婦代會組織融合起來,提高了農村婦女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使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真正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岐山縣在組織和引導廣大婦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十分注重抓好“細胞”工程。按照創建“學習型”、“和睦型”、“環保型”文明家庭的要求,縣上以“美德在農家”活動及“綠色文明家園”創建活動為載體,促進“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向更深層次、更廣范疇發展。縣上抓點帶面,在全縣抓了28個“美德在農家”活動示范村,25個“綠色文明家園”創建活動示范村,帶動全縣創建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到目前,全縣已印發宣傳掛圖200幅,印發《綠色文明家庭公約》及《文明家園創建標準》2000份。一批“綠色文明家園示范戶”和“五好文明家庭”已創建達標,已授標志牌120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