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提高農村組織建設水平工作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示范引領帶全面。堅持以抓好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制度、基本載體、基本保障“五個基本”建設為統攬。培育50個示范點。結合區域優勢,按照“355即創建3個示范鄉鎮。打造5條示范長廊)工作思路。突出實踐特色,創新方式方法,積極開展示范鄉鎮、示范長廊、示范點創建工作,通過抓示范帶全局,使村級黨組織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班子、建設一支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隊伍、完善一套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的制度、建成一個高標準的活動場所,走出了一條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子,整體提升了全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
城鄉互聯形合力。積極探索以城帶鄉的實現形式和城鄉黨建互幫互助的工作機制。組織103個區直單位黨組織與50個基層黨建示范點、3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新建村和29個后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幫助聯建村黨組織爭取致富項目5個,深入開展“雙百共建、城鄉互聯”活動。充分發揮區直單位黨組織宣傳、組織、項目、技術、信息和教育等方面的優勢。幫扶各類物資價值達23.5萬元,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280多件,開展各類培訓65場(次)培訓產銷農民8912人,印發各類宣傳資料1.2萬多份,排查調處矛盾糾紛19起。同時,農村黨組織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為區直單位黨組織和黨員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轉變作風等提供實踐基地,形成了城鄉緊密銜接、全面覆蓋、協同配合、運轉有序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后進整頓促轉化。按照基層黨組織“五個好”要求。什么問題突出就首先解決什么問題”原則。將整頓工作掛靠到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和包村領導身上,按照“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對29個后進村采取“捆綁式”幫扶。實行定人員、定責任、定目標、定獎懲、包轉化的四定一包”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和掛牌銷號制度,切實解決村“兩委”班子戰斗力不強、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規范、帶動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整頓轉化中,調整后進村黨支部書記5名,并以區鄉黨校為平臺,對58名后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進行了培訓,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與水平。同時,把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后進村黨組織整頓轉化的切入點,對基礎條件差、發展能力弱、經濟發展慢的村,積極爭取到農網改造、畜牧養殖等涉農項目5個,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4個,建成引洮工程田間配套渠道2.26公里,管道17.9公里,新修梯田1950畝,新修道路22.6公里,新建沼氣池75座、氨化池80座,切實改善了后進村基礎設施條件,增強了發展后勁。
便民服務贏民心。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推動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提高群眾滿意度為目標。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建立了由鄉鎮黨政領導分別任主任的一辦六中心”服務機構,以實施鄉鎮干部服務群眾“便民直通車”工程為抓手。整合內設行政事業機構和轄區單位資源。建成了鎮村社三級便民服務網絡,通過實行一戶一張“便民服務卡”建立集農戶人口、耕地、種養、務工情況等基本信息的百姓電子檔案”廣泛深入開展“一聯百”1名干部聯系約100戶農戶)民情大走訪活動,及時高效地為廣大群眾提供專業化、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同時,緊扣群眾盼增收致富、盼和諧穩定的愿望,確定和實施重點服務項目、特色服務項目、一幫三”服務項目和入戶訪視項目,切實增強了開展便民服務的統籌性和針對性。自實施“便民直通車”工程以來,各鄉鎮共為群眾辦理各類業務3.6萬件,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396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