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項目移民移交管理發展調研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項目移民移交管理發展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項目移民移交管理發展調研

      *項目移民安置區已移交我縣,研究解決“兩鄉二點”(雙塔鄉、七墩鄉,向陽、扎花營移民點)移民生產生活面臨的實際困難,加強移民鄉鎮經濟社會事業管理,確立移民鄉鎮產業發展方向,銜接落實后續項目建設,推進移民鄉鎮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兩鄉二點的基本情況

      *流域農業灌溉及移民安置項目實施以來,在安西雙塔、七墩、向陽、扎花營四個項目區累計完成投資17598.45萬元,開墾耕地120782畝,共安置移民5022戶、24275人,減去七墩鄉已劃歸玉門管理的620戶、3036人,移交后我縣現階段實際管理移民4402戶、21239人。雙塔鄉、七墩鄉已成立鄉黨委,向陽、扎花營分別劃歸西湖鄉和腰站子鄉管理。

      1、雙塔鄉現狀。雙塔鄉按照項目總體規劃,共擬建15個村、16個點,規劃開墾耕地7.9萬畝,安置我省東部永靖、禮縣、和政三縣市移民3640戶、18199人。移交時,已在1至15號區域建成12個村、13個點,共安置移民2760戶、12988人,開墾耕地6.8萬畝;移交渠道18條,總長130公里,人飲機井17眼,水塔15座;村委會13所,村小學13所,村診所5所;高低壓輸電線路284公里,油面路28公里,沙石路70公里。止目前,有固定移民1530戶、6918人從事農業生產,*5年種植面積達到13000畝。

      2、七墩鄉現狀。七墩回族東鄉族鄉按照項目總體規劃,擬建5個村,規劃開墾耕地4萬畝,共安置我省東部地區和政、舟曲、武都、宕昌四個貧困縣,漢、回、藏、東鄉四個民族1467戶、7103人。移交時,劃歸玉門管理620戶、3036人。現有847戶、4067人,有近1700人常年外出打工,部分遷移戶去年冬天回老家后至今沒有返回。移交渠道37條,總長100.3公里,人飲機井7眼,灌溉機井4眼,水塔7座;村委會5所,村小學5所,村診所5所,鄉中學和中心衛生院各1所;高低壓輸電線路53.6公里,油面路18公里,沙石路60公里;全鄉實際開墾土地32408畝,*5年耕種土地12590畝,

      3、扎花營現狀。扎花營移民點是*項目1996年啟動建設的示范點之一,共安置臨夏州東鄉縣回族移民453戶、2534人。設2個村委會,16個村民小組,開墾土地11749畝,實際耕種8820畝;建有村診所2所,村小學2所,在校學生253人;鄉村砂石路2.5公里,先后累計打機井23眼,建水塔3座,埋設供水管線24.9公里,修建斗渠2條4.3公里,修建清真寺3處,臨時禮拜點10處。

      4、向陽現狀。向陽移民點1996年啟動建設,共安置積石山縣移民342戶,1650人。現已形成一個完整的行政村,設11個村民小組。村小學1所,6個教學班,現有教師8名,學生281人,村衛生所醫生2名,修建移民住宅342棟,建成沙礫道路12公里,架設高低壓輸電線路16.5公里。修建水塔1座,埋設輸水管道10.2公里,開墾耕地8625畝,配套灌溉機井12眼,修建支斗農渠共計35公里。

      二、移民鄉鎮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本建設方面

      (1)有較多的短、缺、漏建設項目。由于項目建設總體規劃的調整和變動,許多應該建設的項目被削減,經縣政府組織相關部門清查梳理,約有125個項目需要開工建設,需要資金近3.2億元。從項目區實際建設情況看,還有5個大項14小項工程需要繼續完善。規劃中沒有建設配套的鄉鎮林業管護站、農業技術服務站、畜牧站、電管站、水管站等農經服務機構,沒有文化、科技、公安、司法等社會管理機構。學校、衛生院沒有配備相應的辦公設施。

      (2)水利設施建設滯后。由于設計和施工存在問題,部分已建成的渠道存在渠低地高,部分水利設施不配套,一些村組農田無法灌水,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由于管護不到位,維修不及時,部分水利設施破損嚴重。有個別村組人飲機井水質變異,含氟量較高,已無法飲用。

      (3)電力設施不配套。已建成的電力設施設備,相當一部分達不到建設規范和標準,10KW輸電線路長度遠遠超出國家規定的15公里供電半徑,缺少應有的變電站所,電損嚴重,且電力網絡目前還沒有納入農村電網進行管理,農用照明電價高達0.8-1元,用戶無法承受。兩鄉二點還有近1500戶移民沒有實現電網入戶工程。

      (4)農田林網配套率低。移民基地建設以來,只注重土地開發,而農田林網和公益生態林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耕地沒有建設防護林、防風林,重點風沙口因土地開發,生態進一步惡化,植樹造林的任務非常重。

      (5)部分村組道路不暢。一些村組道路沒有按計劃鋪筑黑色路面和砂礫路面,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群眾意見比較大。

      2、生產發展方面

      (1)農業新科技得不到普及推廣。移民項目中沒有規劃建設農技推廣站所及相應的服務設施,無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農技人員,移民群眾缺乏農業種植生產技術,只能自己摸索或依靠家鄉傳統經驗,種植自己熟悉的小麥、大麥、蕎麥等作物,目前還無法掌握適應本縣水土氣候條件的糧食、棉花、瓜菜、酒花等作物的種植技術。

      (2)移民鄉鎮農業機械化程度低,與安西本地農業機械化程度相差懸殊。同時,移民區沒有規劃建設農機油料供應站,大大增加了移民群眾運用農用機械進行生產的成本。

      (3)基本農田地力較差。移民鄉鎮的耕地鹽堿化嚴重,目前農戶耕種的土地中,幾乎50%以上的還是鹽堿地,畝均產糧100公斤左右,再加之移民經濟條件差,投入少,部分移民還沒有掌握安西灌溉農業的技術技能,地力改造緩慢,嚴重影響群眾脫貧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4)移民區鄉鎮企業、產業基礎幾乎為零。發展鄉鎮企業、重點產業、特色產業,缺乏項目和資金。產業發展亟待科學翔實的研究和論證。

      3、社會發展方面

      (1)學校教學設施簡陋。已建成的中、小學校園沒有進行硬化和綠化,部分設施已損毀,已建成中小學校舍面積不符合普九標準,應配備的電教室及配套設施、實驗室及實驗儀器、圖書室及配套設施、圖書、計算機、體育器材、運動場地等設施設備建設幾乎為零。教育資源短缺,師資力量不足,缺少配套的高中教育、民族教育。部分移民安置點學生上學路途較遠,最遠的25公里,遠遠超出了國家規定的服務半徑3公里的要求。

      (2)衛生防疫工作不健全。鄉鎮衛生院沒有住院部和疾病隔離區,開展正常醫療服務工作所必需的氧氣瓶、X光機等基本配套設施一無所有,醫務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缺少防疫工作人員和必要的防疫設施。一些偏僻的移民點沒有規劃建設村衛生所,部分村組群眾看病就醫路途較遠。

      (3)社會管理服務體系不完善。移民基地建設以來,公安派出所、法庭、計生服務站、信用社等一系列社會管理機構和服務機構,在項目規劃中沒有立項建設,移民憑遷移證自由出入,戶口全部在原籍,由于在安西有穩定的種植收入,在原籍有優良的生活環境,部分移民成為在安西生產,原籍生活的“侯鳥”,致使各類統計數據不準,出工出力的公益勞動無法正常開展,許多政策難以落實,如學生在遷入地上學,享受的“兩免一補”的轉移支付卻撥在遷出地,造成政策落實的“錯位”。移民區域內治安較亂,超計劃生育問題和宗教矛盾問題突出,群眾有了糾紛打官司難,發展生產貸款難。

      (4)基層管理機構不健全,干部隊伍缺口大。移民基地原設有工作站,工作站工作人員工資待遇由原移出地政府供給,移交后,工作站的一部分同志返回了原籍,村組一級無黨組織和正規的管理機構,村組干部人數少,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程度,懂得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工作水平和能力較高,號召力較強的少數民族干部奇缺。原有的村組干部因工資待遇不明確,意見情緒大,村組管理較亂。

      (5)文化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移民點沒有配套建設鄉(村)文化站(室)等設施,沒有配套建設對農村服務的廣播電影電視傳輸設備和基礎設施,現有的廣播電視設施收不到安西廣播電視臺發射的視聽信號,移民基本沒有文化娛樂活動,處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耕作狀態。

      4、生態環境方面

      (1)地下水資源出現嚴重不足。*流域農業開發及移民安置、“兩西”移民項目實施以來,共打灌溉機井159眼,人飲機井25眼,使本來就稀缺的地下水資源大量減少,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境內許多野生植被日益枯萎,草場和濕地銳減,特別是我縣泉水灌區內的布隆吉鄉、鎖陽城鎮橋子村地下水位的下降,已影響到群眾生產生活和生態保護。西湖、瓜州、南岔、縣城一帶地下12米以上已經難見地下水。

      (2)地面植被遭到破壞。因項目區部分移民群眾生活困難,無力購買生活燃料,除用農作物秸稈解決燃眉之急外,大多數燃料特別是冬季取暖都是靠采伐周圍紅柳、白刺、天然林來解決,使本來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3)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自*與“兩西”移民項目實施以來,向我縣有序移民3.8萬人,無序移民1.3萬人,開發土地超過20萬畝。大量移民,開發墾荒,使我縣荒漠化、沙漠化呈擴大趨勢,造成揚沙天氣和沙塵暴增多,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移民開發區生態建設經費嚴重不足,生態治理恢復緩慢。

      三、對策措施

      *農業開發及移民安置項目,雖然給我縣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給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但我縣廣大干部群眾從維護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在開發建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落到了實處。移民區移交安西,就更加需要我們在思想上認同、感情上相容、發展上對接、政策上配套,按照“一年理順關系、三年解決溫飽、五年脫貧致富、十年達到基本小康”的目標,盡快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促進移民鄉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1、建議縣委、縣政府當前急需采取的措施

      (1)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明確推進移民鄉鎮發展的思路。制約移民鄉鎮發展的障礙很多,但主要的是思想障礙,管理移民鄉鎮的困難很大,但最大的還是思想上的畏難。因此,縣委、政府,一是要在全縣黨員干部中,特別是移民鄉鎮的黨員干部中廣泛深入的發動“解放思想找出路,創新觀念謀發展”的大討論活動。抓住移民鄉鎮經濟社會事業管理這個突破口,圍繞后續項目建設這個關鍵,切中增加移民家庭現金收入這個要害,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理清發展思路。二是專門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和四大班子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移民鄉鎮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新老鄉鎮統籌協調發展的基本策略和方式方法,制定以生態優先為前提的發展目標,為移民鄉鎮的管理和發展指明方向。

      (2)爭取無償生態用水,實施生態建設工程。為防止安西成為第二個民勤、第二個羅布泊,一是要積極同省市及*水資源管理部門協商,為我縣移民鄉鎮協調安排一定的生態恢復與建設項目,達成水資源分配方案和協議,爭取每年無償向安西特別是移民鄉鎮提供足夠的生態建設用水;二是要及早規劃,制定方案,協調全縣各個部門,統一行動,實施生態建設工程;三是全面落實國家、省、市、縣制定的生態建設政策和環保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亂打井、亂移民、亂開荒、亂挖濫砍地面植被的“四亂”行為,把生態保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確保全縣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3)理清短缺漏項目,協調完成規劃項目。*移民安置項目將于*6年6月30日結束。目前,一要積極組織教育、衛生、文化、計生、科技等社會管理部門和疏建辦、移民、國土、財政、水務、交通等經濟主管部門,對照項目建設總體規劃和項目區實際建設情況,全面理清短、缺、漏項目,協調各方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扶貧開發和移民安置政策的基本精神,銜接落實好在建、續建項目。二要對省上已經確定但沒有完成的工程,督促建設單位繼續抓好項目建設,確保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對目前已經完成但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的工程,督促建設單位重新進行整改;對計劃建設但未開工的項目,要爭取將項目建設經費全部撥付到縣上,由縣政府繼續抓好落實。三要對項目建設中所形成的債務問題,明確債務主體和應承擔的責任,確保項目實施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完整性。

      (3)協調解決遺留問題,落實后續建設項目。一是依照疏建辦形成的《*項目安西移民安置區需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設的意見建議》,積極向省市匯報,協調解決“兩鄉四點”移交后管理運轉經費、后續扶持發展政策等8個方面的問題。為移民鄉鎮協調爭取6-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移民鄉鎮運行管理經費應由省財政通過轉移支付解決,其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單獨進行。二是積極同省疏管局協調解決雙塔、七墩兩鄉變電站立項建設、昌馬西干至鎖陽城輸水渠道工程立項建設等15個方面的問題。三是對項目實施計劃中缺漏的學校、衛生、文化、科技、公安、司法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機構應擬定建設規劃,采取積極主動措施,向省市申請落實建設事宜,爭取省市安排一定的項目和資金予以支持。四是爭取將七墩、雙塔、腰站子列為民族鄉、列入省扶貧困鄉,協調落實民族政策和扶貧政策,使移民鄉鎮在經濟建設及文化、教育、衛生、計劃生育、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服務等方面得到應有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扶持。

      (4)限定移民遷入時效,審定鄉鎮機構和編制。一是制定出臺《安西縣移民鄉鎮戶籍管理暫行辦法》,限定移民遷入以*6年6月30日為截止日期,以截止日期為準,保證省、市協調確定的人口不再增加,土地不再開墾。二是依據精干高效原則和鄉鎮綜合改革目標,制定鄉鎮政權及配套服務機構建設方案,確定鄉鎮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由縣上從現有管理和技術服務人員中選拔配備工作人員,爭取使公安派出所等各類管理服務機構及早入駐鄉鎮,開展工作。

      (5)結對幫扶,實現新老鄉鎮的協調發展。一是出臺《幫扶移民鄉鎮促進和諧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幫扶促發展機制,確定幫扶對子,組織全縣各部門集中對移民鄉進行幫扶。每年專門召開一次協調會議,確定幫扶項目和內容。將幫扶工作列入綜合目標責任書,通過責任考核促進幫扶措施落實。二是制定《村級干部掛職幫扶移民村組管理辦法》,組織部門要從老鄉鎮選拔一批事業心強、懂管理、會經營、有一定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優秀村干部,到移民鄉鎮幫助村組進行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在移民鄉鎮選拔一批干部到老鄉鎮掛職鍛煉,學習村組管理的體制機制、程序方式和發展生產的經驗技術。以干部交流為主,通過生產技術交流、管理經驗交流、組織建設和產業發展等各種交流,盡快實現移民鄉鎮與老鄉鎮的對接融合,協調發展。三是國稅、地稅、工商等垂管單位應針對新建移民鄉的具體情況,制定扶持發展個體和各類企業5年內免征各種稅費的政策,激發創業者的積極性,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壯大。四是制定《農村少數民族干部選拔培養管理辦法》,積極選拔培養少數民族干部,提高民族干部管理民族事務的有效性,逐步培育形成村民自治組織,按照村民自治管理章程,實現移民鄉鎮的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五是針對移民鄉鎮的具體情況、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制定出臺《宗教管理辦法》、《計劃生育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盡快將移民鄉鎮的經濟社會事業管理納入正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來。

      2、建議移民鄉鎮黨委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底子。進一步摸清轄區內移民人口總數、年齡、性別、文化水平、民族宗教狀況、黨員隊伍的具體情況、經濟條件和生產經營特長等基本情況,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對轄區現已建成的各種基礎設施及其毀損情況進行全面的登記評估。對各種資產,進行全面的核查登記和清理,準確界定產權歸屬。為開展選民登記,選舉組建鄉鎮人大、政府,選舉成立村組管理機構,建立基層黨組織做好準備,為全面實施經濟社會管理打好基礎。

      (2)配好班子。一是按照“大村組、少干部、輕負擔”的目標要求,壓縮原有村組數量,按地域或灌溉供水渠系重新設置村組,劃定村組地界。二是盡快組建村“兩委”班子,配備配強干部隊伍,要把有文化、黨性強、年紀輕、思路活,愿意為群眾服務的人選拔、充實到村組領導班子中。三是堅持不斷地抓好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使村組干部成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敢想敢干,帶領群眾勇于致富的戰斗堡壘。健全完善村組管理規章制度,強化村組管理。加快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村民自治建設,為村組各項工作正常運轉奠定堅實牢固的組織基礎。

      (3)選好路子。移民鄉鎮要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規劃建設為關鍵,以開展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為主線,制定好移交之后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在發展方向上,實施“近抓帶田、遠抓勞務,長抓畜牧”的策略,走好“勞務輸轉、造林綠化、改良土壤、推廣帶田、發展畜牧、増效增收”的路子。要抓住回族移民擅長經營,擅長養殖、吃苦耐勞的特點,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力爭每家輸轉勞動力一人。要制定扶持政策,鼓勵多種經營。要落實“1881”設施養殖目標和扶持資金,培育一批示范戶,帶動移民盡快致富。在產業發展上,七墩、雙塔、扎花營移民鄉村應大量引進優質高產小麥和玉米品種,廣泛推廣帶田和間作套種模式,提高畝均效益。向陽要幫助移民盡快掌握棉花種植管理技術,以植棉養畜為主,加大勞務輸轉,引導帶動移民盡快致富。

      (4)邁好步子。開好局、起好步,是接受移民安置區之后實現順利發展的關鍵。一是要抓好規劃。結合全縣城鎮建設和小康住宅建設的目標任務,做好鄉鎮政府駐地集鎮規劃和小康住宅建設規劃;結合生態工程建設,做好農田林網、公益生態林、防護林、防風林及重點風沙口治理規劃;結合生產發展的要求,做好鄉村道路、渠系配套、農田改造規劃;結合社會發展要求,做好教育、文化、衛生發展規劃和廣播電視、公路交通、通訊網絡村村通規劃。按照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的要求,做到件件抓落實,事事有結果。二是抓好科技和勞務輸轉培訓。協調縣農技中心、畜牧站、科技局派駐科技宣講團,逐村開展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和動植物防疫為主的農業科技培訓,使習慣旱作農業的移民群眾初步掌握安西灌溉農業的關鍵技術要領,為農業增產、土地增效、移民增收提供技術保障。盡快建立勞務培訓中心和勞務輸轉工作站,組織勞動力實行有計劃、有目標、有方向的培訓,為發展勞務經濟打好基礎。三是抓好管理教育。要高起點、嚴要求,一次性實現與老鄉鎮在管理制度上的對接,重點是加強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社會公益事業管理。關鍵是著力培育移民的集體觀念,法制觀念和民主觀念。嚴厲打擊偷盜、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根除個別移民好吃懶做的依賴心理。當前的中心工作是引導移民群眾廣泛參與植樹造林為主的生態恢復和治理工程。四是扎實開展調研活動。撲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村組、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組織開展生態建設、種養意向、生產生活熱點難點、矛盾糾紛排查、基層組織建設為主的系列民情民意調研,切實解決好看病難、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等事關移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努力做到鄉情上再熟悉、思路上再理順、管理上再嚴格、項目上再爭取,確保移民安置區移交我縣之后,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5)多掙票子。千方百計增加移民家庭的現金收入,是解決移民群眾實際困難的最有效辦法。一是要大量有序組織勞務輸出,兩鄉二點爭取每年輸出三分之一的勞動力,達到8000人,家庭人均勞務凈收入達到1000元;二是要在保證糧食生產自給自足、溫飽有余的基礎上,逐步擴大中草藥、胡麻、孜然、紅花、洋蔥、大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力扶持發展雞、羊、豬、牛等家庭養殖業,力爭移民每年人均種養業純收入達到800元;三要采取一切措施,鼓勵有條件的移民興辦加工、維修、餐飲、商流等二三產業,按照前店后院、上宅下店的建設標準,扶持發展個體商業一條街,力爭移民人均來自二三產業的純收入達到*元。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A丁香五香天堂网|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v高清理论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