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鎮居民生活質量分析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實施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的總體戰略,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努力工作,民生持續改善,前三季度縣城鎮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0元,同比增長16.7%,人均消費支出7837元,同比增長16.5%。現對城鎮居民生活狀況作簡要分析。
一、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發展狀況良好
目前全縣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發展狀況良好。今年以來,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西咸一體化的大好機遇,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全縣經濟躍上了新臺階。
(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收入構成多元化。
1、工資性收入在居民家庭收入中仍居主導地位,而且比重在逐年增長。據調查資料顯示,前三季度縣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收入10957元,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為68.03%。
2、離退休人員的收入穩步增加。一年來,離退休人員的生活一直是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對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工資進行了調整,及時解決拖欠離退休人員工資的問題,使得離退休人員的工資穩步增長。截止三季度末,轉移性收入人均4362元,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為27.08%。
3、居民收入構成趨于多樣化。工資性收入雖仍是收入的主體,但一些職工利用業余時間或節假日從事第二職業增加了收入,使得收入呈現多元化。
(二)城鎮居民消費水平逐年遞增,衣食住行發生根本性變化
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縣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也隨之提高,1---9月份全縣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為7837元,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為79.35%。
1、城鎮居民消費結構變化情況。居民消費結構的優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標志。從目前情況看,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商品豐富,賣方市場的形成,給居民消費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居民消費行為日趨成熟,消費方式也隨之多樣化。下面就全縣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八大類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
2、其他消費也在悄然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已基本達到飽和,彩電、洗衣機、冰箱的擁有量已達到或超過100%;空調、電腦、手機等新一代家電消費品擁有率在不斷提高并高速增長。
二、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收入水平低。低收入問題依然存在,50戶城鎮居民調查資料顯示,貧困人口增收比較困難,低收入人群有增無減,且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基本沒有改變,生活的主要來源是靠社會和親戚朋友的救濟。
二是消費水平低。三季度末,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支出人均達到7837元,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為48.67%。通過數據對比顯示,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水平較低,大部分消費用于食品、居住、醫療、教育等方面。
三是就業難度大。調查資料顯示:居民家庭戶均就業人口為1.65人,占家庭總人口的52.54%;戶均有收入者人口為2.3人,占總人口的73.25%。就業難一方面難在下崗或內退后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就業競爭激烈,就業的難度相對更大。
三、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社會保障工作是目前實施社會救助的一種重要途徑。在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斷的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已初具規模,但目前社會保障體系的涉及面還較窄,社保資金的籌集還很不通暢,因此,還必須不斷拓寬籌集資金的渠道,確保社保資金及時足額地繳納,同時,加強對高收入階層的稅收征繳工作,采取多種方法籌集資金,并加強對社保資金使用的監管力度,堅決杜絕各種擠占和挪用,使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正確引導居民消費,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合理化
正確引導消費,就是根據經濟規律的要求,對整個社會消費活動以及消費者個人的生活消費進行有意識的調節和引導,有效地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增長,發揮消費對經濟應有的拉動作用。
居民的消費觀念直接關系到消費行為。我縣居民的消費觀念相對較為保守,習慣于勤儉持家,量入為出,不習慣超前消費,更不會“寅吃卯糧”,花明天的錢。要使消費者轉變傳統觀念,樹立全新的消費觀念,僅靠消費者自身是難以解決的,還必須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通過各種手段來引導消費。積極支持和鼓勵信貸消費,調整在短缺經濟和高通脹時期出臺的一些限制消費的政策,制定一系列鼓勵居民消費的政策,減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優,使居民消費結構更趨合理化。
(三)有效調控收入分配差距,推動各個層次的消費全面增長
市場經濟的建立,打破了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引入了激勵競爭機制,但在收入分配上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國企職工與外企、合資企業職工的收入差距;壟斷行業職工與一般行業職工的收入差距;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職工收入的差距;企業結構調整中出現的下崗失業;少數人利用體制上的漏洞非法致富等,加劇了貧富懸殊的現象。因此,縮小收入差距,兼顧公平已成為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關系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