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氣污染的概念

      大氣污染的概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氣污染的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氣污染的概念

      大氣污染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補充圖片,圖解環境問題的概念

      教材解析:“環境問題的概念”部分,教材呈現兩幅景觀圖(圖41 大氣污染、圖42固體垃圾污染)。圖片雖然直觀,但對概念的理解幫助不大,可補充圖1“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用圖說明:人類社會是地理環境的一部分,人類社會的發展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同時,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對地理環境施加各種影響。具體來說: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從(自然)地理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人類社會在發展的同時向(自然)地理環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環境問題是(人類向環境)索取(物質和能量)超過環境再生能量或者(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量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從而使環境條件發生改變,并對人類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和破壞的問題。該圖使學生在了解人類社會和環境關系的基礎上理解環境問題的概念,有利于學生從更高層次理解環境問題的分類和產生原因。

      二、加工圖片,剖析環境問題的類型

      教材解析:“環境問題的類型”部分,教材以“樹狀結構圖”的形式呈現。該圖很好地呈現出環境問題的四大類型,但該圖對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和“提出環境問題治理的措施”知識點沒有提供恰當的延伸契機。故可在原圖的基礎上加工(如圖2)。

      用圖說明:加工后的樹狀結構圖明確了某類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到底是“索取大于再生”還是“排放超過自凈”,有利于學生在探討環境問題治理措施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治理思路。針對“索取大于再生”這類環境問題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減少索取,促進再生。針對“排放超過自凈”這類環境問題治理措施的根本思路是:減少排放,加強自凈。

      三、以圖為媒,探究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教材解析:“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部分的教學目標為:根據相關資料,歸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教師可結合《選修6》對本節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基本思路為:某環境問題的概念―產生原因―治理措施。以案例教學模式為主,詳細分析一個案例,讓學生在掌握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分析其它案例。現以“大氣污染”為例,探討具體實施過程。

      1.利用景觀圖直擊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指潔凈大氣被有害氣體和懸浮物質微粒污染的現象。本環節利用教材圖41“大氣污染”、“霧霾中的天安門”(如圖3)這兩幅景觀圖片加以詮釋。

      用圖說明:大氣污染是學生身邊的案例,采用景觀圖加以展示即可。與其它類型圖片相比,景觀圖更直觀、更能帶來視覺沖擊。

      2.巧用活動圖探究大氣污染成因

      通過教材圖41“大氣污染”、圖47 “煤燃燒過程的生成物”、圖48“汽車排放的污染物”引導學生找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生活用煤產生的煙塵。在此基礎上總結:大氣污染成因的分析應從污染源和自凈途徑兩方面入手(如圖4)。

      用圖說明:教材用圖能讓學生深入了解煤和汽燃料燃燒后產生的污染物的化學成分,了解導致大氣污染的化學物質。補充圖4可為探索環境問題治理措施提供思路。

      3.運用結構圖總結治理措施

      在成因探究的基礎上,明確治理途徑應“兵分兩路”。一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二為增強自凈能力。該部分可設置學生探究環節,探究目標:針對大氣污染產生原因提出具體可行的治理措施。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可利用樹狀結構圖加以總結(如圖5)。

      圖5大氣污染治理

      大氣污染的概念范文第2篇

      關鍵詞: 位溫梯度公式 大氣穩定度 判定方法

      1.前言

      在大氣污染預防和治理過程中,大氣污染物擴散狀態的研究經常利用當地的大氣擴散狀態進行分析和判斷,大氣擴散的程度直接影響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稀釋和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污染狀況。大氣的擴散與大氣穩定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借助大氣穩定度的判定可以確定大氣擴散的程度。

      2.1大氣穩定度的判定方法

      大氣穩定度的傳統判定方法是比較γ和γ二者的大小(即溫度層結曲線法),γ表示單位(通常取100m)高差氣溫變化速率的負值,計算公式為γ=-T/Z;γ表示干空氣塊絕熱上升或下降100m時,溫度降低或升高的數值,γ=0.98K/100m(g=9.81m/s,C=0.996J/g?K)。當γ>γ時,大氣是不穩定的;當γ

      所以,大氣穩定度的判定還可以用位溫梯度法,此方法與溫度層結曲線法相比,更科學、更合理、更準確,應用也較多。但從我多年的教學和交流情況來看,這方面的知識在常用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中沒有介紹,學生對這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都很困難,特別是利用位溫的概念進行位溫梯度的推導更難掌握。我對位溫的相關概念和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位溫梯度的推導過程,以及利用位溫梯度法進行大氣穩定度的判定作相關介紹。

      3.位溫梯度的概念及意義

      所謂位溫,就是將氣塊由其最初的壓力P沿絕熱過程修正到1000kPa的標準壓力時所具有的溫度,以θ表示:

      θ=T()=T()

      式中,P、T―分別表示氣塊最初的壓力和溫度。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氣塊在絕熱升降過程中的溫度將改變,但其位溫在該過程中卻是不變的,這是位溫的重要性質。所以位溫比氣溫更能代表氣塊的熱力學特性。[2]

      4.位溫梯度公式的推導

      由位溫公式?搖θ=T()

      兩邊取對數?搖lnθ=lnT+(ln1000-lnP)

      由于位溫、溫度和壓力都隨高度Z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位溫θ求偏導,

      得到?搖?=?-??

      則=?-??

      =(-??)=(-γ-??)

      由位溫的定義可知,氣塊的移動過程為絕熱過程,則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

      H=C?T+P?V

      式中C、C、H分別為系統的定容比熱容、定壓比熱容和系統的熱量。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令單位氣體的摩爾數n=1,

      則PV=nRT=RT

      變形為V=RT/P

      對氣體的體積V求偏導(P、T也是高度Z的函數),

      得到=R(?-?)

      所以 V=R(?T-?P)

      將 V=R(?T-?P)和C-C=R帶入熱力學第一定律,

      得到 H=C?T+P?V=(C-R)?T+P?R?(?T-?P)

      =C?T-R?T+R?T-?P=C?T-?P

      則 T=+?

      其中,T為溫度的變化,為氣塊的熱交換,?為外界壓力的變化。

      將T=+?帶入=(-γ-??)

      得到=(-γ-??)=[-γ+(-T)?]

      由于是絕熱過程,氣塊與外界無熱量交換,其內部熱量H不隨高度而變化,即H=0,

      因此=[-γ+(-dT)?]=(-γ-dT?)

      =(-γ-)=(-γ+γ)=(γ-γ)

      即=(γ-γ)

      到此,位溫梯度的公式得證。

      5.利用位溫梯度判定大氣穩定度

      由以上介紹可知,大氣穩定度的判定可以用溫度層結曲線法,但是該方法有其局限性。由于位溫梯度考慮的因素相對比較全面合理,能滿足實際大氣狀況判定的要求,因此用位溫梯度法進行判定,其準確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強。

      從位溫梯度公式和參數意義可以得出結論,位溫θ和溫度T的正負號一致,θ/T>0。只要驗證γ與γ之間的大小關系即可判定大氣是否穩定。

      當位溫梯度>0時,表明γ

      當位溫梯度γ,氣塊的加速度α=g??ΔZ>0,加速度α方向與位移方向ΔZ一致,判定大氣是不穩定的;

      當位溫梯度=0時,表明γ=γ,氣塊的加速度α=g??ΔZ=0,氣塊別外力推到哪里就停到哪里或做等速運動,判定大氣是中性的。

      6.結語

      判定大氣穩定度,位溫梯度法與溫度層結曲線法相比,其實際意義更大,實際應用更加科學合理。本文根據位溫的定義,對位溫梯度公式進行了推導,整個論證過程的關鍵就是利用絕熱的條件。通過公式推導,強化對公式中參數意義的更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從而熟練運用位溫梯度公式進行大氣穩定度的判定。如果對公式和公式中四個參數的意義不甚了解,那么判定大氣是否穩定就很困難。

      參考文獻:

      [1]王麗萍主編.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8:249-251.

      大氣污染的概念范文第3篇

      而隨著污染事件層出不窮,資本市場也掀起了對環保概念股的追捧熱潮:截至2013年4月12日收盤,節能環保指數今年累計上漲了6.7%、最高漲幅達17.8%,遠強于同期大盤-2.7%的表現;若具體到個股,諸如創業環保(600874.SH)、龍凈環保(600388.SH)等股票均上漲了50%以上,漲勢不俗。

      中國政府對環保事業的強力支持也是投資者炒作環保概念的不二理由。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以及管理層的公開聲明,“十二五”期間(2011-2015)中國環保投入將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近期將重點解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農村環保問題。這意味著大量環保項目將被提上日程,而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就有了增長預期。

      目前環保概念的三大投資主線是污水處理、大氣污染治理以及固體廢棄物處理,此三者也是環保“十二五”規劃的重點投資領域。

      污水處理:具體業務涉及污水處理整體解決方案、凈化材料研發、污水處理設備制造等多個方面,是政策支持較早,相關上市公司最多的領域。

      在這一領域,環保“十二五”規劃指明,到2015年全國將新增城鎮污水管網約16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200萬噸,基本實現所有縣和重點建制鎮具備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同時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和污水再生利用。

      大氣污染治理:受霧霾事件的刺激,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的上市公司也一度風頭強勁。這一領域的核心業務是脫硫脫銷,即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去除廢氣中的硫化物和硝化物,而這兩者正是灰霾中致癌的主要成分。

      根據規劃,全國電力行業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含)的燃煤機組要全部加裝脫硝設施;鋼鐵行業要實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石油石化、有色、建材等行業的工業窯爐要進行脫硫改造,新建水泥生產線要安裝效率不低于60%的脫硝設施。

      固體廢棄物處理:這一細分行業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業固廢物處理和農村固廢物處理等方面,具體涉及固廢掩埋、生物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等業務。

      依照環保“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將達72%,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所有縣具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并鼓勵垃圾厭氧制氣、焚燒發電和供熱、填埋氣發電、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垃圾滲濾液和垃圾焚燒飛灰處置工程建設,開展工業生產過程協同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泥試點。

      “從投資比重來看,污水處理領域目前仍占據較大份額,而且這一行業發展較早,情況也不錯。相較之下,國內的固廢處理行業就有些落后了,所以最近比較受重視,增速也就更快。”平安證券分析師于振家對《英才》記者表示,從大的類別上看,“固廢處理接到的訂單還是多一些的。”

      根據2012年10月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和衛生部四部委聯合的《“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十二五”期間,危險廢物利用產業總產值預計超2000億元,焚燒、填埋等集中處置費用預計超過500億元。另具不完全統計,目前排隊IPO的41家環保企業中,有10家從事固廢處理業務,超過了污水處理(7家)和大氣污染治理類公司(6家),足見固廢處理已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大氣污染的概念范文第4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大氣污染;植物監測

      環境污染是人類生存的嚴峻問題,受到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和重視,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燃燒礦石、發電、合在成千上萬的化學物質等工業活動以及汽車尾氣的排放,使城市大氣中一些有毒氣體的濃度成倍甚至幾百倍地增高,大氣污染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個主要環境問題,研究表明:大氣污染濃度的增加,不僅會引發人的呼吸道疾病,心臟病、甚至還會導致死亡,園林植物可以改善人類生活質量,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在城市大氣污染的生態平衡中起著“除污吐新”的作用,利用生物監測和評價大氣污染狀況,一直是生物監測的主要內容之一。

      一、園林植物對大氣污染的監測作用:

      (一)植物監測的概念:

      工業革命以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及時有效地進行環境污染的監測,既能了解情況,又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通常的監測方法有儀器監測和生物監測。在生物監測中,植物監測應用最為廣泛,植物監測是指利用對環境中的有害氣體特別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癥狀來監測有害氣體的濃度和種類,并指示環境被污染的程度。該類植物稱為監測植物或指示植物。如,地衣苔蘚對環境因子的變化十分敏感,常用來監測大氣污染。

      (二)園林植物監測城市大氣污染的特點:

      不同植物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反應不同,可用來監測城市大氣污染。園林植物監測城市大氣污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能夠早期發現大氣污染。(2)能夠反映幾種污染物的綜合作用強度。環境污染物成分復雜,各種分子和各種離子之間既有協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以及相加作用等。如二氧化硫與乙醛共存時,對植物的危害增強,表現出協同作用;而有些污染物共存時,則表現出相互減弱作用,即拮抗作用,如二氧化硫與氨氣。同時,污染物毒性還受到環境因子,如PH值、酸堿性、水溫等的影響,這是理化監測所不能反映的,而園林植物接受的是綜合影響,不光是個別離子的綜合作用,因而園林植物監測反映了整個環境中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3)能夠初步監測污染物的種類和估測污染物的濃度。(4)能夠反映革一地區的污染歷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積受害。由于樹木壽命長,而許多污染物會沉積在樹木的年輪中,通過對年輪中有害物濃度進行分析可推測環境污染的歷史狀況。所以,用多年生的樹木作監測植物,能夠反映某一地區的污染另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積受害等。(5)具有長期、連續監測的特點。在植物的生長周期內,可以連續不斷地監測環境污染狀況,而且,植物監測還可監測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蓄積、轉化等動態變化過程,為污染后的治理等提供理論依據。(6)具有經濟、簡便的特點,用植物監測環境污染經濟、簡便、在生產實際中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適合大面積推廣。

      二、園林植物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反應及監測植物:

      大氣中的污染物主要通過氣孔進入葉片并溶解在汁液中,通過一系列的生物化學反應對植物產生毒性,所以園林植物對城市大氣污染的反應也首先表現在葉片上,大氣污染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且持續一段時間后,不同植物就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傷害特性,目前我們主要采用觀察植物外觀有無傷害癥狀(通常觀察植物葉片)來判斷植物的受害程度,有些植物對污染物很敏感,其葉片在不同種類的較低濃度污染物作用下短時間內就表現出不同特點的傷害癥狀,植物在不同的大氣污染作用下對植物葉片的可見傷害因傷斑的部位、形狀、顏色和受害葉齡等特征的不同而互相區別。一些常見有害氣體的對大氣污染反應及監測植物如下:

      (一)SO2 SO2的濃度達到1ppm至5ppm時人才能感到其氣味,濃度達到10ppm至20ppm時,人就會有受害癥狀:咳嗽、流淚。敏感植物在其濃度為0.3ppm時經幾小時就可在葉脈間出現點狀或塊狀的黃褐斑或黃白色斑,而葉脈仍為綠色。對SO2敏感的植物有:地衣、紫花苜蓿、鳳仙花、翠菊、四季海棠、天竺葵、錦葵、含羞草、落葉松、向日葵、梨、雪松、蘋果、復葉槭等。

      (二)FH F是黃綠色氣體,有烈臭,在空氣中迅速變為HF;后者易溶于水成氫氟酸。慢性氟中毒癥狀為骨質增生、骨硬化,腎、肝、心血管、造血系統、生殖系統也受影響。F及HF的濃液在0.002ppm至0.004ppm時對敏感植物即可產生影響。葉片傷斑最初表現在葉端和葉緣,然后向中心部擴展,濃度高時整片葉子枯焦脫落。對FH反應敏感的植物有:唐菖蒲、玉簪、郁金香、萬年青、萱草、榆葉梅、葡萄、杜鵑、櫻桃、月季、雪松、菖蘭、杏、紫薇、復葉槭等。

      (三)Cl2 Cl2是黃綠色氣體,有臭味,比空氣重。HCl為可溶于水的強酸。Cl2有全身吸收性中毒作用,人從呼吸道吸入5ppm至10ppmCl2,即可溶解于粘膜,從水中奪取H變成HCl。氯中毒可引起粘膜性腫脹、呼吸困難、肺水腫、惡心、嘔吐、腹瀉等。Cl2及HCl可使植物葉片產生褐色點斑或塊斑,但斑界不明顯,嚴重時全葉褪色而脫落。對Cl2反應敏感的植物有:圓柏、垂柳、加拿大楊、油松、紫薇、欒樹、波絲菊、金盞菊、鳳仙花、天竺葵、蛇目菊、硫華菊、一串紅、落葉松、油松等。

      (四)NO2 它所引起的主要癥狀為黃化現象。主要發生在葉脈間或葉緣處,成條狀或斑狀不一,幼葉在黃化現象產生之前就可能先脫落。但與其他原因所產生的黃化現象較難區分開。對NO2反應敏感的植物有:榆葉梅、連翹、復葉槭等。

      (五)O3 它由氣孔進入葉子,與葉肉細胞接觸后首先破壞其細胞膜,因而造成細胞死亡。其傷斑大多數葉面,少脈間。黃化斑點及白色斑紋是最常見的病癥,也可能出現葉面完全漂白者。其受害葉最先為中齡葉。對O3反應敏感的植物有:懸鈴木、連翹等。

      大氣污染的概念范文第5篇

      “田園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紀末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中提出,在該書中霍華德提出建立一種包含傳統意義上城市和鄉村的優點的理想城市即田園城市。現在,成都市將建設一座著力于展現“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一體”的現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園城市具有“世界級、現代化、超大型、田園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現代超大型城市發展中,經濟發展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對不可回避的矛盾問題。如何有效地處理這對矛盾問題,關發表職稱論文系到成都市的未來“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成敗。因此,需要討論成都市田園城市建設中經濟發展與大氣環境治理問題的協調關系。

      一、成都市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從2005—2010年,成都市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明顯增長。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3%以上的增長。實施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425個,完成投資680億元。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獲批設立,成都經開區列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其中,民營工業增加值1150億元,增長25%。

      在過去幾年中,成都市的工農業發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堅持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工業集中發展和提速增效。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7.7∶42.5∶49.8調整優化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鄉建設成就顯著。五年來,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城鄉同發展共繁榮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聚集和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根據成都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預測,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間的經濟發展速度大約保持在12%年增長,能源消耗年增長率大約為8%。

      二、成都市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

      一個城市的大氣環境的清潔程度與城市的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耗類型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經濟發展中要注重經濟的發展和大氣環境治理之間的協調發展關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

      經過對成都市的大氣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確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氣污染因子為大氣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過去幾年中,成都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呈穩中轉好的趨勢。成都市的全年空氣質量以良為主,優良率為80.3%~86.3%。空氣污染特征表現為揚塵、機動車排氣、煤煙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區環境空氣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濃度近幾年呈緩慢上升趨勢,成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環境空氣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幾年隨著大氣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發展中機動車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氣污染物問題

      隨著成都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至2007年,成都市的輕型車達724654輛,中型車達94790輛,重型車達22353輛,摩托車達937659輛。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總排放量已接近工業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將持續增加。根據環境監測數據,2009年成都市的二氧化氮首次超過二氧化硫成為次要污染物,這與成都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機發表職稱論文動車尾氣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關。機動車排氣及道路揚塵污染成為環境空氣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

      成都市在近十年來能源消耗總量基本呈現上升趨勢(見圖2),尤其是從2005—2009年間,能量消費總量更是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從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長率達8.15%。根據統計數據,2009年成都市消耗電力305.28億千瓦時,天然氣38.61億立方米,成品油358.25萬噸,煤炭1325.78萬噸,分別占能源消耗總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構成中,電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氣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氣相對于其他能源價格偏低,導致天然氣市場需求過快增長,消耗總量年均增幅超過20%。雖然成都市近幾年始終把能源保障列為重點,使成都能源供需總量趨于平衡,基本能夠滿足市場消費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結構性矛盾還是呈現加劇趨勢。成都市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對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了能源消耗過程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經濟發展中不能有效地解決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將加劇成都市大氣環境的惡化。

      (四)大氣環境承載能力分析

      1.大氣承載力分析原理。人類在開發活動中,要做到經濟發展與大氣保護環境相協調,就要保證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過大氣環境承載力。所謂環境承載力是指在某一時期,某種狀態或條件下,某地區的環境所能承受人類活動作用的閾值。大氣承載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載率評價法。承載率是指某區域環境承載量與該區域環境承載量閾值的比值。

      在大氣環境評價中用承載率分析地區大氣污染物的承載能力,大氣環境承載率的表達式:CC=式中,CC是大氣環境承載率,VT是大氣環境總量,VE是某一時期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1)當大氣環境承載率在0~1之間,說明大氣環境承載力強。經濟發展導致的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處于可控范圍內。(2)當大氣環境承載率小于1時,說明區域的大氣環境承載力超負荷嚴重。經濟發展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產生的累積效應明顯,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氣環境容量的計算。為了同時保證城市經濟增長和大氣環境質量能達到大氣環境質量目標,必須使區域大氣污染發表職稱論文物排放量小于大氣環境容量。

      若規劃區分為n個分區、m個環境功能區,各個分區、功能區面積為Sij,則各分區允許排放總量為:Qi=A(Cij-Cb式中,Cij——各分區、功能區所執行的環境質量標準,mg·m-3;Cb——各分區、功能區的大氣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區允許排放總量,104t/a;A——總量控制系數,是根據地區的地理和氣象條件變化的一個數值。利用成都市的氣象條件,計算了成都市的大氣污染物的容量數為二氧化硫20.11萬噸,二氧化氮28.41萬噸,顆粒物為33.57萬噸。大氣環境容量是隨季節變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氣環境容量最小;在不考慮降雨條件的情況下,成都春季的大氣環境容量最大。在考慮降水條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氣環境容量最大。

      3.成都市大氣環境承載力分析。隨著成都市經濟總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機動車都將快速增長,使得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成倍增加。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結構的改變和大氣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脫硫率達到70%。依據這個原理,設計了成都市經濟發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設計情景1:成都市經濟以其“十二五”的12%增長和能源彈性系數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為脫硫率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為脫銷率為70%、80%和90%。這是根據成都市“十二五”的經濟和能源發展計劃設計的情景(見表1和表2)。

      設計情景2:在經濟以7%增長和能源彈性系數0.5情況下的污染減排情景設計,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與情景1一致。這是根據全國“十二五”的平均經濟發展速度和優化的能源發展速度設計的情景。

      通過大氣承載力的計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氣環境承載力指數隨能耗的增長而急劇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長率計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脫硫率達到85%的情況下,大氣承載力指標仍然達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脫硫率達到95%的情況下,二氧化硫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氣環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況下是超出大氣環境容量。在情景2的經濟發展與大氣環境治理情況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氣承載力指數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須滿足工業脫硝達到90%,汽車的新能源替換達到70%的條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氣承載力指數的要求。大氣承載力指數說明,在現有的大氣環境治理水平下,隨著成都市經濟的發展,大氣環境狀況將趨于惡化。經濟發展必須重視能源結構的改變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園城市建設中的經濟與大氣環境協調問題討論

      1.成都市的田園城市發展要走綠色經濟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建設,要堅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舉措,始終堅持低碳、環保、生態的理念,強化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良性互動。

      2.實行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能源結構調整應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中心,通過引進和發展清潔能源,采取以天然氣、輕柴油、液化石油氣、電等各種優質能源并舉的措施,廣開渠道,實現優質能源替煤戰略。實施節能強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和廢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實國家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婷婷|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