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范文第1篇

      關鍵詞:小流域;治理;措施

      1、前言

      鄞州區丘陵山地占國土面積的40%左右,這些地區山溪性河流眾多,形成相對獨立的小流域。山區小流域由于雨量豐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漲暴落,臺風暴雨及形成的突發性山洪易造成人員傷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橋梁、水利設施、農田土地等損毀,嚴重影響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為進一步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提高山區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障農村的公共安全,針對鄞州區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門調查研究,并提出對策措施,為科學治理小流域提供參考。

      2、小流域概況

      鄞州區境內地貌東南部與西部為丘陵與山地,中部為寬廣的平原,總形態呈馬鞍形。東南部丘陵山地面積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區內流域面積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條,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畝,其中橫溪小流域已經完成綜合治理建設,東錢湖地區上游溪道合并為1個小流域。

      3、存在主要問題

      由于各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到目前為止,全區小流域治理進度和標準存在較大差異。總體上講,全區80%以上小流域的過鄉鎮、村莊段都進行了簡單的治理,但是防洪標準較低,除部分鄉鎮段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僅能滿足2~5年的防洪標準。目前,小流域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3.1防洪標準較低

      小流域整體防洪標準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僅為兩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標準,防御山洪災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現在:

      防洪堤標準低、不連續。現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夠,基本上為村鎮自發修建,大多數堤防只修建于村鎮附近,并且堤身單薄,遭遇洪水時易損毀。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暢。由于缺少全面統一的科學治理,部分溪道淤積,部分河段沖刷嚴重,受水流頂沖影響,彎曲河段遇大洪水時易漫頂潰堤。

      許多小流域上游雖建有山塘水庫,但眾多水庫、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現溢流堰毀壞,下泄流量急劇增加,給下游造成威脅。同時,由于一些水庫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設標準低,也易形成洪災。

      3.2環境臟、亂、差

      山區小流域非村莊段一般地面植被較好,山泉錯落,水質較好,但穿鎮過村段沿岸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體懸浮物、COD污染物嚴重超標,部分河道水質發生惡化,臭味較濃,呈黑色混濁狀態,河中生物瀕臨絕跡。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大規模的村鎮建設,各地填溪、堵溪、縮窄溪道等現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積,行洪斷面越來越小,洪水出路變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災。部分灘地上亂搭、違建房屋現象嚴重,嚴重影響河道行洪。

      同時,由于缺少系統的規劃,各村鎮修建防洪堤時未考慮河道的行洪能力,僅根據自身條件與利益修筑堤防,加劇了河道岸線的曲折程度和局部沖淤變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

      鄞州區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辦法。小流域管理范圍不明確,堤防建設標準不一,人類不合理的涉河活動沒有受到應有的制約,造成河道縮窄,溪流淤積,水環境惡化。

      4、治理標準及對策措施

      4.1治理標準

      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當防護區人口<20萬人時,防洪標準(重現期)為10~20年。人口密集、鄉鎮企業較發達或農作物高產的鄉村防護區,其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據此,我市小流域防洪標準宜為:

      防洪堤:保護農田達到5年一遇防洪標準,保護村莊達到10~20年一遇防洪標準,保護鄉(鎮)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保護縣城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

      4.2對策措施

      山區小流域治理需要綜合考慮不同保護對象的防洪要求,根據山區洪水和溪道的特點、防治現狀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攔擋、疏浚、排導與加固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4.2.1攔蓄措施

      對不同類型的山區河道,根據特點與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擴建水庫,攔蓄洪水。對已建水庫針對20年一遇的洪水進行優化調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庫的防洪庫容,減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災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

      對于淤塞的河段,通過疏挖和清障等,擴大行洪斷面;對于岸坡垮塌嚴重的堤防采取護岸措施,同時清除各類阻水建筑物,確保河道行洪順暢。

      4.2.3堤防工程

      根據流域防洪總體規劃,在規劃布置防洪堤的兩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標準根據保護對象的重要性確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點。

      4.2.4排洪渠修筑

      為防治山丘區坡水危害農田和居民,應結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將洪水撇出農田區和居民區。

      5、建議

      5.1根據規劃,分期實施方案應堅持以下原則:“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則,“先鄉鎮、后村莊”的原則,“先眾多、后稀少”的原則,“先附近、后周邊”的原則。

      5.2以點帶面。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任務,要根據財力逐步實施。近期,要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根據輕重緩急,篩選災情嚴重、影響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開展綜合治理試點,試點成功后逐步推開小流域治理。對列入綜合治理試點的,要將綜合治理區的項目進行分解,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并將綜合治理試點項目明確各自的工作重點,各司其責,加強協調,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針對具體的小流域特點,科學地采取相應的綜合治理措施,實現綜合治理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5.3強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態質量,維護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僅要治理,更要重視管理,落實以防為主,切實加強對河道的管理,嚴禁在河道棄土棄渣和在河道內占地建房,規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無”小水電。切實加強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護和培育,引導農民科學山地耕作和營林作業,從源頭上減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質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小流域綜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體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難以按市場化運作,因此,必須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社會積極參與的投入機制。例如對接中央國債項目,爭取中央國債項目支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對接省市項目,如新農村建設、“強塘固房”工程、生態林保護工程、山地綜合開發、平整土地、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要落實各級財政設立小型農田水利補助費,重點用于小流域綜合治理。要鼓勵群眾參與,鼓勵自籌資金和投工投勞參與建設。要用政策支持對小流域綜合治理,如在用地、稅收等方面采取優惠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小流域綜合治理投入。新晨:

      參考文獻:

      1、寧波市山區小流域治理規劃,[R],寧波市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研究院2007.7。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范文第2篇

      [關鍵詞]河道治理;工程設計;木槽澗河;廣靈縣

      1流域概況

      壺流河發源于廣靈縣邊界的石人山一帶,為桑干河支流,大致由西向東流經廣靈縣全境,于洗馬莊出省境流經河北省蔚縣、陽原兩縣,在錢家沙洼匯入桑干河。境內干流全長66km,河道平均縱坡8.84‰。河流由西到東上窄下闊,呈壺狀,上白羊以上段為土石山區,河床為砂礫石,河道為“V”字型順直河段,河床基本穩定;上白羊至賀窯為黃土丘陵,賀窯以下河段為沖積平原,河道為“U”字型寬淺式游蕩河段,易淤積,河床穩定性差。木槽澗河為其主要支流之一。木槽澗河惠花村段河道治理工程始于水神堂渡槽上游30m處,沿河道向南至惠花村段,河道長3.4km。防護區內保護的村莊4個,耕地人口2.8萬余人,工礦企業5個,按規模屬一般鄉鎮,但區內保護文物單位較多。工程治理段始于水神堂渡槽上游30m處,沿河道向南至惠花村段,河道長3.4km,是河道行洪的主河道。

      2河道治理工程設計

      2.1治理目標及內容

      工程通過河堤整治和河道清淤疏浚,提高河道的防洪標準,使沿河兩岸城鎮及村莊的防洪標準達到規定的20年一遇標準。河兩岸堤防等級為Ⅳ級,次要建筑物、臨時工程為Ⅴ級建筑物;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地震設防烈度為Ⅶ度。治理工程內容包括堤防工程、險工控導工程和河槽疏浚清淤工程。

      2.2堤防設計

      河堤縱段設計原則為盡量結合原河道底坡,減少工程開挖量。河道設計洪量270m3/s(20年一遇),根據河道現狀,其斷面形式選用梯形,堤防斷面設計為兩種型式。在地形開闊地段采用土堤型式,地勢狹窄段采用重力式擋土墻型式。2.2.1土堤設計西岸堤段采用土堤型式,長1490.4m,堤頂寬4m,筑堤土料盡可能利用河道土料,臨水側和背水側邊坡均采用1∶2,迎水坡采用格賓石籠防護,防護材料自上而下依次為300mm厚格賓石籠、150mm厚碎石墊層、反濾土工布;背水坡采用撒草籽護坡,為方便防洪搶險,堤頂設3.0m寬泥結石路面。現狀堤高0~2.2m,對堤防高度不滿足防洪要求的堤段進行加高培厚,加固加高段在新舊堤身結合面要求刨毛處理,在新筑堤段,要求對堤基進行處理,清基平均深度約0.5m,堤身填筑要求,粘性土壓實度不低于0.90,非粘性土相對密度不小于0.60。填筑碾壓參數通過現場試驗確定。2.2.2重力式漿砌石斷面設計由于兩岸地形條件限制,東岸段采用重力式擋土墻斷面,能夠節省占地,總長5309.6m,擋墻斷面尺寸,頂寬0.6m,臨水側邊坡1∶0.5,背水側直立,基礎埋設1.5m。2.2.3堤基處理設計堤基土層分布不均勻,具有輕微的濕陷性,碾壓基礎以消除濕陷性。擋土墻為重力式漿砌石類型,會產生不均勻變形,需設置橫縫和沉陷縫,橫縫沿墻身縱向15m/條,縫寬度為2cm,木板填充(一般選用瀝青質),沉陷縫則設在墻體斷面突變處。

      2.3險工控導工程

      險工段采取的工程措施是依堤而設短丁壩群,丁壩群重點布置在彎道及頂沖點的下游側,以主流頂沖點為界,上下游護岸長度之比為2∶3。共布置4組26條丁壩,丁壩依堤而設,采用下挑、非淹沒式丁壩,用格賓石籠護砌。2.3.1防沖設計根據沖刷計算結果,堤腳最大沖刷深度為2.0m,在堤腳向河道方向鋪5m寬的格賓石籠防沖材料,格賓石籠厚500mm。2.3.2河道清理設計河道清理范圍自北始于水神堂渡槽上游30m處,沿河道向南至惠花村段,總長3.4km。河道清理設計按照河道設計縱坡、設計寬度清理,將河道內違章建筑、違章造地拆除清理,以設計河底高程為界,高的河段開挖清理,低的河段保持原狀。

      2.4水土保持設計

      2.4.1工程措施工程開挖河道產生土石和清基土的棄渣,河道土石方回填基本平衡,有少量棄土,就近運至河道兩側的低洼地帶回填壓實,清基土適合做植物生長基土,因此將該部分棄渣作為河道兩側回填的土壤表層,并將其整平以利于耕作。2.4.2臨時防護措施開挖后至回填的中間期,清基土的臨時堆放會產生水土流失,并且清基土富含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質,因此要對清基土集中保存圍護,在工程措施完工之后,生物措施開工前陸續回填與設計區域,既防止了工程棄渣占地破壞地貌,又不會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

      3結語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范文第3篇

      市防汛辦:

      我縣20__年度的江河治理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上級專項資金為主,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發揮村兩委民一事一議,鼓勵群眾投工投勞。通過一年來的治理,按照科學規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嚴把工程質量關,圓滿完成了今年的河道治理工程,為確保明年的河道行洪暢通,兩岸交通干線、基礎設施、居民、農田的防洪安全奠定了基礎,有力的支持__經濟健康發展。現將20__年的江河治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今年我縣實施江河治理工程項目僅有3件,一是以工代賑項目鎮安河治理工程,保發改改地區〔20__〕565號、保財農〔20__〕149號投資治理320萬元;二是中央特大防汛補助費100萬元,以保財農〔20__〕145號、龍財農〔20__〕3號文下達我縣;三是鄉鎮集資修橋。

      二、工程實施

      為了實施好河道項目治理,我縣及早對實施的項目進行踏勘、科學合理的規劃、精心設計,通過招投標,選好有資質施工隊伍,做到認真組織、精心施工,嚴把工程質量關和資金關,資金投入上做到專款專用,做到了資金人員“兩安全”。

      三、完成情況

      今年的河道治理項目為鎮安西大街段2.2公里,香柏河分洪隧洞工程(與其它項目資金捆綁使用),象達交通橋建設。具體如下:

      鎮安河治理項目:

      1、以工代賑項目投資320萬元, 20__年12月12日開工,于20__年5月29日完工。共完成河道治理雙邊支砌2200米,完成開挖土石方1.66萬m3,回填方1.66 m3,m 75砌體(墻體)1.47 萬m3,混凝土1.36 m3,機耕路2.8km,齒墻26道,完成投工1.15萬工日。

      2香柏河分洪工程特大防汛經費100萬元,與其它項目資金一起使用,總投資4500萬元,洞長1234米,工程于20__年4月10日開工建設,于20__年7月31日完工。

      3象達河跨河建物改建22萬元,完成土石方55 m3,支砌石方123.5 m3,c20混凝土139 m3。工程于20__年12月20日開工,于20__年4月10日完工。

      四、工程效益

      20__年的河道治理工程項目實施后,一是間接保護鎮安320國道長1.2公里;二是確保行河道洪通暢,方便群眾通行保證了象達集鎮安全,三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的社會效益。

      五、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我縣是一個多河流的貧困山區縣,河流眾多,降雨量多每年中小河流都要發生洪澇災害,損毀兩岸重要設施、農田,嚴重制約著我縣經濟發展,亟需進行根治;

      2、部分河道規劃不到位,大都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加高、培厚;

      3、縣財政十分困難,無資來進行專項治理,僅靠上級支持和組織群眾投工投勞解決,而且需要治理的河段很多,如平達河下段亟需治理,鎮安河的治理工程僅為百分之十,大多數河段仍為土堤,無法滿足防洪要求;

      4、群眾法制觀念不強,不少河道仍然有向河道傾倒垃圾、棄土和違章臨河、跨河建筑物事件發生,嚴重阻礙了行洪暢通;

      5、河道上游的水土保持任重而道遠。隨著近年來經濟發展需求和人類活動頻繁,開采礦藏、采石、挖砂加重了河道行洪的負擔。

      六、20__年河道治理計劃

      根據市安排,20__年我縣河道治理項目4件,總投資2152萬元。

      1、平達河尾、壩區段治理項目506萬元,完成治理河道長1.4km,計劃完成土方0.504萬m3,漿砌石方2.409萬m3;

      2、象達河治理項目,投資544萬元,主要為完成石土方1.95萬m3,支砌石方2.6萬m3;

      3、蠻關河勐糯段治理6km,投資582萬元,完成開挖土石方2.4萬m3,支砌方2.77萬m3。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范文第4篇

      關鍵詞:莊浪河;概括;治理重點;原則任務;環境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waves on the river village for gansu province for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pitch river bank, points out that the treatment project of urgency and recent governance necessary key,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principle and planning task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evaluation and security measures and policies construction.

      Keywords: zhuang wave river; Summarized; Governance key; Principle task;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V216.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 言

      莊浪河系黃河上游一級支流,發源于本省天祝縣與青海省交界的馬雅山脈,流經天祝、永登至西固區河口鎮匯入黃河。莊浪河永登段沿河有8個鄉(鎮),76個村,546個社,18萬人口;沿川有水地14萬畝,林地7900畝,魚塘2000畝;有國有企業10家,鄉鎮企業46家;蘭新鐵路和國道312公路與之緊緊相伴。該地域是我縣經濟發展的精華地帶。

      為了根治莊浪河水患,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我們緊緊抓住國家以工代賑對江河河堤治理的大好機遇,積極爭取省、市計委、水利部門共批復立項莊浪河險段治理工程六期,批復險段治理長度47.21Km,核定投資1972萬元。 實際治理河堤77Km。莊浪河已治理的險段工程,運行正常,效益顯著,得到了沿岸廣大群眾的好評和稱贊,但是未治理的險段,近年來,洪災造成的損失逐年加大,損失慘重,縣政府財力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洪澇問題,沿岸群眾迫切希望上級政府繼續加大對莊浪河的治理力度,殷切希望徹底解決莊浪河水患,確保兩岸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良性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良好的基礎。群眾對未治理河堤要求治理的愿望非常迫切,繼續加大對莊浪河的治理力度非常必要。

      二、河堤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莊浪河是一條洪災發生頻繁的河流,汛期來水量占全年水量的58%,汛期洪水來勢兇猛,暴漲暴落,洪災損失極為嚴重。從一九九一年開始,在省、市計委、水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對莊浪河永登段險段進行了治理,共批復險段治理長度47.21Km,核定投資1972萬元。實際治理77Km,完成總投資2458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未治理的重點險段,24.5Km的河岸,近年來,洪水沖毀比較嚴重,每年淹沒農田1600畝,沖毀農田80畝,年直接經濟損失272萬元。給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河堤治理刻不容緩,迫在眉睫,沿岸群眾迫切希望政府加大治河的力度,保障沿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河道治理又是順民意、得民心的惠民工程。因此加大河道治理的力度非常迫切,且十分重要。

      三、流域概況

      (一)基本情況

      莊浪河發源于本省天祝縣與青海省門源縣交接的冷龍山東側天祝境內,大致東南向流經天祝、永登、蘭州市西固區于河口鎮匯入黃河。河長184.8Km,流域面積4007Km2。永登境內河長為95Km,控制流域面積2335Km2。流域地勢北高南低,河源海拔4250m,河口海拔1560m。以永登中堡為界,北部為基巖山地,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流域寬度上寬下窄,平均寬22Km,流域內大多屬半干旱氣候,降雨量由北向南遞減(500―290mm),蒸發量由北向南遞增(1300―2100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且多局部暴雨。全流域按自然地理條件分為上、中、下游三段,河源至天祝縣華藏寺為上游,華藏寺至永登縣大柳樹為中游,以下至河口為下游。中游武勝驛以上流域來水占全流域來水的90%以上,為主要水源區,以下黃土丘陵溝壑密布,水土流失嚴重,為主要泥砂來源區。上游置被差,降雨少,是本流域主要農業區。

      (二)存在的問題及主要經驗教訓

      雖然我們在河道治理和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離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愿望還有很大距離,這都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加以改進。主要表現在:

      1、由于永登縣已退出國家扶持貧困縣范圍,以工代賑資金不予投資。致使莊浪河治理工程投資的主渠道中斷,使莊浪河治理工程建設處于停止不前的狀態。目前未治理的險段有50Km,其中:重點險段25Km,急需國家給予資金扶持,修建防洪堤,從根本解決水患問題。

      2、由于農村稅費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各項惠民政策的實施,投工投勞與群眾自籌資金難以落實,河堤治理工程建設受到影響。

      3、已治理河堤工程經過多年運行,管護責任不明確,管護經費不落實。由于工程已移交受益鄉、村、社使用管理,但受益區管護責任難以具體落實。鄉村社沒有這部分經費,致使管護資金無法解決,近年來都由永登縣治河管理站通過向上爭取項目和多種渠道籌措資金進行工程維修,但不能從根本上落實管護責任和經費。

      四、近期治理的重點

      莊浪河川在永登境內地形平坦,土地集中,水利工程措施發達,交通便利,是永登縣經濟發展的精華地區。沿岸有武勝驛、中堡、城關、柳樹、大同、龍泉、紅城、苦水等八個鄉鎮,76個自然村,546個社。現有農業人口14.9萬人,城鎮人口3.08萬人,農業勞動力7.02萬個。沿川有水地14萬畝,林地0.79萬畝,魚池0.20萬畝。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黃金地帶。

      地點的確定:通過實地察看,確定治理的主要險段為:武勝驛段1Km;中堡鎮段2Km;城關鎮段2.5Km; 柳樹鄉段4Km;大同鎮段9.2Km;龍泉0.8Km;紅城鎮段3.5Km;苦水鎮段2Km。

      基本思路:本次莊浪河永登段規劃治理工程,總結在已治理河堤工程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采取先險段后一般的治理方法,在險段治理中先治理受洪水危害性大、效益高的地段。

      工程措施:為了防止河岸崩塌,抵抗水流沖刷,保護土堤及河岸,需采取各種形式的護岸工程,主要采用砼護岸,漿砌石護岸等兩種護岸工程措施。根據永登段河道地質地貌、土壤組成,筑堤材料特點以及治導線布置情況,護岸工程主要設置在易受沖刷河岸、堤防、險工、彎道等地段。

      五、規劃原則與規劃任務

      采砂規劃的原則:(1)堅持維護河勢穩定,保障防洪、供水和水環境安全的原則與河道整治相協調,注重生態環境保護。(2)堅持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體現人水和諧、協調發展的治水理念和“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要求,適度、合理地利用砂石資源。(3)堅持全面、協調、統籌兼顧的原則。正確處理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間的關系以及保護與利用、規劃與實施、實施與監管的關系,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最大限度將采砂規劃與河道治理相結合,盡量滿足新形勢下河道采砂的需求。

      (4)堅持總量控制、分年實施的原則。突出規劃的宏觀性、指導性、適應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為采砂管理提供基礎依據。

      規劃任務:調查分析河道采砂現狀及監管情況,分析總結砂石利用與監管中存在主要的問題;根據河道水文泥沙特性、泥沙輸移和補給規律,統籌考慮區域內經濟發展對砂石的需求,合理確定年度采砂控制總量及分配規劃;科學劃分禁采區、可采區和保留區,并按照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的要求,對砂石開采的主要控制性指標加以限定。

      六、環境影響評價

      1、工程區環境現狀

      工程區屬于大陸性干旱氣候,空氣干燥,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較大,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莊浪河多年平均徑流量1.89億m3,多年平均含砂量13.56kg/m3,區內水土流失嚴重,險段治理工程涉及武勝驛、中堡、城關、柳樹、大同、龍泉、紅城、苦水八個鄉鎮,受益區有22個村,79個社,農業人口17310人,農田15970畝,是永登縣農業經濟發達地區。另有蘭新鐵路及312國道通過,縣鄉道路縱橫交織。

      2、環境影響

      工程實施后將對區內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產生長期的、潛在的有利影響。沿河兩岸建立各種防護林帶,增加林草覆蓋面積,將降低風速,減少風害,增加降水及濕度,減少水土流失,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條件,使沿岸村鎮、學校、企業、農田等免受洪水威脅,保證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支持了國家西部地區經濟建設。

      3、工程區環境影響評價

      本工程是國家公益事業,工程實施后將對區內自然、社會環境產生長期的、多方面的正面效應,形成農、林、草共同發展的高效人工生態體系,對凈化空氣,防止洪澇災害和水土流失將起到積極作用,是對區內環境保護的有利貢獻。

      七、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設

      本工程實施后可提高防洪能力,減少洪災損失,特別是保證莊浪河河道的正常運行和兩岸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具有巨大有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對繁榮地方經濟、改善兩岸小流域環境、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保護農田、林地和村鎮,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河道治理的社會效益范文第5篇

      【關鍵詞】:楊莊河道;設計理念;效益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Qinhuangdao in northern industrial zon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roughout the northern industrial zone of Yangzhuang river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past, river, spirit of ecology, respect for nature, people and water,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not only to ensure the flood safety of the river on both sides, also add a beautiful landscape for the area.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re very significant.Key words: Yangzhuang River; design philosophy; benefit

      中圖分類號:TV14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5-0020-02

      前言 北部工業區楊莊河屬于秦皇島市大湯河支流——小河子的中游部分,自北向南貫穿北部工業區。治理河段長度1.6km,現狀河道起伏較大、寬窄不一、曲折多彎,河道縱坡1/300,河道兩岸無堤防,行洪能力較低。隨著北部工業區的不斷發展,按照該區規劃,需對楊莊河道進行治理,河道治理后可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營造人水和諧的人居環境,有利于周邊地區水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提升區域競爭力。

      1、河道總體設計理念

      以往的治河理念,由于城市用地緊缺,為了增加建設用地,河道濱水地帶被侵占,,河到寬度越來越小,為了滿足防洪安全,保證過水斷面,只好將河道取直、河床挖深,河道的生態功能逐漸衰退,天然的河道被渠道化,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很大的脅迫,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自然河流的渠化使生態環境單調化

      直線型的人工河道取代了原有蜿蜒性的自然河道,河道斷面為簡單的矩形和梯形斷面,原來深潭與淺灘交錯的格局可以支持多樣化的生物群落,渠化的河道生態環境變得單調,生物種類減少。

      水流的側向連通受到阻隔

      傳統的河道堤防把水流完全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切斷了河流與側向水的連通,使得河流附近濕地的營養物質過濾和吸收過程受到阻礙。

      溶解氧模式變化造成生物退化

      人工河道完全暴露在陽光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水生生物窒息而亡。

      從生態的角度來看,河道的曲折多彎為生物創造了適宜的生境,是生命多樣性的基礎。河道的多樣性特征不僅自然美觀,減少了人工的痕跡,符合河道自然走勢規律,而且可以為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提供保障,從而滿足生物的多樣性,有利于改善生物的生存環境。此外河道的蜿蜒性增加了河道長度,減慢了河流水流流速,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換,有利于凈化水質。

      本工程河道治理本著生態、自然、人水和諧的理念,盡量保持河道的天然形態,宜彎則彎,寬窄結合,避免河道走向的單一性。河道治理總長度1.6km。兩岸規劃路面與河底高差5~6.5m,設計堤頂高程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堤頂高程和工業區規劃地面高程綜合確定,河道治理設計為突出景觀效果,河道采用復式斷面,并為景觀設計提供基礎地形條件。河道由深槽、親水平臺、岸坡組成,河道深槽及親水平臺采用漿砌石護砌,岸坡采用緩坡,中部設休閑步道將岸坡分成上下兩部分,下部采用植草磚護坡,上部采用植物護坡。休閑步道以下河道斷面可滿足10年一遇洪水行洪。

      2、河道縱斷面設計

      本工程河道縱斷面設計為淺灘和深潭交替的形式,更具生態功能。由于淺灘和深潭可產生急流和緩流多種水流條件,有利于形成豐富的生態群落,在淺灘地帶,水流速度快,促進河水充氧,河床細顆粒被沖走,形成多樣性孔隙空間,有利于水生昆蟲和藻類等生物的生存,淺灘有時可露出水面,可為魚類等提卵棲息地,通過過濾、曝氣和生物膜作用,對水質進行凈化。

      3、河道橫斷面設計

      傳統的矩形斷面河道為滿足河道防洪標準要求,岸墻較高,導致水、陸生態系統隔離,忽視了河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而且親水性差。

      本工程河道斷面型式的選擇首先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滿足河道的生態景觀,親水性創造條件。河道斷面采用復式斷面,在常水位以下部分可以梯形斷面,在常水位以上部分設置二級護岸,在枯水期流量小的時候,水流歸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許洪水漫灘,過水斷面變大,所以復式斷面既解決了常水位時親水性的要求,又滿足了洪水位時泄洪的要求,為景觀設計提供了空間,而且由于降低了護岸護岸高度,對護岸結構的要求也有所降低。

      3.1河道深槽

      河道深槽采用梯形斷面型式,沿河道中心線左右擺動布置,河槽深度1.8m。邊坡為漿砌石護砌,表面用料石砌筑親水臺階。在河道深槽中每隔200m建一座擋水溢流小壩,擋水高度0.8m,平時蓄水形成12.6~17.6m寬的景觀水面,蓄水深度0.6~0.8m。

      河底鋪設600mm厚砂卵石層,要求砂卵石最大粒徑不超過150mm,河底縱坡為1/1000。兩岸親水臺階基礎采用M10漿砌MU30塊石砌筑,下設150mm厚級配碎石墊層,要求粒徑5~20mm,親水臺階表層鑲貼花崗巖剁斧石。漿砌石基礎中每隔3m設一處0.2×0.2m透水孔,內填粒徑5~20mm級配碎石。

      在深槽兩側種植適合生長的水生植物,如蘆葦、荷花等,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可以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河流主要是減緩河流的流速,促進顆粒物的沉降,媳婦水中的氮、磷,控制水體的富營養化,抑制藻類的生長。

      3.2擋水壩

      河道深槽內共設九座擋水壩,其中1~8號壩為景觀擋水壩,壩上下游河底高差為0.4m,相鄰兩壩之間河底縱坡為1/1000,蓄滿水后可形成具有層次感、立體感的跌水景觀帶。9號壩設在新G102橋上游,壩體較高,主要用于攔砂截污,壩上游兩岸設有排污管進水口及拍門,當上游河道水質被污染時,開啟拍門將污水導向下游污水管網,最大限度的保證壩下游已治理段河道的景觀水質。

      擋水壩壩體采用M10漿砌MU30塊石砌筑,外包C25F150混凝土。壩兩端做成臺階狀,表層鑲貼花崗巖細料石,以便與壩上下游親水臺階護岸相接。壩頂沿壩長方向設人行跳石,采用花崗巖剁斧石,規格600×300×200mm,埋入混凝土中40mm,外露160mm,凈距0.3m,供行人通行。在壩體中心底部位置埋設de200 PVC泄水管,供河道清淤時泄水使用,進水口管頂高程與上游河底齊平,出水口管底高程與下游河底齊平,進水口處安裝拍門,并設集水池。

      3.3親水平臺

      為滿足人們的親水需求,實現人水和諧,在河道深槽與河道岸坡之間設置2.5~7.5m寬的親水平臺,并用親水平臺擋墻將平臺與岸坡綠化帶分隔開,擋墻高出平臺地面0.4~0.78m。當洪水較小時,河道深槽、親水平臺可形成25m寬的行洪過水斷面。

      親水平臺鋪裝由上到下依次為透水磚、100mm厚水穩,200mm厚級配碎石,要求粒徑5~20mm;對應擋水壩段范圍內表層鋪裝150mm厚花崗巖剁斧石,下設400mm厚M10漿砌石基礎。

      在相鄰兩壩段之間親水平臺中部設有1.2m寬的親水步道,親水步道采用透水磚鋪設。

      親水平臺擋墻采用M10漿砌MU30塊石砌筑,基礎埋深0.9m,外露迎水面砌筑花崗巖粗料石,壓頂采用花崗巖細料石。

      兩岸親水平臺下埋設DN800鋼筋混凝土排污水管道,進水口設在9號壩上游,出水口設在1號壩下游,并沿管道方向每隔25m設有一個檢查井。

      3.4河道岸坡

      傳統的河道護岸多數采用混凝土及漿砌塊石等硬質材料,只考慮了河道的安全性,忽視了對河道生態系統及其他生物生存環境的影響, 即所謂的河道被硬化,阻礙了河流生態系統的橫向聯系,破壞了水生和濕生生物的生存環境,也降低了河流的自凈能力。河道變成了封閉水體,不利于城市的生態化發展要求。 本工程河道岸坡采用緩坡(1:3~1:6)與規劃地面相連,地下水與河水能夠自由溝通,岸坡坡面可以進行景觀綠化,種植花草及小型灌木,有利于水生動物、兩棲動物營造良好的環境,有利于維持河道的自凈能力,通過植被的過濾和吸收,有利于降低面源污染對河流水質的影響,而且成本低,岸坡單側坡面寬度14.5m。坡面中部設1.0m寬休閑步道,將岸坡分隔成上下兩部分。親水平臺擋墻與休閑步道之間綠化帶采用植草磚護坡,以增強抗沖刷能力。岸坡坡頂設有坡頂擋墻,高出設計堤頂0.6m,采用M10漿砌MU30塊石砌筑,壓頂采用花崗巖細料石。正對擋水壩的兩岸岸坡設有下河臺階,臺階踏步均為花崗巖剁斧石,臺階基礎采用M10漿砌MU30塊石,砌筑厚度不小于400mm。

      結語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