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頸椎的保健運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亂按摩致癱瘓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分手術和非手術兩種,非手術治療包括藥物的內服或外貼、靜脈點滴、頸椎牽引、針灸理療、手法按摩等。其中,手法按摩最為大眾接受又簡便有效的療法之一。但是,頸部是大腦與四肢軀干連接的唯一通道,里邊有非常重要的組織結構,肩負著“上傳下達”的重任,倘若胡亂折騰就會“上下失去聯絡”,嚴重的會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以下情況的頸椎病患者禁止手法按摩:脊髓型頸椎病;有明顯的頸椎節段性不穩定;頸椎病伴有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結核、腫瘤;頸椎病伴有骨折,嚴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頸椎病伴有急性傳染病、急性化膿性炎癥、皮膚病。
即使是適宜手法按摩治療的頸椎病,也要“該出手時才出手”,如果在急性期或炎癥滲出期是不可以手法按摩,因為此時按摩會令癥狀加重,反過來影響以后的治療。炎癥滲出期,首先要用藥物控制炎癥,待急性期過后,才能按摩,否則會越按越痛。
頸椎病患者保健3注意
頸椎病就算治療好之后,如果不注意鞏固療效和預防保健,也容易反復發作。
1.適當的。平時要注意端正坐姿,上班休息期間不要趴在桌面上睡覺。回家后也不要放任自己做“懶骨頭”,更不要側臥在沙發上看電視、蜷縮在被窩里玩手機等。
【關鍵詞】 頸椎病;健康教育;自我保健;預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905-02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白領、辦公室及電腦工作人員常常覺得脖子發僵、肩背部沉重,甚至頭痛、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等頸椎病癥狀,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通過頸椎病的發病因素可知:注意生活和勞動保護,避免頸部受傷和疲勞,強化頸部和肩背肌肉的功能鍛煉,是預防頸椎病的根本措施。為減少其發病率,指導患者預防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對頸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即時教育 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醫生要對患者的疑問,即時進行解答,講解頸椎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1.2 個性化教育 針對患者掌握相關知識的個體差異,采用“一對一”的個性化教育方法,將頸椎保健知識正確傳授給每位患者。
1.3 集中教育 針對大部分頸椎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問題,我們集中進行群體性教育,讓大家接受健康知識時互相促進。
1.4 視聽教育 由醫生現場演示組織頸椎保健操的正確動作、要領,帶領患者共同演練,并逐一給予指點。在治療室的影音系統中播放頸椎健康知識,讓患者在治療的同時輕松獲取健康知識。
1.5 書面教育 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欄,發放宣傳手冊及折頁,使頸椎病患者對各種相關知識了解得更全面,認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健意識。
2 頸椎自我保健指導
2.1 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嚴防頸部“揮鞭傷” 頸椎在人體中所處的位置,恰是“鞭子的末梢”,在無防備情況下的突然跌倒或猛然的大幅度轉體,尤其是乘車中急剎車時的反沖力,容易使頸部發生“揮鞭性損傷”。有些病人不明白,突然跌倒時的臀部著地,為什么會造成頸部組織的挫傷呢?其道理就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勞動中,尤其在高處作業或乘車中,要有保護意識,預防頸部受傷。如發生外傷,應積極治療軟組織損傷及頸椎小關節錯位;因此,坐車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抱孩子姿勢不合適,容易造成過伸性頸椎損傷。以上情況均應積極預防。
2.2 糾正生活中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
2.2.1 保證良好的坐姿,定時活動 從事會計、打字、編織等工作人員,由于工作需要,頸部處在不協調受力狀態,頸后肌肉和韌帶長時間受到牽拉,易于發生勞損,頸椎前傾造成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導致增生,頸椎間盤老化,從而繼發一系列癥狀。電腦前工作、伏案閱讀或書寫的正確姿勢,對減輕頸椎間盤擠壓力和頸部組織的載荷力有極大的幫助。應采取自然端坐位,頸部、胸部挺直,桌椅的高度適中,如桌子高或椅子過低,就會使人頭部過度后仰和雙肩上抬,易造成頸肩部肌肉勞損。工作半小時左右應做頸部運動,緩解頸部肌肉緊張。站立或坐位工作中的正確姿勢,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 保證良好睡姿 人每天大約1/3時間是在睡眠,睡眠姿勢不當會造成頸椎間盤內壓力增加,使頸椎周圍韌帶、肌肉疲勞,誘發頸椎病。睡眠應以仰臥為主,側臥為輔,側臥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均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
2.2.3 合理用枕 為使頸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線,應注意枕頭的軟硬、高度應適中,不宜過高過軟,能自然塑形的材料為最佳。枕頭的形狀應為中間低,兩端高,這樣可以對頸部起到相對制動的作用。側臥睡眠時,枕頭的高度應相當于一邊肩寬,讓頸椎至脊柱保持直線,使頸部肌肉相對放松;仰臥位睡眠時,枕頭高度一般用15cm左右,放置于頸下,保持頭部輕度后仰的姿勢,使頸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2.3 預防慢性勞損 由于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勢或在強迫中工作較長時間,如果不予重視,極易發生慢性勞損,并逐漸發展為脊柱病。如電腦工作人員、收銀員、會計師、打字員等,應利用工間或業余時間作平衡運動松弛緊張的肌肉、韌帶及肌腱,以加強肌肉及肌腱等組織的韌性及抗疲勞能力。
2.4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2.4.1 全身鍛煉 我國古代有“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成語,唐太仆王冰在其《內經·素問》注釋中將它解釋為:“搖筋骨,動肢節抑按皮肉,捷舉手足……”。因此,平時盡可能少坐多動,多走路,多騎自行車。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如慢跑、太極拳等。
2.4.2 頸部鍛煉 前屈、左旋、右旋、后仰,既可緩解疲勞,增強肌肉韌度,還可滑利頸椎關節,加強頸椎的穩定性。
2.5 注意頸部保暖 頸部受風寒常導致肌肉痙攣、僵硬,造成落枕,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防止頸肩部受涼;夏季空調溫度不宜太低,而且不要直接吹。
2.6 防治咽喉部炎癥 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癥也是頸椎病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飲水,不吸煙,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若一旦出現急慢性咽喉炎癥狀,應及時診斷和治療,以減輕炎癥,防止誘發頸椎病。
2.7 防止酗酒 酒精會影響鈣質在骨上沉積,易患骨質疏松癥、骨質軟化癥,加速頸椎退行性變。
2.8 心胸開闊,避免壓抑感情 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3 總結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頸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由于頸椎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較長,而且癥狀容易反復,特別是有眩暈、活動障礙癥狀的患者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異常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日常生活中,頸椎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藥物治療只能暫時減輕疼痛,而日常自我保健則是保護頸椎、防止頸椎關節退化的重要措施。有些患者還意識不到頸椎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平時不注意頸椎保健鍛煉,只有當頸部出現癥狀才進行治療,而且錯誤認為疼痛減輕就可以,結果可能導致加重病情。通過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通過信息交流,促進患者自愿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影響健康危險因素,使患者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1]。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希望患者能了解頸椎病的發病機理;掌握并能正確采用自我保健措施,進行適宜的鍛煉。這些有目的和有計劃地對頸椎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可以幫助患者了解頸椎病知識和自我保健技能,使患者能主動進行頸椎鍛煉,延長頸椎病復發周期,提高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
3.2 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促進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醫務人員由于對疾病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健康教育只是在簡單的知識傳授上,缺少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使患者沒有得到真正的指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健康是人類最重要的財富。人們進醫院不再是為了診斷和治療,更多是為了得到健康服務[2]。因此要求醫務人員要從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的角度整體考慮人類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促進質量[3]。醫院應重視醫務人員知識的培訓,通過開展健康知識的培訓,鼓勵廣大醫務工作者擴寬知識面,提高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 潘孟昭.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9.
這種用金屬鈦制成的手環和項鏈真的有傳說中的奇效嗎?為什么它如此受人追捧?記者對此作了一番調查。
傳言戴上鈦環能變“大力水手”
“把它套在手上,本來只能單手提10公斤的人,馬上能單手提起25公斤;把它套在脖子上,加班熬夜也不會累,抗疲勞效果特別好;戴著它去運動,體能提升特別快,健身效果事半功倍……”一名佩戴者這樣介紹鈦環的“神奇功效”。據了解,自鈦環系列產品去年進入杭州市場,受到了體育愛好者和年輕人的熱捧。目前該產品在杭州設有專柜,每條鈦環的單價在200元左右,有布制和塑膠兩種。
記者瀏覽了幾個購物網站后發現,鈦系列的項圈和手環已經成為近期網上的暢銷物品,價格從50余元到數千元不等。在買家留言中,記者看到不少支持者的評論:“長時間低頭看電腦時脖子不是特別酸了,會堅持戴……”、“媽媽頸椎病比較嚴重,剛開始戴效果不明顯,過了一段時間,她覺得頭痛似乎減輕了……”
有沒有“奇效”其實說不好
“我是從網絡論壇上知道鈦環這個東西的,網友們把這個東西吹得很神,剛好我睡眠不理想,于是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了買了一條。”王先生是較早購買鈦環的消費者之一。“剛戴上的時候,效果還不錯,很容易睡著。”王先生立即把這個東西介紹給了身邊那些“同病相憐”的人。“但沒過多少天,我的睡眠又恢復到了原先的不佳狀態了。”這東西到底有沒有效果,王先生自己也搞不大清楚了,“信則有,不信則無”,王先生歸納了他使用鈦環的感受。
吳女士是個全職太太,經常一打麻將就是8小時以上,頸椎、腰椎等多處都有酸痛現象。女兒因此把鈦環當作新年禮物送給了媽媽。吳女士的“麻友”受了感染,也有不少買了戴上。“用了總比沒用好,反正這東西沒什么副作用。”
省體訓大隊的很多運動員也都戴著鈦環在訓練。“電視上看到很多大牌明星都戴了,比如劉翔、林丹、中田英壽、田亮……體育明星是很有號召力的。而且據說這類項環、手環能緩解肌肉酸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一位買了鈦手環的七項全能運動員這樣告訴記者。
一位姓袁的運動員說他2005年就注意到這個東西了,當時上海、北京的很多運動員都戴著,這東西看上去很酷,大家都想趕上這個潮流。“至于效果嘛!說不好,我們把它當飾品。”
鈦環只是一種保健飾品
目前杭州市場上熱銷的鈦環產品出自日本一家生產體育用品的公司。在該產品的介紹中,對鈦環的原理是這樣解釋的:“鈦具有特殊的電流特性,能整理混亂的身體電流并安定電流使其有序性的在身體內流動,不但肌肉會柔軟,連血液循環也會變佳,進而使毛細血管擴張,并促進新陳代謝,身體的動作因此順暢。因此使用鈦制品可以達到精神松弛、肌肉放松、運動機能提高的效果。”
杭州鈦環柜臺的導購員介紹說,該產品“由日本的一個醫師發明”,通過特殊工藝將鈦與水相溶注入原料后制成。
銷售現場還可以做“提水試驗”。記者采訪過程中,先后有幾個小秋子參加了試驗,有的說戴上鈦環后提水,感覺“水的重量輕了”,也有的說沒有太大變化。記者詢問導購員,戴一段時間鈦環后,肩膀酸痛的癥狀會不會消失,導購員表示“很難說,這個東西只是保健作用,不能說治療”。“確切地來說,鈦環應該叫做具有一定保健性的飾品,它主要是起到裝飾的作用,沒像很多人說的那么神。”導購員補充道。
“神奇功效”更多來自心理暗示
“在目前中國科學研究領域,尚不存在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鈦對人體有直接保健作用。”浙江大學體育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王鍵認為,市面上流傳的鈦環的“神奇功效”,純屬消費者心理作用,是消費者的一種心理寄托。由于老百姓渴求健康,同時醫學信息又相對匱乏,導致現在這種盲從現象。
一、 病因病機
傳統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肝腎虧損,筋骨衰退,加之慢性積累性勞損,使氣血虧虛,筋骨失養,風寒濕邪侵襲,痹阻經絡,氣滯血瘀而致。而現代醫學認為,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的改變刺激或壓迫是本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外傷和勞損等常是發作的誘發因素。
二、 臨床診斷
(一)臨床表現
1、常有頸部積累性勞損史或感受風寒濕邪病史,少數有外傷史。
2、頭枕部、頸項部上背部疼痛,頸部活動不同程度受限。
3、頭側不異或肩臂乃至手指可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頸部側屈或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壓時疼痛或麻木可加重。
4、上肢沉重,酸軟無力,持物易墜落。
5、部分患者可伴有頭痛、耳鳴、握力減弱及肌肉萎縮等,此類患者的頸部常無疼痛感覺。
(二)檢查
1、頸部活動不同程度受限、僵硬,可呈畸形姿態。
2、棘突間旁壓痛,并可向上肢放射。患側肩胛骨內側也有相應壓痛點,部分患者可觸及條索狀硬結。
3、受壓神經根皮膚節段分布區早期痛覺過敏,病程較長者出現相應神經支配區域感覺減退。
4、受累神經支配的肌力減弱,重者肌肉萎縮。
5、受累神經根參與腱反射異常,早期活躍,中后期減退或消失。
6、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頸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叩頂試驗陽性。
7、X線檢查:頸椎正側位、斜位或側位過伸、過屈位X線片可顯示頸椎生理曲度減小、消失或反張或有輕度滑脫,頸椎椎體及鉤椎關節增生,椎間隙變窄,椎間孔狹窄,項韌帶鈣化等改變,動力位攝片可有頸椎失穩表現。
三、 具體治療
(一)治則:緩解頸肌緊張狀態,恢復頸椎動靜力平衡,減緩或消除神經根壓迫。
(二)治療操作:
1、頸椎 牽引療法:患者取坐位,頭項前傾約10-20度為宜,行常規頸部牽引。重量在6-16公斤之間,需根據病人具體病情及反應情況由輕到重,循序漸進,每次牽引時間在15-30分鐘之間,最好每日兩次。本人采用北京白雨醫療保健器材廠生產的白雨牌JQ01A型自由升降式頸椎牽引器)。
2、推拿治療:先用一指禪推法或輕揉法從風池沿頸項兩側推至頸肩交界處,往返10~20遍,用以減緩和消除頸旁軟組織的緊張及痙攣狀態;接著用只揉法或撥筋法沿放射性神經痛路線循經操作3~5遍,以緩解疼痛;接下來可做頸椎肘托拔伸法和頸部斜搬法;然后用指點按風池、頸旁夾脊穴、天鼎、天宗及阿是穴,最后用拿法或拍法在肩背部操作。時間約15~25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具體操作的方法和手法力度需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而靈活掌握。
3、中藥外敷:將透骨草12克,五加皮、五味子、東山楂各15克,當歸12克,紅花10克,赤芍、生地各12克,羌、獨活各10克,防風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混合加工成粗末,取適量裝入小布袋中。放置到小沙枕上。患者躺于治療床上,將上面放置藥墊的小沙枕放于其頸下,用具有導熱作用的理療儀對藥墊進行加熱。溫度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時間為40分鐘左右。本人使用的加熱理療儀是由甘肅省天水市中醫藥保健所生產的T03-A場效應治療儀。
4、運動療法:在做以上治療的同時,囑患者每天堅持做頸部的前屈、后仰、側屈、旋轉和環轉運動,也可到室外做遠眺、追蹤飛鳥等自然運動,但須注意動作要緩慢自然。
(三)注意事項:
1、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風著涼。
2、避免頸部不正常,防止頸部肌肉的持續靜力性收縮。
3、睡眠時應避免高枕,一般枕頭高度不超過10cm。
4、對頸椎病帶來的焦慮抑郁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
四、 臨床資料與療效觀察
(一)臨床資料:156例患者中,男性62人,女性94人,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28歲,45歲以上普遍。病程最長的10年,最短的一周。
(二)療效觀察
1、療效評定標準:
1治愈:頸部疼痛及向頭側、肩背和上肢放射痛及麻木感等癥狀消失,功能活動正常,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2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大部分消失,但低頭時間久后及過度勞累后癥狀稍有加重,但對正常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
3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無改善或略有改變。
2、治療結果:156例中,治愈131人,占總觀察數的84%;顯效23人,占總觀察數的14.7%;無效2人,占總觀察數的1.3%;總有效率98.7%。
關鍵詞:電針;醫療保健操;頸型頸椎病;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頸型頸椎病是臨床中常見的頸椎病類型之一,又被稱為局部型頸椎病,多于青年人。其病因主要為頭頸部外傷、年齡因素、工作姿勢不當、慢性勞損等,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頸部不適、頸部活動受限、雙肩發沉、背部肌肉發緊、僵硬、頭痛,等等。近年來,亞健康人群數量不斷增多,而頸型頸椎病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頸型頸椎病的臨床治療廣受關注。目前,臨床中治療此癥的方法較多,包括電針治療、傳統針刺治療、推拿治療、牽引治療、頸椎保健操等。而有關研究表明,單用某種治療方法所得到的療效有限,所以臨床醫師應綜合多種治療方式來治療此癥①。本次研究對頸型頸椎病的臨床治療問題做了探討,重點分析了電針結合醫療保健操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了100例頸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年限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排除了年齡在20歲以下及70歲以上的患者,合并重要臟器病變的患者。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短期內使用了鎮痛藥、激素的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先天脊椎異常患者,等等。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8.57±5.42)歲;病程1-10年,平均(4.35±1.50)年;病因:外傷20例,工作姿勢不當20例,睡姿不當1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49.20±5.17)歲;病程1-9年,平均(4.17±1.63)年;病因:外傷18例,工作姿勢不當23例,睡姿不當9例。經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電針結合醫療保健操進行治療:(1)電針治療。①取穴。選取頸4~6夾脊穴、雙側風池穴、雙側肩井穴、雙側后溪穴作為針刺穴位。②對取穴處的皮膚進行消毒處理。③對所選穴位小幅提插至得氣,之后施予平補平瀉法,詢問患者是否有酸麻脹重的感覺,頸4~6夾脊是否有向下傳導的酸麻脹重感②。④患者取坐位并俯伏,接G6805Ⅱ型電針治療儀,選擇E密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準。每日治療一次,每周治療五次。療程為兩周。(2)醫療保健操療法。患者取站立位,雙手叉腰,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放松并調節呼吸頻率。①前屈后伸。做抬頭-還原-低頭-還原運動,完成這一系列動作為前屈后伸一次,每日做10次。②左右側屈。吸氣時頭部向左(右)緩慢側屈,呼氣時還原至正中位。左右側交替練習為一次,每日10次。③左右旋轉。吸氣時頭部向左(右)轉,呼氣時還原至正中位。左右交替練習為一次。共治療10次。④擴胸搖臂。雙肘關節屈曲,手指觸肩,肘關節向外分開,先由前向后搖動肩關節,再由后向前搖動肩關節,兩種搖肩方式各練習15次。⑤四方抗力。頭部與軀干挺立,雙手扶額并向后用力推,而頭部則用力向前伸,手的力度與頭部力度相抵之后頭頸部保持中立;扶住顳部,從右向左推,頭頸向反方向用力,頭頸部保持中立①。每個方向練習5-10次。⑥托枕上牽。進步 向前屈曲15°,之后低頭,雙肘屈曲,雙手環抱枕骨突出部位,頭部向上提10次,每次維持3秒,共練習15分鐘。對照組采用電針療法,方法與觀察組保持一致。
1.3 評價指標
采用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評估患者的頸部功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肌力恢復正常,頸部及肢體能夠自由活動。好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頸部、背部及肩部的疼痛得到緩解,頸部及肢體的活動能力得到改善。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頸部及肢體活動受限,頸部、背部、肩部疼痛明顯。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2.22%)明顯高于對照組(74.00%),結果對比差異明顯(P
2.2 結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VAS評分以及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對比差異明顯(P
3 討論
頸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早期階段,患者以青年人為主。一般而言,患者不需行手術治療,采用常規的治療手段如推拿、電刺激、牽引、針灸等就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②。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臨床中一般主張采用綜合療法治療此癥,比如電針、牽引配合項肌靜力練習,腹針配合麥肯基療法,推拿配合保健操,等等③。為提高頸型頸椎病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選取了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了探討,分析了電針結合醫療保健操的療效。結果表明,采用電針結合醫療保健操進行治療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采用電針療法的患者,且NDI評分及VAS評分明顯更低。這就提示,電針結合醫療保健操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頸椎功能,而且還能有效緩解疼痛,提高治療效果。傳統中醫認為,頸型頸椎病屬于“痹癥”范疇,其治療方向應為通經活絡、活血化瘀④。電針療法乃是將針刺與電刺激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式,它遵循中醫針灸理論,通過刺激頸部夾脊穴來調節督脈、膀胱經氣血,舒筋活絡,最終達到經脈通則不痛的治療目標。醫療保健操是功能鍛煉方法中的一種,其治療目的為:通過有規律地活動頭部、頸部、肩部以及軀干,來提高患部肌肉組織的韌性與彈性,改善肌力,提高頸椎的穩定性。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將電針與醫療保健操聯合使用,結果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這就說明,電針與醫療保健操均能夠對患者的病情起到積極的影響,并且二者之間形成了優勢互補的關系,極大地提高了治療效果。
綜上,電針結合醫療保健操治療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① 巴正兵,吳群.電針結合麥肯基療法治療頸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 (03):42-43.
② 劉海平,文太鳳,燕鵬.武術頸椎保健操在頸型頸椎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6 (03):44-45.
③ 盧山,范小利,朱丹陽.推拿手法聯合低頻脈沖電治療儀治療頸型頸椎病7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5 (11):1694-1695.
④ 唐森,羅湘筠,石琴大.電針夾脊穴治療頸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4 (9):841-842.
參考文獻:
[1] 黃錚,戴琪萍,孫劍.電針配合多功能頸椎康復系統治療頸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5 (11): 1089-1090.
[2] 梁益鈞,張林燦.頸椎保健操配合推拿治療頸型頸椎病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6 (02):41-42.
[3] 巴正兵,吳群.電針結合麥肯基療法治療頸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 (03):42-43.
[4] 劉海平,文太鳳,燕鵬.武術頸椎保健操在頸型頸椎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6 (03):44-45.
[5] 盧山,范小利,朱丹陽.推拿手法聯合低頻脈沖電治療儀治療頸型頸椎病7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5 (11):1694-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