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昏迷病人;口鼻吸痰;效果比較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3-0-01

      吸痰法是常用的解除痰液阻塞、保持呼吸道通暢的簡單而有效的急救技術。適用于危重、昏迷、年老、咳嗽無力、以及嘔吐誤吸的病人。目前臨床上多采用經口腔吸痰法,教科書上的標準操作亦為經口腔吸痰法。但昏迷病人由于舌根后墜,咳嗽反射消失,如果痰液位置深而粘稠,應用常規的吸痰術往往不能直接吸痰。采用經鼻腔吸痰的方法可以克服病人咬合吸痰管、費時間長等缺點,保證了快速有效的吸痰。

      1 臨床資料

      將我院內二科2008年4至2012年12月進行吸痰的84例昏迷病人隨機分成兩組。兩組病人均排除鼻腔疾病和異物堵塞,且無留置鼻飼管。A組為觀察組,采用經鼻腔置管吸痰法。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齡58~82歲,平均年齡70歲。B組為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即用開口器撐開并固定口腔后,經口腔置入吸痰管吸痰。共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齡56~80歲,平均年齡68歲。

      2 材料及標準

      (1)材料: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連接中心負壓吸引并調節壓力為-40KPa。

      (2)吸痰時間:首次吸出痰液時間和總吸痰時間。

      (3)吸痰效果標準(以臨床癥狀和肺部體征作為觀察指標):吸痰效果顯著:表示經吸痰后呼吸困難和紫紺癥狀明顯改善,聽診痰鳴音消失。吸痰效果不徹底:表示吸痰后呼吸困難和紫紺癥狀改善,聽診痰鳴音減少。

      4 討論

      (1)昏迷是臨床常見的急癥,而窒息又是昏迷病人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清理呼吸道應分秒必爭。由于昏迷病人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不能自己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常因痰液堵塞或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所以清除痰液,維持呼吸道通暢是搶救昏迷病人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清醒病人而言經口腔置管吸痰雖然可行,但容易引起病人惡心、嘔吐,增加病人的痛苦;而對昏迷、躁動、不合作的病人,因不能張口配合,且易咬合吸痰管導致插管困難。如采用經鼻腔吸痰法,則可減少對病人的刺激并可縮短吸痰時間。

      (2)昏迷病人因軟腭松弛塌陷,舌肌松弛,舌根后墜,口腔間隙變窄。且從口腔至氣管角度較小,故昏迷病人從口腔插入吸痰管較困難,易在口腔內盤曲。而從鼻腔至氣管,為生理的呼吸道,較口腔置管成功率高。

      參考文獻

      [1] 韋富清,柴學梅.喉鏡在病人吸痰和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5.01.

      [2] 陳智英,王秀聰.昏迷病人吸痰法的改進[J].護士進修雜志,2001,10.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探討糖尿病病人用藥不當致低血糖昏迷的急救護理。方法 對15例低血糖昏迷病人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加強病情觀察、有效的護理和健康教育等。結果 通過快速診斷及積極救治,能有效的挽救病人的生命。結論 糖尿病病人接受糖尿病相關知識對預防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發生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關鍵詞】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救;護理

      近年來,糖尿病在我國的患病率日益增高,并且趨向年輕化,是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1]。我國糖尿病病人對糖尿病基本知識、檢查治療及自我防護知識普遍缺乏了解,遵醫行為不佳,常出現血糖控制不好,易發生如低血糖等急、慢性并發癥。低血糖癥是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之一,短暫的低血糖可導致腦功能不全,而嚴重和持續時間較長的低血糖可引起腦死亡[2],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因此積極防治低血糖極為重要。為有效地預防DM病人因用藥不當致低血糖昏迷的發生,現將我院搶救糖尿病病人用藥不當致低血糖昏迷15例的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5例糖尿病病人用藥不當致低血糖昏迷病人中男9例,女6例,年齡52~74歲,均系2型DM,符合1998年WHO關于DM的診斷標準。合并高血壓5例、高血脂 3例、腦梗死3例、冠心病3例、眼病1例。15例病人均在家口服降糖藥物或使用胰島素不當所致發生低血糖昏迷。其中3例服用格列本脲;4例服用二甲雙胍+格列本脲;3例服用格列本脲;5例注射胰島素。由于搶救及時護理得當,全部治愈出院。

      1.2 臨床表現15例病人均以昏迷查因收治在我科,表現為意識不清,煩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抽搐,大汗。體查:各種反射消失,肌張力低下,病理征(+)或肢體偏癱。急查血糖≤2.8mmol/L,尿酮(-);其中2.1~2.8 mmol/L9例,1.7~2.0 mmol/L6例。15例全部診斷明確,經搶救和護理后,12例均很快恢復,意識轉清,神經系統體征消失,3例合并腦梗死,意識轉清后肢體偏癱仍存在。

      2 急救與護理

      2.1仔細詢問并確定病人有無口服降糖藥物及注射胰島素病史,一旦出現頭昏、心悸、多汗、饑餓甚至昏迷等即為低血糖反應,應立即監測血糖,根據病情給予糖水、其他含糖飲料或立即靜脈注射50%葡萄糖溶液20~30ml。

      2.2 加強呼吸道管理,病人未清醒前取去枕平臥位,頭應偏向一側,隨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免舌后墜或嘔吐物誤吸,保持氣道通暢。患者清醒后按病情需要采取臥位。

      2.3 氧氣吸入昏迷病人均應適當吸氧,以提高血氧含量,鼻導管給氧時用40%氧濃度,流量2~3L/min,以增加血氧含量,減少主要臟器的缺氧,以保護腦細胞氧的利用。

      2.4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1)生命體征的觀察:每15~30 min測定脈搏、呼吸、血壓1次。并注意神志、瞳孔的變化,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配合處理。(2)可采用快速測定隨機血糖方法以觀察血糖的動態變化。(3)急查血常規、尿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電解質等等。(4)其他:必要時CT檢查等。

      2.5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教育是DM治療的重要措施。病人對疾病認識越深,知識越多就越容易配合治療,因此首先應加強對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告知服用降糖藥物的DM病人及家屬有關低血糖反應的誘因、表現和處理方法等相關知識,使其減少低血糖的發生或發生后能及時自救。通過宣傳工作,提高病人遵醫行為的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2.5.1用藥指導為防止藥源性低血糖的發生,醫護人員要向病人家屬講解降糖藥的種類、半衰期、降糖機制、應用方法、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并指導如何聯合用藥,如使用胰島素應從小劑量開始;從動物胰島素改用人胰島素時,發生低血糖的危險性增加,應嚴密觀察;有肝、腎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最好不要使用磺脲類降糖藥;在身體不適、飲食量及運動量有變化時密切監測血糖并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藥量,不能自行停用、減少或增加藥量,聯合用藥時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要求病人準確掌握用藥的劑量、時間及方法,并在規定時間進餐,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2.5.2 飲食指導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和規律的飲食習慣是長期控制低血糖的基礎。醫護人員對照理想體質量活動強度,計算并確定每日應攝入的總熱量,從事輕體力勞動的老年DM病人每日所需總熱量為體質量×25[3]。把飲食知識交給病人,讓他們了解每天的飲食量,熟悉食物份交換法,明確飲食控制的重要性,使其做到定時、定量、營養均衡、戒煙限酒,堅持長期不懈的飲食控制,使血糖平穩。DM病人一日內血糖波動最低值多在0:00~4:00之間[4],為了避免夜間或清晨低血糖的發生可采取晚餐或睡前加餐的方法,減少低血糖的發生。注射胰島素的病人特別注意按時進餐。

      2.5.3 運動指導運動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體質量,通過運動治療糖尿病已備受關注。DM病人的運動應個體化,醫護人員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病程及合并癥情況為其制定運動處方,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盡量選擇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等;另運動必須和飲食、藥物治療配合,當飲食量減少或口服降糖藥增加時,則運動量就要減少,否則就容易在運動后出現低血糖甚至昏迷。若進行較大運動量活動,應減少運動前降糖藥量,運動中進餐或運動后進食量增加。如有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肺心病等不主張運動。

      2.5.4生活指導培養病人及家屬檢測血糖、尿糖能力;指導其遵守飲食、運動、用藥計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隨身攜帶糖果、餅干類食品,以備低血糖發生時及時救治;做一張救助卡片,注明姓名、診斷、病情、家庭電話及主治醫生的聯系電話等,隨身攜帶;定期復診,注意各種并發癥的防治。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低下,要嚴防漏服和重復服用降糖藥物,防止低血糖昏迷的發生。

      3 小 結

      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慢性終身疾病,造成糖尿病病人殘疾和死亡以及加重經濟負擔的最主要原因是糖尿病并發癥,尤其是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癥。治療的全面達標是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關鍵,因此糖尿病的治療是一項長期并隨病程的進展不斷調整的管理過程[5]。要做到全面達標,必須要調動醫務人員及病人兩方面的積極性,尤其是病人,必須讓其本人學會與糖尿病長期相處的能力和技能。使病人自覺進行自我管理,從被動管理疾病到主動參與疾病自我管理,做好血糖等指標的定期監測,也是治療、控制和預防并發癥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 丁慧萍,周曉云,薛美華,等.對新發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病人依從性的調查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B):60-61.

      [2] 陳灝珠,余斌杰.內科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739

      [3] 甘佩珍.糖尿病保健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20;137;179~180.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 急診內科;昏迷病例;診斷;搶救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0(b)-0182-02

      昏迷是急診內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因、病理復雜,短時間內誤診率較高,死亡率可達20%[1]。鑒于昏迷具備如此的“殺傷力”,筆者細心對本院急診內科多例昏迷病例進行了細致的走訪調查,認真分析了部分臨床資料,并根據自身行醫經驗,總結出了一系列的診斷、治療方法,以期改善急診內科昏迷病患的治療現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急診內科收治的80例昏迷患者為研究對象,男42例,女38例;其中,18~35歲30例,36~50歲18例,50歲以上32例;輕度昏迷16例,中度昏迷37例,重度昏迷27例。

      1.2 診斷方法

      一是要具備提前研判意識,盡可能地對病患家屬進行有價值的詢問,摸清患者昏迷之前的各種情況,具體的昏迷時間以及有無過往病史等基本因素;二是要慎終如始地做好初步檢查工作。具體包括體溫、脈搏、血壓等基本要素的監測,深入了解患者的昏迷特征,確定患者的昏迷程度,為下一步的深入檢查做好準備;三是要根據患者原發病的各種情況,選擇快捷有效的輔查方法,對情況復雜、原因不明的患者,盡快進行排泄物、嘔吐物的化驗,以便盡早確診;四是要充分根據自身經驗,做到診斷和緊急搶救并行,有效穩定患者病情,為后續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1.3 治療方法

      由于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功能被強烈的抑制造成患者嚴重的意識障礙而昏迷,病情一般較重,盡早診斷是搶救成功的關鍵[2]。對于急診內科昏迷病患的治療,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普適性的方法,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治療方法也在日趨純熟。現將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的治療方法羅列如下:

      1.3.1 常規搶救 昏迷患者的病發原因有其復雜的多樣性,唯有及早正確診斷,才能確保早治療、早康復[3]。在常規搶救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患者心肺功能的保護,及時做好心電監護及呼吸道清理工作,在第一時間確保患者能夠順暢呼吸,繼而再進行補液、擴容等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對患者血、尿等常規物的檢查,第一時間搜集整理準備的信息資料,為后續的治療打好基礎。

      1.3.2 各類緊急情況的搶救 所謂緊急情況的搶救,即為在病患生命垂危的特殊情況下所采取的各種有效措施。在提高昏迷患者早期診斷的同時,應及時快速地給予穩定生命體征、補液等正確的治療[4]。總體來看,早期昏迷患者主要有以下病因:(1)呼吸、心跳停止,進行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搶救,呼吸衰竭患者給予吸氧,必要時進行機械通氣治療;(2)心臟疾病如惡性心律失常、嚴重傳導阻滯的患者,立刻給予心臟復律藥物,并擴容。(3)休克患者,應立即建立靜脈通道,擴充血容量,聯合應用活化血管等藥物。(4)血壓較高的患者,收縮壓 > 180 mm Hg以上、舒張壓 > 110 mm Hg,考慮腦出血引起昏迷,及時給予甘露醇、呋塞米等脫水降顱壓藥物并給予神經營養;(5)中毒患者且中毒種類明確,立刻進行洗胃、導瀉等排除體內毒素,并對癥治療。解磷定解毒可解有機磷中毒患者,納洛酮解酒精中毒及阿片類藥物中毒的患者,金屬汞中毒者可給予二巰基苯磺酸鈉解毒;(6)病因明確為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如糖尿病誘發的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早期給予小劑量胰島素治療,同時補液;(7)肺性腦病引起的昏迷,給予抗感染、機械通氣、糾正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等治療。

      2 結果

      80 例患者經急診常規搶救、緊急情況搶救等處理后,搶救成功70例,搶救成功率87.5%;死亡10例,死亡率為12.5%,其中,因休克死亡3例,占30.0%;因中毒死亡3例,占30.0%;因心肺疾病死亡3例,占30%;不明原因死亡1例,占10.0%。

      3 討論

      3.1 昏迷早期診斷

      在急診內科昏迷病例的搶救過程中,早期正確的診斷是搶救成功的基礎。由于昏迷患者的病因復雜,需要醫護人員快速確定患者昏迷的原因是全身性疾病(包括中毒、代謝紊亂、 肺性腦病等)還是顱腦疾病(包括腦梗死及腦出血等)。腦梗死等顱腦疾病的患者一般病情急,易出現偏癱、眩暈等癥狀,常伴有血壓升高,還可能出現大小便失禁、噴射狀嘔吐等,體格檢查時可出現神經病理性反應、瞳孔變化等[5-6]。故顱腦疾病相對易早期診斷。面對諸多的并發原因,作為醫生,必須要有提前的預判,認真做好患者的各種檢查工作,力求準確及時地進行早期診斷。例如急性中毒患者,必須詢問患者的服藥規律、有無糖尿病病史等情況;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須做好心電圖等各項檢查。此外,還可以根據患者年齡,大概判斷病發原因,年齡在20~40歲的中青年,一般是由于中毒導致的昏迷;以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致昏迷為主大多集中在60~80歲。

      3.2 昏迷治療原則

      對于昏迷患者的治療,必須以快速查解病因為根本原則,無論是常規搶救,還是緊急搶救,急診醫生都要真正具備良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確保患者正常呼吸、血液循環平穩為根本原則,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患者因嘔吐導致窒息;吸氧,呼吸興奮劑應用,必要時氣管切開或插管行人工輔助通氣。維持有效血循環,給予強心、升壓藥物,糾正休克,同時給予對癥治療及其他治療。

      綜上所述,對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昏迷癥狀,應該因實制宜,盡早確定病發原因,采取相應的搶救措施,讓患者減輕痛苦,減少病情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在具體的搶救過程中,應該注意詢問患者的病史,著力保護患者的各個器官,借以達到全面治療的目的, 提高昏迷患者搶救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唐蕓,吳永剛.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374例臨床分析[J]. 臨床急診雜志,2009,10(2):95-97.

      [2] 余坤城. 急診內科搶救120昏迷病人的臨床分析[J]. 醫學信息,2011,2(1):580-581.

      [3] 曲雷.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臨床治療[J]. 山東醫藥,2010,50(36):101-102.

      [4] 何昌茂. 536例昏迷病人內科急診搶救回顧性分析及探討[J]. 河北醫學,2011,6(1):34-36.

      [5] 黎明. 急性昏迷患者82例急診急救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1,9(2):18-20.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第4篇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02-01

      有機磷農藥中毒是內科較常見的急重癥疾病之一,發病突然、藥物毒性強、人體吸收快、病情發展迅速、如不快速有效地進行搶救和治療,會誘發重要生命器官不可逆損害而危及生命,甚至死亡。因此,及時準確的處理病人是搶救成功的關鍵,而加強護理、做好恢復期的心理護理和疾病知識的宣教,是防止再次中毒的關鍵。

      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共收治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10例,經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中毒10例,其中女8例,男2例。均為口服中毒者,輕者8例,重者2例。

      1.2 臨床表現 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流涎、腹痛、呼吸困難及不同程度的昏迷。主要體征是全身皮膚潮濕、四肢厥冷、肌纖維顫動、雙側瞳孔縮小。

      1.3 急救方法 凡中毒后一律徹底洗胃,以溫清水為宜、安全可靠。合作者口服洗胃,對不合作者或昏迷病人應插管洗胃,以減少毒物吸收。洗胃后用硫酸鎂導瀉。有皮膚及頭發污染者,要及時清洗并脫掉污染衣物。

      1.4 治療結果 由于搶救及時。對癥治療和精心護理,其中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2 急救護理

      2.1 病情觀察

      2.1.1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常因肺水腫、腦水腫、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要定時觀察和記錄生命體征、尿量和意識狀態,采用監護儀24小時監測,專人守護,特別記錄、床頭交接班,確保搶救成功。發現以下情況要及時做好搶救工作

      2.1.2 若病人出現胸悶、嚴重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兩肺濕音、意識模糊或煩躁,提示發生急性肺水腫。

      2.1.3 若病人呼吸節律出現不規則、頻率與深度也發生改變,應警惕發生呼吸衰竭。

      2.1.4 若病人意識障礙伴有頭痛、劇烈嘔吐、抽搐時應考慮是否發生急性腦水腫。

      2.1.5 若病人神志清醒后又出現心慌、胸悶、乏力、氣短、食欲不振、唾液明顯增多等表現,經警惕為中間綜合征的先兆,了解全血膽堿酯酶的化驗結果及動脈血氧的化驗結果,做好出入量及重癥記錄。

      2.1.6 吸氧 應給高流量吸氧,每分鐘4-6升,每天更換鼻導管后插入另一側鼻孔

      2.1.7 病人應有利于呼吸運動,如清醒者可取半臥位,昏迷者頭偏向一側。

      2.1.8 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隨時清除嘔吐物及痰液,并備好氣管切開包、呼吸機等。

      2.2 藥物護理 在臨床上觀察到使用長托寧比阿托品能縮短病程,副作用少,病人由昏迷轉為清醒的時間短。因此應及早使用長托寧,長托寧阿托品化的指征為:顏面潮紅、皮膚干燥、腺體分泌減少、口干、肺部濕羅音消失、意識障礙減輕或昏迷著開始蘇醒。

      長托寧阿托品化后,應輕、中、重度中毒者各給予長托寧1毫克、8小時、6小時、4小時,重復肌肉注射,煩躁不安者可延長給藥時間,同時應警惕長托寧中毒。其特征為:出現瞳孔放大、頭暈、高熱、尿潴留、譫妄等。故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尿量的變化,一旦出現中毒征象應立即報告醫生,按醫囑停藥觀察。必要時給予補液、促進排泄。忌用抑制呼吸中樞的藥物,如:嗎啡、巴比妥類。因急性有機磷中毒后24小時和中毒后2-7天是死亡的兩個高峰。所以搶救成功后決不能減量或驟然停藥,應繼續觀察3-5天。

      2.3 心理護理 在臨床中有不少患者因一時的沖動而自服有機磷農藥,對于這些患者應加心理疏導,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并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幫助患者回復內心的平衡,勇敢面對現實,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昏迷病人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急診昏迷、急診急救、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2-0083-01

      前言:城市節奏加快,人民面對越來越多的壓力,身體就會出現很多的不適。昏迷病癥是急診室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危重病癥之一,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做好治療與防護措施,減少此類病癥的發生。

      1急診昏迷的簡單介紹

      急性昏迷是由于心、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一組起病急劇的腦部血管循環障礙的疾病,此病患者多有高血壓,心臟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害,可以使腦血管突發形成血栓,腦栓塞致缺血性腦梗塞,也可以腦血管破裂形成腦出血。此病伴有神經系統癥狀,肢體功能障礙、神經癥狀、失語、眩暈、嗆咳、共濟失調、嚴重患者出現昏迷甚至搶救不及時造成死亡。心、腦血管是人體血液循環的重要場所,腦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和最精密的生命器官,功能較為復雜,不但是生命中樞的場所,而且控制和調節全身各系統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昏迷病癥是急診室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危重病癥之一,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發展快,表現為失去對自身和環境的感知力,隨時有生命危險。對無明確病史患者的診斷與救治更加困難。因此,搶救成功的關鍵在于及時快速的診治以及細致、完善的護理措施,急診科護士不僅應該熟練、迅速、準確的配合醫師進行搶救,還要對昏迷患者施行精心的護理。意識障礙是指人對周圍環境以及自身狀態的識別和覺察能力出現障礙。其中一個類型是以興奮性降低為特點,而昏迷是興奮性降低性意識障礙中最嚴重的程度,所以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2急診昏迷患者急診急救的措施

      2.1收到急診昏迷患者的準備急救工作

      當接到求救電話后,救護車醫護人員迅速趕往急救現場,觀察患者意識狀態,對昏迷患者立即進行現場病情判斷,保持呼吸通楊,防止患者出現窒息。吸氧,保護腦組織。有傷口的進行止血包扎,現場開放靜脈通路,根據病情判斷給予心血管藥物、脫水劑、激素、止血劑、及緊急擴容。在患者送往救治室途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當患者達到醫院時,應立刻為患者開通救治的綠色通道,為患者爭取救治時間,同時應準備呼吸機,心電監護生命體征。對患者快速檢查血型、配血及生化指標,患者搶救的術前準備工作應在半小時內完成。同時在影像學的支持下,應對患者進行系統專業性搶救處理同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圍手術期感

      染預防,控制患者高熱等癥狀。對于顱內血壓升高的患者應給予脫水劑,應對患者腦部進行保護,盡早進行手術。對于休克患者為其輸血,擴容。對于疑似中毒的患者應該對其清除體內毒素。對于氣體中毒的患者需要對其進行氧氣糾正治療。對于心源性昏迷的患者應對患者進行心電圖監測。并對患者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同時應該維持患者酸堿平衡,補充各種營養物質,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應采用呼吸機輔助治療。在積極搶救同時,要根據病情對癥治療,防止并發癥發生。搶救成功后,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將患者轉人ICU病房中并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2.2急診患者的病情觀察

      在進行各項檢查及搶救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迅速連接心電、血氧監護儀,準確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檢測,及時、準確記錄并通知醫師,昏迷晚期或腦干中樞性呼吸衰竭,可出現潮式呼吸、失調性呼吸、嘆息樣吸氣呼吸,因此,在檢查脈搏時,必須注意脈率、節律強弱,隨時了解病情變化,以了解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各種并發癥,為各種搶救措施的實施提供依據,并報告醫師進行處理。搶救順序應以先處理致命損傷,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意識是腦血管疾病的病情發展程度首要方法,意識障礙程度越深,提示腦損傷越為嚴重。意識的判斷可以根據詢問患者病情,簡單對話,檢查痛覺肢體活動等進行。瞳孔是動態觀察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部位。腦血管疾病后多引起瞳孔的改變。瞳孔的變化可因動眼神經、視神經及腦干損傷引起,密切觀察瞳孔大小、形態、對光反射情況、眼裂大小、眼球位置及活動情況,注意兩側的對比。傷后一側散大、對側肢體癱瘓提示腦疝或者腦受壓; 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多提示原發性腦干損傷或臨終狀態; 雙側瞳孔縮小對光反射遲鈍,提示腦橋損傷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雙側瞳孔大小多變,光反射消失伴眼球分離提示中腦損傷。因此急診護士應掌握瞳孔的變化可能發生的病情改變,準確記錄,及時通知醫生。

      2.3急診患者的護理工作

      由于急診患者來診時均為被動,大多數患者呈仰臥位,為避免患者因嘔吐導致窒息,對于危重患者應予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或在家屬的協助下患者改為側臥位。對輕癥或中重度患者在不影響急救處理的情況下,應協助其處于舒適臥位。護士應熟練、準確、敏捷、迅速地配合醫師進行體格檢查,協助醫師充分顯露患者的檢查部位,如使用血糖儀測血糖,做心電圖,采血進行血液各項目的檢查,需移動患者行 CT、B超等檢查,做到邊搶救邊檢查。患者經過搶救生命體征平穩后,醫護人員根據病情需要應將其護送到病房或上級醫院進行系統治療,在護送過程中,護士要固定好各種治療設施及管道,防止脫落,護送途中必須提高警惕,嚴防患者墜落地上及患者雙手碰落治療設備,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備好搶救準備,保證患者途中的安全。搶救記錄一般在6h以內完成,由于搶救記錄有助于臨床醫師對于患者病情的了解以及后期治療的開展,因此,搶救結束后,負責護士必須及時書寫,并要做到及時、客觀、準確、完整、簡要。

      結束語:通過本研究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急性昏迷癥狀的危害有多大,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昏迷患者的急診急救水平直接反映這個醫院的綜合救治水平,所以醫院必須做好每一個環節的救治工作,保證病人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會芳,朱四民. 急性昏迷患者 65 例急診急救的臨床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 4) : 168-169.

      相關期刊更多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東省教育廳

      醫學理論與實踐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