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循證醫學的概念

      循證醫學的概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循證醫學的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循證醫學的概念

      循證醫學的概念范文第1篇

      【關鍵詞】循證醫學;循證檢驗醫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將循證醫學應用于醫學實踐。而根據循證醫學的理念,有學者提出循證檢驗醫學的概念[1]。循證檢驗醫學給檢驗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怎樣才能把其科學應用到實踐,這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循證醫學與循證檢驗醫學。

      1循證醫學的內容

      循證醫學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David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的概念。循證醫學意即“以證據為基礎的醫學”,是遵循科學證據的臨床醫學。其核心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基于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依據。指導思想是以臨床醫學的科學研究為最可靠依據,結合臨床醫師的專業技能,從而針對不同的病人進行醫療決策。循證醫學在不斷發展,目前循證醫學協作網包括大約50個專業協作組,通過數據庫的系統評價結果可為整個臨床醫學領域服務。

      2循證檢驗醫學的內容

      循證醫學在檢驗醫學的應用,即為循證檢驗醫學,在1998年美國臨床化學協會和1999年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大會上都有專題討論。循證檢驗醫學就是遵循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通過大量文獻復習和臨床總結,不斷地對本專業的實驗項目進行方法評價、臨床價值評價及經濟學評價,最直接、最有效、最準確、最合理的結合實驗項目,最終獲得可靠的檢驗信息,為醫學決策提供循證。

      3實踐循證檢驗醫學

      3.1基本過程循證醫學的實施通常為以下步驟:(1)明確一個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2)檢索一次問題相關的現有文獻,根據第1步提出的問題,確定“關鍵詞”,應用檢索系統檢索相關文獻,從中找出與問題關系密切的資料,作為分析評價之用。(3)對收集到的文獻進行有效分類和等級評估。(4)將研究結果運用于臨床實踐。(5)對結果在臨床上的應用進行評估和改進。在循證檢驗醫學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要按照循證醫學實施策略進行,并且強調: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客觀、大量的尋求實驗室或者文獻中有價值的證據;正確、嚴格地進行試驗方法學的評價;在評價基礎上將最佳方法應用于臨床檢驗實踐,客觀的評價實踐結果。

      3.2系統評價系統評價是一種全新的文獻綜合評價方法,其過程是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有關研究,對所有研究按照標準逐項進行評價,聯合所有合格的研究,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可靠的結論,該結論將隨著新的研究出現被不斷更新。循證醫學的資源,最主要來源于醫學期刊發表的學術論著,鑒于論著的水平不一致及可能存在的發表偏倚,需要有嚴格的質量評價,對符合標準者可取為最佳證據。

      3.3衛生技術評估診斷技術評估通常包括以下內容:(1)技術性能,方法性能對臨床應用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如某抗體的特異性、某方法的穩定性、等都是嚴格評價的參數;(2)診斷性能,某方法具有好的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是被采用的先決條件;(3)臨床效應,評價該技術是否提高診斷、治療和預防策略,得到最佳的健康服務結果。(4)經濟效益,雖然某實驗室檢驗項目技術和診斷性能很好,具有好的臨床效應,但所需費用使患者及政府都難以接受,也降低了其實用性。

      4循證檢驗醫學的臨床檢驗應用

      4.1規范標本處理程序 為保證臨床醫療決策的科學性,循證檢驗醫學要求檢驗醫生在實驗室處理病人標本的過程中必須將個人經驗與當前最佳科學依據結合起來,并遵循以下幾個基本程序:(1)在接受病人的標本前對病人信息進行認真核對,確定樣本的采取符合程度;(2)按照臨床檢驗的操作常規,做好室間、室內質控;(3)根據自己的臨床檢驗經驗和技能,同時結合臨床知識,對異常的結果要認真復查,查找原因,科學決策方可報告,必要時與臨床醫生溝通,提供臨床診療的意見。

      5.2維護儀器及試劑穩態檢驗系統的維護和功能檢查需建立維護方案,保證儀器和系統處于良好運轉狀態。校準是一個測試和調整檢驗系統,以及提供檢驗反應和所測物質之間已知關系的過程。室間、室內質量控制,是實驗結果準確的有力保障,即所循的證據是可靠的,也是循證醫學的目的所在。

      5.3指導如何臨床循證循證的具體實施步驟有:針對病人的臨床問題,檢索、查找有關醫學文獻;嚴格評價有關文章;選定最佳臨床成果,用于臨床決策;通過實踐提高學術水平。譬如,肌酸激酶(CK)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條件之一,但是,如果當你面對CK實驗的檢驗報告或臨床咨詢時,立即確定診斷,這很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CK是一個非特異性標志物,許多非疾病及疾病因素均可對其產生影響,如果不了解此,就可能誤導自己或貽誤病人。因此要注重討論出現某一結果的原因。上述例子就是在“循證”,但“循證”醫學不僅僅是這樣,它的內涵體現在其思維理念的更新和對病人及疾病更深層次上的認識。

      循證醫學的概念范文第2篇

      按照著名流行病學家DavidSackett的論述,循證醫學的內涵是“自覺、公正、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所能獲得的最好研究依據來確定患者的治療措施”;[1]也就是說,各項醫療決策應盡量以客觀的研究結果為依據,無論是醫生開具處方,制定治療方案,還是各級政府機構和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實施組織管理過程,都應以現有的最好的研究結果為根據,作出合乎客觀實際的科學決策,實施最佳方案。

      按照循證醫學的基本精神,為了保證臨床醫療決策的科學性,要求醫生在臨床處理病人的過程中必須將個體經驗與當前最佳科學依據結合起來,并遵循以下幾個基本程序:(1)通過對病人的各種檢查發現并提出和確立問題;(2)按照解決問題的需要搜集相關證據(這種證據來自世界范圍內的各種文獻資料以及所有能夠獲取的來自各方面的醫療信息)并進行系統評價;(3)根據循證醫學證據對現行臨床診療決策和措施進行調整;(4)運用循證醫學證據和新的臨床診療原則指導臨床實踐。循證醫學作為反映新世紀世界醫學發展趨勢的新生事物,它的最直接的影響作用在于臨床醫療模式的轉變,并由此影響醫學教育。

      因為醫療模式規定著醫學教育的目標、體系、內容和方法。因此,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改革臨床醫療模式,是順應當代醫學發展趨勢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的前提和首要環節。在長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傳統醫療模式面前,要實現向循證醫學醫療模式的轉變,必須從提高認識、改善管理和加強有關基本建設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為加深對循證醫學的認識,必須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基礎上,首先在臨床醫生中進行循證醫學的師資培訓。這種培訓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循證醫學的本質、意義、價值,提高實踐循證醫學的自覺性;二是熟悉循證醫學的基本內容、基本精神和主要程序;三是掌握實踐循證醫學的各種知識、技巧,提高實踐循證醫學的能力,如提出和捕捉臨床問題的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運用各種手段如期刊、網絡和各種媒體廣泛收集資料的能力,對各種文獻資料進行系統分析,作出確切評價并據此進行科學決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適應新的醫療模式的運作,必須根據循證醫學的要求,制訂出相應的醫療管理規章制度。循證醫學與傳統的經驗醫學在臨床實踐中有著不同的運作模式。

      傳統醫學的臨床實踐以個體經驗為主,它的運作過程實際上是個人知識經驗(包括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在解決臨床問題中的應用過程。循證醫學的醫療運作過程雖然也離不開知識和經驗的運用,但它強調客觀證據,臨床醫生的每一項醫療決策,每一項診治手段,都必須有據可循。它的基本程序是提出問題,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找出證據,作出診療決策。顯然,它的運作過程與傳統醫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傳統醫學的那些規章制度及相應的管理措施已不能適應循證醫學實踐的需要,因而必須從改善管理入手,制訂出新的章程,規范臨床工作,以利于循證醫學的運作實施。為保證循證醫學實踐的需要,必須有充分的條件和良好的基本建設。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是條件較好的三甲醫院,在這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必須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加強各種支撐條件和相應的硬件建設。

      如圖書信息管理系統、計算機應用系統、網絡查詢系統以及醫學資源庫等方面的建設,都必須加強。對現有的各種設備條件,也有一個加工改造、改善管理、充分利用以適應需要的問題。要實現臨床醫療模式的轉變,還必須根據循證醫學的要求,面向未來,把握趨勢,切實加強醫學科學研究工作。醫療模式的轉變不僅僅在于形式的轉變,更在于豐富它的內涵。循證醫學是注重證據的醫學。我們實踐循證醫學,不但要從世界醫學文獻資料寶庫中獲取證據,還要以人類醫學科學的發展為己任,為世界醫學寶庫充實證據,提供資料,立足于用最新科研成果去開發新的診治手段。事實上,臨床研究的開展不僅是實踐循證醫學的必然,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臨床醫生在醫療實踐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不易解決且無據可查的實際問題,以這些問題為選題進行研究,是臨床醫生醫療活動的一項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當然,這種臨床研究應該摒棄過去那種僅憑小樣本觀察做出結論的觀念和方法,按照循證醫學強調的以國際公認的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和RCT系統評價(Systematic,SR)結果作為評價某種治療的有效依據的原則[2],嚴格按照大樣本觀察、設立對照、隨機分組、雙盲試驗的要求進行臨床研究,以獲取客觀、可靠的研究結果。為了保證這種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臨床研究順利進行,必須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加強科室之間、醫院之間、各學科和部門之間乃至國際間的協作攻關。與此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基礎醫學對臨床醫學的促進作用。由于基礎醫學的發展遠遠超過臨床醫學的發展速度,基礎醫學始終是臨床醫學發展的基石,臨床醫學的每一項重大突破都來自于基礎醫學的研究成果[3]。而且由于基礎研究的設計和實施更加嚴密規范,更符合或接近大樣本隨機對照和雙盲的要求,因此,盡可能地將基礎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是促進循證醫學向前發展的重要措施。

      2循證醫學與教育觀念更新

      在醫學教育領域,教育觀念的更新強調多年,但實際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仍然根深蒂固并左右著教學過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傳統的醫療模式的運作過程是醫生知識經驗的再現、驗證和重復運用的過程,以傳授知識、獲得經驗為目的,以培養知識經驗型人才為目標的各種傳統教育觀念與此高度一致并且完全適應,而以發展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為主旨的各種現代教育觀念反而成了無本之木,無的之矢,無皮之毛,教育實踐中自然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觀念更新。按照循證醫學理念建立起來的新的醫療模式,猶如為新的教育觀念找到了生木之本,放矢之的,附毛之皮,使觀念更新成為必然。面對循證醫學的發展趨勢和新的醫療模式的客觀要求,醫學教育至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觀念更新:

      (1)變知識經驗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創新開拓型人才培養目標。近百年來,臨床醫學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基本上仍然是Opinion-basedmedicine范疇,是一種以教科書和期刊上零散的文獻資料為依據,在高年資醫生指導下,以個體經驗為主決定處理病人方式的傳統經驗醫學。而循證醫學則要求醫生將個體經驗與最佳科學依據結合起來做出決策,因此醫生不但要有知識經驗,而且要全方位地搜集證據,分析證據,運用證據,還必須通過研究去創造證據。毋庸置疑,創新開拓精神是實踐循證醫學的客觀需要。

      (2)變傳授知識為教會學習。傳統教育重在知識灌輸,而循證醫學要求我們的醫學教育必須注重能力培養,著眼于教會學習。因為實踐循證醫學,運用新的醫療模式處理每一個病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從世界范圍內收集資料、吸收信息、消化知識、運用知識的學習過程。因此,我們的醫學教育不能僅僅立足于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會學,特別要注意培養他們運用各種現代化手段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變死學為巧學。傳統的醫學教育中學生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記憶過程,學生總是希望盡可能多地吸收知識。然而醫學知識具有無限性,我們不可能“通曉一切”,而循證醫學又要求我們運用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料去做出科學決策,解決臨床問題。面對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的知識的矛盾,必須變死學為巧學。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那些最有用最迫切的知識,以實現學習的優化。

      (4)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求索。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決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地位。循證醫學實踐不僅要求醫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且要進行研究探索,臨床科研成為新的醫療模式的一個環節和內容。與此相適應,醫學教育必須讓學生改變僅僅接受現成知識,處處被動服從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他們求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求索,由獲取知識轉變為探究知識。

      (5)變一次性教育為終身教育。按照傳統醫學的要求,醫生主要靠原有的知識經驗處理病人,循證醫學則要求醫生每天都要學習新的知識,依據新的證據資料做出醫療決策。因此,如果說傳統醫學教育模式是“充電”式的,循證醫學所要求的則是終身教育。學習者必須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和能力[4]。

      3循證醫學與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

      我國的高等教育長期以來存在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過死,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的問題[5]。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來看,這些問題在醫學教育中也表現得十分突出。比如,循證醫學強調在醫療實踐中從世界范圍內搜集最新信息資料,這一要求與我們的教科書幾年甚至十幾年一貫制,教學內容陳舊落后的狀況形成鮮明的反差。循證醫學的整個實踐過程貫穿著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而我們的教科書多沿用過時的經典,各種“原則”多來自以往的臨床經驗及邏輯推理,缺乏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作驗證,概念不嚴密,結論不準確,錯誤成份也在所難免。如教科書上記載的鈣通道阻塞劑治療心肌梗塞的理論和實踐,多少年來一直被奉為經典,然而近年來的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卻提示鈣通道的應用實際上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6]。

      類似這種情況在教科書中不勝枚舉。我們的高等醫學教育毫無疑問應該緊跟世界醫學發展的節拍,縮短教材周期,及時剔除錯誤的東西,更新教學內容,并建立規范化、經?;慕滩母轮贫?切實保證教學內容的優化。面對循證醫學的發展趨勢,我們還應該認真檢討醫學教學過程的創新教育問題。我國高教界權威人士指出,我們培養的大學生包括醫學生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較好,但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不足是很大的弱點。循證醫學的各個環節都對醫護人員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提倡啟發性教學、學導式教學和實驗設計教學,加強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訓練培養,強化醫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學習的精神,理所當然地成為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迫切要求。此外,優化醫學生能力結構,培養醫學生廣泛收集資料,分析運用資料進行科學決策以及按照大樣本大規模隨機對照的原則進行臨床觀察研究的能力,也是循證醫學所特別要求并且是以往的傳統教育比較欠缺的訓練,我們的醫學教育改革必須充分注意這一點。

      4循證醫學與繼續醫學教育改革

      循證醫學的概念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循證醫學 腦梗死 卒中單元 溶栓療法 阿司匹林

      腦血管病作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缺血性腦血管病又是近年來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熱點。無論基礎研究還是臨床研究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引入meta-分析方法后,對臨床和實驗研究結果進行新的合成分析,使得循證醫學(EBM)進入腦血管病的臨床實踐。

      1 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

      循證醫學即遵循證據的臨床醫學,是指醫學工作者在進行試驗或做出臨床決策時,都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所有決定都需要建立在嚴謹的科學證據之上[1]。因此,尋找、評價和正確使用證據構成了循證醫學的三大基本要素。循證醫學把目前的文獻進行了證據強度分級,共分為Ⅴ級。證據的級別越低,使用的價值越大;級別越高,使用的價值越小。

      2 循證醫學在急性腦梗死防治療效評價中的應用

      2.1 卒中單元 卒中單元(卒中病房)是指改善住院卒中患者醫療管理模式、提高療效的系統,為卒中患者提供藥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證據強度等級為Ⅰ級。已有20多個RCT 3864例患者研究證實卒中單元可提高其生存率、提高生命質量和減少住院日,1年隨訪發現相對危險度(RR)減少10%,沒有有害作用的報道。

      2.2 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是目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惟一治療方法,證據強度等級為Ⅰ級。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溶栓藥物主要有3種:鏈激酶(SK)、尿激酶(UK)和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t-PA)或重組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rt-PA)。相關研究表明用rt-PA治療的患者比應用安慰劑的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療效,為最有效的減少病殘率和達到治愈水平的療法。國內“九五”攻關課題國產UK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1027例,結果顯示,6小時以內的患者應用UK 100~150萬U靜脈溶栓,治療效果滿意,相對安全。

      2.3 降纖治療 蛇毒制劑——降纖酶,可增強纖溶系統活性,促進t-PA的釋放并增強其作用,增強纖維蛋白溶酶原及活化纖維蛋白溶酶,降低纖維蛋白原(FIB),改善腦血流,減輕腦水腫。主要有東菱克栓酶、降纖酶等,用于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我國第一個降纖酶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結果也顯示降纖酶是降解血漿FIB安全有效的藥物,但未顯示出優于目前治療急性腦梗死常用藥物的臨床療效。

      2.4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主要有阿司匹林、腺苷受體拮抗劑等。兩個較大的RCT提示,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阿司匹林是惟一經過證實的抗血小板制劑,一旦腦梗死診斷明確,若不能進行rt-PA或肝素治療,應盡快給予(缺血性腦卒中發生48小時內)阿司匹林治療。 2.5 抗凝治療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規抗凝治療臨床不推薦使用,但對心房纖顫患者??紤]抗凝治療,且需影像檢查除外腦出血,并常常僅在14天后使用(Ⅰ級證據)。在“金標準”證據證實為大血管狹窄時,也可考慮抗凝治療。

      2.6 神經保護劑治療 神經保護劑包括谷氨酸拮抗劑等,其主要作用是緩和減輕自發性或溶栓后再灌注損傷,延長治療時間窗,增強神經細胞對缺血的耐受。目前神經保護劑均處于實驗階段。

      3 正確理解循證醫學在治療急性腦梗死中的地位

      3.1 循證醫學的局限性和證據的特定性 循證醫學要求臨床醫師在診斷病人時應以科學研究得出的證據為指導原則,而證據是從RCT中獲得的。每一項證據均在特定條件下獲得,如溶栓治療被推薦是急性腦梗死最好的治療手段,但其特定條件是時間窗。作為腦保護劑的鈣通道阻滯劑,循證醫學沒有證據推薦應用,但臨床實踐顯示除了分水嶺梗死不宜應用外,其他亞型腦梗死,只要正確合理應用,還是觀察到一定的臨床療效。所以認為循證醫學雖是決策的主線,但決非唯一的決策依據。

      3.2 腦梗死病理機制的異質性 腦梗死的病理機制是多樣的,自由基產生、鈣超載、線立體損傷、興奮性氨基酸釋放均參與其病理過程。病因上也可分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心源性腦梗死、分水嶺性腦梗死、腔隙性腦梗死、其他原因和原因不明性腦梗死。從責任血管分布上可分為全前循環腦梗死、部分前循環腦梗死、后循環腦梗死和腔隙性腦梗死。所以,當我們在運用循證醫學中證據決策診療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個體患者的特異性,將證據、臨床經驗和患者的價值觀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4 總結

      循證醫學理論已逐步普及,腦血管病循證防治已在我國逐步形成,尤其在急性腦梗死的防治上應用更廣。臨床醫師需正確理解循證醫學的本意,系統地搜尋、評價最新研究成果的醫學方法,同時結合自身臨床經驗,綜合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以此作為真正合乎國情的個體化臨床決策。

      循證醫學的概念范文第4篇

      為提高本院臨床中藥學的教學質量,在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培訓與鍛煉。采用課堂教學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傳授循證醫學知識,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循證醫學知識,教師帶教過程中培養循證醫學理念,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方式(PBL)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鼓勵研究生撰寫循證醫學論文等教學方法,取得了豐富的教學成果。但目前仍存在以下教學難點:國內缺乏優質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臨床資料,研究生的統計學功底普遍薄弱,研究生缺乏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偟膩碚f,循證醫學有助于臨床中藥學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關鍵詞]

      循證醫學;臨床中藥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方法;教學難點

      循證醫學,意為“遵循證據的醫學”,是指應用現有最為可靠的研究證據,結合醫師的臨床技能及既往經驗,在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對患者做出的醫療決策與診治方案[1]。自1992年GordonGuyatt于JAMA雜志首次提出此概念始,循證醫學迅速與臨床各學科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在不斷豐富與完善自身體系的同時,更促進了傳統臨床教育模式的轉變[2]。臨床中藥學是指在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以患者為主體,研究中藥或其制劑在人體內的作用及機制與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評價及應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3]。作為一個新興學科,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模式及內容尚處于摸索階段[4]。本單位于2015年成立臨床中藥學碩士招生點,且于當年成功招生,依托本科室課題背景及首都醫科大學教學資源,在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培訓與鍛煉,且碩果頗豐。現將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教學的方法、成果及難點做一歸納總結,以供同仁參考引智。

      1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方法

      1.1課堂教學與講座相結合系統傳授循證醫學知識

      在臨床中藥學的常規教學中,帶教老師將循證醫學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理念融入教學內容中,通過系統地傳授讓醫學生正確掌握循證醫學的基本知識,再依靠本院循證醫學中心及首都醫科大學豐富的教學資源,針對循證醫學的重點及難點定期開展專題講座,通過專家的講解及答疑使醫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循證醫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

      1.2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循證醫學知識

      在醫學教育中融入以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新型醫學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勢[5]。帶教老師通過微信群、QQ群等流行社交軟件,將循證醫學相關課件、文獻、資料推送給研究生。這樣不僅可以將帶教過程中沒講到的、忽略的、重要的知識點在群組中詳細講解,還可以實時回答研究生在學習循證醫學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與不解之處。另外,這種線上學習交流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學生“羞于問、不敢問”的常見教學難題,還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拉近了雙方的距離,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1.3教師帶教過程中培養循證醫學理念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知識更新速度往往較慢,而醫學及藥學領域知識的更新速度卻是極快的,如在教材還未介紹他汀類降脂藥物在防治冠心病上的里程碑式突破時,在臨床診治冠心病的過程中就已形成強化降脂的理念[6]。所以,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需讓研究生親身感受到醫學、藥學知識不斷更新的現實性與必要性,再通過具體的循證醫學案例使其掌握獲取知識、辨別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

      1.4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方式(PBL)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PBL)將“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學習”模式[7]。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獲取知識的機會,還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與他人的交流方式。在臨床中藥學的教學中,將PBL教學與循證醫學教學相結合,即“向研究生提出問題,并告知問題的解決手段(循證醫學),讓其自行尋找答案、甄別答案”的過程。這種模式的核心內容旨在調動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及實戰能力。在此模式下訓練的研究生不僅擁有嚴謹的臨床思維,而且在查閱文獻、分析總結、語言表達及科研寫作等方面表現出較強的能力[8]。

      1.5鼓勵研究生撰寫循證醫學論文

      在就業壓力日益加劇的今天,唯有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與含金量才能于萬千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而研究生在完成規定學習任務之余,無疑是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9]。因此,鼓勵研究生對臨床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循證醫學研究,并撰寫相關論文,不僅有助于其對循證醫學知識、手段及理念的理解,更有助于豐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含金量。

      2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成果

      自本專業研究生入學一年以來,循證醫學教學不僅激發了研究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知識;同時還提高了研究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可貴的是,一方面,循證醫學教學可使研究生養成縝密且靈活的臨床思維,促進其在今后的查房、醫囑審核、會診及科研等工作中做出正確、先進的用藥指導意見;另一方面,研究生通過循證醫學研究會親身感受到醫學、藥學知識海洋的廣闊與多變,促使其養成孜孜好學、不斷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新一代醫藥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循證醫學教學的同時也增強了帶教老師的循證醫學理念,不僅促進其在臨床中藥學的工作中做出科學的用藥指導,還促進了循證醫學及流行病學科研的開展。在進行循證醫學教學的一年來,本教學點已于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循證醫學論文2篇,分別為鹽酸小檗堿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的Meta分析[10]及雷公藤多苷聯合甘草酸單銨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Meta分析[11],不僅拓寬了鹽酸小檗堿片及雷公藤多苷的應用范圍,還為臨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銀屑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參考。

      3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的教學難點

      3.1國內缺乏優質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臨床資料

      循證醫學的研究基石是通過雙盲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以評價某種藥物或療法對某種疾病的療效及毒副作用[12]。由此可見,循證醫學重視證據,不迷信權威?,F行醫學各學科診療指南的證據主要來源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但由于人種、飲食結構、環境等因素的不同,這些指南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患者。然而,正規的臨床試驗所需樣本量大、研究周期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還需避免商業利益對結果的影響。由于我國的循證醫學概念引入較晚,現有的嚴格、正規的隨機對照試驗臨床資料可謂鳳毛麟角,尤其有關中藥的臨床報道仍以觀察性研究為主,導致在進行中藥的循證醫學研究中,缺乏優質、具有代表性的臨床原始資料。

      3.2研究生的統計學功底普遍薄弱

      循證醫學與統計學是緊密相連的,數據的篩選、方法的選擇均離不開統計學基本原理[13,14]。在循證醫學教學中,帶教老師必須在闡述相關統計學知識后,方可講授循證醫學知識[15-17],表明現有的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課程與實際應用多有脫節,其所講授的知識過于陳舊、繁雜,且應試教學模式過于死板、老套,導致研究生難以把握統計學的重點與難點,無法掌握實際科研工作中所需的數理統計知識。故應加快《醫學統計學》課程改革,改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增強研究生對統計學的實際應用能力。

      3.3研究生缺乏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限于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研究生的主動性普遍較差,帶教老師需向其布置具體的任務,交代具體的研究方法與軟件,甚至還需對結果進行分析思考[18,19]。研究生大多不具備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及能力,僅滿足于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導致離開教師及學校,研究生無法獨立開展循證醫學工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帶教老師一方面要向研究生傳授具體的循證醫學理論與知識,另一方面也要著重培養研究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研究生學習及科研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其學以致用。

      4展望

      將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中藥學乃至各科臨床教學中,對研究生的臨床診治、科學研究、人文關懷及個人發展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作為首都三甲教學醫院,我們肩負著向社會輸送高水平醫學、藥學人才的重任,而循證醫學無疑是現代醫學與藥學的發展方向與診療理念。因此,于本碩士點內開展循證醫學研究,貫徹循證醫學理念,推動循證醫學與臨床中藥學教育的融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任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深化對循證醫學的教學,大膽嘗試新型培養模式,同時望能給業界同仁些許參考。

      作者:續暢 馬致潔 周力 鐘萌 謝俊大 李健 趙奎君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中藥劑科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內科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參考文獻]

      [2]方冠毅,劉宇軍.循證醫學教育在醫學生臨床素質培養中的探討[J].華夏醫學,2009,22(3):521-522.

      [3]趙宇昊,唐燕,李書珍,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臨床中藥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12):1891-1892.

      [4]王建.基于中藥學專業《臨床中藥學》課程的教與學思考[J].中藥與臨床,2015,6(4):37-39.

      [5]劉濤,李冰.發揮教育信息技術優勢改造醫學課程教學模式[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23(4):411-413.

      [6]康俊萍,吳嘉慧,李培璟.心內科研究生教學中開展循證醫學教育的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1,25(1):46-48.

      [7]辛萍,王建,王忠寬,等.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是對未來教育的挑戰[J].中國科技信息,2008,15(1):234-235.

      [8]田金徽,羅小峰,李琳,等.PBL在循證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9(4):392-395.

      [9]高小明,姜春梅,夏淑霞,等.淺議臨床中藥學學科內涵建設[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11):139-140.

      [10]續暢,劉學龍,倪建騰,等.鹽酸小檗堿片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30):4232-4235.

      [11]續暢,趙奎君,吳真,等.雷公藤多苷聯合甘草酸單銨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Meta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6,22(2):101-104.

      [13]陳曉陽,李晟,劉平安,等.《臨床中藥學》教材編寫的思考與建議[J].中醫藥導報,2014,20(2):151-153.

      [14]李潔,張虹.加強醫院臨床中藥學學科建設的幾點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10):1048-1049.

      [15]周蓓,吳燕春.臨床中藥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138-139.

      [16]顧曉玲,朱江,陳麗華.中醫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工作初探[J].中國執業藥師,2014,11(10):54-56.

      [17]王安香.臨床中藥學與中藥師作用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9):128-129.

      循證醫學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循證醫學,其證據已普遍作為決策的證據被使用。從最初的臨床醫學領域擴大應用到護理學、醫學教育、預防醫學、醫療衛生決策、新藥開發、社會醫學等領域,循證醫學以其科學的理念和實踐的方法學得到醫學界的普遍重視和采納。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在傳統醫學中引入循證醫學,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傳統醫學療法有證可循。因此,將循證醫學應用于中醫藥研究評價已成為臨床醫學領域的發展方向。

      中醫學的特色在于重視患病的“人”,強調“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疾病防治理念。整個中醫現代化,必定以中醫臨床醫學的現代化為先導,以提高臨床療效為原動力和核心,從而相互帶動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基礎理論的突破。這種思想決定了中醫診斷、治療、預防、養生等防治疾病的干預措施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療效是中醫生命力的體現,循證醫學方法運用于中醫中藥的臨床研究評價,有助于促進中醫藥的現代化,使中醫的療效能夠得到科學研究的證據支持。通過臨床評價方法的研究,使中醫療效的客觀性得以體現,成為國際認可的評價模式,使中醫臨床治療學的理論與方法得到突破。

      眾所周知,在臨床研究的諸多環節中,設計、實施、評價是三個最主要的因素與環節。實踐表明,將循證醫學和系統評價方法引入中醫藥研究系統,優化方案設計、加強實施質控、全面綜合評價是確保中醫藥臨床研究質量、促進研究水平整體提升的關鍵。

      1融入中醫特色,優化方案設計

      中醫現代化首先要有中醫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氨孀C論治”是中醫臨床診療的基本原則,中醫藥的臨床研究同樣需要遵循辨證論治,這就決定了在制定受試者的納入標準、給藥方案和結果評價時需要考慮中醫證候因素,否則必將影響假說的合理性與結果的真實性。因此,研究者既須考慮中醫藥的特點,同時也必須遵循臨床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如果研究方法存在嚴重缺陷,無論多符合中醫藥理論,也會重蹈“低質量研究”的覆轍。循證醫學以其科學的理念和實踐的方法學得到醫學界的一致認可。

      中醫藥的臨床研究如何才能做到中醫特色和循證醫學的有機結合呢?筆者認為,在中醫藥的臨床研究中,必須遵循“辨證論治”的中醫理論,重點考慮評價患者、干預及結局的要素,采用循證醫學的評價模式,整合定性和定量的評價方法,建立與傳統的臨床流行病學或循證醫學中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有所不同的創新方法學模式。

      2完善方法技術,加強實施質控

      質量控制在臨床研究三大要素中執行難度最大,主要原因不是理念和規范的缺乏,而是實施研究中具體方法和技術的不足。目前,臨床研究通常采用“終點管理模式”的小樣本短期研究,這種終點管理模式不能適應、滿足多中心大樣本臨床研究的特點和及時性需求。針對中醫藥的實際情況,研究合理使用各種非隨機試驗的評價方法,以提高臨床非隨機對照試驗的質量。如加強對國外知名臨床試驗評價量表和技術的系統學習,以及針對中醫藥臨床研究的現狀和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在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方法上重視對不同分析對象的技術和方法的掌握,如非隨機化臨床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不同質量層次的臨床試驗結果在Meta分析中的科學體現,單病例Meta分析方法,多個對照組臨床試驗的Meta分析方法等。天津中醫藥大學成功開發的臨床試驗數據管理系統(clinical data managing system,CDMS)和臨床試驗項目管理系統(clinical trial managing system,CTMS),使中醫藥在臨床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將成為中醫藥與國際接軌的技術保證。

      3凸顯中醫優勢,全面綜合評價

      循證醫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嚴格評價,即評判性地看待臨床研究證據。當運用于評價中醫藥臨床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設計、實施和報告中存在的問題,但這并不是否認中醫,相反是認清自己存在的不足,通過發現問題進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目前,很多研究是基于對經驗的總結和名老中醫經驗的挖掘,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往往是倉促上馬,研究管理經驗不足,導致了大量低質量的研究結果出現,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衛生科研資源,體現出一種急功近利的傾向。

      臨床研究的全面評價包括結局評價和過程評價。中醫藥的臨床研究結局評價應重視實驗檢查,更要重視臨床觀察;重視局部病理,更要重視整體反應;重視近期作用,更要重視遠后效應;重視療效分析,更要重視療效整合;重視研究數據,更要重視邏輯演繹。綜上,中醫藥臨床研究應避免單純照搬西醫評價標準傾向,注重中醫證候效應與生存質量評價,全面體現中醫藥的多靶點整合調節作用和遠后效應優勢。

      誠然,中醫藥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需要長期的積累,創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探索,需要國家主導、多方參與、規范研究,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多年來的研究實踐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接受了臨床評價現代科學理念和方法訓練的中醫臨床研究高端人才,已經建立了一整套中醫大規模臨床循證評價的技術規范和試驗程序,并已經積累了組織管理、質量控制及多元協調的經驗。我們相信,這必將為促進中醫臨床研究水平的整體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必須認真總結過去的經驗和臨床研究成果,發現問題和不足,有機靈活地運用循證醫學的方法,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充分掌握方法學技術,逐步分階段開展中醫藥的臨床研究,并堅持不懈,以促進在中醫臨床研究中取得更重要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光.對于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湖北中醫雜志,2010,32(7):69-71

      [2]商洪才.整體提升中醫藥臨床研究水平.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6:90-91

      [3]劉建平.循證醫學方法與中醫療效評價.首都醫科大學學報, 2007(2): 212-215

      [4]施毅.循證醫學在中醫藥領域中的應用現狀與前景.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6):1-21

      [5]郭新峰,賴世隆.對中醫藥領域開展循證醫學研究的幾點看法[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8,8(1):10-12

      [6]劉鳴.十年紛爭 十年發展――正確理解循證醫學的臨床實踐[J].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3,11(1):29-33

      [7]張藝,王平,張靜,等.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的新思路探討[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5,27(1):41

      [8]劉士林. 出土文獻與中國文化解釋框架的創新[J]. 探索與爭鳴,2004,2:37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