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范文第1篇

      李彥宏在2012年百度聯盟峰會上拋出“移動互聯網時代并非擁有足夠用戶就可賺到錢”。這被外界解讀為給移動互聯網潑冷水,鮮花和板磚紛至沓來。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總經理胡延平并不認同李彥宏的觀點,他將其形容為“江湖大佬”看“小弟馬仔”的視角,把其他競爭者都當成是“菜鳥”。胡延平更強調為服務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掙錢是第二位,當年PC互聯網也經歷了一個從泡沫到繁榮的過程。

      “等用戶積累到一定規(guī)模,盈利模式自然會浮出水面”,大多數創(chuàng)業(yè)者都持這種觀點。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解讀了目前商業(yè)模式缺失的現狀:商業(yè)模式可以定義為核心能力+盈利模式,對于用戶端來說,盈利模式仍舊脫不開電商、廣告以及增值服務這三大塊,移動互聯網不是沒有商業(yè)模式,是沒到討論盈利模式的地步,現在還在聚集核心能力獲取流量的階段。

      門檻最低的App模式

      創(chuàng)辦于2011年的最淘網,正在移動互聯網的創(chuàng)業(yè)路上小心翼翼地調整方向,現在正推廣今年5月份新推出的“唱吧”,被稱作手機上的KTV,一個多月時間用戶突破百萬。而在18個月前它剛進入移動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時,切入的模式是移動團購平臺,兩個月后改為出售代金券的模式。從平臺到應用,從電商到娛樂,每一次轉型都是驚險的一躍,最淘網的經歷是整個移動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的一個縮影。

      實際上,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yè)鏈是一個非常長尾的產業(yè),從最接近用戶的移動終端(包括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到用戶平時直接使用的各種App(Application,即移動互聯網上的應用軟件),再到更下一層的手機操作系統,以及最底層的基礎硬件設施及構架方案供應體系,構成了全產業(yè)鏈的線性主干。再加上各種為App應用提供支持的基礎服務,包括移動支付、移動廣告平臺以及應用開發(fā)平臺等,就構成了一條龐大且立體的移動互聯網產業(yè)鏈。

      現在的情況是,盡管手機終端風光無限,移動支付風生水起,移動廣告平臺的利潤也羨煞旁人,但對于大多數人來,移動互聯網最簡單、最直接、門檻最低的玩法還是App Store模式。

      移動互聯網App模式的潛力毋庸置疑,但眾多細分領域真正做到“名利雙收”的應用卻并不多。

      通過移動互聯網細分市場代表性應用圖譜中的分布狀態(tài)可以發(fā)現,用戶數量與商業(yè)模式成熟指數既密切相關,又沒有必然關系。雖然擁有相對成熟商業(yè)模式的應用大多都是用戶在5000萬以上的應用,但既有移動社交領域的新浪微博擁有億級用戶卻缺失商業(yè)模式的情況,也有移動閱讀領域的云中書城這樣僅有幾百萬用戶,卻擁有了相對成熟商業(yè)模式的應用。

      實際上,App模式中數量最多的應用當屬以墨跡天氣(墨跡天氣是一款免費天氣信息查詢軟件)為代表的生活服務類應用,其用戶數量普遍較多,但限于中小開發(fā)者資源的貧乏,導致生活服務類應用普遍缺乏平臺屬性,因此發(fā)展到后期最好的結果仍然是被大公司所收購。例外是導航犬這類地圖導航服務應用,因為高門檻導致初期發(fā)展較慢,但地圖服務的屬性卻有著成為平臺級應用的機會。

      “流量為王”的入口大戰(zhàn)

      手機瀏覽器、手機安全、移動游戲、移動即時通訊、系統管理等領域既有足夠的用戶數量,又擁有完善的變現模式。除了移動游戲是傳統的盈利模式之外,其他模式均是移動互聯網入口層面的應用。手機安全作為制約著移動支付的瓶頸之一,一旦突破將頗具潛力;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更是因為HTML5的普及,有著挑戰(zhàn)App Store模式的機會。2012年第一季度,第三方手機瀏覽器活躍用戶達到2.18億,占手機網民的55.9%,而作為獨占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份額49.5%的UC瀏覽器,其未來發(fā)展不可限量。但無論如何,作為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應用,將流量變現的難度顯然要遠遠小于其他應用。無論是與電子商務服務合作,還是依靠廣告收入,亦或是作為內容分發(fā)平臺,第三方手機瀏覽器等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應用都可以迅速簡單地將流量變現。現在各大移動互聯網入口級應用之所以收入沒有實現井噴式增長,非是不能而是不愿,各大公司仍舊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除非現金流遇到極大困難,大多數公司仍然愿意“先用戶,后商業(yè)”。

      同樣是對于移動互聯網入口的覬覦,微博、手機輸入法的前景就不那么樂觀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移動互聯網的盈利模式均有重大缺陷,雖然目前的用戶數量巨大,但缺乏流量變現的手段,未來發(fā)展堪憂。

      以新浪微博為例,新浪CEO曹國偉在2011年第四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透露,2011年新浪為微博投入了包括人員、基礎設施和營銷成本在內共計約1.1億~1.2億美元,而2011年新浪全年凈虧損也達到3.021億美元。顯然,微博的虧損已經嚴重影響到新浪的整體營收。更重要的是,微博盡管用戶眾多,但活躍用戶數量卻一直不高。新浪的2012年第一季度財報披露,目前新浪微博用戶數雖然已經突破3.24億,但活躍用戶占比僅為9%。活躍用戶不多,常年虧損,今年4月商業(yè)化以來卻仍以展示廣告為主,其貨幣化進程又不被業(yè)內所看好,微博的未來著實讓人擔心。

      長期看好的“內容型市場”

      移動閱讀、移動音樂以及移動視頻雖然分別受限于支付手段以及3G網絡的制約,目前用戶數量有所欠缺,但商業(yè)模式清晰,只需解決技術問題即可實現井噴式增長。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范文第2篇

      作為近期加快商業(yè)化的一部分,新浪微博開展強制推送廣告信息、絞殺草根大號、連續(xù)上線微任務和信息流廣告平臺等一系列“動作”,正引發(fā)一場爭議。

      支持者稱,企業(yè)最終目標一定是賺錢,微博不是個公益的平臺,商業(yè)化是大勢所趨。而反對者卻認為,作為新興的社交媒體,新浪微博不應該一切朝“錢”看,應首先注重用戶的個人體驗和感受,尤其是不該拿用戶的“隱私”信息賺錢。

      涉嫌出賣網友隱私惹反感

      1月22日,新浪微博用戶“采熠”通過微博向新浪提出質疑:“從未關注的微博賬號卻推送廣告到我的個人主頁,而且無法取消無法刪除,只能不停刷新頁面直到推廣廣告消失,真令人惡心!”

      緊接著,24日,同樣的情況再次發(fā)生。質疑過后,新浪官方管理賬號的“微博小秘書”“不痛不癢”地回應用戶:這是由系統為您推薦的。系統會精選微博中優(yōu)質的內容并為您推薦。

      據了解,這些推廣廣告的來源,是新浪剛剛推出的“信息流置頂推廣”廣告系統,廣告主在此平臺中充值付費后,可通過后臺系統,看到用戶的年齡、性別、地域、愛好、瀏覽數據等信息,進而通過這些數據進行精準廣告投放。

      然而,在不少網友看來,這種精準投放實際上是以犧牲自己的注冊信息和網上瀏覽喜好等“隱私”為代價的,現在新浪“不打招呼”就把個人信息出賣給商家,顯然是侵犯了個人權利,“很不道德”。

      相對于這些遭遇過精準投放的廣告的網友,更多的免費注冊微博用戶則是在遭遇強制廣告“轟炸”時“叫苦不迭”,明明沒有購物的需求,卻推送了最新的購物信息;不喜歡娛樂圈的緋聞,卻常常被邀請觀看最新的明星微訪談——這樣無節(jié)制、無下限的微博信息流廣告,不能刪除,不能拉黑,只能看后隱藏,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

      目前,在新浪微博大部分推廣廣告的轉發(fā)和評論內容里,責難聲更是此起彼伏,一些帶推廣內容的微博甚至不得不關閉評論功能。

      “搭臺卻賺不到錢”

      事實上,反感新浪微博近期商業(yè)化動作的,并不僅僅只有普通微博用戶,不少依附于新浪的草根微博大號,同樣對新浪近期加快商業(yè)化動作表達了不滿。

      據了解,引發(fā)不少草根大號不滿的,是新浪從2012年10月開始,微博賬號商業(yè)信息必須要通過新浪官方的“微任務”平臺。而廣告主(機構或個人)授權“微任務”應用并通過任務的形式,選擇指定微博賬號進行商業(yè)信息的微博原發(fā)或轉發(fā),微博賬號在接到任務后可以選擇執(zhí)行或拒絕,成功執(zhí)行任務獲得的報酬,新浪微博將抽取30%作為分成。

      記者調查發(fā)現,伴隨著微博營銷的運作,尤其是商家對于“一對一”式廣告“轟炸”的青睞,像“韓劇情報網”這樣有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粉絲的“草根大號”一旦成為微博上的營銷賬號,便可賺得盆滿缽滿。

      有媒體此前報道稱,一些粉絲眾多的微博通過給商家鏈接廣告的方式,可以與商家進行分成,粉絲數量數百萬、上千萬的微博,一年的廣告收益可達幾十萬、上百萬元。

      “新浪搭了個臺,戲卻全讓別人唱了,不僅貼錢還要承擔各種風險,這是新浪肯定不愿看到的。”談起新浪微博近期加速商業(yè)化的一系列動作,業(yè)內人士介紹說,很多人利用微博賺到了錢,微博的提供商卻一直在發(fā)愁怎么賺錢,甚至包括微博鼻祖Twitter,也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

      難以擺脫傳統廣告盈利模式

      按照新浪的設想,其商業(yè)化實現的途徑包括:互動精準廣告、社交游戲、實時搜索、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收費等。

      新浪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新浪微博用戶數已超過4億,但2012第二季度廣告營收僅為1000萬美元左右,第三季度廣告營收也不過2000萬美元。

      與之對應的,是微博用戶持續(xù)攀升、流量急速增加后的巨額運營開支。新浪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裁曹國偉透露說,從2011年初到2012年第二季度,新浪在新浪微博上的累計投入已超2.8億美元。

      根據這份報表,目前新浪微博流量變現方式仍然是廣告,其他途徑的變現能力十分有限。

      一位新浪微博廣告產業(yè)鏈體系的合作伙伴說,新浪本計劃通過數據挖掘、廣告展示等方式向大客戶收費。但實際上,微博目前尚不是大客戶的主要推廣投放路徑,而中小客戶又難以承受新浪微博高昂的費用,因此變現能力十分尷尬。

      而即便是能夠帶來收入的廣告,其變現能力與巨大的支出相比,同樣無法令人滿意。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范文第3篇

      筆者還依稀記得上一次互聯網泡沫的時候,廣告收費模式逐漸從CPM模式向CPC的模式轉向,但其實當初的效果并不好。筆者那時在美國讀書,當時我的很多同學都熱衷于利用業(yè)余時間點擊一些互聯網的廣告,而每一次點擊都會轉換成一定的價格,最終他們那些IP地址帶來的點擊量能給他們本人帶來不錯的收入回報,每個月那些負責刷點擊量的外包廣告公司都會給他們郵寄一張支票。

      從這冰山一角的現象中,我們也清楚看到上一次互聯網泡沫中盈利模式的瓶頸。那個年代雅虎是第一大搜索門戶網站,其網頁密密麻麻,什么都有。從天氣,到體育,到新聞,到郵箱。今天已經適應了谷歌非常干凈頁面的消費者可能都無法想象,那個年代的人們是如何忍受每天上雅虎密密麻麻的網頁中去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這也說明了在沒有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精準營銷下的傳統互聯網時代中,流量變現的銷量非常之低。

      而筆者認為CPS是此次移動互聯網浪潮中核心的變革,也帶來各種豐富的商業(yè)模式。而這種商業(yè)模式中,最核心和特殊的群體就是“垂直網站”,類似于58同城,搜房,汽車之家等等多樣的垂直網站開始崛起。

      從商業(yè)模式的角度看,CPS其實是垂直網站做的流量二次分發(fā)。他們將從百度,奇虎這類搜索引擎上買來的流量,在他們的平臺做二次分發(fā)。而由于這些垂直網站都非常專業(yè),其流量分發(fā)的效果也好得多。而最終按照銷售結果來結算價格,也是一種最合理的廣告營銷方式。可以說,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整體廣告營銷的效果大幅度提升。

      從筆者最近關注的搜房網轉型中,就能看到這種商業(yè)模式的進化。搜房網最早做的就是CPM,在其網頁上展示展示廣告,賺賺廣告費。搜房最傳統的業(yè)務新房廣告就是這種模式。之后,搜房開始向相對精準的CPC模式改進,根據點擊數量來收錢。于是搜房開始了CPC模式下的listing service,向中介收取費用。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范文第4篇

      如果沒有美圖秀秀,朋友圈里的自拍至少會少一半。

      截至2016年6月,從美圖秀秀、美顏相機到美拍、潮自拍等應用,美圖的系列產品已經覆蓋超過11億臺移動設備,月活用戶量高達4.46億。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上,能實現如此高用戶數據的,只有微信、支付寶、百度搜索這樣的巨頭級應用。

      但美圖的市場地位,離BAT差得還太遠。

      高流量下的營收迷思

      圈用戶,圈流量,做體量。

      互聯網世界一直有一條信念―― “先把用戶規(guī)模做大,有了流量就能變現。”

      在這條信念的指導下,多少創(chuàng)業(yè)者、投資人前仆后繼地擁入“圈用戶”的大軍。他們相信,燒錢、虧損都是暫時的,只要有了用戶,就會有盈利模式。“流量終將變現”是他們咬牙堅持的核心動力。

      伴隨美圖公司的上市招股書公開,投資人眼鏡碎了一地,創(chuàng)業(yè)者看得膽顫心驚。

      在美圖的上市招股書中,截至2016年6月30日,美圖月活躍用戶4.46億,其中美圖秀秀月活躍數1.03億,美拍月活躍數1.41億,美顏相機月活躍數1.13億。BeautyPlus月活躍數3 600萬,潮自拍月活躍數2 400萬,美妝相機月活躍數1 700萬。

      作為一個工具類App,這樣的流量成績,可謂十分靚麗,與之對應的收入數據愈發(fā)顯得慘淡。

      2016年上半年,美圖營收5.855億元,其中95.1%都來自于手機硬件銷售,營收可以被看作嚴重依賴硬件。問題是美圖從2013年開始做手機,目前為止一共銷售了98.24萬臺手機,對比4.46億的月活躍用戶,只有約0.22%的用戶認可美圖秀秀品牌,從使用軟件的免費用戶,變成了購買手機的付費用戶。

      這意味著有高達99.78%的美圖用戶并沒有直接成為付費用戶,4.46億用戶體量帶來的流量變現還不到3千萬元。如果對比美圖系應用11億移動終端的覆蓋量,用戶付費率還會更低。“有流量就能變現”這一被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們奉為經典的定理,似乎正在失靈。

      人們不禁要問,工具類App還有未來嗎?

      移動互聯網企業(yè)數的爆炸式增長,掩蓋了大量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退出與死亡。那些提供基礎服務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小微型創(chuàng)業(yè)團隊,歷經漫長寒冬,即便獲得了個別VC的支持,在商業(yè)模式和營收的探索上也舉步維艱。

      對這類公司而言,工具類的應用和基礎性的服務,如聲音、天氣、圖片、LBS,在社會的觀望、媒體的揣測、大公司可能的復制性競爭等種種因素的作用之下,不知不覺間“進化”到公益。于是,事你要做,想賺錢門都沒有。

      在資本寒冬下,叫好不叫座往往意味著退出或死亡。

      2015年底,印象筆記App裁減了大約18%的員工,并將關閉10個海外辦公室中的3個。

      作為第一批“獨角獸”工具類App中的一員――印象筆記,最高時估值超過10億美元。

      2016年7月,曾排在應用分發(fā)市場第一名App的碗豆莢賣身給阿里巴巴。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91手機助手時,豌豆莢還是行業(yè)龍頭。短短兩年時間,一邊是市場被BAT逐漸蠶食,另一邊是守著巨大流量卻找不到有效的變現方式。

      不論是美圖,還是印象筆記、豌豆莢,乃至更早的墨跡天氣、萬年歷,工具類產品的特點是功能極致專注,可以靠某一方面的優(yōu)勢快速積累大量用戶。但是,工具類軟件的缺點是只能在用戶需要時被使用,即使做到了同行里的第一,在用戶沒有需求的時候也談不上用戶黏性。

      2015年10月,美圖CEO吳欣鴻為美圖制定的三大發(fā)展戰(zhàn)略是國際化、平臺化、商業(yè)化, “之所以把商業(yè)化放在最后,是因為我們沒有特別急迫需要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

      9年前,吳欣鴻曾用3天時間做了“火星文轉換器”,僅一年的時間便帶來了4 000萬~5 000萬的90后用戶。當用戶規(guī)模達到增長邊界、產品形態(tài)趨于定型時,商業(yè)空間在哪里?做這款產品的時候,他沒有想過賺錢,推出來后也很難找到盈利模式。

      在美圖秀秀身上,這個相似的故事會有不同的結局嗎?

      軟與硬的探索

      作為一款工具類App的產品,美圖的未來走向會有幾種可能?

      第一,為應用付費。為應用付費的關鍵來自于工具的實用性、習慣性甚至必須性。美圖也許具備了付費的基礎可能,但整個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對流量的貪婪,以及投資者對用戶數據的偏愛,付費下載并沒有商業(yè)基礎。

      第二,刊登廣告。當燒錢大戶共享出行領域時,各類明星、企業(yè)、電視節(jié)目以冠名的形式出現在“滴滴們”的分享鏈接上。這雖然是最直接的變現方式,但不會帶來指數級的營收想象空間。

      第三,圖片社區(qū)。Facebook花費7億美元收購的Instagram,如今已經估值350億美元,社交、互動是后者與美圖最大的區(qū)別。但產業(yè)環(huán)境、社交習慣的不同,這條路也注定充滿挑戰(zhàn)。

      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勝在紐約老虎基金全球年會上,說過一句令人動容的話。

      “25年前,我只想能夠偷渡到紐約來打工,今天卻可以在全球資本精英面前講述自己創(chuàng)建美圖秀秀公司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里,蔡文勝提到了美圖未來盈利的兩個方向。

      第一條路是軟件,包括廣告、游戲、電商和圖片大數據。在蔡文勝看來,廣告收入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游戲、電商變現空間也十分巨大,圖片大數據則是布局未來的爆發(fā)點。第二條路是智能硬件。盡管以美圖手機為主的硬件出貨量不高,但是接近20%的毛利率,卻高出同行不少。

      方向雖美,但軟硬兩條路都很艱難。

      美圖招股說明書披露,2014年上線的美拍,如今已擁有1.41億月活躍用戶,用戶每天使用美拍的平均時長為31.5分鐘。在短視頻領域中,美拍占據著行業(yè)第二的位置。但用百度指數把短視頻領域當下幾個佼佼者做比較,卻發(fā)現在最重要的用戶搜索趨勢中,美拍被搜索的頻率遠遠落后于快手和秒拍,僅能排在行業(yè)第三。

      美圖積累下來的4.46億月活躍用戶,無論是從手機用戶轉化率還是美拍轉化率來看,證明用戶忠誠度并不高,關聯產品的消費性也不強。工具類App的用戶黏度低、品牌延展性弱這一缺點,在美圖身上還是很明顯。

      短視頻和手游到底是否賺錢?在美圖秀秀招股說明書中有詳細披露,在“互聯網服務及其他”收入一欄中,分為在線廣告收入和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其中,“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就是指短視頻和手游項目。

      2013-2015年,美圖秀秀分別實現了營收3.1萬元、151.9萬元和204.7萬元。這又是一組“數量級”的反差數據,擁有上億的月活躍用戶,年營收卻只有百萬之級。

      坐擁海量用戶,但如何實現用戶轉化,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短視頻領域脫穎而出,取得行業(yè)領先的地位?如何在短視頻領域找到盈利模式?這都是美圖秀秀要直面的問題。

      在智能硬件領域,美圖也讓人樂觀不起來。

      據披露,目前美圖的智能手機研發(fā)人員共有148人,這支專營團隊僅負責手機的設計及研發(fā),制造、渠道、倉儲、保修等環(huán)節(jié)都由第三方完成。這與小米、錘子等互聯網手機的輕運營模式幾乎如出一轍。

      做智能硬件當然需要大手筆的投入,在做手機之前的5年,美圖一共完成了兩輪融資,但數額只有數百萬美元而已。而2013年做手機之后的3年間,美圖已經完成了5輪融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錢都花在了智能硬件領域。

      然而,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以來,美圖5款手機的年銷量分別是:2.8萬臺、27.8萬臺、38.8萬臺和28.9萬臺。三年多來,美圖秀秀的手機銷量不溫不火,常年擠不進全國手機銷量榜單,累計銷量還不到100萬臺。作為對比,同樣以拍照為核心功能之一的OPPO手機,2015年實際銷量已超過5 000萬臺。

      吳欣鴻做手機的動力源于兩句又理想又落地的答案,“你不覺得做手機很牛嗎?”“硬件賣得好的話是可以掙錢的。”只是在“很牛”與“掙錢”之間,美圖還沒有找到連接兩個點的路徑。

      兩點之間不只情懷

      作為顏值的守護者,美圖自己的顏值沒有想象中那么“美”。

      在美圖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看到的是截至2016年上半年,凈虧損人民幣22億元,累計巨虧近62.26億元。但也有數據指出,美圖秀秀其實只累計虧損了11.39億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出在招股書中的財務報表標準上。如果采用的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則要計算“可轉換可贖回優(yōu)先股的公允價值”和“股權激勵”的部分。由于美圖秀秀前后一共進行了5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01億美元。為了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投資機構拿到的是可轉換可贖回優(yōu)先股。按照投資的游戲規(guī)則,美圖秀秀每一輪融資之后估值都會越來越高,同時優(yōu)先股的公允價值提高,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優(yōu)先股的公允價值越高,則財務報表中顯示的虧損越大。

      如果采用美國上市所公認的一般會計原則(GAAP),則不會計算“可轉換可贖回優(yōu)先股公允價值虧損”這一項,于是美圖的累計虧損則是11.39億元。

      美圖的經營數據沒有招股說明書上那樣凄慘。超過62億元的巨虧中,只有11.39億元可以被視為經營性虧損。只是,美圖既然選擇在香港上市,自然必須得使用港股采用的IFRS標準。

      這部分虧損其實就是美圖提前預支了上市的募資,從投資人那里獲得的“高息借貸”。但是美圖年年虧損,投資人的權益虧損加上融資成本這個坑總得找人填上,于是等到美圖上市以后,這些“欠債”并不會憑空消失,只是轉移了――都要由中小股民埋單的。

      如果美圖最終以50億美元的估值在香港上市,將創(chuàng)造繼騰訊之后,港股市場最大的互聯網IPO案例。這樣的關注效應也是美圖想要的,除去資本市場的因素,美圖在香港上市也是為了更貼近用戶,這種貼近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吸引新的用戶流量,以及提高現有用戶的付費率。

      吳欣鴻反復強調自己首先是一個產品經理而不是公司的CEO。他最核心的事不是做管理,而是把產品做好,把用戶需求弄明白。把這句話再往下解讀就是,產品做好了才會有用戶,有了流量自然就能變現。

      一個產品經理可以只關注產品本身,但一個公司的CEO應該明白,在很牛的產品與賺錢的產品之間,不能空有理想和情懷。

      以手機為例。沒有渠道優(yōu)勢的美圖只能依賴分銷體系出貨,2016年上半年,只有25.5%的手機是由美圖直接銷售的,大部分銷售依賴于7家分銷商和7家大陸地區(qū)零售商。與之相對的,是OPPO在全國擁有渠道網點20萬個,直營店6 000多家。28.9萬臺銷量與5 000萬臺銷量的差距,不只在于產品本身,更在于研發(fā)、供應鏈、營銷、渠道等一系列傳統但現實的商業(yè)運轉體系。

      蔡文勝曾直言不諱:“創(chuàng)業(yè)就是賺錢,投資就是用錢來賺錢!”

      但在美圖秀秀這個他引以為傲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上,至少目前蔡文勝還沒有找到賺錢的最佳路徑。這個一手撐起中國顏值半邊天的男人,坐在月活躍數4億的流量巨川之上,卻只能畫餅充饑。

      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范文第5篇

      死灰復燃的微博

      資本市場的嗅覺一向是非常靈敏的。當人們感嘆于微博二季度總營收和凈營收高增長的同時,微博股價已經完成接近400%的增長。雖說資本市場會放大企業(yè)的成長性并通過股價和市值表達對企業(yè)未來的認可,可微博的成長也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在今年一月阿里巴巴同微博戰(zhàn)略合作關系解除,阿里巴巴不再向微博輸血以后,這樣的增長很大程度表明微博自身造血能力的增強和完善。相比資本市場對企業(yè)成長和未來的關注,大眾消費者和媒體更好奇的是微博究竟憑借怎樣的改變實現這樣的增長,畢竟自從《微信》開始崛起,市場就從不缺乏看衰微博的聲音,其股價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出現腰斬的走勢,微博近乎“逆襲”的核心因素在哪里呢?

      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微博,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新浪微博”,在新浪平臺的支持下強勢橫掃飯否、騰訊滔滔(騰訊微博前身)、易信以及來往等眾多競爭對手。新浪微博依靠絕對優(yōu)勢的高市場占有率成為一個互聯網產品品類代表的過程,也是其高速成長的過程。

      開放的社交模式加上符合移動互聯時代的碎片化內容,讓微博一度成為互聯網創(chuàng)新的代表,并幫助新浪成功完成PC端到移動端的轉換。可隨后誕生于移動端的《微信》卻更霸氣、高調的成為移動社交領域的新焦點。從微博到《微信》,雖說少不了互聯網追新和騰訊QQ龐大的用戶支持,但“逃離微博”現象的發(fā)生同微博當時本身垃圾信息混亂和價值信息偏少等問題不無關系,而傳統互聯網產品生命周期較短的“魔咒”也讓看衰微博的聲音一度成為主流。畢竟任何互聯網產品的最終目的都是流量變現,當微博聚集到龐大數量的用戶群體后,一旦找不到一個健康可持續(xù)的商業(yè)模式就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了。

      暫不談《微信》對微博的競爭,單看微博本身的數據,其2009年誕生以來,用戶數量便持續(xù)增長,并于2014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但如同其他“叫好不叫座”的互聯網形態(tài)一樣,盈利一直都是微博的痛點。除了單一的廣告,微博看不到太多流量變現的可能,雖然2013年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收購微博18%的股份,成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東,成功合體為“阿里浪”,并持續(xù)給微博輸血,但找不到成熟商業(yè)模式和未來可能性的微博顯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顯得相當迷茫或者說叫沉淪。

      新的改變,新的贏利點

      沉下來且經歷了各種危機的微博似乎離成熟更近一步,“剩者為王”這句話絕對是互聯網行業(yè)的真理,在阿里巴巴戰(zhàn)略輸血期內相對“低調”的微博不但完成了戰(zhàn)略重心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移,更逐漸完成了對汽車、電影、金融和房地產等商業(yè)生態(tài)領域的垂直合作,整體戰(zhàn)略格局逐步構筑完成。

      與此同時,微博運動、微博雷達、短視頻及直播等新功能的融入很好地激活了用戶參與欲望與活躍性,提升用戶與微博黏性的同時,很好地利用了新浪平臺杠桿效應,最為關鍵的是這些改變與創(chuàng)新很好地抓住了年輕用戶群體。除鹿晗和TFboys等明星能夠幫助微博凝聚大量粉絲外,2014年啟動的大V垂直計劃也讓其有了構筑網紅生態(tài)體系的基礎。而在老對手《微信》對于直播比較猶豫的時候,微博大膽跟進直播應用領域,二季度總計超過1 000萬場次的直播和15.7億次的短視頻日均播放量都成為微博成長的新動力。

      而過往7年的沉淀和思考,讓微博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相比阿里巴巴輸血帶來的眾多淘寶小店廣告,微博自己推出“Big day”一類服務滿足大型企業(yè)品牌推廣營銷需求,更整合微賣、達人通及移動入口器等產品及功能,共同為賣家及達人提供新的以興趣為基礎的微電商機遇。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