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金流量間接法編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收付實現制原則為基礎編制的,綜合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流入、流出及其凈流量的一種動態會計報表。將現金流量表作為企業的正式會計報表,不僅是企業及時提供相關信息的需要,也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客觀要求。1998年財政部推出的《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的實施,在為報表使用者提供評價企業獲取現金能力的可靠信息方面,起到了較好作用,也使得我國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接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具體編制中,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工作量之大和技術難度之高,則是人們所始料未及的。從實際運用情況來看,不論是在對準則理解,還是對實務的操作上,很多會計從業人員,在現金流量表的編輯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現金流量表編制的質量。在人們對手工編制現金流量表倍感困難之時,借助計算機編制現金流量表就必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這大大減輕了財務人員編制現金流量表的難度和工作強度。但是這更使一些現金流量表的的編制人員不去專心研究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原理,反而只依靠計算機系統的自動生成,使現金流量表的真實情況走了樣。而只有正確地反映企業現金的凈流量,才能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正確的信息。
一、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基礎
現金流量表編制的是以現金為基礎編制的。這里的“現金”是廣義的概念,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具體地講,現金是指企業的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從購買日起,3個月內到期),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較小的投資。
現金流量表有主表和附表,編制的方法,主表是用直接法,也就是直接根據每一個會計期間現金的流入和現金的流出,把每一筆發生的流入和流出歸結到現金流量表的每個具體的項目中,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的,但工作量相對較大,而附表是主表的補充資料,編制的方法是用間接法,以凈利潤為起點,計算出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量,并且主附表編制的結果有以下幾個關系式
1、主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附表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主表的凈現金流量=附表的凈現金流量
二、現金流量表編制的難點
目前多數資料都是說明用直接法如何編制現金流量表,以及編制的難點解析,但對于更難用間接法編制現金流量附表,研究的卻頗少。筆者曾多年從事現金流量表編制及培訓工作,在對企業現金流量表編制人員培訓的實踐經驗,發現大多數編制人員難于主附表平衡問題,尤其是用間接法編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是財會人員最為苦惱之事,但準則與指南對此的規定與解釋過于籠統,未詳細闡述間接法原理,不利于財會人員深刻理解,在編制實務中造成許多誤解和爭議,使得多數財會人員不能徹底了解附表中的每一項目的含義。例如如何合理劃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比如“財務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這幾個損益項目,資產類“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待攤費用”和負債類“經營性應付項目”的這些附表項目的數據來源,部分財會人員生搬硬套,導致計算的結果與直接法不一致,而且很難查找原因。這些附表項目每一項不能正確理解,都會導致直接法與間接法計算結果不一致。
三、編制現金流量表附表的步驟
根據筆者多年從事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實踐,感到編制現金流量表編制工作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將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的凈利潤;
公式:凈利潤+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推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財務費用(僅僅是籌資、投資的利息支出部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損失-收益+投資損失-收益=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
在上述公式中有的加上一些項目,也有的減去一些項目,其中加上這些項目的原因有
1、這些項目都是非經營活動的支出類項目
2、在計算凈利潤時,已經減去了這些項目
3、現在需要把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的凈利潤,所以要加上這些項目;
這里必須著重指出是財務費用這個項目,很多從業人員認為附表中財務費用的數據就是利潤表上財務費用的數據,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在附表上財務費用這一項目的數據只是財務費用明細科目中反映的是籌資、投資的利息支出部分,其他數據均不在此反映。
減去上述公式中項目的原因有:
1、這些項目都是非經營活動的收入類項目
2、在計算凈利潤是地,已經加上這些項目
3、現在需要把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的凈利潤,所以要減去這些項目
第二步:將經營活動的凈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公式: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存貨的減少(減增加)+經營性應收的減少(減增加)+預提費用的增加(減減少)+經營性應付的增加(減減少)+遞延稅款的貸項(減增加)
以“+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為例,由“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表示加上以前未收回的現金,例如期初經營性應收賬款800萬元,期末經營性應收賬款是500萬元,說明收回以前經營性應收賬款300萬元現金。相反,就要減去,原因是期末經營性應收賬款增加了,表明又增加了未收回的款項,但發性應收賬款增加與營業收入有關,而營業收入又增加凈利潤,所以這些需要把這些沒有真正收回的現金減去,符合現金流量表的原理。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公式是建立在企業正常經濟業務并且會計處理規范的前提之上,特別指出收入類科目發生全部記入貸方,費用成本類科目發生時全部計入借方。
在用間接法編制時應注意以下四點:1.只要是非經營性的就要剔除(加非經營性損失、費用,減非經營性收入)。2.只要是不增加或減少現金的要剔除(資產類的科目是用“期初-期末”,負債類的科目是用“期末-期初”)。3.有的雖然與損益無關,但屬于經營性現金流量的要加上。4.有些經濟事項涉及兩個調節項月,注意不要重復調節或漏調。
為了更清楚的反映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下面以表格的形式來說明現金流量表附表中每一項目的數據來源和計算方法。
現金流量表附表
附表項目數據來源取數類型項目原理說明
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補貼收入-所得稅收入類:貸方發生額
成本費用類:借方發生額企業本會計期間產生的凈利潤
加: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營業外支出: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借方發生額加上這一項目原因是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在會計核算是計入了營業外支出的明細科目中,而這些內容是投資活動產生的業務,但計算凈利潤時,是減去了營業外支出借方全部的發生額,我們計算附表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凈利潤還原為經營活動的凈利潤。因為是投資活動使經營活動的凈利潤減少了,所以在這里需要加回來。
固定資產折舊主營業務成本-折舊費
經營費用-折舊費
管理費用-折舊費借方發生額這些數據只能從損益類科目中取數,原因是真正影響凈利潤的指標
無形資產攤銷
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借方發生額同上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管理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借方發生額同上
財務費用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借方發生額僅僅是籌資、投資的利息支出,不是利潤表中的財務費用數據
處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減收益)營業處收入-處置固定資產資產凈收益;出售無形資產收益;
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凈損失;收入貸方發生額,
支出借方發生額加營業處支出-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出售無形資產凈損失
減營業外收入-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出售無形資產凈損失
投資損失減收益投資損失
投資收益借方發生額
貸方發生額加投資損失
減投資收益
=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完成第一步驟
待攤費用的減少(減增加)待攤費用期初-期末加:經營活動資產類科目的減少減增加
存貨的減少(減增加)物資采購,原材料,物料用品,開發成本,低值易耗品,存貨跌價準備,材料成本差異,燃料,包裝物,材料成本差異,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資,委托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代銷商品款余額方向在借方的:期初-期末
余額方向在貸方的:期末-期初所有反映經營活動的都需要計算
經營性應收的減少(減增加)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收票據,應收國外賬款,壞賬準備,預付賬款期初-期末這些項目必須是反映經營活動的內容,如果其下級明細科目中有反映非經營活動的,必須作相反的調整,即把此非經營活動明細科目“期末-期初”也計算在內
預提費用的增加(減減少)
預提費用期末-期初減:經營活動中負債類科目的增加減減少
經營性應付的增加(減減少)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旅游結算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付款,期末¬-期初這些項目更需要特別注意,下級科目有時往往反映是非經營活動的內容,需要把這些非經營活動明細科目的“期初-期末”也計算在內
遞延稅款的貸項(減借項)遞延稅款期初-期末
=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完成第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