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居家養老的優缺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機構養老 服務人群定位
一、現行養老機構的概述
(一)養老機構定義
養老機構是社會養老專有名詞,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的機構。它可以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也可以附屬于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院的一個部門或者分支機構,通過為入住老人提供住養服務,進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以達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增進健康、延緩衰老的目的。
(二)現行養老機構的優缺點
養老機構基本上是面向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放的,為他們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的機構。據調查顯示,對于養老機構有哪些優點這一問題,多數老年人認為入住養老院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的照顧,可以方便就醫,以及和同齡人居住在一塊容易溝通,還有老人認為文娛體育活動豐富,還可以避免和家人的爭吵和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好等。
養老機構有很多優點,但是由于現行的各類養老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標準不規范,許多養老機構游離于政府監管之外,因此現在養老機構里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大部分老年人認為養老院的收費太高,沒有家庭溫暖,還有老人認為養老院里老弱病殘集中,容易產生壓抑感。還有部分老年人覺得養老院里伙食差和衛生差 ,達不到他們的預期標準。
(三)養老機構服務人群定位的目的及意義
根據《青島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5―2050年)》,到2015年年底,青島市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20%,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到2035年,青島市老年人數量達到峰值,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2035年到2050年,青島市的老年人數量將進入一個平臺期,因此對青島市老年人養老問題的解決就變得刻不容緩。
只有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滿意的養老機構,使之愿意入住,才能較好的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這就需要對養老機構進行定位,使其在各方面達到老年人的要求。同時對養老機構進行定位也可以為養老機構節約成本、提高利潤、改善服務等方面提供幫助。本文主要針對養老機構服務人群進行了定位研究,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二、養老機構服務人群的定位
(一)根據服務人群是否能自理進行定位
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稱為“失能老人”。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分析,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重度失能老人屬于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全靠別人的扶助。半失能包括“輕度失能”和“中度失能”的,是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二)根據服務人群年齡進行定位
根據調查我們可以看出,70歲老人幾乎全部不同意進入養老機構安度晚年,通過與他們的交流,發現這應該是由于他們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即“養兒防老”的思想,覺得子女就應該照顧老人,如果不照顧老人就是不孝的行為。除此之外,人年齡大了以后更加需要家庭溫暖,他們覺得養老機構里的護工再好也不會比自己的兒女照顧得舒心。
從調查問卷中還顯示,47至70歲的老人對于養老院的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因此我們應該從47至70歲的老人入手,加大對其的宣傳力度,讓47歲至65歲老人將其父母送入養老院,幫其照顧老人,減輕他們的負擔;讓60歲到70歲的老人思考自己要不要入住養老院,減輕兒女的負擔。對于70歲以上的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時之間很難改變,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積極的方法,如組織老人們參觀養老院,一天體驗入住等活動逐漸改變其觀念。
(三)根據服務人群年收入定位
根據今年剛剛統計出的全國各大城市平均工資數顯式,青島2014年平均工資為3925元/月,位居全山東省倒數第一,因此青島市的平均工資水平還是不高的。工資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老人們可以接受的養老機構的服務價格。
根據調查可以看出,年收入5萬以下的人群不贊同去養老院的人數占44.4%,25%的人持比較中立的態度,他們中很多人表示自己的退休工資根本不夠交養老機構的服務費。年收入在5萬到20萬的老人比較愿意去養老院,一方面他們有這個經濟實力,另一方面他們又沒有過多的錢去請居家養老或社區養老的保姆。年收入在40萬以上的人群,具備請保姆在家照顧的經濟實力,因此他們還是比較傾向于選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
對于年收入在5萬到20萬的老人是民營養老機構要大力爭取的,他們可以交得起服務費,對于在養老機構安享晚年不是很排斥。對于年收入在5萬以下的老人,公立養老機構需要承擔起責任,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使得老人在無人照顧、失能、與子女關系不融洽等情況下可以入住。
(四)根據服務人群的工作類型進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