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宣傳的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4C 高職院校 招生宣傳 有效溝通
一、前言
做好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是實現學院跨越發展的重要前提。同時,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又為做好高校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質量提供了前提保障。因此,積極探索高職院校招生宣傳工作的途徑和方式方法。更大程度上加強有效溝通,提高招生宣傳工作的效率與效果,是保障學院前進與發展的根本。
二、由4C聯想到高校招生宣傳工作
4C營銷理論提出Customer、Ca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即客戶、成本、便捷、溝通四個關鍵詞,突出了對目標客戶的需求分析、成本與收益的價值體系分析、渠道分析以及有效溝通模式分析。
高職院校的招生宣傳工作,就像是一次高校對自身人才培養教育項目的市場營銷,是學校向廣大考生展示自身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吸引考生報考、入讀的項目推廣過程。為此,引用4C營銷理論中的四個要點,緊扣高校招生宣傳工作的各個環節,分別從考生需求、工作管理成本、宣傳渠道、溝通技巧四個方面出發,把高職院校招生宣傳工作作為一個為期三年的人才培養項目(或產品)來進行推廣與宣傳。從而力求更好地完成招生宣傳工作。
三、通過4C達成招生宣傳工作中四層面有效溝通
1.Customer,關注客戶的需求。即關注高考考生與考生家長的需求,達成與學生層面的有效溝通。
考生與考生家長是招生宣傳工作的直接目標客戶。清楚地掌握影響考生、考生家長擇校過程中的內在、外在因素是做好招生宣傳工作的必要前提。要掌握考生和家長的內在、外在因素,首先就耍對剛進入大學就讀的大一新生進行招生需求了解與行為因素分析。要從過去的招生宣傳工作中汲取經驗,針對新生展開招生宣傳工作調研,設計調查問卷,并聽取他們對招生宣傳工作的建議,填補漏洞,推陳出新,從而制定全面可行的招生宣傳計劃。
(1)了解目標受眾獲取招生信息的來源和途徑。選取正確的招生信息途徑能大大地提高招生宣傳的工作效率。清晰地了解目標受眾獲取招生信息的來源,有利于學院合理調整宣傳方式比例,從最有效的方式出發,達到高效的宣傳目的。
(2)了解考生選擇報讀的原因及關鍵點。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會考慮填報學校的特點進行對比,有些學生看重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校園環境,有些學生會對比學校在省內或全國的排名,而有些學生則非常實際地看重學校的就業前景,因素不一。提前了解考生擇校的原因能夠使招生宣傳工作的重心突顯,從而使招生宣傳工作的展開更具備針對性和說服力。
2.Cost,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合學院招生宣傳工作可利用資源,加強各院系、職能部門的有效溝通。
在完成招生宣傳工作調研的前提下,學院應根據數據分析統籌制定全面的招生宣傳計劃,并設計進度行程、準備材料。同時,要積極調動全校師生的主動性,發動全院教師和學生挖掘自身資源,通過收集招生宣傳推進通訊錄。形成今后招生宣傳工作的客戶資源;再由各系各相關部門組隊分區宣傳,或各系劃分區域包干,一起承擔學院各專韭的招生宣傳工作。
3.Convenience,便利多樣的渠道。加強對學院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尤其是高就業率的宣傳,采取多樣、有效的宣傳渠道,加強與媒體和企業的溝通。
(1)除了宣講會、咨詢會、印發招生宣傳簡章(單張)等傳統的宣傳方式外,還可以組織媒體宣傳報道,開發短信宣傳平臺,合理利用網站、論壇、微博等各方媒體輿論的影響。
(2)針對如今許多企業對人才地域化需求的日趨明顯,也可以根據生源與企業地域特點實行校企聯合招生,一方面從一開始就解決了學生就業的困擾。吸引考生i另一方面,依托企業知名度也可提升學校與省外同類高職院校的競爭力。
Communication,達成共識的有效溝通。包含三個層面:
(1)與招生對象的直接溝通。利用面對面的優勢,制作有說服力的人才培養案例、優秀畢業生事跡,通過現場咨詢、宣講會等平臺展示案例,以最快的速度感染考生或家長,引導其達成共識。
(2)與招生對象的間接溝通。合理利用網絡平臺,如百度貼吧、學友論壇、學院網站、官方微博等。同時,安排學生骨干監控值班,在各大主流網絡平臺發表招生宣傳貼并提供咨詢,并對于不利于宣傳的言論進行危機干預,引導正面宣傳。
(3)與招生對象信息的有效傳遞。針對軌道系鐵道機車車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等城軌、鐵道特種專業,企業對學生視力、身高、身體素質的要求需要特別注明,以避免能進不出的就業尷尬。
關鍵詞:校園體育產業;學生;終生鍛煉習慣;校園體育經濟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7-000-01
在當前高中與高校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終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已經成為了體育學習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社會對于我們學生身體素質要求提高的今天,利用有力措施為鍛煉習慣的養成提供支持,是我們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重要支持因素。在這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前校園體育產業的大力發展,對于我們進行體育鍛煉,并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習慣具有很好的促進意義。
一、企業提供免費運動設施,促進品牌宣傳與體育教育雙發展
在當前的校園體育鍛煉過程中,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體育鍛煉方式,而是追求更加先進與有趣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輪滑、瑜伽、健身單車等新的體育鍛煉方式,并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這在當前的校園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這些新的體育鍛煉方式的開展,需要大量的體育設施投入。在這種情況下,體育產業企業利用提供免費運動設施的方式在校園開展品牌宣傳,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宣傳運作方式。這種宣傳方式具有兩個很好的優勢。一是實現了商業與公益的平衡。在校園體育產業發展中,公益性特點的展現對于企業正面形象的建立具有良好的作用。學生對于社會形象良好的體育企業,會更加欣賞。體育企業為學校提供更多的免費體育設施,會使學生對企業產生正面印象,促進學生在終生體育鍛煉中長期購買同一品牌得產品。二是可以為企業產品后續銷售提供支持。在體育品牌的宣傳中,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做好品牌產品的宣傳工作,提高產品銷售量。在為學校提供免費的大型體育設施過程中,企業可以很好地為其經營產品提供宣傳,甚至進行連鎖的銷售工作,為企業銷售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如籃球品牌產業在校園內免費提供了籃球架、運動場等設施,為學校提供籃球活動場所。同時在校園內銷售籃球鞋、運動服、籃球等本品牌的裝備,其銷售量會有很大的提升。所以這種由體育產業企業為學習免費提供運動設施的工作,對于企業品牌宣傳與學校體育教育雙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開設校園體育專賣場所,為學生鍛煉提供物質支持
在當前的校園經濟發展過程中,根據校園特點開辦的校園產品專門場所已經成為了校園經濟的重要特點。在此影響下,為學生鍛煉開展提供物質支持,成為校園體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幾點:一是以學生的需求為賣點,建立專賣場所。在當前的校園體育鍛煉過程中,學生會根據自身鍛煉特點、氣候、愛好等因素,進行合理選擇。所以在品牌專賣場所的日常銷售過程中,應該以學生對體育產品的需求為賣點,開展銷售工作。如在夏季賣場中,結合學生需求開展水上運動產品的銷售工作,就是很好的銷售工作活動。二是做好新型體育產品的推介工作。在學生群體中,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在校園體育賣場的銷售工作中,加強對新型體育產品的銷售工作,利用新型體育產品對學生體育鍛煉質量提高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鍛煉的有效性。同時這一工作的開展,還可以很好的促進體育產業內新型產品的研發與生產速度,對于體育產業經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推進作用。
三、贊助校園聯賽舉辦,促進校園體育經濟的全面推廣
在當前的校園體育鍛煉過程中,各種校園體育比賽與聯賽的開展,對于校園體育發展與學生鍛煉動力的產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校園聯賽的舉辦過程中,體育品牌的贊助屢見不鮮。出現此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校園體育聯賽的開展對于體育品牌以及校園體育經濟的全面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利用校園內部體育比賽,做好品牌產品的宣傳。在校內比賽的過程中,大量的體育品牌通過對于相應比賽的贊助機會,為品牌產品的銷售提供了良好的宣傳工作。如在當前較為流行的校園三人制籃球比賽中,籃球品牌企業的贊助工作,在提高比賽質量的同時又對產品進行了良好的宣傳。二是利用大型聯賽舉辦,有力推動校園體育經濟的全面發展。在體育產業經濟發展中,校園體育經濟的全面發展是相關體育產業的重要基礎。單就當前的校園體育發展而言,各類大型體育聯賽的舉辦對于校園體育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的舉辦,對于大學籃球運動與學生籃球愛好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實際的校園體育發展中,各類省級、地區市級校際體育聯賽的開展都離不開體育產業的贊助支持。這也為校園體育與體育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地幫助。
四、利用校園體育興趣俱樂部模式,做好體育產業專項推廣
在校園體育日常工作中,各類有組織的體育興趣俱樂部活動,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與開展鍛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體育俱樂部活動的開展中,一些新型體育產業的轉型推廣工作,是發展校園體育經濟的重要內容:一是項目的推廣。新型運動項目的出現,對于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也是學生興趣體育俱樂部中較為常見的形式。如在校園內開展的拓展體育活動俱樂部,就屬于這類新型的體育項目內容。而將與之相關的拓展活動產業,結合到校園體育活動中,對于這一項目的開展與普及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二是做好新型體育理念的推廣工作。在體育興趣俱樂部中,學生可以通過系統的學習過程,完成對新型體育理念的學習工作。這種學習的過程對于學生終生鍛煉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
五、結束語
在當前的校園體育工作中,體育產業的發展對于學生終生鍛煉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反之,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與日常體育活動的開展,對于校園體育經濟與整體體育產業發展也有著明顯的促進性作用。因此,我們結合兩者間促進作用,開展了實踐性分析,為校園體育經濟與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提供理論性支持。
參考文獻:
[1]徐勇.中小學學校體育經濟模式多元化的探索[J].運動,2012(05).
在當今的現實社會里,各種各樣的信息都在不斷地充實著這個世界,商家們為了廣告上的“產品”能讓更多的人熟悉,便把廣告放在人員集中的地方和顯眼的位置,希望能充分展現廣告的宣傳效應。現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大街小巷,每一個人都經過了廣告的“洗禮”,隨著廣告效應的增加,商家們可謂動足了心思,當他們尋找新的廣告宣傳對象時,便把目光指向了學校。
校園是傳播知識的殿堂,其中校園文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校園通過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給師生們帶來全新的氛圍,每個校園的校園文化都不一樣、各有特點,但卻擁有一個共同點,即它們被學校的師生普遍認可,并且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而形成,是相對固定的,也是充滿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本是對師生們的一種人文熏陶,但近幾年隨著社會商業化的加劇,校園文化的建設逐漸傾向于商業化。廣告進入學校并不一定全是弊端,就像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一樣,它當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的信息,為校園的角落增添一些活力,還有很多公益廣告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價值,比如號召學生“愛護環境,從文明校園開始”等宣傳語。
公益廣告表現一種社會風氣,能讓校園里的學生增加社會責任感,自我約束,提高奉獻意識,從而達到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們應多鼓勵一些非營利性的公益廣告進入校園,但任何事都必須講究“度”,如果超過了這個“度”,那就會適得其反。現在高校里商業廣告幾乎無處不在,比如去學校的超市買點東西,最先映入眼簾的可能是商家給超市提供的大幅宣傳廣告,像蒙牛、伊利、可口可樂等,如果想去學校的櫥窗里看看新聞或學校公告的時候,有可能會看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字樣。有的商家甚至在校園里開設一些宣傳站點,利用貧困學生勤工儉學來給商家做一些產品銷售或推薦,既給學生提供了幫助,又給商家做了宣傳,真算是一石二鳥。當學生去學校食堂吃飯的時候,也會看到食堂的墻上或水泥柱子上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商業廣告的蹤影,而那些在校園里發的傳單就更不用提了。
看了上述的舉證,有人可能會問:“難道廣告已經遍布校園了?是不是真的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了?”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商家們在搞廣告設計時就已經充分看到了其中的內涵,校園畢竟是一個莊重而又充滿文化氛圍的地方,就算是廣告宣傳也必須與校園文化不相沖突,不能過于直接,而要通過含蓄表達或者旁敲側擊,讓師生們心領神會其中的“含義”。學校每年舉辦一些大型的年度文藝演出或者慈善捐款,聰明的商家會跟學校合作,打出“贊助商:xxx”或“xxx商提供獨家贊助”等,既讓自己的品牌在社會上得到高度贊賞,提高企業形象,又能行善舉做資助,何樂而不為。
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商業廣告鋪天蓋地地進入校園,也讓原本寧靜的校園帶上濃重的商業味道。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商家在校園里隨意散發一些非法小廣告,給校園文化和校園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嚴重影響和擾亂了學校的正常秩序,有的廣告甚至帶有一定的商業欺騙性,容易引發各類糾紛、治安和刑事案件。
廣告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并不是無法避免,萬事皆在人為,學校應該在校園的監督管理上更加嚴格,采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首先,進一步加強學校的規章制度和宣傳與教育,加強對廣大學生和校內經營單位領導及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和公共道德的教育;其次,校方在對企業商的廣告篩選上要有嚴格的質量把關,讓一些污染校園的廣告在校園里沒有立足之地;再次,組織專項整治小分隊,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清理,讓可惡的“牛皮癬”廣告在校園里沒有生存的時間和空間,讓校園的商業化廣告符合校園文化的發展趨勢,避免出現商業廣告在校園泛濫;最后,在一些顯眼的位置放上警示語,讓學生們不要盲目相信小廣告上的內容,有效遏制校園的非法廣告給學生們帶來的錯誤引導。
商業廣告是對校園文化的一種潛在沖擊,因此,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并積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還原學校應有的學術氛圍,讓商業文化成為校園文化主體的有益補充,真正起到促進校園文化健康發展的作用。校園是一方凈土,這里應該處處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充滿學習氛圍和人文氣息,我們希望在這樣的學校環境里,能夠留下社會的最后一絲寧靜,讓那些求知的學生們,不再受到社會上商業化的負面影響,從而使校園的文化建設健康地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新時期高校校園媒介的分類和傳播功能,以永城職業學院的校園文化傳播媒介的建設、運用經驗為例,進一步闡述了校園媒介的經營方法。
關鍵詞:加強校園傳媒功能
媒體是社會中傳播新聞以及引導輿論的重要信息載體。高校媒體作為媒體中的一員,以其跟大學生接觸較多,在引導校園輿論,教育學生并提供信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校校園媒體是高校內部及高校與社會之間進行信息傳播和交流的工具,是高校進行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因此充分利用校園傳媒的傳播功能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宣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意義。
一、高校校園傳媒的分類
有人認為校園媒體就是指校園內擁有一定讀者的群體,并能夠產生一定影響的代表性新聞類、生活類媒體。一般來講,校園媒體的研究主要采用狹義定義,指校園內的廣播、有線電視、報紙以及網絡媒體。廣義的校園媒體涵蓋上述種類之外,還包括校內的告示板、條幅、標語。以永城職業學院為例,校園媒介主要是指院報、校園網、校園廣播、電子顯示屏、宣傳欄、宣傳條幅等。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型的校園媒體形式如校園論壇等逐步出現,以及新出現的各種校園媒體在社交網站、微博等網絡交流平臺的建立,使學者們將視角轉向網絡校園媒體的研究,試圖從傳播渠道的更新上尋求校園媒體發展的新途徑。“網絡時代大學校園媒體”的概念隨之出現,但其信息未嚴格把關,發展未進入正規化軌道。高校校報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據中國高校校報協會的統計數字,目前全國校報達1000余種。最正規和主要的傳統常規校園媒體――校報仍占上風。
二、高校校園傳媒的傳播功能
高校校園媒體在學生德育工作中有著其獨特的作用,不同形式的媒體在影響學生道德成長方面都起到了或顯性或隱性,或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綜合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高校媒體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信息傳播功能、教育功能、輿論引導功能。
(一)信息傳播功能
近年來媒介不斷發展,媒介形式多樣,內容也更加豐富。大眾媒介向高校學生傳播海量信息的同時,校園媒體也一直作為高校師生的傳聲筒,傳播校內外的貼近學生、貼近校園的信息。學者們認為校園媒體在擔負信息傳播、推動信息校園的實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師生每天都面對著來自學校內外的各種信息,一個完備而又系統的信息傳播中心可及時地對新聞信息進行挖掘、篩選、加工和傳播,使校內外各種信息資源得以充分發揮作用。
(二)教育功能
校園媒體的教育功能可概括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輔助教學功能,德育素質教育功能。學者認為重大事件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而校園媒體可借此契機對師生進行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同時校園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促進學生在理論科研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生活實際,提高學習興趣。特別是有助于新聞學學生的新聞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提高。此外,德育素質教育包括學生的認知方式和處事方式培養、人格塑造等;學者提出高校媒體對大學生有著心理干預的作用,影響著其精神生活,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應對外來因素影響時,校園媒體可對大學生的人格塑形產生“維模效能”。
(三)輿論引導功能
校園輿論導向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發展,影響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一般來說,高校輿論環境分為“高校校園輿論環境”和“高校社會輿論環境”兩部分。一個是基于校園內部的輿論,另一個是外部社會輿論對于高校環境的影響。以校園突發性事件為切入點,校園媒體可在此類事件發生時的輿論引導作用。校園媒體應對突發事件時可在第一時間事實,利用校內各種媒介開辟專題和討論專欄,并充分利用高校團體,如學者教授或學生骨干等進行輿論引導。因此,校園媒體由于和在校大學生的接觸度較高,對學生分析各種社會事件和問題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可成為塑造學校形象、培養人文精神、化解校園矛盾的主力軍。
三、充分利用各種校園媒介,加強其傳播功能
校園傳媒因為形式不一,其傳播效果和受眾對象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在研究,校園傳媒的功能擴展時,應對各種傳媒區別對待,各盡其能。
在永城職業學院,院報和校園網作為比較正式的對內對外主要宣傳媒介,這兩種的受眾是社會大眾和廣大師生員工,與校園廣播和校園論壇比較,學生的關注率主要集中在各種通知上,在其運作上主要以宣傳學院的各種新聞事件、校園活動為主,尤其是校園網主要是新聞事件和各種與教育教學關系密切的通知、公告。學生對于院報的關注率較高,四個版面中三版是《校園動態》,以刊載校園文體活動為主,同時四版是《青春時代》專門刊發師生作品,以學生作品為主,包括小說、散文、詩歌各種文體,較受學生喜愛。我們還在四版開辟了專欄,報道寒暑假學生外出實習注意事項、實習心得等,這些專欄特別受到學生喜愛,校園反響度較高。
當然,校園媒體依托于學校,學生是主要受眾群體,那么像校園廣播、宣傳版面、宣傳條幅等與學生聯系更加密切的校園媒體如果想增強自身傳播力和生命力,就需要更加關注同學,關注校園,用學生喜愛的形式,想同學們之所想,急同學們之所急,切實關注同學們的文化需要。永城職業學院廣播站擁有自己的記者團,積極關注在學生中使用廣泛的一些sns社區、微博等社會新媒體的內容,收集現階段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讓報道能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同學,把創作的視角和新聞的觸手深入到同學們的生活中,把握好“校園”二字,將校園版塊的發展打造成精品品牌。
我們也不能忽視新校園媒體的力量。比如手機報。手機報既然作為一種傳播新聞消息的方式,其內容是根本,要規劃出讀者喜聞樂見的手機報內容,當然首先要了解目標讀者的興趣,根據其特征、需求,提供對目標人群來說關注的,感興趣的,有用的內容。現如今校園手機報正在慢慢地取代傳統的黑板報和通知欄,成為學生了解校園的新選擇。校園手機報針對學生們關注的校內動態、校園管理、美食、旅行、讀書、娛樂、招聘、就業信息以及社會時事新聞等內容,以手機為載體,借助短信、彩信、WAP等多種通信手段,制作成學校專屬的“校園手機報”,更快速、更便捷地將信息及時傳遞到學生們的手機中。而后,經過對各種校園宣傳資源的整合(如與校內各社團、校學生會、藝術團等校園組織聯系,將他們的最新活動以集中發送的形式發到同學手中,一來起到有效傳遞的作用,二來又做到低碳環保,減少了海報噴繪大幅浪費。),發送到喜歡的同學手中,有效地加強了校園傳媒的傳播力度,使校園媒體的報道模式擺脫單向度的報道,走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模式。這樣,在宣傳團學各項工作的同時,才能讓同學們(尤其是新生)能夠更加方便地了解到學校的情況和整個社會的最新訊息。
同時,作為文化宣傳的校園媒體,在拓寬宣傳模式與渠道過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迎合大眾口味,將網絡上的低俗文化拿來大肆宣揚。校園媒體的宣傳和發展還是應該本著媒體良心,指引給大家正確的價值觀,反對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來迎合不良需要的惡性取向。
總之,為了更好的經營管理校園傳媒,要充分認識傳媒在師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著眼于如何優化校園媒體的傳播效果,以及重視校園媒體報道形式和內容,使之更容易讓高校師生接受,達到良好的輿論引導,教育和傳播作用。
參考文獻:
[1]姜 巍.《校園媒體在當代新聞學教育中的作用》.[J]《新聞大學》.2009(12).
宣傳櫥窗是系重要的宣傳輿論陣地,對建設良好的校園文明和校園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規范使用宣傳櫥窗,充分發揮其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與主辦
系團總支是宣傳櫥窗的責任管理部門,負責宣傳櫥窗的日常使用管理。系學生會宣傳部負責舉辦,要求有專人負責。
二、宣傳內容
1、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貫徹。
2、重要紀念日、節慶日的活動。
3、系、部門工作動態。
4、師生中的先進人物及先進事跡。
5、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6、文學、美術、書法作品展。
7、報刊展出。
三、出刊程序
制作完成的版面須經系團總支審查后再展出。列入系年度宣傳教育工作計劃中的專題宣傳活動,由系團總支負責組織實施。
四、日常維護
宣傳櫥窗在日常使用中要有專人經常維護,要保持鎖具的完好,保持不銹鋼面和玻璃面干凈整潔,保持夜間燈光明亮。
五、注意事項
1、櫥窗(公告欄)宣傳應突出弘揚主旋律,歌頌真善美,宣傳新風好事,校園生活這一主題,各責任部門要嚴格把關,嚴禁有政治錯誤的言論和不健康的內容進窗進欄,若因此而造成不良影響,后果由各責任部門自負。
2、櫥窗宣傳內容應及時更換,常換常新,嚴禁出現櫥窗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