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貿市場專項檢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第一條 為進一步推進本市農貿市場規范化管理,加強農貿市場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維護農貿市場交易秩序,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落實農貿市場開辦單位的管理責任、規范市場經營者的經營行為,保證食用農副產品消費安全,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農貿市場是指由開辦者提供固定場所、設施,有若干經營者進場進行集中和公開交易農副產品,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交易市常
本辦法所稱農貿市場開辦者,是指依照《廣東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設立從事農副產品交易的商品交易市場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村(居)民委員會等主體。
本辦法所稱農貿市場經營者,是指在農貿市場內經營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第三條 本市范圍內農貿市場的開辦、經營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農貿市場實行屬地管理。各鎮街人民政府履行對農貿市場規劃、培育和發展的職能,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加強轄區內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對農貿市場文明創建、食品安全、動物防疫、消防安全、建筑安全和重大疾病防控等工作開展檢查和考核評比。牽頭組織對不依法經營的農貿市場進行整治、關閉、取締和拆遷。
經貿、國土、建設、消防、農業、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公安、稅務、物價、城監、動物防疫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協同做好農貿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市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作為商業網點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市關于開展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和本管理辦法的要求,制定轄區內農貿市場發展規劃和建設、管理的實施方案并組織落實。
第二章 市場開辦者
第六條 開辦農貿市場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的要求;
(二)具備與開辦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地、設施、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
(三)具有與開辦市場的規模相應的資金;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條件。
第七條 開辦農貿市場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市場登記注冊手續。領取商品交易市場登記證后市場方可開業。
第八條 市場開辦者應當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市場食品準入制度,杜絕各類不安全食品上市:
(一)應當與場內經營者簽訂食品質量安全保證書(協議),訂立食品質量保證及對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退貨等條款;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市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推進塑料購物袋限產限售限用,是推進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實際行動,是工商部門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做到“四個統一”要求的具體措施之一,意義十分重大。我局根據省局的通知要求,以工商瀘辦()176號文件轉發了國家工商總局《關于集中開展集貿(農貿)市場“限塑”整治行動的緊急通知》(工商市字[]116號)的通知,并提出具體要求,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長為組長,市場科、消保科、企業科、經檢支隊負責人為成員的“限塑”整治工作領導組,負責全市“限塑”整治工作,對區縣工商局開展“限塑”整治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各區縣工商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和執法檢查組,開展農貿市場和農村市場專項執法檢查。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環保意識
一是在市場醒目位置懸掛國家禁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的宣傳標語,引導、促使市場經營者自覺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進、不存、不銷、不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提倡文明消費、環保消費、科學消費;二是在市場內設立“限塑”工作監督舉報電話,并在市場內公示,動員廣大消費者自覺參與“限塑”工作,引導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倡導消費者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三是要求市場開辦單位對場內經營戶加強教育,做到自我約束,自我規范。通過借助市場平臺,采取拉橫幅、出板報、散發資料等多種形式,力求做到“四有”,即:有宣傳橫幅、有宣傳標語、有市場承諾牌、有專(兼)職監管員。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傳載體進行宣傳發動,使“限塑令”入眼、入耳、入心。營造了人人關注“限塑令”、人人重視“限塑令”,“人人參與環保、人人愛護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開展全面清查,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市工商局分別會同區工商局、區工商局,對全市城區主要超市、商場和農貿市場、農村市場對“限塑令”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組來到百子圖農貿市場一水果經營戶攤前,見該經營戶還在大量無償使用塑料購物袋,區工商局副局長雄開剛立即上前耐心作好解釋,向經營戶講清楚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是為了引導公眾減少使用和循環利用塑料購物袋,減少塑料購物袋使用總量,遏制“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敘永縣工商局切實加強煙花爆竹市場監管,專門成立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注冊登記股、市場股、經檢大隊負責人和各工商所所長為成員的煙花爆竹市場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嚴密的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注冊登記股負責對煙花爆竹經營者主體資格進行清理,嚴把市場準入關;市場股負責組織煙花爆竹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查處取締無照經營行為;經檢大隊負責查辦制售假冒煙花和土制火炮違法行為;各工商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對轄區煙花爆竹市場實施日常監管和巡查,指導督促經營者建立健全購銷登記臺帳。建立了長效監管機制。一年來,敘永局采取專項整治與綜合治理,市場巡查與日常監管,接受群眾舉報與明查暗訪,局所聯動與部門聯動相結合等方式方法,先后對全縣25個鄉鎮進行了定期與不定期專項執法檢查和市場巡查,共出動執法車輛49臺次,人員426余人次,會同安監、公安、消防等部門對全縣各鄉鎮煙花爆竹市場進行集中整治,在專項整治中取締無照經營20戶,收繳并銷毀土制火炮100圓,不合格煙花爆竹4000只,板炮2400板,引線1.5千米,火藥1公斤,磷粉0.5公斤。確保了我縣煙花爆竹市場合法、安全、有序。年月11日,敘永縣工商局、大樹工商所被敘永縣人民政府表彰敘永縣年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打非)工作先進單位,縣局市場股劉小林同志被評為敘永縣年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打非)工作先進個人。
在區王氏商場,工商干部要求廣大經營戶:一是商品零售場所不得銷售、使用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塑料購物袋;二是規定商品零售場所應當依據本辦法向消費者有償提供塑料購物袋;三是商品零售場所應當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在銷售憑證上單獨列示消費者購買塑料購物袋的數量和單價和款項,不得不按標示價格銷售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應當建立塑料購物袋購銷臺賬制度備查。在紅星農貿市場,百子圖農貿市場、泰安鎮廣大經營戶、消費者都在大量無償提供和使用塑料購物袋。
從檢查情況看,“限塑”工作任重而道遠,這就要求我們的工作方式、方法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專項整治行動中我們就把“限期整改”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增加了專項整治方案的可操作性,把市場開辦單位自查與工商部門督查相結合,確保市場“限塑”整治行動不走過場。各市場開辦單位對市場宣傳氛圍、塑料購物袋銷售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自查自糾,轄區工商部門進行了及時的督促檢查。對自查自糾不認真、不深入、不全面的,令其“補課”,督促其認真落實“限塑令”有關規定。
塑料購物袋的有償使用涉及到人們購物習慣的改變,要改變消費者這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對經營戶、消費者宣傳、教育,對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的商家、經營戶進行查處,全面制定配套措施,培養公眾“循環利用”塑料購物袋的觀念,才能有力地保證“遏制‘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得以真正實現。
在今年的限塑專項整治工作中,共出動檢查執法人員1654人次,檢查農貿市場333個次,檢查經營戶10357戶,查處不合格塑料袋1.63萬個,主要檢查經營者是否停止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
四、強化日常管理、構建長效管理機制
將“限塑”工作納入日常化、規范化管理工作之中。將集貿(農貿)市場以及銷售門店提供、使用塑料購物袋的情況作為監督檢點,對提供、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的違法經營者,依據《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處罰。對銷售未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塑料購物袋的經營者,依據《產品質量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有關規定依法處罰,對集貿市場內銷售使用不合格塑料購物袋行為,堅決按照《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辦法》等有關規定對經營者和市場開辦者進行查處。進一步落實農貿市場開辦單位為市場限塑第一責任人,建立市場內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管理制度,承擔起督促檢查場內商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規定的管理責任。同時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嚴查違規制售塑料購物袋行為,督促商場、超市限期開展“限塑令”自查和整改,對未按期整改的,規定予以處罰,要求超市、商場的經營者對塑料制品的使用、銷售進行自查,以增強經營者的自律意識。
五、存在的問題
1、塑料袋銷售商仍然還在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集貿(農貿)市場符合規定的環保塑料袋銷售戶極少;
2、我市集貿(農貿)市場的蔬菜、水果、鮮肉、鹵制品、干鮮等經營戶都仍然還在免費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
3、相當一部分經營戶特別是農貿市場經營戶對“限塑令”抵著情緒很大;
一、我市農產品(000061,股吧)市場現狀
目前,我市城區(含八步、平桂管理區)各類農產品市場總共有59個,正常運行的農貿市場共有56個,項目總投資31222萬元,總建設面積約116496平方米,總營業面積113443.4平方米,總設有攤位(門面)3095個,總的經營戶有3137個,市場就業人數約5884人,XX年總交易額23.83億元。XX年總交易額24.67億元,同比增長3.5%。
(一)市場管理情況:
共59個市場,其中由市場建設管理中心直接管理的國有市場有37個;代管的民營市場有8個;自行管理的民營市場有14個。
(二)市場布局情況:
城區18個;八步區21個;平桂區20個。
(三)市場運行情況:
正常運行56個(其中由市場建設管理中心直接管理的國有市場34個);停業3個(公會牛行市場、公會老肉行市場、大平新市場);拆除1個(大寧農貿市場)。效益較好的3個(八步中心市場、靈峰市場、桂嶺市場),其中八步中心市場XX年創收650萬元,較差的市場有19個(開山農貿市場、南鄉農貿市場、大寧農貿市場、螺石農貿市場、黃洞農貿市場、永慶農貿市場、蓮塘農貿市場、信都集貿市場、信都豬花市場、信都雞鴨苗市場、鋪門農貿市場、扶隆農貿市場、官扶橋農貿市場、水巖壩市場、道石市場、沙田市場、大平老市場、公會新市場、羊頭農貿市場),年收入不到10萬元。
二、存在問題:
(一)市場陳舊落后,不適應我市城鄉發展需要。
調查發現,
現有市場大部分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市場年久老化、設施陳舊破爛,市場配套設施嚴重不足,市場小,容量不足。另一方市場建設投入不足,安全隱患突出,市場層次良莠不齊,現有的農貿市場網絡逐步萎縮,從而滋生了“馬路市場”。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與現有的老舊、破爛、容量小的農貿市場之間的諸多矛盾日異突出,亟待加大規劃及升級改造。
(二)受管理權限制約,許多具體工作缺少法律法規支持,多元化利益人群之間利益沖突頻發,工作陷入多難局面。
一是市場布局不合理,設施簡陋、陳舊、老化,攤位租金又較高,導致攤販不愿意進入市場,市場內閑置空攤較多,而市場周邊占道經營、亂擺亂賣現象卻十分嚴重。而城市管理松散,市場外圍、街道上、馬路上青菜豬肉等隨意擺賣的“馬路市場現象”十分嚴重,打亂了市場內的經營戶正常經營秩序。
二是市場垃圾處理問題無法協調,處理費用昂貴,爭取不到政府的有關政策支持,導致市場衛生及垃圾處理得不到較好的解決。
三是市場招商引資,引進老板投資租用場地,項目改造,開發項目無形中瓜分了群眾的、經營戶的“利益蛋糕”,于是在經營中常常遇到經營戶、市場周邊群眾的無理取鬧,萬般阻撓,導致開發、改造項目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三)農貿市場建設的隨意性較大。
很多民營市場多以建設市場的名義開發房地產,由于房地產開發業主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民營市場建好后,不好用、不實用,或基本處于放任自流狀態,市場及周邊環境秩序混亂,衛生狀況差,嚴重影響市容環境,從而導致馬路市場隨處可見,管理難度很大。
(四)市場經營效益的低效化。
全市農貿市場經營效益普遍低下,個別市場出現虧損現象,如:大平新市場,公會牛行、肉行無收入,步頭、扶隆、官扶橋基本靠租賃門面收入,根本養不活管理者,靠其他市場收入補給,造成管理者積極性不高,更無資金用于農貿市場的標準化改造。
三、原因分析:
(一)市場規劃明顯滯后,市場網絡資源配置不均衡。
規劃滯后于市場,規劃對合理配置農貿市場建設網絡的前置指導不夠。隨著人口增長,商品交易的日益活躍,急需擴大農貿市場,由于規劃滯后造成多處馬路市場。
(二)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市場建設的公益性沒有得到應有體現。
一般情況下,市場經營應由市場機制的內在作用調節,但市場建設是民生工程,公益性事業,純市場化難以推動其良性發展,應由政府主導,突出公益性投入。長期以來,我市財政政策對農貿市場投入定位存在一定偏差,農貿市場建設發展遠落后于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農貿市場帶有的公益性沒有很好的體觀。
(三)管理力量薄弱,馬路市場管理缺乏法律依據。
市市場服務中心是自收自支管理的事業單位,為市場管理的專業機構。馬路市場管理缺乏相關法律法規依據,受利益驅使,大多重利輕管,出現了出租后失管的情況。
四、建議:
(一)立足全市,盡快編制高起點、高標準的農貿市場專項規劃。
規劃編制是抓好農貿市場體系建設的第一環。我市農貿市場建設要以現有農貿市場為基礎,進行提質改造,加大集鎮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建市場和擬建市場的建設力度,逐步形成以中心市場、賀街農產品批發市場、信都農貿市場、桂嶺農貿市場、西灣農貿市場為大型批發市場,廈良農貿市場、八步第二市場、八步靈峰市場以及鄉鎮農貿市場為骨干市場,社區和大型住宅小區以及生鮮超市為終端市場的農貿市場體系。根據這一思路,建議參照發達地區高標準編制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經驗,安排專項經費聘請省級資質的規劃編制機構編制城區商業網點規劃。我市作為桂湘粵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帶,建議自治區商務廳把我市作為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試點市之一,聘請省級規劃編制機構修編完善全市(含農村)商業網點規劃,包括全市商業網點,農貿市場,成品油加油站,商品專業市場,煙花爆竹,重點危險品等專項規劃,確保規劃編制高起點、高標準,使之與我市城鄉發展要求相適應。
(二)立足民生,切實加大對農貿市場建設改造政策性投入。
資金投入是農貿市場建設改造的關鍵。單靠市場機制內在作用對農貿市場建設配置資金的純市場化模式難以突破當前我市農貿市場建設與升級改造建設資金頸瓶的制約。建議:
1.政府加大對農貿市場的資金投入,建設國有農貿市場,確保農貿市場的社會公益性。
2.對現國有市場投入政府財政資金,對市場進行升級改造。
3.出臺相應的市場管理辦法和制定相關的政策,在水、電使用和垃圾處理問題上給予資金扶持。
(三)立足項目,分期分批建設改造農貿市場,建立健全我市農貿市場體系。
項目建設和改造是健全農貿市場體系第一抓手。
一是盡快實施我市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實施方案。要根據國家有關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和升級改造規范,結合我市實際,按照先批發市場,后骨干市場,再終端市場的層級分批扶持,按照先207國道沿線,后南北延伸的步驟分步實施,爭取利用3-5年時間改造完畢,并新建一批農貿市場。目前,要重點啟動農貿市場項目改造工程及“xx”商貿流通業重點項目建設。農貿市場項目改造工程,建議由市市場服務中心具體承辦,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并配套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當作一項公共性質的民生工程和實事項目來辦,當作一項城市公共設施來抓。
二是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扶持資金。商務部門要抓住國家加大對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項目扶持力度的契機,配足力量,安排經費,盡快建立健全我市農貿市場建設升級改造項目庫,抓好項目申報和資金扶持工作。
(四)立足監管,為我市農貿市場有序運行保駕護航。
一是加強監管,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重點保護合法經營,強力打擊非法經營,維護好農貿市場正常的經營秩序。建議由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組成綜合執法隊,采取經常性巡查和突出檢查相結合,思想工作和強制措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整治,并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
二是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和相關政策,給市場服務中心管理有章可循。
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商務專項資金管理,確保資金使用效益和資金安全。根據省商務廳《關于展開xx年xx全省商務專項資金檢查和績效評估的通知》和《郴州市商務局關于做好xx年xx商務專項資金自查自糾和績效評估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落實,并成立了由局長郭遠方任組長,副局長郭益林任副組長,和有關股室負責人參加的商務專項資金自查自糾和績效評估領導小組。自3月25日至4月5日對我縣商務專項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和績效評估工作,現將我縣xx年xx商務專項資金自查自糾情況和績效評估工作匯報以下:
一、專項資金到位及撥付情況
1、專項資金到位情況
xx年xx,我縣申報專項資金情況:
1、xx年年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企業引導資金14.45萬元;
2、xx年年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企業引導資金6.0萬元;
3、xx年年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企業引導資金17.5萬元;
4、xx年年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30萬元;
5、xx年年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資金25萬元;
6、xx年年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資金100萬元。以上共到位商務專項資金1995萬元。
二、審核及撥付的基本程序
專項資金到位后,縣商務局、財政局及時通知項目單位攜帶相干資料到縣財政局企業股辦理轉賬手續,及時足額的將扶持資金撥付項目單位,沒有發生截留、挪用、侵占、欺騙財政資金的行為。
三、績效評估情況
1、對外貿易工作初見成效。我縣現有經營外貿出口的企業有12家。其中化工企業2家,冶煉企業6家,紡織廠1家,服裝廠2家,外貿公司1家。通過企業的本身努力和商務專項資金的支持,鼓勵了企業勇于開辟國際市場的勇氣和信心。曹氏服裝廠年出口服裝系列產品到達400萬件套,銷售收進達
1.5億元,實現利潤1200萬元。節光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氯酸鉀和氯酸鉀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等國。提升了我縣中小企業產品的市場著名度和國際競爭力,對企業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3月15日,區政府辦印發了《關于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督辦通知》。《通知》下發后,青泥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立即召開由安監站、綜合科負責人及相關社區的書記、安全專干、安全協管員參加的專題會議,結合我街道實際情況對此次專項整治行動進行了安排部署。現就我街道貫徹落實情況匯報如下:
一、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2017年3月16日,**街道召開了針對轄區中原小吃街專項整治行動專題工作會議,會議由街道吳長清主任主持,會上吳長清主任強調,此次專項整治工作各相關部門一是要提高認識,舉一反三。盡管街道轄區內沒有農貿市場,但我們有中原小吃街,這個小吃街就是我們這次專項整治工作的重點。二是要做到隱患排查到位,做到無死角,無盲區。嚴格按照區政府督辦要求,全面摸排情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三是要做到隱患整改到位,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一定要做好登記,并督促市場管理負責人進行整改。四是要宣傳教育到位。中原小吃街是人員密集場所,要加強市場管理人員及業戶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確保該區域的安全穩定。
二、排查隱患,加強治理
3月20日,由街道牽頭,聯合青泥派出所、區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科、青泥市場監管所、中山消防大隊及青泥社區組成檢查組,對中小吃街56家業戶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重點對電線電路、液化氣罐、頂棚、隔板、消防通道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過程中,檢查組就市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市場管理負責人及時整改到位。
三、加強宣傳,提高意識
中原小吃街是青泥街道轄區唯一的一個小吃街,由于它地處繁華商區,街道每年都組織和指導業戶開展應急演練。在此次專項整治期間,街道還對該區域內的所有業戶發放了有關安全用電、用氣等知識宣傳材料11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