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餐飲食品衛生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做好我市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市衛生局將這項工作列為衛生工作重點,制定了《通化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實施方案》,成立以衛生局主管局長為組長的我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市衛生監督所也成立了由所長、副所長等組成的我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驗收小組,并根據我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不同特點,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全面規劃,具體部署和統籌安排,將具體的工作任務、實施辦法和時間進程、操作步驟等進行了詳細的劃分。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托幼機構集體食堂和100m2以上的餐飲業、賓館、飯店、招待所。在工作開展中,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先后組織有關人員到量化分級管理的先進單位現場考察,學習。我市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從一開始就受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做到了目的明確、任務清楚、分工詳細、環節緊密、程序嚴謹。
宣傳法規是依據
為做好我市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市衛生監督所專門編印了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宣傳材料,并下發到了各管理相對人員手中,還利用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以新聞、字幕等形式向社會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廣泛進行宣傳、動員,使群眾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對在餐飲單位實行的A、B、C、D四個信譽等級的評定、實行信譽等級掛牌經營等有了感性上的認識和理論上的了解。在倡導消費者知情選擇的同時,調動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爭創食品衛生A級單位的積極性,促使企業主動改進自身衛生管理和提高誠信水平,營造了我市積極開展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
強化培訓是前提
對監督員的培訓:衛生監督員統一接受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全員培訓,并參加了有關內容的考試,使監督員的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理論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開展餐飲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對監管單位的培訓:多期召開量化分級管理培訓班,讓監管單位明確開展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具體的工作方法、開展形式、申報程序、評定標準、時間安排等以及我市目前的食品衛生現狀等。由于宣傳到位、指導具體,廣大餐飲業戶對開展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都十分清楚,積極配合。
指導到位是基礎
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是在總結多年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套科學管理體系,它不同于以往的爭先創優活動,而有著嚴格的評判標準。在嚴格強調硬件設施配置的同時,更加注重建立和落實良好的衛生標準操作程序。按照“以點帶面,先易后難”的原則,我們先后選擇不同條件的賓館,大中型餐飲業,單位食堂和中、小學校、托幼園所食堂作為試點,各有側重,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大多數餐飲單位、學校、托幼機構成立了量化分級管理專項工作小組,責任落實到人。根據量化分級管理標準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分,找出不足并立即進行整改,建立健全各項適合自身特點的衛生制度和自查制度,并具體落實每一項工作。
我們加大指導力度,對于硬件設施已經基本到位的,主要是指導企業制定“工位文件”,落實從采購進貨到食品加工,從食品售賣到剩余飯菜的處理,從餐具消毒到庫房管理,從滅鼠滅蟑到餐后垃圾處理等管理工作。對于硬件設施不到位或限于布局難以調整的,主要是指導企業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出發,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專項整治力度,添置必備的設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大可能地做到流程由生到熟的合理布局。在同一單位,監督員和企業負責人反復現場勘查,提出修訂方案,直到項目落實,監督機構和被監管單位在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上所形成的共識,以及積極努力是前所未有的。
關鍵詞:學校食堂衛生;食品衛生
學校、幼兒園食堂是特殊的食品加工經營場所,其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師生的身體健康,對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起著重要的作用。新疆兵團建工師是兵團惟一的建筑工程師,由于我師無獨立居住區域,所轄社區均屬烏魯木齊市各區管理。為了解技校、中小學校、幼兒園的食品衛生安全狀況,保障學校及幼兒園學生的飲食安全,建工師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于2008年9月下旬“十一”黃金周前聯合對建工師所屬的技校、中學、幼兒園食堂進行了一次食品衛生狀況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建工師共有技校1所,食堂4所(含教職員工食堂);中學5所(含小學),食堂5所;幼兒園3所,食堂3所,共計食堂12所。
1.2 方法按照《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檢查內容包括:相關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食品索證情況,環境衛生、生、熟原料的存放等,結合建工師衛生監督工作和疾控中心工作的實際,由監督所衛生監督員及疾控中心從事學校衛生工作人員一起進行嚴格的檢查。
1.3 內容包括學校管理食品衛生的組織機構、各種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的健康證、餐具情況、食品加工環境、基本衛生設施、冷藏設施、食品庫房衛生狀況等內容。
2 結果與分析
2.1 食堂基本情況本次調查12個學校及幼兒園食堂中,其中包括4所技校食堂、中小學學校食堂5所、幼兒園食3所。
2.2 衛生許可證及從業人員健康證辦理情況持有效衛生許可證的食堂11所,有效衛生許可證持證率91.67%;從業人員52人,持有效健康證48,持證率92.31%。
2.3 食堂環境衛生狀況見表1,調查的12所學校食堂均設有專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其中大部分學校衛生管理制度健全,個別學校食堂的衛生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食品加工場所及衛生設施合格7所,合格率為58.33%;食品庫房儲存、環境衛生符合及防映、防鼠、防塵合格的僅要求的6所,合格率為50%。
3 討論
建工師是新疆兵團惟一的建筑工程師,很多學生的父母常年居住在工地,無暇照顧他們的孩子,一部分學生寄宿在學校,所以學校食堂的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
3.1 加強學校承包經營管理防止食品安全隱患有些學校食堂實行承包經營,承包商承包后造成管理上的混亂,衛生安全責任不清晰,學校認為承包出現食品衛生問題應有承包方負責,一包了之,放任自流。而承包方以賺錢為目的,為謀求最大利益,盡可能降低日常消毒,以犧牲衛生質量來降低成本,表現為經營環境差,給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
3.2 承包經營者個人衛生意識存在隱患雖然絕大多數學校食堂建立了食堂衛生管理制度,但實際檢查中發現,并沒有起到管理的預期效果,制定的制度流于形式;從業人員衛生意識差,做好的飯菜無罩遮蓋,炊事員在給學生打飯時,戴著手套,卻又收錢又打飯拿饃饃,完全沒有達到衛生要求;從業人員用的雨傘和其它雜物沒有放在更衣間,與食品混放在庫房內;個別食堂蔬菜食品用紅色或黑色塑料袋包裝,并隨便放在地上,給學生的飲食衛生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3.3 食堂臨時設施衛生狀況檢查中發現技校食堂正在新建,校方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就餐問題,使用的是臨時設施。設施簡單,環境較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效持證率較低,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習慣較差,因沒有專門的庫房及更衣間,雜物與食物混放,給學生的食品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4、建議學校采取以下措施:
(1)校方承包者應進行目標管理,不能一包了之,應將食品衛生管理列為承包合同必備的條件,嚴格學校食堂的開業條件,把好食品衛生許可證關。
(2)學校食堂應做好食品庫房儲存、環境衛生符及防映、防鼠、防塵等工作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
(3)對從業人員經常進行專業培訓和個人衛生知識培訓,盡快提高從業人員衛生知識、衛生管理意識、改變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
(4)建立健全學校食堂內部衛生管理制度,固定專人索取供貨單位衛生許可證、合格的檢驗報告單,建立統一的原料采購物資配送、統一衛生管理標準的飲食管理模式。
(5)所用食品容器、用具必須有明顯的生、熟標志,嚴禁生熟混用。尤其是盛裝生魚、生肉等食品容器,要及時清洗消毒,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6)熟食必須盛放在專用容器內,用防蠅罩遮蓋,在備餐間存放。(7)學校因對正在施工的新建食堂進行督促,按時完成新建工程,保證學生的食品衛生安全,為學生建立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就餐環境。
參考文獻:
[1]孫家來,周駿馬,楊文武,后勤社會化對學校和幼兒園食堂衛生安全的影響,中國校醫,2005,19(6):610-611
[2]宋文東,解輝,于玲,哈爾濱市區學校食堂衛生狀況調查,中國校醫,2005,19(2):149-150
[3]王春明,王偉敏,強化措施落實確保師生飲食衛生安全沖國校醫,2003,17f61:511
【關鍵詞】餐飲服務員;衛生管理;控制措施
近年來,我國餐飲業整體衛生狀況雖然得到不斷改善,但實際問題依然突出,其中餐飲服務員的衛生問題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強餐飲服務員的衛生管理工作是把住“病從口入”關的重要一環。有許多傳染病,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結核病和某些寄生蟲病等,往往通過不健康的服務員污染食品而引起。因此,餐飲服務員衛生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進餐者的身體健康,必須采取措施控制餐飲服務員的衛生。
一、餐飲服務員存在的主要衛生問題
(一)餐飲服務員的個人衛生問題
有的服務員不及時洗澡,身上的汗味很難聞,特別是在夏季,客人聞到后產生反感,從而影響了服務質量。有的男服務員為了趕時髦,留長發或其他“標新立異”的怪發型,甚至將頭發染色,我們常聽到的關于有消費者在食品中發現頭發的此類投訴,很可能是因為服務員不小心將脫落的頭發掉入食品中,從而直接影響食品衛生。有的服務員用香味很濃的護膚品護膚,在旁為客人服務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客人的反感。有的服務員留著長長的指甲,其實手指甲內有許多致病菌,而且指甲很長很臟,在為客人上菜、斟酒時會讓客人很反感。有的女服務員涂抹指甲油,而指甲油容易掉,若客人看見手指涂有指甲油會產生聯想,認為菜中也會有掉下的指甲油。有的服務員上班期間佩戴戒指、手鐲、手鏈、手表、耳環等有可能影響食品衛生和服務操作的飾物。有的將抹布或圍裙搭在肩上或夾在腋下,甚至用圍裙代替毛巾擦手或擦汗。有的服務員穿著工作衣隨意外出、上洗手間,易攜帶致病菌。
(二)餐飲服務員服務過程中的衛生問題
有的服務員不清洗雙手就直接擺臺。在擺放餐具、酒具時,用手直接抓拿,甚至將手指伸入杯碗內夾拿,讓手印留在了器具內側,從而影響了餐飲器具的美觀和衛生。在一些小型餐飲店里,常見到服務員上菜時不用托盤而直接用手端送菜盤和湯碗,甚至出現手指接觸碗口內側,進而接觸菜肴及湯汁的現象。有的服務員在上菜時不注意衛生,對著菜肴大聲說話,甚至對著菜肴咳嗽和打噴嚏,這樣很可能造成口腔、呼吸道飛沫對菜肴的污染。有的服務員在服務過程中不重視筷勺的使用衛生,沒有適當增設公勺和公筷,由此帶來一人單筷所引發的餐飲衛生問題,可能導致疾病的傳播。
(三)餐飲企業對服務員的衛生管理問題
盡管國家法律規定,餐飲服務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但有些餐飲企業尤其是小型餐飲企業還存在某些不規范之處,聘用沒有健康證的人做服務員,主要是來自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外來務工人員。有些餐飲企業為了省事,沒有定期對服務員進行有關食品衛生法的宣傳教育和衛生知識培訓以及法制、職業道德教育等,以致有的服務員根本沒有意識到講衛生的重要性,在進行服務時,也無視各項操作衛生制度,使食品安全衛生缺乏必要的保障。
二、餐飲服務員衛生問題的控制措施
(一)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1.服務員的身體和儀態衛生。服務員應當做到“五勤”,即勤洗澡、勤理發,勤刮胡須、勤刷牙、勤剪指甲。要求有條件的服務員每天洗澡,冬天也要每隔一兩天就洗澡,應該在工作前洗,以保證服務時身體無異味。頭發應經常清洗和梳理,保證頭上無異味,無頭屑。要求男服務員一般兩周左右理一次發,不留怪發型,長發不過耳,不留大鬢角,上班前梳理整齊。女服務員不留披肩長發,亦不能留怪發型,宜留短發,或在工作時將頭發盤起,必要時可戴上發網。男服務員每天刮一次胡須,保持面部干凈整潔。服務員要養成早晨、晚上刷牙的習慣,餐后要漱口。美麗潔白的牙齒,會給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勤剪指甲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起碼要求,服務員每星期要剪一至兩次指甲,女服務員不允許涂抹指甲油。勤洗手,保持手部的清潔,這樣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此外,餐飲服務員在崗位上應精神飽滿,態度熱情。要做到“七不”和“兩個注意”?!捌卟弧奔丛诳腿嗣媲安惶投?,不剔牙,不抓頭皮,不打哈欠,不摳鼻子,不吃食品,不嚼口香糖?!皟蓚€注意”即服務前注意不食韭菜、大蒜和大蔥等有強烈氣味的食品;在賓客面前咳嗽、打噴嚏須轉身,并掩住口鼻。上班期間不得佩戴任何有可能影響食品衛生和服務操作的飾物。
2.服務員的著裝衛生。餐飲服務員必須按照規定著裝,對工作服要經常清洗和熨燙,保持工作服的整潔衛生。男服務員西服褲的長度要適中,上衣平整清潔,紐扣齊全,襯衣要勤洗勤換,保證領子袖口無污漬。領帶扎結規范,長度適當,左胸前宜佩戴胸卡,腳穿指定的皮鞋,鞋面清潔光亮。女服務員著裝應大方得體,工作服的上衣應大小合身,裙子應長短適宜,清潔平整,宜配穿長筒全肉色絲襪,整體上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每位餐飲服務員至少要有兩套工作服。
(二)規范服務衛生
服務員養成良好的衛生操作習慣,既體現了對客人的禮貌,也是服務素質高的表現。
1.規范擺臺衛生。臺面是宴席的構成要素,擺臺衛生是宴席衛生的重要內容,而餐飲具的衛生是擺臺衛生的基礎。正式擺臺前,首先必須對所用的餐飲具進行必要的衛生檢查。餐用具有破損的,如餐盤有裂縫、破邊的,玻璃杯有破口等,要立即挑揀出來,不可繼續使用,以保證安全。服務員擺臺前必須清洗雙手,保證雙手的清潔衛生。餐具、酒具應用托盤托拿,在不分菜的餐桌上必須擺設公用筷和公用勺,以保證進食的衛生。
2.規范餐前服務衛生。進餐前,當客人到齊后,服務員應給每位客人送上一條餐巾,以給客人保持手、臉的衛生,這是餐前服務衛生必不可少的內容。所送餐巾要用盤具盛裝,遞送時用餐鉗夾取。
3.規范上菜服務衛生。服務員往往是上菜之前,最后一個對做好的菜進行質量控制和檢查的人。“顧客首先是用眼來品嘗”。餐廳內銷售的各種食品,服務員要從感觀上檢查其質量,如發現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則應立即調換。應使用清潔干凈的托盤為客人服務。如有菜湯、菜汁灑在托盤內,要及時清洗。托盤是服務員的工具,要養成隨時清潔托盤的好習慣。服務操作時動作要輕,要將聲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動作要輕,不但表現在上菜等服務上,而且走路、講話都要體現出這個要求。
4.規范餐間服務衛生。餐間服務衛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勤換食碟,當食碟尚未完全裝滿時,就應及時更換。應重視筷勺的使用衛生。運送杯具要使用托盤。拿杯時要拿杯的下半部,高腳杯要拿杯柱,不得拿杯口的部位。任何時候都不要將幾個杯子套摞在一起拿,或者抓住幾個杯子內壁一起拿。拿小件餐具如筷子、勺、刀叉時,筷子要帶筷子套放在杯盤里送給客人,小勺要拿勺把,刀叉要拿柄部??旰蜕妆仨毞闲l生要求,每次使用后必須清洗、消毒和保潔,以防止疾病的傳播。
5.規范餐后服務衛生。餐后應向客人再送一次餐巾,供客人清除面部和手上的油污。餐巾每次使用后應再次清洗、消毒和保潔,以防疾病傳播。對有傳染病的客人使用過的餐具、用具,不要與其他客人的餐具混在一起,要單獨存放、清洗,及時單獨做好消毒工作。當客人餐畢離席后,服務員應及時收拾餐桌,搞好桌面、地面衛生。
(三)個人衛生制度化
餐飲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一套衛生管理制度的保障。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長期的衛生教育培訓、必要制度措施以及高度的自覺性保障才能完成。
1.健康檢查,持證上崗?!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òú≡瓟y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餐飲服務員通過體格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疾病,便于及時治療和早日恢復健康,一方面可以使本人免受疾病折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把疾病傳染給廣大的消費者和自己的親屬。經定期檢查合格后,取得經當地衛生檢疫機構頒發的健康證,方能上崗,并隨身攜帶,以便監督機構的檢查。
2.宣傳教育和衛生培訓。餐飲服務員應定期接受有關食品衛生法的宣傳教育,充分認識個人衛生與飲食品質的密切關系,自覺按照衛生條例、制度辦事;每年都應接受衛生知識培訓和法制、職業道德教育;新近服務員和臨時服務員應做到培訓后上崗,只有通過衛生培訓,懂得講衛生的重要性,才能自覺遵守各項操作衛生制度,也才能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衛生。
3.建立必要的衛生獎懲制度。應針對本餐飲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衛生獎懲條例,把衛生管理工作列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考核、獎懲緊密掛鉤起來。要在支持工商、衛生等部門對企業進行檢查和監督的同時,認真抓好服務員衛生工作的檢查考核,做到經?;?、制度化。班組長每班檢查,部門經理每日檢查,總經理經常抽查。對于認真執行飲食衛生各項規章制度的服務人員進行表揚和必要的獎勵。檢查中,凡是發現違反食品衛生法規,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罰款。對于情節嚴重以及屢教不改或者造成食物中毒等重大事件的有關人員,可以根據國家食品衛生法令、法規精神和本企業內部員工獎懲條例的規定,分別給予行政處罰或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4.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餐飲服務員做好個人衛生的保證。餐飲服務員要增強職業道德觀念,提高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的意識。
三、結語
餐飲業生產的最終產品是食品。食品除了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狀,以及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外,還必須是無毒無害,即符合食品衛生質量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食品衛生質量是食品的第一要素。餐飲業衛生管理是一個綜合的、全面的系統管理。為了提高餐飲業的衛生質量及服務質量,服務員的衛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我國目前餐飲業衛生現狀,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是服務員的衛生問題。如果服務員出現衛生問題,就會影響最終的產品——食品的衛生質量。當前,我國的餐飲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必須加強對餐飲服務員的食品營養衛生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嚴格規范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享用到營養且衛生的食品。 【參考文獻】
[1]曾翔云.食品營養與衛生[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王紅梅.中式餐飲業的食品衛生管理[J].旅游科學,2001,(4).
關于餐飲食品的自查報告1
xx酒店酒店位于蘄春縣漕河鎮新四路265號,交通便利,地段繁華,營業面積200平方米。
為了做好酒店食品衛生,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營造良好的經營衛生環境,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酒店將廚房、樓面、和門前屋后的衛生管理作為日常工作重點來抓。下面就有關情況作一介紹:
一、廚房基本情況
酒店以餐飲為主,于20年8月8日開業,衷情營業面積200平方米,廚房面積50平方米。面有做從業人員10人,其中廚師5人,招待員5人。
酒店堅持“質量第一,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制度健全,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全力打造農家菜品牌。我們成立了大堂經理牽頭,廚師長、采購部、樓層部具體負責的衛生管理領導小組,各司其職,確保安全,讓顧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二、盡職盡責,嚴把質量關
嚴格執行國家的《食品安全法》和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加強食品進貨和銷售環節的質量管理,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是把購進關。特別是對肉類、水產品、干貨、調味品、蔬菜類、家禽類、冷凍品類等大眾商品、原料的采購,確定供應商,供應商必須“三證”齊全,達標后簽訂供貨合同,明確責任,明確制約辦法和違規處罰措施。采購實行專人負責,落實管理責任制。采購人員為第一責任人,驗收、計量為第二責任人,經理為第三責任人,一級替一級負責,嚴把質量關。
二是合理保管存放商品、食品,倉庫保管員要做好商品、食品數量、質量、出入貨物的登記,建立臺帳,做到先進先出,易壞先用,分類存放的保管原則。定期對商品、食品的保質日期、衛生進行大檢查,對過期、霉變、異味及時報廢處理。
三、切實重視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為了更好加強對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力度,酒店先后制定了《食品質量管理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商品采購管理制度》。工作人員分工負責,從未發生過任何食品安全事故,xx的農家菜品牌已成為蘄春人民心中的品牌。
衛生管理領導小組
為做好酒店的食品衛生、樓面環境衛生工作,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營造良好的經營衛生環境,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x
成 員:xx
衛生管理領導小組負責酒店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的全面管理,定時檢查、考核、通報。
關于餐飲食品的自查報告2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不論是城市還是鄉鎮,都不可以掉以輕心。橋龍鄉在嘉陵區區委、區政府和區食藥局的正確領導下,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安平所的幫助和指導下,認真按照市、區關于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監督與管理。現將我鄉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組織及制度建設情況。
一是領導重視,機構健全。為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成立了以鄉長彭宏為組長,分管領導副鄉長雷春燕為副組長,鄉直各部門、各村(社區)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藥品領導小組。成立食品藥品安全辦公室,由分管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另設專職人員2名,負責食安辦的具體工作。落實了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政府目標管理,與各村、社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聘請了10名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做到了組織落實、人員落實、場所落實。
二是制定制度,按章辦事。根據市、區文件要求,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各項管理制度,包括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管理制度、農村家宴申報制度、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制度、舉報投訴受理制度、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會議制度、食品藥品安全事故報告等制度。
三是加強培訓,提高素質。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重在監管、首在宣傳。為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公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認識,我鄉落實專項工作經費,每季度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制定了宣傳實施方案。利用廣播、標語、宣傳欄、宣傳單等載體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管理舉報辦法等,使食品藥品安全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截止今年7月,我鄉已制作宣傳標語7幅、宣傳欄2個,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廣播宣傳15次;加大對協管員和從業人員的專題培訓,以會代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先后召開了全鄉衛生室醫生業務培訓會、全鄉農村家宴廚師法規政策宣講和業務培訓會、全鄉餐飲單位負責人等專題會議。
(二)工作開展情況。
1、開展調查摸底,建立監管檔案
截止7月20日,食安辦工作人員,村(社區)協管員對轄區內的餐飲服務、藥械經營使用、食品生產、食品流通單位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建立了登記臺賬,開展日常巡查、做好巡查登記,全鄉食品、餐飲、藥品器械、地址、生產許可證號、許可期限、經營范圍、負責人、化妝品等41家單位和個人全部登記在冊。臺帳細化到單位名稱聯系電話、從業人數等具體項目,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
2、突出重點,開展好專項整治活動。
一是加強節假日期間食品藥品安全檢查。以元旦、春節、“五一”、端午等節假日為重點時段,加強對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村家宴、農貿市場、小餐館等重點巡查對象,協同食品藥監、衛生、農業等部門,認真開展食品藥品安全聯合執法大檢查。真正做到及時處理、排除各種食品安全隱患,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二是在重點領域開展各項專項整治活動。
第一,鄉食安辦和安平食品藥品監管所、派出所、橋龍衛生院等部門人員進行大排查。
第二,加強對校園食品藥品安全進行專項整治。
第三,對農村家宴進行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截止目前,我鄉無一例農村家宴事故發生
二、存在的困難和不足。
雖然我鄉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
一是各村轄區內經營店普遍沒有經營許可證,協管員對于日常巡查記錄不明細。
二是部分協管員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積累不多,培訓沒有完全跟上,部分協管員認識不到位
三是專項資金不足,對于有些整治活動不能很好的開展。
四是對場鎮的臨時茶館跟蹤不到位,主要是人員少。
三、下一步改進措施
【關鍵詞】 餐飲具;消毒;合格率
餐具消毒是控制消化道傳染病和降低食源性疾患,保障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為了解我區公共餐飲具消毒現狀,便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衛生管理,我們于2007年對轄區中、小型餐飲單位、食品攤點的餐飲具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測,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來源于我區2007年882家飲食行業各類餐飲具隨機無菌抽樣的樣品。
1.2 采樣
采用大腸菌群快速檢驗紙片,隨機抽取待用餐具,每份貼紙片2張,每張紙片面積為5 cm×5 cm,用無菌生理鹽水潤濕紙片后,立即貼于食具內側面,30 s后取下,置于無菌塑料袋內。
1.3 檢驗方法
將采集的紙片置于37 ℃培養12 ~16 h,若紙片呈均勻紫蘭色,為陰性;若紙片在深蘭色背景上出現紅色斑點,周圍有黃暈或紙片變黃色,并在黃色背景出現紅色斑點或片狀紅暈,則為陽性。國家標準為50 cm2大腸菌群檢驗紙片不得檢出大腸菌群。
1.4 評價
依據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14934-94[1]評價,檢出大腸群菌陽性為不合格,1個餐廳有1份餐具檢出陽性即判定為該店餐具消毒不合格。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規模餐廳消毒質量檢測情況
從表1可見,共監測各種飲食行業882家。其中大型餐廳合格率為94.33%、中型餐廳合格率為81.30%、小型餐廳合格率為58.45%。從表2可見,經χ2檢驗,P
2.2 各類餐飲具檢測結果比較
從表3可見,共檢測各種餐飲具1 520份,杯類合格率最高,為77.78%,盤類次之,為67.24%,碗類和勺類依次減少,分別為62.76%、56.11%,從表4可見,經χ2檢驗,P
3 討 論
大型餐廳餐飲具消毒效果最好,中型餐廳次之,小型餐廳消毒效果最差。餐廳規模越大,設備越完善,餐具消毒柜使用率越高,餐具消毒管理越好,餐具消毒合格率也越高,而小型餐廳消毒設施不完善,使用消毒柜較少,管理較差,合格率低[2]。小型餐廳由于規模小,操作間面積小,沒有單獨的洗消間(區域),餐飲具保潔設施不完善,易造成二次污染,且餐飲具數量不足,不能滿足正??土髁康男枰?,尤其在用餐高峰常不消毒使用。
4 措 施
4.1 嚴格消毒制度和消毒技術規范
制定切實可行的餐飲具清洗消毒的操作規程。完善餐飲具洗消設施,設置單獨的洗消間(區域),有專用水池,清洗時嚴格按照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五保潔,嚴禁與清洗蔬菜、肉類等其他水池混用。按照餐廳規模的大小,配備不同消毒設施,大、中型餐廳配備電氣兩用消毒車,電子消毒柜等大型消毒設施;小型餐廳配備相應數量的電子消毒柜。消毒后的餐飲具必須儲存在餐飲具專用保潔柜內,并對保潔柜定期進行消毒處理,保持其干燥、潔凈[1]540-542。
4.2 嚴格衛生許可
加強中、小型餐廳和食品攤點的預防性衛生監督和經常性衛生監督工作,按照GB14934―94《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規定,增加監測頻次,每月至少一次,每次取樣6~10樣。
4.3 做好從業人員的崗前培訓
加大衛生知識培訓力度,加強餐飲業消毒管理制度和企業自身管理,只有從業人員自身重視了消毒工作,并熟悉掌握餐具的各種消毒方法,才能主動、認真的作好餐飲具的消毒工作,從根本上保證餐飲具使用前的清潔、消毒,符合國家衛生標準[2]57。總之,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執行《食品衛生法》,確保人民身體健康,餐飲具消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對餐飲業的監督和監測,強化衛生管理,齊抓共管,完善衛生設施,落實餐飲具的消毒工作,提高餐飲具的消毒質量,把住病從口入,嚴防重大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