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范文第1篇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特點;發展趨勢

      建筑工程的建設的好壞程度,對于社會發展與進步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而建筑工程的高質量建設更是依靠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來實現的。由此可見,建筑工程技術為社會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這也是當前建筑企業必須重視的關鍵內容。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探討建筑工程技術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以便使其能夠在建筑行業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最終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實際上,本文在研究建筑工程技術的同時,也是對建筑工程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前瞻。

      一、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

      本文主要建筑工程技術的總體特點、傳統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以及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特點三個方面來說明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

      1.1建筑工程技術的總體特點

      建筑工程技術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建筑工程技術涵蓋了采暖衛生與煤氣工程、土木建筑、電梯以及消防這四個最主要的方面。而這四個主要方面不僅僅只單一的是其自身的知識,這里面還涉及了其它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一些學科之間的交叉知識。對于這些技術的掌握需要掌握好其基本理論知識,對于學生是很容易接觸到這些理論知識的,每所理工類高校都會設有專門的理論課程供學生學習。建筑工程技術人員除了這些操作能力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以便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做出規劃設計,讓整個建筑過程變得完美,因此建筑工程技術也要求管理學方面的知識。

      建筑工程技術同樣也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它作為建筑工程的支持技術手段,要想掌握,需要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階段中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并通過在實際的實踐中所掌握的具體技術和技術經驗做出精確和專業的判斷。由于建筑工程自身需要科學并且規范的管理,因此建筑工程技術的實施也需要達到高標準的要求。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建筑工程技術自然也要與時俱進,這也就意味著建筑工程技術人員自身的素質和技術也要提升,要不斷更新自己掌握的建筑工程技術。

      建筑工程技術的更新速度比較快。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這也為我國的建筑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建筑工程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改革開放加大了我國學習國外先進建筑工程技術的機會,同時先進的建筑工程設備和儀器也需要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如何操作。隨著我國在建筑工程方面專業人才的大力度培養,我國在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會有質的飛越。

      1.2傳統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

      建筑業的發展的初期,人們對于建筑工程技術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要求可以建造能夠居住的建筑,因此建筑呈現單一化的特點,而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速度也比較緩慢。與建筑一樣,建筑工程技術也呈現單一化的特點,并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口數量不斷增長,不管是人類居住環境,還是社會行業的發展程度,對于建筑工程需求的數量都不斷增加。由于傳統的建筑材料以及傳統的搭建技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并且這種技術也不適合推廣,于是傳統的搭建技術逐漸向混凝土技術發展。在這一發展階段,建筑工程技術仍然沒有得到太多重視,只是滿足了當時社會對于建筑的需求。這種建筑工程技術建造出來的建筑雖然使用壽命較長,但是這種建筑工程技術也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進一步分析,這種建筑工程技術在我國歷史上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一直沿用到了近代,雖然我國在古代也存在技術性較高的建筑,但是數量極為稀少,傳統建筑工程的特點在主流上還是較單一的,因而傳統的建筑工程技術發展處在單一、較低的水平。

      1.3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

      到了現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建筑物的質量和要求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現代的需求,建筑行業開始在建筑工程技術方面投入了更多精力,對建筑進行了重新定位,使建造出的建筑除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外,還要讓它滿足人們的審美及其它需要。例如,現在很多建筑都具有娛樂功能并且呈現舒適度高、節能、環保等特點,這是傳統建筑技術所無法相比的。現代建筑工程技術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特點,一些新技術的融入也使現代建筑工程技術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加強大的技術支持。具體說來,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建筑工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減少建筑對于環境的破壞,保持生態的平衡性,促進建筑物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引入其它理論知識,使建造的建筑具有更大的科技性,能夠提升建筑的社會和生態效益;融入現代的智能技術,實現建筑的自動化管理,為人們創造一個更舒適、高效、便捷的建筑環境。

      二、建筑工程技術的展趨勢

      隨著人們對于建筑要求以及建筑技術的不斷提高,建筑工程技術將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并且對于其中一些細節方面例如焊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此外,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發展,使建筑工程中更多的采用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能夠實現建筑工程實施中的實時校對、實時監督和實時控制,保證建筑安裝工程的質量達標。因此,建筑工程技術也會朝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另外,集成化的建筑工程技術能夠實現多種工程技術的有效結合,提高建筑工程技術的總體水平,來滿足人們未來對于建筑業的要求。隨著人們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建筑需要滿足人們居住、工作、娛樂等不同方面的需求,因此建筑工程的要求技術會朝著精細化、集成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使建筑工程技術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了解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推動建筑行業發展的繁榮昌盛。社會的發展會推動建筑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技術只有不斷發展才能滿足社會需要。本文從建筑工程技術所具有的特點展開論述,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相關探討。建筑工程技術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凸顯自身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業內環境,促進良性競爭,使建筑工程技術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爭取在未來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里,大大促進建筑施工領域的持續與健康發展,并支持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蘇俊,王昕明,趙志高.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設想[J].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10,(2).

      [2] 何偉.淺談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2).

      [3] 王大超.建筑工程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分析[J].魅力中國,2014,(10):351-351.

      [4] 吳永超.探討建筑工程技術的特點與發展趨勢[J].房地產導刊,2014,(28).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范文第2篇

      【關鍵詞】高職教育 專升本 應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44-02

      對于一所正在“申本”的高職院校,不僅現有辦學基本條件必須滿足國家對本科院校要求的評估,思想認識上也必須有升本的先期準備,就是要進一步地完成“內涵升本”。教育觀念上的正確認識,直接指導著后續的各項“申本”工作,也為升本后的人才培養奠定方向。

      基于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申本過程,對以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基礎,升格為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的思想認識和工作思路做必要的探討,針對實際,化繁為簡,確立觀念。

      1.高等教育應用型與研究型的區別

      教育部提出“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精神,有較強的創新意識的本科人才培養要求。但是,高等教育應用型與研究型具體的區分在此要求上并未真正明確,只是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討。

      1.1 研究型本科教育

      普通教育本科的課程體系以“寬口徑、厚基礎”為標準,課程設置更多的是考慮學科的完整性,知識結構的相互銜接和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要求學生基礎理論扎實,注重理論和理論創新能力的教育,培養的是學科型、學術型、研究型的人才,未來主要從事本學科領域的初級研究、產品設計與開發工作。雖然說,也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重點是放在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上,開展研究性、探索性技術的訓練和素質的培養,為學生以后的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1.2 應用型本科

      從“應用型本科”也被稱之為“高職本科”來看,就是具有高職的特點,所以是職業教育的一個層次。“應用型本科”,顧名思義,主要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以適應“當下”社會需要為目標,直接應用各種現有技術開展工作的技術工程師、技術管理人員和技術研究人員等人才,突出“能設計、會施工、懂管理”的實用性,較研究型本科人才有更強的現場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型本科辦學定位,一是主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行業發展服務,二是為學生的成長和職業發展服務。

      應用型本科培養的應是具有較好的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知識,具有學科應用開發、專利和實際操作技術能力,具有能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知識結構,能夠滿足從事生產、管理一線的工作的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所以要求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比較強的實踐與研發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

      新型應用型本科相對于傳統本科,要更注重技術知識的培養;相對于理論研究,更注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相對于學科和知識縱向精深,更注重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相對于實驗驗證理論,更注重理論指導實際;相對于繼續升學的教育,更注重于就業導向。

      簡言之:應用型本科相對研究型而言,對科研開發能力不作太高的要求;重要的是所學知識和技術,能及時地在“當下”使用。

      2.應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與高職高專教育的區別

      在職業教育的層面上,應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與高職高專教育具有共同屬性,就是職業性。培養目標都是面向現場一線,注重所學知識和能力培養的實用性,但二者在職業崗位的技術含量和管理層次是有所不同。

      2.1高職高專的職業教育

      高職根據職業崗位要求,是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構建基礎理論、專門知識。主要掌握技能性的實踐能力,重在常規操作,即運用成熟技術,按既定規范操作,強調熟練性、規范性,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初步能力。

      2.2應用型本科教育

      應用型本科教育則要求理論基礎相對“足夠、扎實”,但不要求“深究”。同時,要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重視系統的專業思維訓練,培養技術性的實踐能力,重在非常規操作,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就要求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上,應該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的技術使用、推廣和轉換能力。

      簡言之:高職高專教育的結果是“知其然”、“使其然”,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結果還要“知其所以然”。

      3.具體到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與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教學上的區別

      二者區別的重要表現形式就是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指大學為達到專業培養目標而設計,并指導學生學習的所有內容及其構成要素的總和。而課程設置是課程體系教學計劃的核心內容。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決定了課程設置上的差異性。

      3.1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是以建筑企業施工員崗位為主,而后拓展到工程現場的其它工作崗位。在建設工程項目中可從事施工員、監理員、內業員、質檢員、材料員、實驗員、測量員、造價員等崗位工作。

      3.2 應用型土木工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

      應用型土木工程本科(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養目標是能從事建筑工程與地下工程領域的設計、施工、監理、監測等技術應用和技術管理工作的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

      3.3課程設置上的區別

      以福州海峽職業技術學院首批申辦本科的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為例,人才培養方案是在參照教育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基礎上制定的課程體系,并進行課程設置。

      3.3.1專業基礎知識上的重要區別

      對于土木工程來說,力學是工程原理的核心基礎知識。在力學的教學上,高職的工程(建筑)力學是一門融合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的綜合課程,所以在知識上只是一種“必需、夠用”的淺顯學習;而本科的力學課程體系中分別開設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等課程,是作為重要的必須深入學習掌握的基礎知識。

      3.3.2專業性課程上的重要區別

      建筑設計是建筑施工的依據,設計中體現的是建筑工程的原理。這種專業性課程體系上的區別,已經很清晰地把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與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的教育層次劃分開來。

      4.教育觀念實現內涵升本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隊伍的主體尚處于對新的應用型本科教學要求的認知、理解和適應的過程中,清晰的應用型本科教育理念是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前提。首先要避免“本科教育專科化”現象。

      升本后的培養目標不同,學生層次提升,中學的基礎知識相對扎實,領悟力也與高職學生相比有所提高,要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調整教學內容,基礎和理論的教學必須要加大加深,增強學生的發展后勁。

      5.正確認識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

      進入本科就引入了學科的問題,所以,首先就要對此有透徹正確的認識。

      5.1什么是學科與學科建設

      高等學校的學科主要指學術的分類,即按科學知識體系而劃分的門類。學科建設主要包括學科定位(學科方向、發展層次)、學科隊伍(學科帶頭人、學科梯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基地(實驗室、重點學科、設備等)、學科管理等六個要素。

      5.2區別看待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

      專業是指高校根據社會分工需要而劃分的學業門類。專業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專科教育只強調一個中心,即以教學為中心,也就是專業建設,所以,高職是以專業建設為中心。

      學科發展的目標是知識的發現和創新,學科以知識形態的成果服務于社會,一般稱之為科研成果。傳統本科教育強調兩個中心,即教學與科研,通過科研(學科建設)來促進教學(專業建設)。所以,研究型本科應以學科建設為中心。

      那么應用型本科呢?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5.3學科與專業的辯證關系

      本科教育中,學科是專業的基礎,專業是對學科的選擇與組織,按專業培養要求,在系列的學科門類中一般選擇一至三個學科作為專業的主干學科。專業的特色化促進學科知識的豐富與發展,專業特色在本質上就是學科特色。

      5.4應用型本科在此問題上的探討

      新建應用型本科在建設初期,高職向應用型本科轉軌需要一定時間進行內涵升本,過早或過分地強調學科化,追求完美,將會力不從心,也將偏離辦學方向。所以,專業建設依舊應該是新建應用型本科的主要任務,只有在內涵升本達到一定程度后,也就自然地強化了學科建設。

      參考文獻:

      [1]李鐵林.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之比較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6,(11).

      [2]吳邵蘭.論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及實施策略[J].現代企業教育,2009,(22).

      [3]潘懋元.什么是應用型本科?高教探索.2010,(1).

      [4]李萬木,謝明榮.應用型本科教育與普通本科和高職高專教育之比較[J].職業教育研究雜志,2006,(10).

      [5]程忠國,李玉春,劉丹青.高職本科:一個亟待探索與創新的教育層次[J].教育與職業,2007,(24).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范文第3篇

      1.就業崗位群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線技術與管理等工作相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就業方向為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材料員、測量員、資料員、預算員、監理、項目經理、質檢員等。

      2.職業能力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職業能力主要包括:

      (1)建筑施工能力能夠熟練的進行施工圖的識讀和施工測量放線,掌握施工技術,建筑材料的性能及應用,了解施工機械的選擇、施工組織與管理。

      (2)工程技術資料編制能力能夠熟練的進行施工識讀,掌握土建工程預算、技術標的編制方法,熟練運用相關造價軟件。

      (3)工程項目管理能力掌握施工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成本控制、現場管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和工程監理的能力。

      (4)工程設計和檢測能力熟練掌握工程制圖軟件,了解結構設計軟件,具備初步的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能力,掌握一些材料檢測的方法,具備一定工程質量檢測和加固的能力。

      二、實訓基地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突出職業綜合能力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成集學、研、培于一體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基地實現功能系列化、環境真實化、人員職業化、設備生產化、管理企業化,為專業教學實訓、教學改革、師資培養、技能培訓、技術服務與研發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2.具體目標

      (1)硬件方面達到以下目標:建成土工與地基基礎實訓中心、工程測量實訓中心、建筑材料實訓中心、建筑工程專業機房、建筑結構與施工技術實訓中心、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研發中心。

      (2)軟件方面達到以下目標:①有效的利用實訓基地這一平臺,與行業、企業專家合作,提升日常教學實訓的質量,進行項目教學改革,開發實訓教材,形成一流的師資隊伍。②面向社會開展行業企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以及新標準、新規范的推廣和示范。③借助實訓基地的場地、設備和師資,為企業提供相關技術服務,與企業共同開展產品推廣和技術研發工作。

      三、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

      按照“學校與企業相結合、新建與挖潛相結合、特色與共享相結合、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理論與實訓相結合、近期與未來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建設,其實訓分區、項目設置與儀器設備的配置按以下思路實施:

      (1)整個實訓基地的儀器設備配置既涵蓋當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常規技術、主流技術的相關內容(如建筑施工工藝與方法、基本工種的操作工藝、工程測量、建筑材料檢測等);又要展示現代建筑施工先進技術水平內容(如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新技術、建筑節能與環境監測等)。

      (2)實訓分區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主干課程及核心技術課程內容為構建主線,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主要反映《建筑材料》、《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鋼結構》、《工程制圖與CAD》、《工程測量》、《鋼筋混凝土平法識圖》、《建筑力學》、《建筑施工技術》、《工程項目管理》等課程中核心知識點和能力訓練的要求。

      (3)實訓項目設置融合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一線相關職業崗位當前及未來五~十年內的能力培養要求,既能適應建筑工程相關職業崗位當前工作的實際需要,又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其能力培養主要包含施工技術應用能力、建筑材料、工程質量的檢測與監控能力(含現場檢測及室內測試)、建筑施工機械操作能力等,同時又為培養學生具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及工程造價、建筑工程識圖與制圖、工程項目現場管理以及建筑施工創新思維等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畢業后即能從事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資料員、材料員、測量員、監理員等職業崗位工作。

      (4)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所應具備的技術應用與現場管理能力的要求,整合出所應包含的能力與技能模塊,分解出各能力與技能模塊的要素內容,落實相應的實訓項目,再根據實訓項目內容配置相應的儀器設備及硬軟件等,從而確保實訓儀器設備的實用性、系統性、完整性與先進性。

      (5)依據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檢測與試驗的有關最新文件、標準及規范等要求,在今后的發展中,結合校內現有的建筑工程方面的儀器設備配置情況對原有的實驗實訓儀器設備作進一步的配套、更新與添置,并對其中使用年代較久、技術標準已落后的儀器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通過該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僅要為本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提供實習實訓場所,并能夠面向建筑市場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行業企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崗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應用服務等,形成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實訓基地。

      四、實訓基地建設內容

      1.土工與地基基礎實訓中心

      (1)土工實訓室主要進行土的含水量、剪切、液塑限、壓縮、滲透、擊實、地基承載力及抗剪強度等實訓。主要儀器有:三軸儀、電熱恒溫干燥箱、固結儀、擊實儀、十字板剪力儀、靜力觸探儀、地基承載力檢測儀。

      (2)樁基工程檢測實訓室主要進行樁基低應變、高應變、超聲波測試及靜載荷實驗;灌注樁鉆孔質量監控與檢測;基坑支護檢測;錨桿抗拔力實驗等實訓。主要儀器有:灌注樁鉆孔測井系統、樁基超聲波檢測儀、樁基低應變動測儀、樁基高應變動測儀、靜載自動記錄系統、液壓千斤頂、反力梁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對外營業,承接一些土工、地基基礎的檢測任務。

      2.工程測量中心

      (1)工程測量實訓室主要進行高程、角度、水平距離、導線、點的測量儀器的認知實訓。主要儀器有:光學水準儀、電子水準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紅外線測距儀、GPS等。

      (2)地形測繪及工程放樣實訓區主要進行平面圖測繪、地形測繪、工程放樣實訓等。主要儀器有:光學水準儀、電子水準儀、光學經緯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紅外線測距儀、GPS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對外營業,承接一些工程測量和地形測繪的任務。

      3.建筑材料實訓中心

      (1)建筑材料實訓室主要進行水泥、混凝土、砂漿等物理力學性能實驗;建筑用砂、石性能試驗;砂漿的抗凍性能、收縮性能、抗滲性能試驗;瀝青的針入度、延伸度、軟化點及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等實訓。主要儀器有:混凝土滲透儀、水泥流動度測定儀、混凝土貫入阻力儀、瀝青針入度儀、馬歇爾穩定度試驗儀、瀝青延伸儀、薄膜加熱烘箱、砼攪拌機、水泥負壓篩析儀等。

      (2)建筑材料檢測室主要進行鋼筋力學性能、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砂漿試塊的抗壓強度及水泥膠砂強度等測試實訓。主要儀器有:液壓萬能試驗機、鋼筋彎曲試驗機、水泥膠砂抗折抗壓試驗機、混凝土壓力機等。

      (3)材料試配實訓室主要進行混凝土、砂漿配合比實驗。主要儀器有:混凝土攪拌機、振動臺、塌落度筒、容積升、電子秤、電子天平、量筒、試模、導棒等。

      (4)材料養護室主要進行試塊的養護。主要儀器設備有:空調、貨架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對外營業,承接一些建筑材料檢測的任務。

      4.建筑工程專業機房

      (1)工程制圖與CAD實訓室主要進行工程制圖實訓。主要設備有: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繪圖儀、天正CAD軟件、CAD軟件、PKPM結構設計軟件。

      (2)工程造價實訓室主要進行工程算量與計價實訓。主要設備有: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打印機、廣聯達軟件、魯班工程算量軟件、PKPM造價軟件、BIM、招投標實驗教學模擬仿真系統等。

      (3)工程項目管理與施工方案編制實訓室主要進行項目管理實訓和施工方案編制實訓。主要設備有: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打印機、PKPM施工管理與方案編制軟件。

      5.建筑結構與施工技術實訓中心

      (1)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室主要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認知。主要設備有: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實體模型和仿真模型。

      (2)鋼結構實訓室主要進行鋼結構認知、鋼結構加工制作與安裝實訓、鋼結構工程質量檢測以及主體結構工程測試等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鋼結構實體與仿真模型、全自動擺錘沖擊試驗機、高精度裂紋測探儀、高級數字超聲波探傷儀、便攜式X射線探傷機、高強螺栓檢測儀、數據采集裝置、超聲波測厚儀、自動埋弧焊機、等離子弧切割機、原位壓力機、鋼筋定位儀、保護層厚度測定儀等。

      (3)基本技能實訓區主要進行木工、鋼筋工、瓦工施工操作技能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鋼筋彎曲機、鋼筋調直機、對焊機、電焊機、電圓鋸、電刨、抹光機及各類小型工具等。

      (4)常規施工技術實訓區主要進行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支架工程的加工制作與安裝以及磚墻砌筑施工等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鋼筋混凝土梁、板、柱、樓梯、雨棚、基礎、砌體、鋼管腳手架、模板等常規施工實物。

      (5)預應力混凝土及高層施工技術實訓區主要進行預應力混凝土后張梁施工技術及操作技能實訓,高層建筑滑模、爬模與桁架組合系統施工技術實訓。主要儀器設備有:穿心式液壓千斤頂、高壓油泵、壓漿機、攪拌機、后張試驗梁、群錨、波紋管、鋼絞線、高層建筑滑模、爬模與桁架組合系統成套設備,含液壓系統、滑升千斤頂、爬升千斤頂、控制臺、操作平臺、桁架模板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開展一些面向社會和企業的崗位培訓和技能鑒定工作。

      6.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研發中心

      (1)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展示研發室主要進行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的認知和研發。主要設備有:展示柜、材料樣品、建筑模型、電腦。

      (2)建筑節能與環境檢測室主要進行建筑節能和環境檢測。主要儀器設備有:建筑熱能能耗監測系統、建筑日照強度模擬系統、氧氣檢測儀、甲醛測試儀、平板導熱系統測定儀、中空玻璃露點儀、室內空氣中苯及TVOC專用檢測包、石材r輻射儀、石材放射性檢測儀、建筑涂料耐洗刷儀等。該實訓中心經過發展,可與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共同進行培訓和研發工作,同時還可作為企業對外展示的平臺。

      五、建設舉措

      (1)成立實訓基地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管理、制訂規章,督促、檢查本基地的正常運行,做到“凡事有章程,凡事有人管,凡事有記錄”。

      (2)找到行業、企業和教學領域的專家,對建設方案進行充分的論證,提出建設意見和建議。隨著建設的推進,還分階段對建設內容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意見。

      (3)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運行。

      (4)建設高素質的專任教師隊伍和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職業能力;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2-0145-02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建筑產業以及房地產業的發展也相對比較快速,因此,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高職院校主要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服務、管理、生產第一線所需要的、具有綜合素質和較強的職業能力的職業型人才。而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以培養建筑生產所需的管理崗位和具備建筑施工技術的高等技術專門人才為基本目標。職業能力隨著學生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性,在學生以后的整個職業生涯中起相當重要的作用。

      1 職業能力的具體內涵

      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相關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實質上就是指人們從事一種或者多種職業所必備的、并且能夠在職業行為中顯現出的各種能力的綜合,其中主要包含人的表達溝通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工作勝任能力等。職業能力由綜合能力、專業能力、一般職業能力構成。所謂的綜合能力是指社會普遍都重視培養的關鍵能力,主要包含了跨職業的個人能力、方法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四個方面的內容。而專業能力則是指專項能力、專業技能、專門知識等與從事的職業緊密相關的一些基礎性的能力,同時也是職業活動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條件。一般職業能力主要包含環境的適應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為不管什么職業崗位都具有相應的職業責任要求,職業能力就是能夠保證勝任某種職業的必備條件。

      2 建筑生產企業對工作人員職業能力的要求

      建筑生產企業對工作人員職業能力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專業理論知識和心理道德素質上。不同的企業在對待畢業生的學歷程度上也體現出不同的態度,有的企業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勤奮踏實,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心理道德素質也更優于其他學生,他們覺得高職院校的學生一定要有準確的自我定位,更懂得吃苦耐勞。有些企業認為,在新時代人際交流溝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必須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現階段,有很大一部分的畢業生都缺乏這一方面的能力,學校應該針對這種現象進行培養。經調查分析,建筑工程企業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也有不同的要求。對施工人員要求具備繪圖和識圖的能力、項目工程管理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能力;對質量員和安全員要求具有在生產一線施工現場的控制與質量檢查的能力;資料員必須具備生產一線施工現場的收集資料,并對其進行整理、歸納與管理的能力;工程的造價員必須具備生產一線施工現場建筑工程的計價、計量以及對工程資料進行分析的能力;除此之外,工程的監督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工程生產一線的監督管理能力。

      3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相關措施

      3.1 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主導作用

      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重視對學生團結合作、吃苦耐勞、踏實肯干、愛崗敬業等職業素質的培養,培養出大批應用型的專門人才以此來取得企業的支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發現并且解決在高職教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仔細探討各個實踐環節中的考核要求和標準,加強對重點實踐環節的管理和考核,從而使高職院校在高職教育中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

      3.2 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建設跨企業的實訓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從建筑行業的角度來說,很多中小型的企業很難獨自建立職業教育的中心,因此,組織跨企業的實訓中心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進行職業教育的方式。校外的實習中心將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不同功能的實踐基地,不僅要有頂崗的實訓基地,而且還要有跟崗的實訓基地;既要包含鋼筋混凝土工程建設的實訓基地,也要有砌體結構、鋼結構等各種類型的實訓基地。

      3.3 建立校內的實訓基地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學校進行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應該強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只有在充分了解這道工序的具體操作過程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會對工藝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同時也能夠強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建設校內的實訓基地勢在必行。校內的實訓基地就相當于縮小版的未來的職業崗位,在校內的實訓基地中,學生能夠接觸到在實際的建筑工地施工中一些設備和器具,使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可以立體地在頭腦中呈現出來,為畢業之后的頂崗實習奠定了堅實的

      基礎。

      3.4 建立“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

      可以引導學生實施實訓操作的高職教師必然是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雙師素質”教師要求高職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知識,還要有實踐經驗,而且教師團隊中應有些擅長實踐,有些擅長理論。同時也要堅持送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加強“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的建設就應該增加高職院校教師中具備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所占的比例。在引進人才時高職院校應該主動地從本地的一些知名企業中引入一批具有高操作技能、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專業基礎、具備基礎的教師素質的專業人員來豐富教師團隊。加強“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建設,在引進“雙師素質”教師的同時,還應該把學校的專職教師“送出去”,強化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利用“送出去、請進來”原則,加速建設教師團隊。

      3.5 建立完善的學生評估體系

      為了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解放思想、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還應該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合理科學的激勵評估制度,通過實施合理的激勵評估制度,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以及創造性思維活動。高職應該建立健全大學生科研競賽獎勵制度、大學生實踐經費申請制度等,使高職院校的學生既保持充足的動力又有一定的壓力,從而激發出學生無窮的創造力,進而有效調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安排相應部門為大學生實施實踐活動提供幫助以及保障實踐場所、材料、經費等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教學作為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一個主要類型,加強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以及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觀。高職院校的教育擔負著培養管理、服務、建設、生產第一線所需要的職業人才的艱巨使命,因此,高職院校一定要大力促進工學結合,強化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并且與相關企業進行合理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職院校學生。

      參考文獻

      建筑工程技術的職業定位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課程體系;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還存在著目標定位不準確的問題,對人才培養的目標沒有科學的界定。因此,科學、準確地定位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思路是解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瓶頸的首要問題。高職院校屬于培養高等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高校,學生的培養目標、知識結構、培養模式等與本科高校存在明顯區別。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與高等教育相適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更要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以就業為導向,以取得職業認證為畢業考核條件,以培養職業化能力為核心,并通過創新培養方式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1]。

      二、專業建設的思路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是筆者所在學院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專業,本專業主要是針對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而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的情況而設置的。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建筑業的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建筑電氣方向,具體的就業崗位包括建筑設備安裝施工員、造價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資料員、設計助理、設備運行管理員等,畢業生工作單位主要是建筑設備施工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建設單位、監理公司、建筑設計院、市政管網歸屬公司(如燃氣公司、熱力公司等)和物業管理公司等,畢業生可獲得的崗位資格證書包括設備安裝施工員證、造價員證、質檢員證、安全員證、材料員證、資料員證、測量員證等。根據以上專業定位的需要,提出本專業建設的思路。

      (一)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建設培養的是面向建筑設備安裝工程生產第一線的精通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又懂管理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本專業建設的整體思路可以確定為以建筑設備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基礎和重點,以建筑設備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培養為必要條件和拓展方向,突出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并將其作為專業建設的核心和特色,以建筑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有益補充,專業建設的關鍵是課程建設及其優化整合。

      (二)專業建設的核心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的是建筑設備水暖通和建筑電氣方向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較強的相關專業領域就業競爭力、相應的擇業適應性和靈活性以及未來良好的職業發展能力。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也是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可靠保證,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深入調查,及時了解建設行業、企業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優化調整本專業的課程設置。突出以實際工程為背景的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訓練,構建以項目導向、工作過程為教學組織特色的課程體系。通過開設建筑給排水、暖通空調、建筑電氣等方向的理論與實踐課程,使本專業畢業生達到理解與掌握專業知識,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適應本專業就業所面向的復雜工程環境和社會環境。

      第二,主要能力與輔助能力緊密結合,要突出主要能力的培養。本專業是高等技術應用性專業,畢業生的主要能力定位于建筑設備安裝施工技術與管理,這是就業的主要渠道,而輔助能力包括建筑設備工程施工圖設計助理以及建筑設備系統運行管理。這兩種能力需要緊密結合,突出主要能力的培養,使畢業生成為建筑設備安裝行業、企業稀缺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第三,強化本專業實際應用能力的動手訓練。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能夠體現教學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平臺,通過與企業合作,擴大校外實習基地規模,為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與就業提供平臺。在校期間完成建筑給排水工程、供熱工程以及建筑電氣課程設計,依據真實工程背景完成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和建筑設備施工技術綜合實訓,具備符合就業需要的上手操作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實現教學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

      第四,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實行課程設置與建筑業職業崗位資格證書要求相結合,資格證書與職業崗位相一致,使畢業生適應職業崗位標準要求。在專業教學改革中,合理設置理論課程和實訓項目,使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相融通。在正常專業教學的同時,能夠完成或基本完成職業培訓任務,達到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基本要求,做到專業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的真正互相溝通銜接。學生在畢業時不僅獲得大專文憑,同時獲得相應職業技能證書,參加工作后能通過考試取得建筑設備專業貳級建造師及以上執業資格證書,從而為就業和職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第五,強化專業適應能力。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很廣,可在建筑業企業第一線從事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作,可在建設單位及監理公司從事建筑設備水暖通以及建筑電氣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可在建筑設計院從事建筑設備安裝工程設計助理工作,還可以在市政管網歸屬公司以及物業公司等單位從事設備系統運行管理工作。畢業生應具有較為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強化專業適應能力,就會不斷地拓寬就業范圍。

      三、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路

      本專業強調的是建筑設備工程技術的應用性,在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以模塊化為基本結構,以專業崗位群所需職業能力為框架,以學生獲得職業行動能力和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為線索,確定課程結構,以專業核心技能和新技術為主線,優化課程內容,構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按照公共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和拓展學習領域三個模塊進行模塊化設計,形成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需要為根本的專業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體現出理論與實踐教學、素質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夠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效果,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突出了人才培養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

      (一)課程體系建設應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

      根據建筑設備安裝行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考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資料員的職業資格標準和學生實際,制定突出能力培養,適應企業崗位實際需要的課程體系。結合實際施工過程,建立符合行業崗位群需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二)課程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法

      1、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要保持一致

      在本專業的培養目標中,應明確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明確就業崗位群。在課程體系中要規定各門課程的界限,避免出現知識介紹的漏洞和重復。教學時要根據課程容量確定,重點突出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將建筑設備安裝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建議充分體現,從而使畢業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滿足就業崗位的需求。

      2、課程體系符合職業能力需要的廣度和深度應進一步加強

      滿足職業能力的需要是本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任務。相關課程應以職業崗位課程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改革,以建筑設備工程工作任務為載體,通過崗位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分析,完成專業知識的解構與重構。以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突出應用知識的針對性,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加強崗位技能訓練,突出學生施工過程要素控制、驗收環節質量控制、工序交接進程控制的能力培養,形成以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思路,實現基于工作過程進行工學結合課程開發與構建的有效途徑。還要針對專業核心課程逐步開展精品課建設,從而提升課程建設的質量和影響力,以此來推動教材建設水平、專業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提高。

      3、優化實踐教學,突出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2]

      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是專業建設中的核心問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動手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方面,應考慮以下內容:

      1)專業實踐教學

      專業實踐教學應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形成人才培養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特點。實踐教學應保持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內容的一致性、實訓項目與崗位工作任務的一致性,提高學生質量意識、建筑節能意識和涉外工程能力,突出職業化、實用性和針對性。實踐教學過程還應與產學研合作教育相結合,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采取專兼職教師相結合,做好實踐教學基礎建設工作。另外還要努力開展訂單式培養和工學交替等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2)暑假生產實習

      由于高職教育的特點,需要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分別利用好大一和大二課程結束后的暑假進行認識與生產性實習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指導教師的統一安排和指導,由學生在假期內自主聯系實習單位并自主實習,對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3)畢業設計的指導方法

      畢業設計是使學生真正利用所學開展實質性工作的極好手段。由于學生的畢業設計主要是在校外完成,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所在學院采用畢業設計管理系統進行過程管理,教師除利用系統進行各階段文檔內容評閱外,還采用電子郵箱、飛信和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選題并掌握畢業設計的基本方法。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一般采用遠程交流、指導與控制,因此要求學生在實習現場也要明確現場的指導教師。通過采用雙導師制,并以現場指導教師為主進行畢業設計,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與發展提供了保障。

      4)搞好學生課外學習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小組活動,參加科技競賽,參加崗位培訓,獲取相應證書。邀請專家為學生做專題報告,了解前沿科技動態,啟迪人生價值追求,拓展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專業生產實踐活動,以組織課外專業領域科技競賽等手段,促進學生開展創新與科研活動效果。這些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學生技能素養有效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4、加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過程中企業的參與力度[3]

      按照“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加強校企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專業核心技能的訓練項目都有對應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同時在現有實訓基地基礎上改造、擴建、新建實訓基地。主動邀請建筑設備安裝行業企業的專家參與本專業建設,發揮他們對本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宏觀指導作用。

      四、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實現過程

      本專業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二階段以真實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的單項實訓、綜合實訓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第三階段通過頂崗實習的教學環節,達到畢業后能上崗的目的。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優質的實踐教學硬件和軟件條件,學校和企業共同設計開發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與產業對接,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創新校內外實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具有雙師型、雙師結構的優秀教學團隊。在此基礎上,本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就會得到可靠保證,人才培養水平將會不斷提升,更加滿足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需要。

      Research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 Li

      ( Hebe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Building Materials, Hebei Qinhuangdao 066004)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 the bui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thoughts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making clear the implementational method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hough expatiating on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 system, finally analyzed and summed up re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system; capacity training

      參考文獻:

      [1] 吳云祥.高職高專建筑設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研究[J].職教論壇,2010(6):48-50

      [2] 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建筑設備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J].中國建設教育,2010(11-12):14-17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人成网站在线电影动漫|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