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基金培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活動籌備及開展方面
本次活動主要是由港航系分團委組織部策劃和舉辦。為讓這場比賽更加精彩,每位組織部成員全身心投入。從大方向上的15條預設路線設計到細節上知識問答關卡設置中某個提問,綜合考慮各環節的挑戰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嚴格控制比賽難易程度及完成所需時間。在此次活動中,我系分團委學生會各部門展現出良好溝通協作精神,前期準備工作中,辦公室,外聯部,文娛部,信息部,宣傳部,生活部,學習部,秘書處積極配合組織部的工作安排,無論是借桌椅搬桌椅這些體力活,還是全程跟拍這些技術活,均有效率地完成了相關工作。
二、參賽團支部方面
本次四進四信活動由15個班級15支隊伍組成,盡管賽前個別班級狀況不斷,但最后每支隊伍均按時到場,懷著為班級爭取榮譽的集體精神無懼烈日無畏風雨,以良好的風貌,認真的態度完成整個比賽。賽前,各團支部團支書表現出高度負責精神,及時將活動通知發放下去,并鼓勵大家積極參加;隊伍負責人認真了解游戲規則及注意事項,反復確認集合時間地點。比賽中,每個團支部派出的隊員無不全身心投入,在不同關卡面前勇于上前接受挑戰,充分享受這個趣味學習過程。
三、總結
本次弘揚“四進四信”暨青年干部培訓之定向運動比賽雖然經歷了兩次延期,但最終得以成功舉行,背后離不開各工作人員的認真負責,也離不開各參賽隊伍的積極配合。前期宣傳工作中,我分團委除了采取海報、橫幅等傳統宣傳方式外,首次采取了“原創漫畫解讀”的形式在微信平臺“廣航小站”上對“四進四信”重要精神內涵進行分析講解,加深參賽隊伍對活動主題認識的同時,也是在全系范圍內對“四進四信”精神進行宣傳。而在準備工作中,分團委組織部充分發揮統籌作用,與各協作部門進行了良好溝通,保證各項工作準備到位,及時準確地與各團支部負責人聯系,耐心講解比賽規則,并很好地解決了個別班級出現的小矛盾,保證活動不受任何影響。雖然事情難以做到十全十美,但我分團委及各團支部每個參與的人都以盡心盡力的態度去完成每項工作。通過這次活動,無論是港航分團委工作人員或是團支部參賽選手都會對“四進四信”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如何做一個好青年干部有了更大的感悟。
為貫徹實施勞動保障部《關于貫徹實施〈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的通知》(勞社廳函〔**〕281號)和《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勞動社部發〔**〕5號)文件精神,依法開展基金監督,不斷提高現場檢查質量,現結合我省實際,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頒布《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規則》(以下簡稱《規則》)的重要意義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規則》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準確掌握《規則》,增強依法實施基金監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規則》是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政策法規體系的重要內容。《規則》的頒布實施不僅為建立基金監管制度基本框架充實了新的內容,而且為依法開展現場監督檢查提供了政策依據。各地要結合學習《規則》,積極開展基金監督業務培訓,組織監督檢查人員認真學習社會保障基金監督政策法規和相關專業知識,使其熟知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了解各項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業務流程,掌握金融、財務、會計和審計等知識,精通現場監督檢查程序和方式,不斷提高監督隊伍的專業素質和監管水平。
二、按照《規則》,積極開展現場監督檢查
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社會保障基金現場監督檢查的規律,加強與當地財政、稅務、審計、銀行等部門的協調,不斷解決貫徹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要認真總結過去工作的經驗,搞好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農村社會保險等各項基金管理的現場監督,主動開展社會保險費征繳、保險金支付和管理的監督,逐步加強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情況的監督,切實維護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
三、加強管理,不斷提高現場監督質量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及基金監督機構要樹立監督服務的觀念,加強工作溝通與協調,進一步加大檢查力度,幫助被監管單位改進工作,確保現場監督工作質量。各地要制定全年監督檢查工作計劃,及時發現并嚴肅查處違規違紀案件,檢查覆蓋面不得低于20%。各市要加強對縣(市、區)現場監督工作的指導和檢查,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不斷提高現場監督質量。
一、指導思想
樹立以支持全縣結核病控制規劃為宗旨的指導思想,認真做好衛項目和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工作。全面落實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加強領導,強化目標管理,加大結核病控制力度,抓住發現病人、治療管理病人等重點環節,規范結核病防治措施,進一步提高防治工作質量,促進結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及指標
(一)按照省項目辦2012年度結核控制工作計劃和下達我縣的病人發現任務數,全年計劃完成初診疑似肺結核病人910例,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240例,其中涂陽130例(初治涂陽110例,復治涂陽20例),涂陰110例(重癥涂陰10例,其它涂陰100例)。完成隨訪病人查痰240人次,涂陽病人密切接觸者調查130人,追蹤疫情疑似肺結核病人60例。
(二)保持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100%,新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保持在70%以上。涂陽病人階段痰菌陰轉率達到95%以上,病人規范治療率達到90%,初復治涂陽病人平均治愈率達到85%以上。
(三)醫療機構肺結核病人和疑似肺結核病人報告率達到95%以上。
(四)醫療機構肺結核病人和疑似肺結核病人轉診率達到85%以上。
(五)結防專業機構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網絡直報的肺結核病人和疑似肺結病人追蹤到位率達到70%以上。
(六)非結防機構報告肺結核或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總體到位率在80%以上;肺結核病人系統管理率達到85%以上。
(七)涂陽肺結核病人家屬可疑癥狀者篩查率達到85%以上。
(八)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覆蓋率保持在100%。
(九)鄉鎮查痰點痰涂片檢查疑似肺結核病人60例。
三、主要措施
(一)認真組織實施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和衛項目的收尾工作,強化政府承諾和部門職責,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足額落實結核病防治專項經費,嚴格執行各項免費政策。
(二)貫徹執行衛生部頒布的《結核病防治工作規范》、《結核病防治五率技術方案》和《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落實上級結核病歸口管理文件,重點加強綜合性醫療機構結核病人的報告和轉診,結防機構對疑似結核病人的追蹤調查,以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對確診肺結核病人的治療管理和督導工作,要嚴格執行雙向轉診制度,落實病例登記、報告制度。
(三)積極解決肺結核患者的醫療負擔,合理利用新農合切實解決農村肺結核患者輔助治療費用,爭取民政部門的支持,落實困難患者的救助,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縣疾控中心對疑似肺結核病人實行免費痰檢和免費攝線胸片1張,對確診為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治療期間的痰檢復查實行全部免費,并且免費攝定診胸片和療末胸片各1張(次),對發現的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實行全程督導化療,并提供高質量的免費抗結核藥品。
(四)進一步完善結核病防治工作督導制度,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的要求定期開展督導工作,實行督導責任制,縣疾控中心對縣級綜合醫院的督導檢查每月一次,對鄉鎮、村級每兩月一次,每次督導結束后應及時撰寫書面督導報告,并反饋被督導單位,對督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到位。對在治在管的肺結核病人要進行督導訪視,進一步加強合格村監化室建設,實行家庭督導員督導和村醫生督導相結合,保證病人規范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保持較高治愈率,減少耐藥病人的發生。
(五)做好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包括耐多藥結核病防治項目工作。按照縣衛生局與市衛生局年3月份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和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整合后的工作任務,完成可疑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發現和推薦任務指標,至2012年9月30日完成推薦疑似耐多藥病人50例。
(六)加強痰檢質控,嚴格執行痰檢操作規程,痰檢報告做到及時、準確。做好鄉鎮查痰點的督導檢查工作,鄉鎮查痰點要求將痰片保存完好并及時送檢確認,縣疾控中心對鄉鎮痰檢點的痰檢質量控制全年在兩次以上。
(七)按照分級培訓的原則,開展結防人員和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結防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與綜合醫院的合作。計劃全年舉辦2期鄉鎮級結防人員和縣直綜合醫療機構相關人員培訓班,要求各級醫療機構開展對醫院內部相關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主要培訓結核病人登記、報告、轉診工作。各鄉鎮衛生院對所轄村醫生進行結防知識培訓全年在一次以上,重點培訓疑似肺結核病人推薦轉診、確診肺結核病人的督導治療管理工作。
(八)廣泛持續的開展結核病防治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公眾的結核病知識知曉率,普及結核病防治科普知識,充分利用“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活動和電視臺、中小學校、工青婦、司法、監管人員、送政務下鄉等活動進行宣傳。通過廣告、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資料、辦宣傳欄、咨詢服務和義診、學校講座等宣傳形式,動員全社會參與結防知識的宣傳,以擴大影響。此外要加強對村醫生和村干部的培訓,使他們向普通群眾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和防治政策,主動到結防機構就診和治療。
(九)加強結防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與歸檔。一是做好各類基礎資料的登記、書寫規范,包括各種登記本、病歷、督導記錄、報表等;二是完善各類文件、工作計劃(包括宣傳、培訓、督導等)、總結、疫情分析、各個項目進展報告、督導報告、會議記錄等。
(十)做好免費抗結核藥品的領取、使用和管理。按照免費藥品的管理要求,由專人專柜保管、發放、登記,與自費藥品分開,做到有發放登記、有免費藥品處方、有病人簽名、有臺帳、藥房明細帳,出入庫帳,日清月結,帳物相符。
四、資金來源和管理
經費來源:病人免費藥品和病人報病費、治療管理費等由中央財政結核病項目經費及省級結核病防治專項經費下撥,結核病疫情追蹤督導由全球基金等項目費用部分補充,宣傳、培訓費用由縣財政專項經費等提供,縣財政結核病防治專項經費預算9萬元,人員工資等由縣財政撥款。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結核病防治項目經費包括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經費建立獨立帳戶,做到有計劃、專款專用、帳目清楚,按時統計報表,接受縣財政和審計部門監督、審計、檢查,達到項目規定的要求。對醫務人員報病費和鄉村醫生的病人管理費、追蹤費等要按時足額兌現,做到每半年兌現一次。
五、進度安排及考核
一、實施各類項目
1、基金會項目
主持申報、實施1個市級基金會項目、10個縣級基金會項目,做好前期試驗數據記錄、實施指導和完成驗收總結材料。
2、縣級科技項目
實施蔬菜有機化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主體:天臺巴菜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做好選題、申報,引進、篩選品種,播種期,酒糟、商品有機肥試驗等;實施三葉木通的避雨栽培技術研究和示范,主體:天臺弘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兩項目已驗收。
3、實施高品質綠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天臺縣恒盛源蔬菜專業合作社、天盛農業有限公司)示范基地;利用秸桿、礱糠等廢棄物覆蓋栽培雷筍,早上市提效益;開展技術培訓,引進蘆筍、雷筍生產新技術、新品種試驗推廣。
4、高山蔬菜高效技術示范基地
落實高山蔬菜高效集成技術示范,引進試驗示范新品種、新技術,茄子嫁接苗、黑色地膜普遍推廣應用,進行技術培訓,進一步推動蔬菜產業發展方式轉變,逐步實現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蔬菜產業水平,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水平。
5、配合省農科院張冬青進行西蘭花、芥蘭、菜用油菜雜選育繁種申報項目。
6、創建省級放心菜園1個、道地藥園建設1個,精品果園2個,確保年年有園。
7、實施省級水果技術團隊項目1項。
8、開展楊梅氣象指數保險試點。
二、做好疫情下果蔬產業的工作
制訂疫情期間政策性補助方案、期間下基地調查,掌握蔬菜產銷動態,及時日報表,幫助菜農銷售(加入臺州市主要農產品對接平臺、聯系天臺縣中農批銷售等),指導生產;做好疫情的期間的補助和復工復產工作的結果,上報縣財政(補助22戶,金額39.1208萬元);二月份以來開展“三聯三送三落實”服務,其中開展三次送早熟五、蘇州青等葉菜種子和早毛豆種子到各鄉鎮(街道)的菜家手中。
三、做好蔬菜穩定生產等面上工作
1、引進新品種:(甜玉米(平原浙甜10號、科糯6號,高山浦甜1號、萬甜2015),尖椒(杭椒6號、杭椒18號、王子8號),線椒(辣天下、洛條椒109號),甜椒(圣鼎一號、碩源808))等;
2、開展馬鈴薯、甜玉米品種品比試驗;
3、配合農殘抽檢。
4、開展高山蔬菜生產技術培訓,做好高山蔬菜育苗、栽培等指導工作。
實施前三季度蔬菜生產面積73915畝,總產113114噸,總產值35075萬元。較同期面積增5755畝、總產8365噸、總產值增1860萬元。其中山地蔬菜生產播種面積穩定在3.5萬畝;食用菌鮮品1794.9噸,產值1662.8萬元,規模、總產量、總產值較去年略。以生產香菇為主,占55.26%。
交通銀行珠海分行從一家網點數量和客戶資源并不占優勢的銀行,發展成現在獲獎無數的明星銀行,令人羨慕的業績背后是其代代相傳的理念和人人拼搏的文化。羅成剛經理說,前輩豎起的紅旗是他們一路走來的驕傲與前進的動力。這位有著15年從業經驗的個金部老總用經驗與行動訴說著他對財富銀行的注解。
多渠道擴展,打穩市場根基
《首席銀行家》:羅總,您好!很高興有機會采訪到您!據了解,交通銀行珠海分行在2008―2011年間,共獲得27項總行級獎勵,37項省行級獎勵,9項分行級獎勵,出色完成了總行、省行下達的各項業務指標,請問珠海分行是如何取得如此好的業績的?
羅成剛:其實,珠海分行在這段時間取得的業績只是一個縮影,與全體員工和領導的卓絕努力密不可分,我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業績,主要得益于三個關鍵階段的發展和積累:
第一個階段是大力發展基礎客戶群的階段,2005年之前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個工作在做。那時,我們發了很多卡,上街發,去社區發,平時發,周末也發,太平洋卡迅速在珠海市場鋪開;另外,我們通過工資也開發了很多客戶。同時,我們大力發展個人貸款,通過個人貸款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群,再通過持續發展代收付業務,將客戶牢牢粘在交行。通過近十年的努力,珠海分行建立了龐大而穩固的基礎客戶群體,個人貸款也曾一度躍居全市第一。其次,渠道建設也是我們快速積累客戶的關鍵因素,因為我們網點有限,所以我們在很早就開始了自助渠道的建設,并且在珠海地區首先開發并推出了便民自助通。在網點選址上,我們做了大量的前期調研,對特定區域的人口密度、收入水平、客群數量、消費水平、交通情況做了大量數據分析,搶占重點地段黃金位置,加大自助渠道建設的投入力度,提供存取款、轉賬、取現、信息查詢等多項服務,極大的滿足了客戶需求。目前,交行在全市的柜員機有300多臺,在全市是最多的,這種低成本、擴張快,并能提供全天候24小時自助服務的自助網點不僅極大地方便了客戶,更最大限度的擴大了我們的業務覆蓋面,為珠海交行發展基礎客戶群、增加自助渠道、打出交行品牌、增加客戶忠誠度作出了不少貢獻。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從2005年開始,在前期培養積累的龐大客戶群基礎上,我們在珠海地區首家推出了個人高端客戶服務品牌“沃德財富”,打造個金銷售隊伍,把客戶資產快速轉化為理財產品持有量。這一舉措被充分把握了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歷史機遇,客戶在我行的資產規模也迅速擴大。同時,針對高端客戶的需求,交行在珠海地區首家推出了機場貴賓服務、貴賓醫療服務和高爾夫貴賓服務,我們在高端客戶財富管理和服務品牌就是在那時確立了領先地位,應該來說,這個階段是我行抓住市場需求將個人業務升華的重要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精細化管理階段。個人業務在經歷了2005年以后的快速發展之后,各家銀行均加強了對高端客戶的服務,為了保持和提升交行的中高端客戶服務品牌,我們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開始細分客戶群,針對不同的客戶群把產品和服務進行合理組合,深化財富管理。具體來講,就是在我們交行已經非常完善的客戶分層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客戶分類管理。要細分客戶、整合服務,就是要對不同級別、愛好的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所以在去年,我們首先針對55歲以上的高端客戶,推出“沃德銀發”服務,針對有未成年子女的沃德客戶,推“沃德子女”服務,下一步還會陸續推出“沃德女性”服務、“沃德企業主”服務、“沃德跨境”服務等,這就是我們重新整合服務,對不同客戶群提供不同服務所做的嘗試。
目前,各家銀行都在普推機場貴賓、高爾夫、健康醫療等服務,但是高爾夫客戶群體有限,機場貴賓也主要是針對經常出差的客戶,醫療也不是人人都會用得到,所以我們的服務需重新拆分與整合,把服務做的更有特色和針對性,讓其覆蓋到更多的對我們做出貢獻的客戶。當然,除了整合服務,我們還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組合產品。目前各家銀行都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結算類產品、銷售類產品、服務類產品,還有很多促銷活動推出,有時候產品多的連我們自己的員工都眼花繚亂,更別說客戶了,所以我們就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把它們組合成一些套餐式的產品和營銷活動。比如新年我們推的是壓歲錢主題活動,包括子女服務、兒童卡和基金定投,這三樣組合其實就是一個套餐,套餐里面包括了銀行卡、5個定投產品、出國留學服務、特惠活動等數十個銀行產品,如果分開推廣這些產品,不僅沒有足夠的推廣資源,即使推廣了,也很難形成強烈的品牌效應。現在保險產品也很多,但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客戶,因此,我們也正在根據不同的需求并分別針對家庭支柱、年輕家庭、貸款保障、超高端客群等組合不同的產品套餐,這也是現在要做的一個比較復雜的工作。
《首席銀行家》:目前,售后服務是銀行服務轉型的關鍵,請您以基金為例,談一談珠海交行在售后服務上有什么獨特之處?
羅成剛:基金是一個讓所有做個金業務的同仁愛恨交加的東西,愛是因為它是資產組合中的必備,恨是因為我們很多客戶因基金而傷。我們也在總結和反省:既然我們無法用單只基金去對抗市場,但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投資方式和服務來把握市場規律。因此,從去年開始,我們確定以“基金服務在交行”的理念開展基金的銷售和服務。我們購買了專業的軟件對售后服務加以輔助,用基金健診軟件可以很直觀的對基金的短、中、長期以及它的波動性、風險、持有的各股的情況及是否符合“十二五”產業規劃做出判斷。通過判斷,我們將客戶的資產按照“汰弱留強、及時止盈”的策略做基金的動態管理。同時,我們還推出了顧問式基金健診和自助式基金健診,其中顧問式基金健診主要針對大客戶,而自助式基金健診客戶直接在網銀上就可以做了,通過工具的運用加強理財經理維護客戶關系的能力,而且客戶也比較容易接受,加之科學分析軟件的幫助,這樣就更具說服力,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工具和服務工具。當然,“基金服務在交行”的內涵并不止于此,交行推出的快溢通、基金快贖等等都是交行在基金服務方面的踐行。
技能培育,打造“最牛”團隊
《首席銀行家》:建立品牌和客戶基礎,再加上富有戰斗力的個金團隊,交行在銷售上才獲得了如此多的成功。我們了解到,珠海交行曾在7天時間創保險銷售1.077個億的記錄,還獲得了保險公司頒發的“史上最牛團隊”的稱號,請問貴行是如何取得這樣的成績的?
羅成剛:第一,在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在行動,上到支行行長下到基層員工,全員行動;第二,我們制定了完整的營銷策略,營造營銷氛圍,研究銷售方案。每天所有的團隊成員都要開夕會,不管是業績達標的還是未達標的,都要在晨夕會上給予點評,并進行一些現場演練:一個行員扮演客戶,另外一個行員扮演理財經理,在演練中穿插話術,層層通關,總結失敗的原因,分享成功的案例。其間我們還舉行了表彰會,沙灘派對等活動,每天個金部都要給支行送“紅牛”飲品作為小禮物,給他們鼓勵、打氣,巡網點、開會、動員。這是白天的工作,晚上就商討策略,做銷售指引,總之,就是一場戰役的縮影。不過,這樣的輝煌只能屬于當時的那個特定階段,現在不同了,我們更倡導的是常態和科學銷售,逐步向真正的財富管理靠攏。
《首席銀行家》:據了解,您在2010年獲得過總行系統青年管理類崗位能手的稱號,在個金部門任職期間管理風格上一定有非常多的獨到之處,您在從支行行長向分行個金經理的職位轉換過程中,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是否有所改變?
羅成剛:隨著角色定位的不同,改變在所難免,管理一個零售團隊很難,但有其規律。其中,最重要的不是個人因素,而是整個珠海交行的文化在帶動著團隊。從管理個金部的層面來說,如何發揮管理部門的后臺指導功能和營銷平臺搭建功能,從而使大多數的個金業務能夠批發做,是管理需要思考的一個重點方面。只有大多數的個金業務能夠批發做了,前臺人員才有精力和武器去做精高端客戶業務。所以在去年,我們提出將個金部由業務的“二傳手”轉變為以“5P”原則為指導的綜合營銷部門,我們要求:在接到上級行的方案和產品后,我們不能簡單的改成自己的方案下發下去,而是在以客戶為中心的前提下,整合產品、服務、渠道、推廣和價格等5個方面的工作并做出綜合方案去執行,真正讓產品和方案落地,沒法落地的方案絕對不下發。同時,分行的管理還要兼顧支行的不同情況,根據支行每個營銷人員的不同情況去制定適合于大多數支行能夠執行的管理方法和業務推進措施。最后,部門內部還應輔以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每個產品經理都要熟悉整個個金業務的產品線,從產品經理逐漸變成項目經理,這樣才能實現我們細分客戶、組合產品和服務的目標。
《首席銀行家》:在珠海分行人才隊伍建設及員工培訓體系上,有哪些寶貴經驗能跟我們分享?
羅成剛:現在銀行培訓最大的問題在于以產品為中心――需要賣什么產品就培訓什么產品,理財經理只知道產品而不知如何尋找客戶,不知道按需銷售。事實上,要讓理財經理了解一個產品并不難,所以我們的培訓要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技能為中心轉變,讓理財經理學會把握時間管理,學會客戶關系管理,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這才是培訓的關鍵。除此之外,要把僅僅對理財經理的培訓轉化為對條線的整體垂直體系的培訓。個金的隊伍包括支行行長、分管行長、理財經理、客戶服務經理、大堂經理及柜員。如果只有理財經理做個金,個金業務是干不好的。如若理財經理的理念跟支行行長的理念不一樣,也不可能干好,所以垂直體系要針對不同的重點來培訓。
支行是一個團隊,大家用同樣的理念、同樣的意識、同樣的方法去做同樣的過程管理,這樣整個團隊才能有效的統籌各個指標,才能統一地推進。理財經理最重要的是提高客戶關系管理能力、銷售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大堂經理需要培訓如何識別及分流客戶,見到客戶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應該推薦哪種適合他的結算或理財產品,如何與柜臺和理財經理對接等等。柜員也要培訓,那么多的產品,如果說個人網銀、手機銀行這些都要理財經理全面服務,他們是忙不過來的,所以,柜員也須培訓,要給他一些關懷客戶的話術,把有需要的客戶推薦給營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