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經營管理統計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論文摘要: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醫院統計工作在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醫院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管理者不能停留在以往的經驗管理,而應實現科學管理,隨時掌握醫療市場的變化。醫院所擁有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及其產出的效益與效率,醫院經營中每一環節的質量及目前存在問題等等,都離不開對各種綜合統計數據信息的運用側。綜合統計工作是為上級衛生部門、醫院領導決策、科室工作需要服務的。
1綜合統計的優勢
它是醫院宏觀管理和科學決策的依據;是檢查監督醫院各項計劃實施進展的依據;是醫院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依據。
1. 1醫院綜合統計為醫院管理提供醫療、預防、診療、保健衛生資源利用情況等方面的信息,為醫院管理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以便醫院行政部門及時了解醫院工作情況,對醫院的規模和醫療質量進行監控、規劃、合理分配衛生資源服務。
1.2醫院綜合統計擁有大量的資料數據,能保證統計數據及時、準確、完整、科學地反饋于醫院的決策機構,它是醫院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依據,具有統計的監督和服務作用。
1.3醫院綜合統計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經濟效益型和管理型的醫院統計指標體系[Ls1,全面反映和監督醫院經濟運行的狀況,提升醫院管理質量,提高醫院經濟效益。
1, 4醫院綜合統計在評價醫院在社會、醫院和患者三者利益之間所發揮的作用,決定著醫院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保證患者的利益,使患者在現有醫療條件下得到最佳服務,同時醫院獲得社會效益,提升了醫院的信譽度和知名度。
1.5醫院綜合統計可以反映醫院的過去、現在和預測未來。它反映了醫院在過去各個時期的工作情況和工作水平以及醫院發展過程中的每項成果。
1.6醫院綜合統計參與了醫院管理決策,對醫院管理工作起著“智能團”的作用。一是及時準確地提供領導做出決策目標的統計信息;二是在決策目標確定后能夠提供輔助論證決策方案的統計信息;三是在決策付諸實施后提供有助于決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的借鑒性統計信息;另外善于抓住醫療服務、管理和經營中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2 亟待解決的問題
2. 1建立、健全完善的統計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帶來良好的工作效果。醫院應完善相關統計工作制度,做到制度留人,管理留人,工作留人。通過加強對統計工作的考核,評估季度、年度統計分析報告,促使統計工作人員不斷提高統計業務水平。
2. 2統計人員開展綜合統計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門的信.息支持、管理層高度重視綜合統計工作包括了人力資源、醫療設備調查表,并將統計業務擴展為統管全院醫療業務、醫務人員、衛生經費、醫療費用、醫療設備等的綜合統計。統計人員開展綜合統計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門的信息支持、管理層高度重視,必須建立科學完整的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全院有效的信息反饋制度。
2. 3建立、健全醫院統計信.息網絡在新形勢下醫院統計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應急性的統計任務。這就需要建立健全醫院統計信息網絡,不斷拓展和累積醫院的信息量,增加統計信息的利用率,不斷深化統計內涵,拓展新的統計項目,充分發揮統計預測、評價、咨詢、監督的職能。
2. 4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醫院綜合統計需要培養一支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扎實的統計專業知識、嫻熟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較強科研能力的統計專業隊伍,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和能力才能發揮統計信息的咨詢、監督功能,才能發揮統計分析和統計預測的作用,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服務。這就對統計人員政治、業務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醫院統計工作者要達到專業化、科學化和現代化川,只有通過自身的在崗培訓,自我加壓,自學充電,才能不斷的更新知識,來提高自身的統計綜合分析與文字處理能力。醫院要把培養一批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良好的數理統計技術和基本的醫學知識、熟練掌握微機操作的統計專業人才列人議事日程。 轉貼于 3不斷加強并發展醫院綜合統計工作
3.1綜合管理統計就是要強化統計管理職能,將統計與醫院的管理相結合,把統計工作滲透到經營管理中去,充分發揮統計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使統計工作直接參與醫院管理,為經營管理提供可靠的數據,為醫院的經營管理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主動跟蹤醫院管理,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信息的收集,力求以統計數字、圖表、報告相結合的形式,反映醫院醫療活動和經營情況,使統計更廣泛地應用于醫院管理決策、醫療質量和醫學研究各個領域;準確把握領導決策對信息需求的特點,發揮出醫院管理者的“參謀”作用。
3. 2綜合分析統計醫院要在競爭中獲得發展,必須加強醫院管理。現代化的醫院管理離不開科學的決策,科學的決策離不開及時、準確的統計數據和醫院信息。綜合統計利用一套科學合理的統計指標體系,把醫療質量統計、醫療效率統計、社會效率統計等資料有機地結合起來分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①人員的構成對醫院工作所產生影響的分析與評價;②對業務技術質量和數量的分析與評價;③對病床使用程度和儀器、設備利用程度的分析與評價;④對各部門工作協調性的分析與評價;⑤對收人與費用支出等經濟活動的分析與評價;⑥對經濟指標與業務工作指標聯系的分析與評價。采用定期、不定期、專題和綜合分析的方法向醫院各級領導提供信息數據,參與醫院經營管理。
關鍵詞:會計 統計 醫院財務管理工作 綜合運用 分析
一、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綜合運用的重要作用
(一)會計和統計存在內在聯系
在醫院方面,會計主要是通過復式記賬的形式來反映醫院的資產存量或者是資金運營,甚至包括收支情況,所以,同樣是對醫院實際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的一種客觀性反映。而會計工作是醫院核算的重要基礎,也是經營管理決策中最關鍵的信息支持,不僅與醫院統計工作聯系密切,同樣也成為統計數據的來源。
統計所指的就是數量計算和分析的方法,所以,在醫院會計工作環節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在獲取原始數據并整理,直到財務報告,整個過程中都涉及到多種統計方法。而在會計核算中,統計的運用主要表現在醫院財務分析,特別是分析醫院收入變動與成本變動方面,應當選擇使用因素分析法與因素替代法。而在醫院會計工作從核算轉變為管理性質過程中,會計工作要預測未來業務,所以,應當正確選擇并構建統計模型,而這些模型的構建也是轉變會計職能的重點。
由此可見,醫院會計和統計都是為醫院經營管理提供服務的管理工具,所以,兩者在相同服務目標之下密不可分。
(二)會計工作統計水平亟待提升
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應基于會計數據科學統計分析之上,現階段,醫院會計更注重核算作用,卻對管理的重要性嚴重忽視,為此,阻礙了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其中,會計工作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統計方法的落后性,同時,統計分析工作不到位,也為針對財務數據展開深層分析與挖掘,所以,很難獲取為醫院正確財務決策的預測性數據信息。而在調查醫院財務統計方面,大部分醫院在財務統計分析工作中,數據的來源很多,但是分析指標卻十分單一,且層次并不深入。由此可見,醫院管理工作并不完善,且存在嚴重的統計問題。
二、醫院財務管理中會計與統計綜合運用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基礎性會計工作力度
1、對醫院會計日常核算予以規范
在醫院財務工作中,日常會計核算是重點,同樣也是原始數據的來源,所以,確保日常會計核算工作能夠提高會計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準確性,進而為醫院財務管理提供第一手資料。由此可見,日常核算工作十分關鍵,必須要保證信息真實可靠,才能夠在后期的核算與統計中更好地為醫院的財務管理決策提供所需的參考信息內容。在規范醫院會計日常核算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其經營管理的需求,并且制定出核算的制度,貫徹并落實崗位分離與定期輪崗等制度。另外,在填寫并審核原始單據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并且全面保管并歸類會計資料,全面建設內部控制體制,確保醫院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2、開展醫院財務預算管理
在醫院安排年度財務管理工作計劃的時候,起到最主要作用的就是財務預算。所以,在安排醫院經營管理活動財務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重視財務預算管理的作用,并且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對醫院發展的戰略目標予以全面考慮,另外還包括中期的發展規劃和年度實際情況,確保年度預算具有良好的激勵效果與可操作性]。與此同時,應合理細化并分解預算指標,及時跟蹤并反饋財務預算的執行狀況,確保在落實財務預算的基礎上,能夠隨客觀環境的變化予以調整。通過統計信息對預算中的問題進行總結,以多種形式解決問題。
(二)組建專業會計統計團隊
1、更新觀念并增強認識
醫院會計與統計工作人員應當更新觀念,并突破傳統工作的束縛,通過全新的觀念認識會計與統計工作。積極樹立職能意識,確保會計與統計核算功能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會計與統計工作管理和服務智能,通過會計工作來向醫院的資產保證增值提供服務,通過統計為醫院的財務決策提供所需服務。對醫院財務會計及統計分析的重要作用給予深入認識,不僅要有行動作為支持,同時也應當為財務管理提供資源管理的平臺。
2、通過學習增強業務能力
醫院會計與統計工作人員應當將知識轉化成行動,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財務統計的水平,轉變財務管理的職能。為此,工作人員需要開展職業發展規劃,并且參與財務培訓,不斷更新專業知識體系,以豐富經驗,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而醫院也應當將業務能力的培養納入到人力資源管理范圍內,合理制定財務統計人才培養的計劃,通過邀請專家開展講座或者是組織技能培訓等方式,組建具有專業能力的會計統計團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實現會計與統計工作的結合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此,應針對兩者的結合應用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錢一青.會計與統計聯合應用于醫院財務管理的意義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65-265,267
[2]孫于雯,楊曉玲.會計與統計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綜合運用[J].現代商業,2012(6):229-229,228
[3]黃靜.會計與統計在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相互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5):139
[關鍵詞]企業統計;意義;問題
在當前的企業經營運行中,提到企業管理,首先人們就會想到企業管理的經營方式、運行機制、組織形式等,而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就會被企業管理者所忽視。如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對企業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現企業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和完善,是提高企業統計工作的重點要求。企業運行機制是否有效,對企業適應市場要求、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沒有科學的統計依據,從企業而言,對于各項管理就如同擺設,華而不實,管理過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點。因此,強化企業統計工作,無論是對企業的經營,還是對政府的宏觀調控都具有重要意義。
1 統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1)統計工作就是指通過收集、匯總、計算統計數據來反映事物的面貌與發展規律。在統計信息工作上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指數量性。它是通過數字來揭示事物在特定時間、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征,是幫助我們對事物進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決定。這樣看來,統計信息正在逐漸和其他信息結合在一起,都是以統計數字顯示或以統計數字為依據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是指綜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性,統計信息從整體上看,涉及了國民經濟各種行業、社會、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個方面,同時,也涉及了宏觀與微觀的每個環節和每個領域。利用統計信息的特點,不僅可以對事物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還可以對不同事物進行有聯系的綜合性分析,可以總結歷史和探測未來。
(2)由統計的特性所決定。如果一個企業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學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統計工作制度為基礎的,那么,這套制度對于企業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上的現狀,也可以反映企業在特定時期內的動態性。①從現狀上看,一方面它可以反映企業目前的各種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另一方面它反映企業的機構、資產、負債等各方面情況。②再從動態觀察,它既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科技開發、經營銷售、財務盈虧等方面的情況,還可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反映企業的規模和結構。③結構上,它反映企業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質量結構等,反映企業的速度,也反映企業的效益與效率。④從規模上看,它反映企業的資產規模、人員規模、生產規模和營銷規模等。
(3)長期以來,企業主營業務統計大都是由計劃部門所負責的,而生產型企業和流通型企業,統計信息運行方式都是從下至上的單向或縱向運行,則統計數據由班組到車間再到計劃部門,最后再經計劃部門匯總后呈現給企業領導,并對外報出。而在一些勞務型企業工作當中,不論是何種類型的企業,其非主營業務的統計,如基建技改統計、人員工資統計以及科技開發統計等,都是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并分別向主管領導呈送并對外報出。但這種管理體制的運行方式有三個不利因素:①目前對企業收集、匯總的各種統計信息難以進行更高層次的配套分析,這就使信息的利用僅停留在初級階段。②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從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多側面和多角度、從經營管理的全方位來綜合考慮企業各個方面所需要的統計信息,以及收集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③企業各部門之間很難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圍縮水。在當前的企業體制下,仍有部分企業重視統計工作,支持業務統計部門負責設計本企業統計制度以及綜合各種統計信息工作。
2 統計工作的問題
企業經營活動的表現形式就體現在統計工作上,而且也是市場檢測企業的主要科學依據,能夠有準確、科學的數據可以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作出準確的判斷,也可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但目前企業的統計工作仍未徹底擺脫傳統的統計模式,統計在企業管理中未能充分發揮其基本職能,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1)企業統計不夠完善。在當前的企業工作中,統計機構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統計機構管理體系。現如今,有一些企業還沒有設專門的統計機構和專職統計人員,特別是中小企業大多僅隸屬一個科室,像生產科中設一個綜合統計組。這種綜合統計,事實上只不過是一種生產記錄,對企業各方面如產品質量、技術進步、計量、能源、環保等的統計工作仍無專職統計人員負責。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平常對上級下達的專業統計報表不求質量,只是敷衍而已。
(2)統計方式不夠健全。當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發展在不斷的進步,因此,需要不斷充實統計內容和完善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統計指標體系,這就需要掌握先進的統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等,進一步發揮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檢索、傳輸作用,為企業科學、客觀的經營決策提供適用的統計信息。而在實際中,企業統計工作手段雖然已做到人機結合,但基本上還是以手工為主,使用計算機的水準還只限于利用上級部門下發的現成軟件來完成數據匯總、計算和報表生成任務。對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應用能力的嚴重不足,制約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和進一步發展。
(3)企業統計不夠科學化。企業統計臺賬和原始記錄越來越不健全,填報統計指標的隨意性加大,造成統計數據質量的下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所有制形式由單一的國有、集體發展到包括私營、個體、股份制、外商投資等多種形式并存,經營方式與管理模式也多樣化,許多企業應運而生。在這些新成立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像老企業那樣建立規范的企業統計制度,甚至沒有明確設立統計職能部門和統計工作崗位,國家統計報表由財會人員或其他部門的人員代填代報,一些統計指標也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填報。
(4)統計人員的素質偏低。根據調查,現有企業統計人員除了極少數大中型企業配置專職人員外,大多數為兼職的企業統計人員,一般都是以會計或其他工作為主,統計工作為輔。這些人員學歷較低,素質較差,因此對統計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就遠不及專職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往往憑經驗或運用不正確、不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就會造成統計數據的差錯、失誤,甚至不向企業領導及有關部門適時提供針對本企業經營管理所需要的有效內部統計資料,也未進行統計調查、分析與預測,提供統計咨詢,實行統計監督等。
3 結 論
總之,統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處于重要位置,它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只有把企業的統計工作抓緊抓好,切實解決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關鍵詞:統計 管理 現狀 發展
1 統計的定義及特性
1.1 定義 從微觀上說,統計工作是一個工程項目各分項管理工作中的一項基本、綜合性的工作。平時點點滴滴的統計數據是反映平時工作成效、結算支付以及未來工作計劃安排的重要依據。
從宏觀上說,統計工作是一個工程項目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項目實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項目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同時,統計的各項數據及指標也是反映工程項目實施過程的重要參考依據,就好像照片一樣能夠直觀的反映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1.2 特性 統計有兩個鮮明的特性:一是數量性。即通過數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時間特定方面的數量特征,幫助我們對事物進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二是綜合性。世間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聯系。統計從整體上看,涉及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社會、文化、科技各個領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涉及宏觀與微觀的各個領域和環節。
2 統計工作在項目管理中的意義與作用
對于工程項目管理,其精髓在于控制,即重點對施工項目的進度、質量、成本、安全、現場的管理控制。而控制的基礎就在于對于工程項目所做的科學的,切實可靠的統計工作。利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對于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篩選、分析,根據其動態變化,發現產生偏差的原因,由此得到的對于工程項目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決策和結論,及時地采取有效的或修改原計劃的綜合管理過程。影響項目的因素是多種多樣,如果不努力去做大量的統計工作,就會導致事到臨頭,毫無警覺,風險隱患在哪里不清楚。因此,統計工作項目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建立起或完善了統計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提高了統計人員的素質,強化了統計管理,對工程項目管理而言,將具有以下作用:
2.1 可以反映工程項目在某一時點上的現狀(例如月末、季度末或年底),也可以反映工程項目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的動態(即本月的生產、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情況),還可根據現狀或動態指標制定工程計劃及保證措施。
2.2 可以反映工程項目的效益與效率。可以通過對各分部分項工程投入的人、材、機等諸方面的統計、匯總與合同清單進行盈虧分析,另外還可計算人均產值來反映項目的生產效率。
3 統計工作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現狀及分析
3.1 統計工作得不到領導重視,認為統計只不過是數據的加加減減或匯總,填幾張報表完事,把統計工作簡單化。重會計而輕統計的現象普遍存在,認為會計核算、收支把關重要,是為“我”所用,統計工作主要是為上級統計部門所用。因此,統計員兼職多,專職的少,且變動頻繁,統計機構和統計崗位也被首當其沖地撤銷或合并。
3.2 統計臺賬和原始記錄越來越不健全,填報統計指標的隨意性加大,統計數據質量下降。主要由于統計人員往往憑經驗或運用不正確、不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加工,造成統計數據的差錯、失誤。甚至統計報表由財會人員或其他部門的人員代填代報,一些統計指標也難以準確按照統計制度的具體要求來計算填報。
3.3 統計指標提供的及時性普遍較低。實際工作中,很少甚至不向領導及有關部門適時提供針對本工程項目管理所需要的簡單有效的內部統計資料,更談不上進行整個項目的統計調查、分析與預測,提供統計咨詢,實行統計監督了。
由于上述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所以目前統計對工程項目管理的決策參考作用就有所減弱,或者說就沒有發揮過太大的作用。因此導致了統計工作陷入“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視,越得不到重視就越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這一怪圈。之所以陷入這樣一個怪圈,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統計人員往往對統計工作的內容了解不夠,或是對統計工作的性質認識不清,進而對統計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更沒有多少自覺性擠出時間去學習統計理論,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目前管理者和統計人員對統計的認識不足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①認為統計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是反映計劃完成情況、為計劃而服務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的地位和作用應該弱化;②認為統計是為上級主管部門服務的,只是為了完成上報任務,工作越多負擔越重;③認為統計對項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總結工作時充實一下工作報告,對經營管理決策沒有多少實際意義;④認為統計僅反映生產經營的規模,而當前經營項目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盈利為目的,統計無能為力。
4 統計工作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發展
統計工作貫穿于工程項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監督整個項目實施的重要手段,是項目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隨著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和建筑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為了能充分發揮統計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作用,真正體現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我們必須在原有的統計工作基礎上進行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統的改革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始著手:
4.1 在工程項目的各部門設置專職統計員,對整個項目的統計人員進行系統、專業的統計培訓,做到培訓上崗并提高從業人員的統計意識。
摘要:醫院統計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對醫院發展、醫療資料的利用、醫療護理質量、醫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會效率、經濟效率等情況進行科學的搜集、整理、分析,實現統計服務及統計監督職能。同時醫院統計工作具有社會性、時間性、準確性、預測性、服務性、共享性。因此統計信息在醫院可持續發展中提供了準確、及時而全面的數據依據,為醫院的管理發揮出統計信息應有的價值。
一、統計信息為提高醫院醫療質量提供準確的信息源
醫院醫療質量影響到一個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效果,關系到醫院的基本醫療質量和社會信譽。利用統計綜合分析中的醫療指標、質量指標來保證統計信息的準確來源。加強醫院管理,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反饋疾病的發生及其規律。
利用診斷質量指標綜合反映醫院住院醫療質量和管理狀況,評價醫生業務水平。利用治療質量指標觀測直接影響醫療終末質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標反映管理水平和醫療技術。利用單病種質量指標來反饋主要包括住院總費用、醫療水平、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廣大患者對醫院的信譽度。利用醫技科室質量指標來管理大型醫療設備運營情況,為醫院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數據依據。
二、統計信息是醫院實施量化管理的數據資源保證
現代化醫院離不開科學的決策,科學的決策離不開及時、準確、全面的統計數據,醫院衛生統計能夠迅速反映醫院管理活動中的動態變化指標情況和歷史全貌,為制定醫院質量管理指標和計劃,監控方案的實施過程,總結項目工作經驗教訓,提供可靠的、權威的數據資源保證。
準確、及時、全面的統計信息開闊了領導的思路,提升了領導的思維層次和領導能力。管理者通過統計信息獲得資料,通過資料發現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途徑;如:通過對工作效率指標的分析,加強對手術患者術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過對診斷質量指標的分析,加強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生的業務水平;通過對治療質量指標的分析,強化對治療患者出院情況的正確填寫,真實反映醫院的治療質量;通過對醫技科室質量指標的分析,了解醫院大型設備的使用情況,掌握醫院的經濟效益;通過對費用結構指標的分析,認識醫院效益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在總費用不變的情況下,如何降低藥費構成比,相對提高醫療服務費用比例,從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時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藥和優質的服務;通過對單病種質量指標的分析,控制單病種費用,提高醫療質量。打出醫院的醫療品牌,提高醫院在社會的信譽度,樹立醫院的知名度,為醫院獲取社會效益。
三、統計分析是醫院管理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