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教學法中課程策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有效課程策劃的原則
課程策劃根據每次教學目標的不同而體現出差異。有時,課程目標及其相關的若干教學目標能夠在一個教學模塊完成。但在通常情況下,卻只能有效的完成其中一個教學目標。盡管變量會導致課程策劃的微妙不同,但所有有效的課程策劃和授課方法都采用了以下原則來整合教學活動:學生已經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學生需要教師給予充分的指導來獲得技能;學生需要教師進行指導性實踐來掌握新技能;當學生能夠成功的展示其學習成果時,他們將繼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2.課程策劃的目的
課程策劃有以下兩個主要目的:為學習過程進行導航;對教學過程進行記錄。課程策劃能夠幫助教師掌握教學節奏并跟進教學任務。這并不是說授課過程不能脫離原有計劃,作為一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有時會將課程計劃擱置一旁,來應對超出預料的學生需求。然而,你會發現堅持使用建立在有效課程策劃原則上的課程結構,將會減少不得不重復講授教學內容的情況。課程策劃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教師必須反復尋找和論證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
3.課程策劃的基礎
教學活動是課程策劃得以體現的基礎,它對于各階段學習潛力的開發至關重要。
3.1連接活動。
良好的連接活動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以及激發其認知的出現。換句話說,它能為教師、學生以及學習機會之間創建廣闊的情感和智力空間。互動性和現實重要性是教學法中連接活動的重要特征。連接活動應該:A.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獲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興趣。連接活動不僅要幫助學生窺見為迎接現實世界中挑戰所需要的新知識,而且要反射出學生已有知識和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新技能之間的差距。B.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是否做好繼續學習的準備。通過活動,教師能夠評估學生已有的競爭意識和經驗總結的正確性。C.確定教和學的位置。活動過程要使學生更加確定教學環境是互動的,以學生為中心的。D.清楚的表達學習目標。活動內容要使學生更加確定他們每次出勤的重要意義。小提示:在連接活動中如果只聽到教師自己的聲音,那就說明連接活動沒有實現。
3.2發掘活動。
良好的發掘活動將繼續促進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并激發其認知的出現。互動性、關聯性以及主旨性是教學法中發掘活動的重要特征。發掘活動應該:A.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興趣。通過向學生提供足夠的信息來幫助他們完成教學目標,并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反射。B.反映學習環境、時間地點等。學生人數和學習環境的大小、形狀及自然屬性影響課程策劃和講授。C.包括多種多樣的授課方法。針對預期事件所采取的應對措施能夠提高學生的舒適度;相反,依靠單一方法進行教學只會帶給學生厭煩感。D.允許互動。學生持續的清晰的參與教學活動是對教師堅定持續的創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的認證。互動過程使學生更加明確其出勤的重要意義。相對于“發掘”這個術語,教師更熟悉“講課”。傳統形式上的講課主要是由教師主導,將新知識按照特定順序傳授給學生。換句話說,就是教師傳播信息,學生被動的接受。盡管傳統講課方式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可是大量的證據表明,眾多教師仍在沿用這種方式。教師傾向于按照自身學到的來教學生。因為教師憑直覺認為在坐位上聽課做筆記的方式對其自身奏效,所以也會對其學生奏效。盡管教師能夠被動的學習,但對于學生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課程策劃,增加學生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3.3實踐活動。
良好的實踐活動通過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給學生提供運用新知識的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互動性、關聯性、指導性實踐是教學法中實踐活動的重要特征。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知識和技能,教師可以掌控教學進程。一個有效的實踐活動可以使每一個學生獨立展示其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的作用則是指導實踐,教師應該在教室內巡視并監控學生的實踐過程,適當的給予學生具體的、正確的反饋。另一個精心策劃的指導性實踐的方法是通過參與計劃深入到整活動中,并確定交流目標。使用該策略的教師會發現他們能夠在整個課程的學習單元中更好的確保公平的互動。請注意,指導性實踐策略需要教師自覺的參與到與學生的互動中,實踐是一項有機的活動,它需要可變性和靈活性。一項實踐活動必須與教學目標相匹配,并盡可能與發掘活動緊密相連。你可能聽說過“舊習難改”,這句習語確實包含一些真理:近來關于大腦的研究表明,在成為永久記憶前,教師只有6-8小時去更正那些不準確的信息。因此,實踐活動能夠在發掘互動之后迅速的為學習進程服務。一定要避免在下一節課再開展實踐活動。
3.4評估活動。
良好的評估活動能夠使學生向教師和自己展示課程目標或學習目標中所要求達到的能力。在完成學習目標階段,評估活動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是否做好學習下一個學習目標的準備。在課程目標層次,評估活動能測試學生是否達到課程目標中所要求的能力。合理的評估方法和比重是教學法中評估活動的重要組成。
作者:豐洪微 范哲超 單位: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