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教育服務創建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提高認識.增強鄉鎮社區教育工作的責任感
開展社區教育活動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形成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基礎,是加強社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發展知識經濟、加快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社區建設和發展文明社區的靈魂和載體。因此,鄉鎮社區教育應從教育人手,以文化為紐帶,提高農村居民科學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健康向上、求知好學的社會氛圍,為提升社會文明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從事鄉鎮社區教育的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增強社教工作的責任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加強鏹導。探索構建社區教育的管理模式
(1)強化領導,健全社區教育組織。新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區教育工作,把社區教育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成立了社區教育領導小組,制訂了社區教育長期規劃和近期計劃。形成以鎮社區教育領導小組為核心、社區教育中心為主體、社區學校和村民學校為基礎的三級社區教育網絡;建立包括黨校、人口學校、老年學校、假El學校、文化站、司法所、婦聯以及志愿者服務站在內的社區文化教育宣傳網絡;建立包括鎮人力資源保障所、農副業服務站及農業示范基地在內的科技推廣網絡;還開通鎮社區教育中心網站,為社區居民提供學習平臺。
(2)注重協調,完善社區教育機制。社區教育既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作為介于政府與非政府行為之間的一種新型的教育形態,要確保社區教育健康、有序、規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與有效干預。新集鎮加強政府對社區教育的統籌領導,首先把社區教育置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來審視,將社區教育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的目標管理范疇,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其次,成立由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領導機構,統籌協調社區教育工作,并加強溝通和協調,形成“政府主導、社區主體、社會參與”的社區教育運行機制;其三,建立并逐步完善社區教育保障體系,建立以政府投人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區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妥善解決社區教育的辦學經費問題,保證社區教育機構的有效運轉。
(3)整合資源,提升社區教育功能。一方面,大力倡導社區內的各類學校、社會團體、公共文化機構及企業與社區開展共建,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將各類教育資源向社區開發,向社會延伸和輻射,為學員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和場所。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社區內離退休老干部(教師)、專家學者、企業家、在校中小學學生的積極性,建立一支以專職人員為骨干、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為主體、適應社區需要富有社區特色的高素質的社區教育管理及教師隊伍,使之成為開展社區教育活動的重要力量,提高辦學質量。
三、貼近實際。開展適應地方發展需求的實用培訓
以加強職業培訓為切人點,是鄉鎮社區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重要舉措。社區教育必須為新農村建設服務,新農村建設也必須依靠社區教育。社區教育中心與企業聯合,找準需求,主動對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開展訂單培訓,為提高農民素質、加快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促進農民增收作出積極貢獻。主要培訓對象是待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和在崗的二、三產業農民。一方面開展農民工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尋找就業崗位等方面知識的培訓,以提高農民工遵守法律法規和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樹立新的就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另一方面抓好職業技能培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就業能力為目的,以技能鑒定為手段,有效地安排培訓內容,增強農村勞動者的就業競爭力。
四、滿足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教育活動
(1)關愛留守兒童,豐富假日生活。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關愛留守兒童是鄉鎮社區教育中心的一份責任。2011年暑假,新集社區教育中心啟用多個功能室,舉辦了繪畫、象(圍)棋、乒乓球、跆拳道、舞蹈、樂器(古箏、電子琴、竹笛)等青少年兒童興趣班。每天中心大樓門庭若市,熱鬧非凡,笑聲、乒乓聲、樂器聲不斷,洋溢著濃濃的娛樂氛圍。在這像似“兒童樂園”的大樓里,兒童們完全放下了學業的壓力,感受到了來自心靈深處的輕松感,感受到了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新集社區教育中心將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育人為目的,努力滿足廣大兒童興趣愛好的需求,讓更多的兒童成為社區教育中心的“常客”,使在外打工的家長們多一份安心,少一份牽掛。
(2)志愿服務,奉獻愛心。探索專業化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建設。新集社區教育中心于2.011年上半年建立了志愿者服務工作站,成立了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協調小組和9支志愿者服務小分隊,制定了志愿者服務章程、制度和計劃,形成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專業技能全面、有奉獻精神的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自隊伍成立以來,服務活動效果明顯,社會反響較大,特別是慶祝建黨90周年前夕,以張集小學學生志愿者組成的文藝表演隊赴敬老院開展題為“愛心奉獻迎七一,志愿服務進社區”慰問演出,受到社區各部門的廣泛關注,深受孤寡老人們的喜愛。
(3)文娛生活,多姿多彩。以文化活動為載體,打造新集文化品牌。先后組建了農民藝術隊、健身舞(扇子、腰鼓)隊、太極拳(太極扇、太極劍)隊、民俗隊(龍獅、虎船)等社會團隊,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居民的業余生活,滿足了居民的精神需求。
總之,發展鄉鎮社區教育,服務新型農村建設,是農村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更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所在。這就要求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將鄉鎮社區教育當做提高民族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大事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