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媒體時代遠程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來自清華大學的熊澄宇老師從三個角度解釋了新媒體的含義:
(1)它是一種相對的含義,是與以前媒介的“舊”相比較來說的。
(2)它是一種時間的含義,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之中,這一種新出現的媒介有著專屬于它的含義。如現在所說的新媒體普遍是說在電腦訊息加工手段上產生的媒體形態。
(3)它是一種發展的含義,不論它是網絡化或是數字化,它都不會停止的,是伴著科學的進步而進步的。新媒體與以前的媒介相比有其專屬的特征。對于這一觀點,來自于陽光文化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吳征覺得:“它的首個特征是其消解本領——消解與以前的媒介、國與國、社會群體、產業間的界限……”。他還覺得它的基本特點是一種重建。它的進步是媒介結合的進程,展現出媒介的大融合勢頭;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現在的媒介市場版圖與游戲規則,加速了和現在相符的新媒介與新型產業模式。尤其是,數字化傳媒不僅改變了以前的媒體,還創建了全新的產業與機遇。因此吳征將其解釋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作為新媒體的主要特點——數字化傳媒引起了訊息傳遞手段的一次變革。一九九五年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之中提出:“訊息手段的進步會改變人們的學習、工作、休閑方法,總之就是改變人類的生活方法。”社會進步的目的是極大地讓大家滿意,讓大家展示其獨有性格。大眾傳播時代的關鍵特點是將個人加入團體,團體步入社會,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一對多的傳播方法”。新媒體不同于以前的大眾傳媒特點,它更滿足觀眾的需要與觀眾的分布,完成了多對多的傳遞,它的特征是認同不同、獨特、多種元素共存。媒介的特征由直線傳遞變為雙向互動的傳遞,觀眾能自主選擇訊息;數字化傳媒是觀眾可隨意選擇時間段接受,若喜歡可以重復觀看,不同于之前必須同步收聽的特征;它使訊息的傳遞更加隨意,特別是網絡運用其多重作用所構成的訊息庫;它可以使訊息在世界各地傳遞,推進了全球化進程,讓所有身處異地的人自由溝通。
二、新媒體時代的遠程教育
一九八五年伽里森于澳大利亞國際遠程教育的雜志了一篇名為“遠距離教育中的三代技術革新”的文章,他提出遠程教育的進步可總結為函授、電子通信與電腦的綜合。尼珀與貝茨之后又將這一論斷完善,從而完成了三代訊息手段與三代遠程教育的論述。第三代遠程教育包含新媒體,它的特點與優點相輔相成,就是經過訊息手段完成人機與人際互相溝通、影響,來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團體教育行為,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新媒體手段的使用完成了同步與異步交流,新媒體為終身學習打造出了無論何時都能學習與了解訊息的環境。
(一)新媒體不僅是傳播介質的變革,更是傳播內容領域的一場革命
新媒體不僅能極大地促進訊息的傳遞,還提升了訊息的品質。它所傳播的訊息不是以前訊息的復制粘貼,它有自己的創造方法。但是相關產業人士認為現在最大的難關是缺少影像視頻。現在很多視頻都是人們自主傳到網上,質量不過關。除此之外,新媒體的內容與形式、觀眾的參與程度都無法令觀眾滿意。我們以網絡影像為例,網絡影像是現在媒體的主力軍。在網絡上共同分享影像已成為現在多數人的習慣,人機界面的教學是這一時代一定要經歷的階段。依據艾瑞市場調查的顯示,二零零六年我國網絡教學的營業額為二百零三億元,截至二零二零年將會達到四百億元人民幣,對于這么強大的市場潛力,網絡影像的剪輯、創作變得異常緊急。這樣就需要相關機構與相關職員盡可能地了解受眾的迫切需要,并盡一切可能的去使受眾不一樣的、獨特的需求得到滿足。
(二)新媒體是一種信息的發送者與信息的接收者之間
具有充分互動性的媒體新媒體的根本目的就是將“廣播”變為“廣取”。“廣播”就是指直線傳遞的傳統媒體的方法,而“廣取”就是說手中可以自主的選取或者是應用互聯網上所存在的信息。所以,在信息的傳遞進程中,相互交流很重要。現在大家所使用的網絡視頻教導影像大多還停留在直線傳播與灌輸的層面,相互交流的發展勢頭較弱。而且以后電視節目的進步將會成為一個綜合的整體,也就是說電腦與電視會慢慢的結合。這也就是常說的“三C”的含義,就是家用電器、電腦與傳播交流裝置,在這三者中做播報的訊息,所彰顯的方法將會慢慢地結合成一個整體,以此來使老師同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溝通與教學反饋得以完成,與此同時,也能對于講課的教案進行恰當的補充與修正。在新媒體時代,網上授課的工作人員的任務量會越來越重,然而同時也會使這一職位所需要的職員供不應求與這些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需要進一步提升的缺陷暴露出來。
作者:郭慧 單位:佳木斯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