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驗式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注重實踐的一種教學技術,近些年被逐漸廣泛應用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在實踐過程中促進學習、在實踐過程中獲得個人感悟是體驗式教學的核心理念,它是使學習者在個人直觀感受的基礎上去理解和習得課堂知識的教學方式。本文從體驗式教學概念、特點出發,淺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如何應用體驗式教學,并提出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時的注意事項,從而幫助教師更好的將該教學模式運用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用措施
0引言
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深化及課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心理健康課程越來越注重改變傳統說教的教學思想,提倡學生能夠成為課堂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快樂的學習者、積極勇敢的探索者,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不斷感悟、不斷學習,從而培養其認知、技能等多種能力的全面發展。體驗式教學不同于以往傳統教學理念,強調學生除了掌握課堂知識,也要學會把課堂中習得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進而加以正確應用。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學習過程中將課堂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加上在實踐中與他人分享交流、合作的過程,進一步促進其人際交往技能與認知技能的共同發展。因此該教學模式適用于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預設的目標,強調學生在體驗中愉快的學習,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提高其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
1體驗與體驗式教學的概念
體驗是指通過親身經歷來獲得直接經驗,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主體通過直接觀察呈現在眼前的具體事物從而認識該事物本質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體驗是學生通過真切、直接的感受情境,對知識產生深刻理解并生成主觀感受、積累經驗的過程。根據以上,可將體驗式教學概念歸納為:體驗式教學是教師以學生認知發展和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在理論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有目的的設計特定體驗情境活動,學生通過特定的情境來認識和理解具體事物,豐富原有知識系統,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驗證教學內容,發展其恰當應用知識能力,幫助學生發展成為真正自由獨立的“完整的人”的一種教學模式。
2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特點
(1)體驗式教學關注個體差異。由于個體間認知和能力存在差異,對同樣事物會產生不同理解,體驗感受也不盡相同。獲得不同感悟的學生彼此間交流和分享的過程,對于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是很重要的。同時體驗式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我成長,充分給予學生自由活動和展示自我的機會,逐步發展學生體驗學習的能力。(2)體驗式教學的緘默性。體驗是學生的親身經歷,部分感受是可以表達給沒有親歷的另一學生,也有一部分則只能自己領會、不可言傳,我們稱這些所謂的不可用言語準確表達的內心感受為“緘默性知識”,例如:審美體驗,人們在欣賞美麗的事物時,會產生豐富多彩的心理活動、包括個人想象、情感等,這種豐富的內心感受是深刻的,卻又難以與他人言說。(3)體驗式教學的互動性。體驗式教學體現了教師與學生間的平等互動關系,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與知識接收者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是通過教學中的言語互動、情感交流、理解而生成的,從而增進師生感情。同時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需及時覺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和需求,以為其提供正確引導和幫助。(4)體驗式教學的趣味性。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下完成學習體驗。教師要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融入到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中,喚醒并增強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使知識在學生體驗的過程中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一步促進學生成為積極主動熱愛學習的人。
3體驗式教學在中小學心理健康課中的應用措施
(1)創設真實生活情境。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促進他們進行真正有意義的體驗,并在這個意義體驗過程中獲得新知。教師可以創設豐富的生活模擬情境,為學生打造一個能夠激發起其積極參與并盡情體驗的情景。如:設計森林迷路的模擬情境。讓學生在一個伴有適當緊張音樂的黑暗房間里,跟著老師的指導語,想象自己在一個迷霧重重又危險的森林求生的情境。學生在這種黑暗環境和具有壓迫感音樂的氛圍下,可以清晰體驗到生命遇到危險時的緊張感,喚起他們的危機意識,讓學生在虛擬的危險體驗中感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可貴,更加懂得保護自己、珍愛生命、積極生活。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體驗模擬的失敗情境,磨礪學生的抗壓能力。中小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強,看待問題比較片面,因此,他們會出現心理素質較差、意志力差等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一些有關失敗的模擬體驗情境,如:演講失敗、數學競賽失敗等模擬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學會正確看待失敗,并尋找、總結失敗的原因,同時,在這些情境體驗中,有助于增強他們的抗挫能力,培養堅韌心理素質,累積解決現實問題的經驗。(2)創設全體學生可參與的體驗活動。教師在設計教學體驗活動時應考慮到全體學生,可以用校園心理情景劇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參與活動中。校園心理情景劇根據學生真實的校園生活進行編制,采用情境對話、角色扮演等方式通過角色互換、替身等技巧,將中小學生日常中可能發生或曾經發生過的事件、遇到的問題以情景劇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情景劇的方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該問題或事件的性質,引發學生的思考和交流,啟發他們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做到從做中學。校園心理情景劇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周圍的現象,在不脫離實際的基礎上盡情發揮個人想象去編制劇情,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還可以使學生在分工合作、相互協作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增強團隊合作意識,牢固人際關系。如:在如何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編排心理情景劇,如講述自己被班級同學誤會的故事。學生在與班級同伴完成情景編制的過程,是學生與他人真實溝通、分享、表達的過程,這一過程本身就有助于發展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在編制作品中用到的理論知識和遇到的現實問題,對學生知識系統的補充、更新、完善及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這一整個過程能夠真正實現通過體驗教學使課程內容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課程效果。(3)重視活動過程,用情境挖掘學生的潛質。體驗式教學注重用特定情境啟動學生的內在認知力量,每個學生的表達欲望和情感需求是不同的,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設計適用于學生的團輔體驗活動。在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學校團體輔導強調學生間的真實互動,引導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情感,能夠幫助學生挖掘自身團體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強化同學間的感情聯結,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又增強團體凝聚力。(4)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氛圍。為最大程度發揮體驗式教學的應用價值,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僅要依賴教師教育力量,還應積極與家長和學校的力量相結合,共同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心理學學習氛圍。首先,學校要積極組織內容有趣、形式多樣、具有啟發性的心理活動,如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講座、心理電影賞析活動、學生填寫心理晴雨表、心理小報、親子沙龍活動等。其次,教師積極與家長取得合作,建立家校聯系機制,獲取學生近期在家里的心理表現,根據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綜合表現,全面判斷孩子是否存在長期或階段性心理問題,以便及時進行干預。同時,父母與孩子應建立平等親子關系,促進父母與孩子彼此的情感交流。另外,學校應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測評,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為心理異常學生提供幫助和心理輔導。
4應用體驗式教學時的注意事項
(1)堅持多鼓勵少批評原則。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言行和人格,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學習成績比較差的部分中小學生可能不夠自信,再加上教師的批評和家長的打擊,久而久之,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會下降,如果家長和教師沒有覺察到學生的這一問題,沒有提供及時的幫助和心理疏導,很有可能導致學生對任何事情膽怯、自我懷疑、自我放棄等心理問題。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教師應盡可能的多鼓勵學生,減少對學生的負面評價和批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堅持正面激勵評價為主,幫助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逐漸找回丟失的自信心,從而增強他們自信,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2)注重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事后反思,讓學生從體驗中覺察自我、發現自我,進而不斷完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過自我剖析,能促進其進行自我反思和正確認識自己,提升自我覺察能力,有利于健康人格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組織學生將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感受、認識和困惑等以記筆記的方式寫下來,促使學生重新審視和認識自己,使其思想得到升華,心靈得到成長。(3)教師在體驗式活動中應給予學生關注。心理健康知識在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常接觸的,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領悟能力的差異性,因此各種心理調適方法對他們來說適用程度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積極關注,以便及時發現學生的困惑或問題并給予正確引導。對于部分問題嚴重的學生,甚至需要老師在課后找一個安靜隱蔽的場合,對其進行個別的訪談和心理輔導。(4)堅持平等原則,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不能強迫學生被動的進行學習,只有學生自己愿意去吸取知識,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應以高姿態指使學生,而應堅持平等原則,與學生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5)教育者必須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技術能力。體驗式教學要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實用技能外,還要以每個學生個性的獨特性及認知差異性為出發點,精心思考設計活動方案。教師只有自身具備專業能力和豐富經驗,才能為學生量身定做多種體驗活動,也只有教師自身經驗豐富才能在活動中及時覺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適當調整教學活動方案,從而為學生創設正確的、有意義的活動體驗情境,從另一種意義講,體驗式教學是對教師個人能力的挑戰,它將促使教師更新知識系統并進行創新,有利于優秀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建設。
5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是純粹的向學生輸入基本的心理常識,更是為了幫助每位學生發展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體驗式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營造良好心理學習氛圍,有助于教師在學生直接感受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所思所感進行相關心理理論知識的提升。同時,為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學質量,教師應勇于探索,并不斷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讓體驗式教學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發揮最大作用。
作者:閆博馨 單位:喀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