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理想的學風
從改善學生學習風氣的意義上講,學風建設就是引導學生以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修養為人生目標,養成以學為樂的人生旨趣的“修身”的過程?!耙庹\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所謂“意誠”就是意念真誠,不要自己欺騙自己,一切發自內心真實,才能自然而然的有所行動,并且堅持長久,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的最終目標是要落實為學生渴望學習的主觀意愿和為學習付出辛苦的決心;而所謂“心正”則是指端正情志,排除各種情緒對于自己學業的打擾,追求內心平靜,避免“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結果,使學習淪為一場勞時費力卻了無成效的“磨洋工”。
二、建設理想的學風的途徑
隱性課程讓學生喜歡學習,充分備課是基礎,用馮友蘭先生的話說,教師對一門課程的掌握要比教科書多幾倍,才能“信手拈來,皆成妙趣”。不過即便如此,因眾口難調,無論教師如何盡心費力的準備課程,仍然無法調動起所有學生的興趣,如果對學科不感興趣,任憑你口若懸河,我自瞌睡連天,因此單憑在常規課程之內用功是不夠的,常規課程更沒有鼓勵學生完善人格修煉心性的任務,因此如陸游所說:作詩的功夫在詩之外,教師也必須重視常規課程之外的育人途徑,才能教育出有思想、獨立判斷力、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意愿的人才?!半[性課程”是個舶來的概念,是指通過非學術途徑,潛移默化的、間接地向學生傳遞課堂知識以外的態度、動機、價值觀和其他心理方面的成長。既然學風就是學生的治學精神和態度,那么隱性課程就適合于對它加影響。
三、如何利用隱性課程進行學風建設
任何教學活動,尤其是稱其為“課程”,都必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據此確立教學原則
(一)警校要培養什么樣的警察
理想的警院畢業生應該是專業精湛的警察。他們應該是堅守公安核心價值觀和職業倫理底線的警察,他們不會毫無原則的適應環境,因為他們源源不斷的走上公安一線,會使整體的警察文化逐漸的發展和提高。他們應該是有人文素養的警察,不僅精通專業,又要了解社會,理解人性,工作勤奮,有生活情趣,心理健康。
(二)我們要向學生傳遞什么價值
隱性課程要傳遞的價值必須是有感染力的才能實現激勵學生學習熱情和修養心性的意愿。冠冕堂皇的詞匯的堆砌和灌輸是達不到預期目的的,必須做到人性化,重視學生的需求。我們傳遞的“正確”價值也應包含著對人作為人所必然具有需求的關懷。凡是正常人都有過上體面生活、自我實現和獲得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的需求,這些是警察職業能夠提供的。
1.為何從事警察行業
職業榮譽感。警察可以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稱謂。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兒時都有過警察夢,幼年時代我們崇拜警察的唯一理由就是因為他是正義和力量的象征,與一切邪惡力量為敵,成年以后,除了正義的感召力,警察職業對我們又有了更多的意義:第一,警察身著制服,這種明顯的標志標明了警察這一少數群體成員的身份,單純為了這身制服而義無反顧的踏上從警之路的就大有人在。第二,警察是政府權力的流動象征,警察堅守崗位,社會的正常秩序才得以維持,警察出生入死,民眾才得以安居樂業。人皆有證明自身存在意義的需求,從事作為社會的守護者的警察職業無疑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第三,警察工作中存在危險,它讓從警人員和家屬為其安危提心吊膽的同時也給這份工作增添了一分光榮,有什么比直接面對窮兇極惡的罪犯更能彰顯個人的膽識和勇氣,有什么能比將高智商罪犯繩之以法更能體現個人的智慧。戰勝內心恐懼,戰勝敵人而帶來的對自身價值的認同和成就感也是其它工作難以比擬的。
2.警務工作的服務對象——立警為民
《警察法》明確規定,人民警察必須維護人民的利益。人民警察服務于社會中最廣泛的群體——人民大眾,警察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恪盡職守確保社會秩序穩定,要不遺余力的打擊違法犯罪保障民眾安全,在工作中遵守法律和程序,尊重人權,做好這些工作才能不辱使命,維護警察職業的榮譽。
3.做一個堅守職業倫理的警察
任何行業都有紀律,紀律維護著職業倫理,觸犯了職業倫理的禁忌會使從業者喪失尊嚴,違反了職業紀律會受到懲戒,毀了前程,甚至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言傳身教
教師作為教書育人者,有責任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讓學生看到,知識能提高生活水平,人文素養可以改善生活質量。一個因工作努力、學識淵博、遵守職業道德而生活體面,品位高雅,心態平和的教師站在講臺上本身就很有說服力,勝過一切說教。
四、輔助機制
行為強化心理學實驗證實,人的行為與態度互相支持,也就是說行為可以塑造自我,行為的改變最終會導致心理的改變。例如,由于美國最高法院的決定,美國白人對于綜合學校(黑人白人混校)的支持率馬上提高了一倍。正如亞里士多德說:“我們由于行使正義而變得正義,由于練習自我控制而變得自我控制,由于行為勇敢而變得勇敢”,學習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夠成功的強化學生學習的習慣,他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喜歡學習,如果他們被引導上了一條勤奮之路,即使開始可能不太情愿,最后也可能成為一個勤奮的人,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例如通過布置課后作業或思考,督促學生在課后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逐漸培育學習的熱情。
作者:王晨宇 單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安情報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