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效閱讀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首要癥結:目標不清
1.教學目標“張冠李戴”
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張冠李戴”就是把不屬于本課的教學任務,硬加到本課教學上來。如《景陽岡》寫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卻扯到保護野生動物上去?!锻崴沟男⊥А访髅魇歉惺墚悋L情,卻要重點讓學生學船夫吆喝招攬生意,訓練語言口頭表達,這就是“張冠李戴”的表現。有的老師個人文學素養好,就一味鉆進文本進行深挖,將本來簡簡單單的語文課上成了文學欣賞課。在文學教育上提高了要求,必然削弱了語文基礎知識。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應是語文文字的教學,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而不是其他。雖然課文有文學熏陶的因素,但與語言文字相比,那不是最主要的。不要將語文課上成文學欣賞課,也不要上成科普課或綜合實踐課。語文課,就該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有滋有味地閱讀課文,讓學生充分領略到語文課的味道。
2.教學目標“棄主重次”
教學目標“棄主重次”就是在制定目標的時候,把一些主要的教學目標丟掉了。即把語文知識與語言訓練的目標漏掉了。例如,某老師上《詹天佑》第四自然段,最能體現詹天佑嚴肅的工作態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不怕艱難險阻的勇氣和毅然接受任務、為中國人爭一口氣的決心??上У氖?,這位教師對這個句子視而不見,一帶而過,錯過了極佳的語言訓練。還有些老師對于一些滲透基本寫作方法的課文精彩段落無動于衷,拼命從其他訓練點去進行段落教學。這也是教學目標不明確、“棄主重次”的體現。
3.教學目標“階段不分”
新課程標準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明確劃分了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具體分為第一學段(1—2年級),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所謂教學目標“階段不分”就是低年級向中年級靠,中年級向高年級靠。以低年級來說,新課標規定識字、寫字是1—2年級的重點,但不少教師把識字、寫字教學控制在很小的空間里,花很多經歷圍繞課文內容進行頻繁的問答,討論,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識字和寫字得不到有效的訓練。結果,寫字質量滑坡,錯別字增多,詞匯量下降,語言貧乏、用詞不當、詞不達意情況嚴重。這種把低年級的語文課上成中高年級的語文課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有位教師上《七顆鉆石》,授課即將結束,教師竟然要求全班學生概括全文寫作方法上有什么特點,學生一片靜寂,頓感課堂毫無生氣。這明顯就是對年段教學目標認識不清楚造成的拔苗助長式的越位。
4.教學目標“形同虛設”
教學目標“形同虛設”指的是教案上雖然寫了教學目標,但只是一種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沒有成為教學的指導思想,沒有真正落實目標的措施,使目標形同虛設。如我校有位老師上完《懷念母親》,大家評課后覺得既然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季羨林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那為什么課上教師卻花大量時間介紹了季羨林的成長過程和反復強調“兩位母親”具體指誰兩個部分,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情感體驗都無從得知。這就是教學目標雖然有設計,但是在課堂上把握不好的話,就會讓教學目標“形同虛設”。
二、解決對策:甄選目標
1.文本解讀要懂得取舍
面對一篇課文,教者要弄明白其中有哪些基礎知識,可以進行哪些基礎訓練,即“雙基在哪里”,這是第一次篩選;在這些“雙基”里,有哪些是本學段目標和本單元目標要求掌握的?把教學目標沒要求的部分放下來,這是第二次篩選;在教學目標要求掌握的“雙基”中,哪些是學生已經掌握的?哪些是學生通過自學可以自行解決的?學生學習這些雙基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這是第三次篩選。另一個要點是要加強語言訓練。質疑問難,找出重點難點,進一步要抓語言訓練點、能力培養點。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就是要讓學生自己聽、說、讀、寫,跟講解和議論等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課堂時間是常數,要想多讀多練,一定要少講少問,一手抓精選教學內容,一手抓改進教學方法。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教材只是個例子。教者在關注教材的“原生價值”的同時,更要關注文本的“教學價值”,尋找有效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教材這個例子的功能。語文教育研究專家王榮生博士把文本的功能界定為四種,即“定篇”、“樣本”、“例文”和“用件”,并指出四類文本的不同教學內容的選擇,對改變當前閱讀教學內容選擇的現狀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例如,有的課文可以側重于人文精神的感悟,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有些課文可以側重言語表達的學習,如《人物描寫一組》;有的課文可以側重于表情達意的訓練。如《和時間賽跑》;有些課文可以側重于內容信息的獲取,如《鯨》。在進行教學目標篩選的過程中,教者要分析文本的特點,理解不同文本的功能,在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好“教材是個例子”。
2.重視言語訓練
“使用語言”才是語文課的最終目的?!罢J識語言”是為“使用語言”服務的。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語言學習,是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如低年級應該是偏重字詞的語言文字訓練,幫助學生發現構詞方式和規律,認識同音字、多音字等多種漢語現象;到了中年級,則要多進行“換詞”訓練,感悟積累詞語,品讀感悟語言表達方式;高年級則在布局謀篇等篇章結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綜合應用水平。語言文字訓練,要切實地根據年段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情況和文本特征來進行。只要堅持做,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
3.矯正性設計教學目標
根據課堂反饋信息,結合班級學生特點,及時進行目標的矯正性設計,就可減少失誤,提高教育目標的達成度。
三、小結
總之,一節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課,需要教師科學地找準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認真組織實施等。找準教學目標,就能確保方向不偏,這是高效的關鍵一步。在前進的路上,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彎路甚至歧路。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必須在語文教學中突出語言學習,突出語言訓練。
作者:陳美容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