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習思維障礙有機化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記憶術———有機化學知識的精加工策略
1.有意義材料的記憶
“縱觀信息論不難看出,對信息的加工水平愈深,掌握越愈透徹,記憶所達到的效果就愈佳。其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對記憶材料的常見程序進行理解掌握,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從頭至尾的將記憶材料精讀細讀,掌握整體的主旨大意;第二步,發散思維,對記憶材料進行分析,對各部分的內涵進行梳理,做到掌握其內在來龍去脈與相互關系;第三步,要將記憶材料各部分進行有機串聯與聯系,做到融會貫通;第四步,提煉主旨線索,綱舉目張;第五步是對己有知識結構進行嵌入,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便于提取和應用;第六步,做到及時溫習,避免出現遺忘”。常見的方法如下:
(1)比較記憶法。不難理解,這種記憶方法就是比較只是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共同點、相似點為基礎,找出事物之間的差異性,即“同中求異”;第二方面,可以從不同處著手,比較后,總結出相同處與相似點,即“異中求同”。這種異同互證的方法,效果更佳。例如對比各類烴和烴的衍生物,無論是在水、醇中,還是在羧酸、酚中都含有羥基,但由于存在不同的基團,其性質自然會表現出有同有異。
(2)系統記憶法。需要學生用心加工而得出的化學知識網絡,這種記憶法具有系統化、簡約化和有效化的特點,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將原本零散的有機化學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獨有的知識體系。比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將其進行概括,組建網絡圖,形成知識網。
(3)圖表記憶法。不管是圖形還是表格,都能夠讓達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同時,表格的簡潔、明了、易于分析歸納的特性,更有利于學生對有機化學知識的進行記憶;例如,學生可以對各類有機物的代表物的特性、結構進行歸納,形成表格,這個表格不僅是知識的匯集,更是精華所在。
2.無意義材料的記憶
學生要想記住無意義材料,就需要開動腦筋,使其產生聯系或意義。而最簡單的辦法,無疑便是根據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間的相似點來認知化學知識,并在思想上建立聯系,將一些零散、瑣碎、易混淆的知識進行串聯,有助于學生記憶。比如,將水與苯、四氯化碳分別混合后,因為物質密度大小不同,有機物會出現分層的現象,其處在上層還是下層,是特別容易記混的。此時,學生不妨將其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苯”字與“笨”字相似,“竹在木上”,木頭輕,會浮在水上,即苯在水的上層,故容易記住苯會浮在水的上層。四氯化碳與苯相反,遇到水則在水的下層。
二、有機化學知識的組織策略———良好認知結構的構建
1.教學策略:有機化學的基本概念
對概念的學習意義重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影響概念學習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分兩個方面,即對概念實例的選擇和分析。如果學生不知道實際案例,那么只能是對概念定義的硬性記憶,根本無法掌握概念的屬性,從而造成對此類化學知識了解不夠透徹。當然,要讓學生了解概念的實例和屬性,作為老師就應該做到“舉三反一”,為學生搜集呈現出多個典型的實例,讓學生擁有進行比較、分析的素材。當學生對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讓學生利用概念定義,從而挖掘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分析理解概念和化學知識,最終明確概念的應用范疇。學習是一個過程,要在不斷地學習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在學習有機化學概念時,教師不應該強求學生一步到位,而是要讓學生遵循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提升對有機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當然,要想深入了解化學概念,就必須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內涵?便是指這類事物所表現出的屬性,而這些屬性往往是客觀存在的、本質上特有的。概念的外延,顧名思義,就是至、指概念延伸后,所包含的一些事物。逐步學習有機化學概念是需要條件的,而在中學教程中,有機化學概念重復出現,就是重要的條件之一。重復率高,學生自然能夠不斷學習,并加深認知。
2.教學關鍵:有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
雖然有機物種類很多,組成結構也比較復雜,但是所有的有機物分子中都含有一種物質,那就是碳原子。學生要想掌握有機物的性質以及化學反應結果,比方從碳原子的結構入手,結合碳原子特殊的成鍵能力,深入了解有機物的相關知識。從碳原子的結構來看,最外層有4個電子分布,這就為其形成穩定的8電子結構創造了條件,只要擁有另外4個電子與之分別配對便能實現。故此,以共價鍵方式,碳原子與其他原子結合是很容易實現的,不僅如此,因為碳原子的價電子層距離原子核比較近,所以能夠形成非常穩定的共價鍵。如碳原子可以和N、H、O等形成穩定的共價鍵;再者,它還能以雙鍵或三鍵的形式相結合;這些都能夠凸顯碳原子成鍵能力之強。再分析碳原子對內對外的成共價鍵的能力,無論碳原子內部,還是和其他的原子,都能夠形成共價鍵,而能否形成共價鍵、共價鍵的結合是有機化合物共同的特點,這也是有機物種類多,結構復雜的原因。
3.采用多元情景化教學
一般而言,思維存在障礙的學生可能不太擅長對抽象的化學概念和符號進行記憶,因為這些學生的邏輯思維較弱。作為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現象來認知抽象的化學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親手操作去加深印象,構成假設和檢驗假設,從而進行學習,而思維邏輯強的學生則不需要如此。比如,一位聰敏的學生,單純依靠書本上對甲烷分子空間構型和知識的圖形和文字介紹,便能夠開動腦筋,發散思維,從而理解甲烷分子的相關知識和結構。可是對于一位思維有障礙的學生來講,或許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才能弄清楚這一知識。面對兩類學生,雖然學生都知道了正確的結論,但他們進行學習的方法卻是不同的。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為那些對化學不“感冒”的學生,提供形象化的模型支持,讓這些學生通過親手操作、親手觸摸、直觀觀察來掌握有機化學知識。最終,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各種邏輯智能還能得到鍛煉和培養。
作者:張巍 單位: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