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教師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引導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搭橋鋪路,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解決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問題,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與心理,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與人格,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生活打下基礎、提供保障。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他們有著獨立的人格、獨特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式,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而不是工廠里整齊劃一的標準器件,在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不是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而正是最寶貴的教學資源。素質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與全面化的協調發展。我們面對的班集體正是由這些富有明顯差異性、富有個性化特點的學生,我們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制訂一樣的教學方法、教育方針與教學目標。我們要用一顆博大寬容的心來對待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明顯不同。尤其是對于后進生,當他們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出現一些擾亂教學的行為時,我們要寬容他們,不要對他們進行橫向比較,而是要進行縱向比較,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進步與長處,將這些微小的進步進行放大,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以此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信心與動力,使得學生取得更大的成功與進步。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寬容不是放任,過度寬容就會成為縱容。我們要注重度與量,找準平衡,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樹立生本教學理念,成為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踐行者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對現代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這既是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挑戰,同時又是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機遇。我們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研究新課程標準,在新課程改革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間找準切入點與結合點,全面實施生本教學理念,成為教學改革的踐行者。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來設計教學活動、進行教學活動,而是要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角度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來設計與開展教學活動,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調動知識與技能來展開主動探究,變學生的被動接收為主動構建,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徹底轉變。如在學習Word文檔圖文編排時,我并沒有一味地進行講述,占用全部的教學時間,而是只進行基本知識點的講解,然后將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班級活動海報。這樣的選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增強了教學的親切度,引起了學生對知識本身更多的關注與認可,可以激起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又與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可以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來學到新知,將學與用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操作與運用中感受學科學習的實用性、趣味性,達到知行統一,更利于學生信息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提高。這樣的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與歡迎,學生摩拳擦掌,要大顯身手,參與熱情空前高漲,學習氛圍異常活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地收集文字、圖片等資料,并對文字進行編輯,對圖片進行二次創作,然后按照自己特有的思路與方式來進行圖文的編排。這樣不用教師做過多的強調與講述就可以將學生的興趣點與注意力轉移到各知識點的探究上來。學生親自操作、主動思考、積極思維,這樣更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學生所設計的作品令我驚奇與歡喜,富有個性特色的作品比比皆是。這樣的課堂教學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體參與、積極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這對于學生信息收集、處理、分析與加工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創新精神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運用情境教學法,成為魅力課堂的構建者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一套獨立于情境中的符號,而是存在于具體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動中,人的學習應該在情境化的活動中進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也要結合學生特點與學科特點來設計各種教學情境,為學生構建一個有活力而又有魅力的課堂。
1.問題情境。學起于思,思源于源。問題是思維的開端、智慧的窗口、創新的基石。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無法運用所學來解決問題時,便會自然地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產生強烈的探究動機與求知渴望。如在學習插入圖片時,我提出單一的文字資料過于枯燥單調,用圖片來輔助傳達,以增強文件的形象性。那么,如何來插入圖片呢?這樣自然就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所學內容上來。
2.實踐情境。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實踐性。只是單純地學習理論,學生永遠也無法掌握這門技術,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設計更多的操作與實踐情境,讓學生擁有更多親自上機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操作能力。
3.游戲情境。學習是枯燥無味、單調沉悶的,我們可以將游戲引入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一系列集娛樂性與知識性于一體的游戲活動,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更加富有活力。如指法的練習枯燥無味,我們就可以寓游戲與學習于一體,通過青蛙過河、抓小偷等趣味游戲,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掌握基本指法。
作者:姜偉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婁丈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