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新園林建筑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園林建筑特點
1.1園林建筑的藝術要求園林建筑直接影響著園林的整體藝術水平,缺少園林建筑的園林不可能成為名勝,所以園林建筑不能局限于對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上,而要注重園林建筑的藝術性。如我國風景如畫的蘇杭等地一些有名園林中的亭臺樓閣都是以藝術欣賞作為出發點的,并且得到很好的藝術效果。其中應注意的是園林建筑物的布置要與周圍環境景觀相互呼應,達到景觀要求,并通過對景等手法來提高園林整體的藝術感。西湖園林中“花港觀魚”就將翠雨亭和劉莊對景,讓游人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建筑物上。
1.2收放自如的空間處理園林建筑的主要作用是服從造景需要,所以,園林內的建筑物都不需要太過暴漏,否則會“喧賓奪主”。園林建筑的含蓄手鏈能夠保持園林景觀的特色,也就是在對建筑物進行布局時注重疏通,并且造型、布局都要開朗,同時通過造景手法來達到理想的園林建筑藝術效果。如西湖中的曲院風荷是以“院”和“荷”為主景,而將建筑物深入到湖中,從而借助湖景來提高曲院風荷的觀賞意境。
1.3注意適應當地氣候特點園林建筑的高低、方位以及色彩等都具有調節氣溫的作用,所以園林建筑的裝修要細致,色彩要經過調和,對不同類型的建筑都要保持各自的空間,但是整個園林景觀要渾然一體。如江南園林建筑中需要適應夏冬的季節要求,根據環境設計建筑呈現出四季如春的特點。
2園林建筑的繼承及創新
2.1園林建筑中傳統文化的繼承及創新園林建筑中的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園林命名、題詞、楹聯、匾額等,在繼承發揚的同時應注重在內容上進行創新。在游覽園林時,游人可以看到各種雅致的題名和題詞,或者一幅富有詩意的楹聯,既增加了園林的詩情畫意,又深化了園林藝術的文化內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2.2花木配置手法的繼承及創新花木是園林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花木配置和建筑物的大小、高低要保持和諧統一,并且能夠和周圍景觀相互呼應,形成具有明顯層次和錯落有致的景觀。花木配置并不只是起到襯托建筑物的作用,其本身也要高矮有序、顏色搭配,形成花木獨有的藝術感。喬木、灌木和花草之間的配置,以及園林建筑的大小高矮都需要因地制宜,并且處理好園林藝術布局和美觀適用之間的關系。在配置過程中應注意不宜過多,但又要顯得富有生機,并且整個樹形和樹冠都要作為廳堂的前后背景。花壇的位置要精心定位,不能顯得單調呆板,要起到其具有的點綴作用。大型園林中的花草植被在布置時應注意圖案要比較新穎,以頌揚國家興旺和時代特征為主,達到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效果。遵循“構圖無格,借景有因,切合四時”的美學原則,在體現山光水色和花木庭院等景色時,注意季節的變化,能夠使景物的時態和情致生成一幅疏密有致的風景畫。
2.3地域文化的繼承及創新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域中獨具特色,并且傳承至今仍然發揮著作用的文化傳統,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所以,也會有與眾不同的特色。具有“地域性”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在現代建筑中應用時,應注重對其繼承性和創新性。我國觀點建筑中有很多以木質結構來代替隔斷的例子,如劉園的曲廊中,廊道的折線形狀和墻體的直線形狀形成細長的天井。采光的功能性和景點的美觀性能夠做到合二為一也是中國古建筑的特點之一,傳統園林建筑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至今為現代建筑服務,如在很多現代建筑中常見的玻璃幕墻建筑,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的來源是框架式建筑結構,以柱承重和墻體外移等結構形式,將建筑物整體結構進行分割,在材料的選取范圍內進行適當拓寬。現代建筑在設計過程中所體現建筑空間的充分利用,和傳統建筑也有一些貫通空間,玻璃房頂和無頂的中庭和院子,都是其具體表現形式。如在地下一層的前方設置一堵高墻,讓游人實現停留在上方瀑布般的水流上,水中的植物和頂上灑下的日光給人視覺的享受。
3結束語
在現代園林建筑的發展過程中,從建筑形式上所體現出來的各種繼承和創新的根本原因是因循守舊,一味的仿古和盲目抄襲西方園林形式必將影響我國園林建筑的發展道路,園林建筑設計師只有準確把握了古今園林建筑的本質,注重園林中傳統文化、花木配置手法以及地域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將中國園林建筑設計的優秀傳統進行豐富,并且塑造著中國園林建筑的特征和性格,使它們所承載的歷史感與文化記憶繼續發展。
作者:劉云強單位: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