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資分配在人才資源配置上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家分配給勞動者的工資,雖不可能是其勞動的全部(因國家需從中扣除一部分作為擴大再生產基金、社會后備基金、公共事業基金等),但總體上均能體現勞動力的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價格雖由商品的價值所決定,但供求關系也影響著商品的價格。工資作為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的價格表現形式,必然要反映勞動力的供求關系。當一行業的資源(勞動力)供小于求時,價格上升,從而引致相當量的社會資源進入這一行業。當供大于求時,價格下降,部分資源就可能離開這一行業。通過這一作用過程,工資作為一種特殊的價格機制調節著人才資源在各行業之間的配置。由于這種配置方式以客觀經濟規律——價格規律為依據,真實反映了市場上人才資源流動的實際情況,因而比較科學合理,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工資的價值導向是調節人才資源配置的基礎
所謂工資價值導向是指工資作為勞動力價格能否反映勞動力價值,決定著人才資源流動的方向。
1、工資價值導向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要求商品的價格必須反映商品的價值。勞動力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價格——工資同樣必須真實反映其價值。如果勞動力的價值得不到合理的價格反映,建立在基礎上的勞動關系不可能鞏固。勞動力適應價值規律的要求,必然向著能實現其自身價值的方向流動。市場經濟中人才流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受到工資福利、勞動條件、個人志趣、人際關系等勞動者自身條件的影響,這些因素中工資作為勞動力價格的貨幣表現形式,體現勞動者的物質利益,起著引導勞動者主觀流動的作用。
2、人才資源配置的基礎人才資源合理配置的含義是將合適的人才安排到社會需要的崗位上。要實現這一目的,首先必須保證這些崗位能夠提供合理反映勞動力價值的價格—工資。只有在勞動力的價值能夠得到合理價格體現的情況下,人才資源才能按照價格機制的作用規律向這些崗位流動。如若不然,人才資源不僅不可能流向這些崗位,反而會在價格機制的作用下從這些崗位流失。
二、工資的供求導向是調節人才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所謂工資的供求導向是指工資作為勞動力價格,反映著勞動力的供求關系,影響勞動力資源在不同行業、崗位之間的配置。
1、工資供求導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總是向著能提供較高價格的方向流動。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也不例外。當某一行業,某一崗位的勞動力價格較高時,勞動力資源將會大量涌入這一行業和崗位;而當勞動力價格較低時,勞動力資源又會相繼離開這一行業和崗位。基于工資價格形式在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不同數量表現,就為勞動者而言工作的選擇提供了特殊的價格信號。依據這一特殊的價格信號,人才資源按照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得以配置。
2、特殊地區工資人才資源配置國家在邊遠地區設立艱苦地區津貼,對于苦、臟、累、險行業及崗位設立艱苦崗位津補貼,在工資上實行傾斜政策,通過工資的供求導向引導人才向這些地區和崗位流動,保持現有人員的穩定。
3、工資分配在人才資源配置上的作用市場經濟規律在工資分配上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工資必須能合理反映勞動力價值,即勞動者所提供勞動的質和量必須得到合理的工資體現。這就要求在工資分配中按勞動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分配。根據這一原則,確定職工工資時,主要看他的勞動好壞、技術高低、貢獻大小。按勞分配不僅體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基本精神,而且保證了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能得到合理體現,為人才資源在工資這種特殊價格機制的作用下進行合理配置。
三、案例
某單位利用工資的調節職能,穩定了人才隊伍。使企業充滿了活力。主要做法是:
1、堅持制度創新,轉變觀念,制定了《項目、創新、貢獻分配辦法》,從制度上保證了分配的公平性、公開性,公正性,得到了員工的認可和支持,勞動效率顯著提高。
2、調整分配重點,拉開分配差距。將原來的分配重點向苦、臟、累、險崗位傾斜,調整增加經營管理、技術等關鍵人才收入為主,突出管理、技術、知識的作用,分配上不搞平均主義,拉開分配差距,真正做到貢獻大收入高。
3、實施技術要素參與分配,極大地調動了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將他們的知識、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增強了企業競爭能力。
四、結束語
通過合理的工資分配關系,促進人才資源合理配置、流動,使人才的開發、使用、配置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作者:王友秀單位: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