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學校體育發展再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調查訪問的研究方法,針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學校體育發展現狀及在構建農村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進行探討,提出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一些思路,為決策部門制定農村學校體育發展政策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農村學校;體育發展思路
1.新時期農村學校體育的現狀
1.1體育觀念陳舊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學校體育要想在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中求得發展,就必須更新觀念,過去受農村舊的思想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家長普遍認為體育成績不論在升學中占多大的比重,并不能成為農村孩子“跳龍門”的砝碼,只有文化課好才是根本,這種思想的存在造成了對農村學校體育理解的偏差,形成了重“智”輕“體”的現象。一些主管領導為了片面的追求升學率,不能全面理解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對待農村學校體育長期以來形成了“講起來重要,執行起來次要”的觀念。
1.2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沒有結合農村實際,農村由于天時和地利的原因,農村學生對新事物、新運動項目接觸的機會相對于城市的學生要少些,中、小學的體育教材內容機械地重復,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容體系。教學手段和方法陳舊沒有創新,不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另外學校對體育教學目標管理沒有行之有效的體制和評價,有的地區甚至把《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中的項目和體質測試的內容作為體育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這些現象使體育教學目標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教學效果當然不會好。
1.3學校體育經費少,場地、器材短缺
農村有些學校領導為了自己的政績一味地追求升學率,學校每年上報的經費中有體育經費這一項,但上級主管部門把經費批下來以后,基層學校得不到落實,把體育教學經費轉移到其他學科,這樣導致學校體育場地得不到擴建和整修,器材設備也得不到及時的補充,這種狀況下體育教師再有水平,面對學校場地少、器材短缺的情況也只能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體育課如果只是在理論層面上說說,而不去進行身體練習,是不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教學目的的。
2.農村學校體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2.1引領新農村體育的發展方向,是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載體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造就一代新農民,新農民要有新思維和健康的體魄,這一切有賴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農村體育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對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精神需求,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和健康水平都具有積極的作用。農村學校體育作為農村體育文化的載體,一方面農村學校體育通過教學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培養了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這些學生將是未來農村體育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農村體育骨干大部分來自學校,在現行的農村體育活動中,學生中的體育骨干已是這些活動組織、參與的生力軍,將來他們走上農村工作崗位一定會是提高農村體育人口比例的重要力量,他們對于新農村體育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新農村體育建設中優先發展學校體育的戰略地位必須確立。
2.2改變農村人口的生活方式
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全社會對新農村建設的關注,將會有大量的體育信息通過現代化的媒介傳到學校,許多新的運動項目也引進到農村的學校,這些信息通過學校向外傳播,一些新的運動項目也被學生帶到自己的家庭中,作為家庭體育活動的內容,有資料表明,我國農民每年將會有一半的休閑時間,隨著大量的農村學生加入到新農民行列之后,他們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健身意識將影響大多數農民,農民過去沒事就賭博的習慣得到遏止,隨著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民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地發生著變化。
2.3促進農村全民健身體系的構建
調查表明,現階段我國農村人口的平均壽命比城市人口少了六年左右,除了城市醫療衛生條件比農村優越以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農民的健身意識的落后和健康知識的缺乏,國家在推進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中不能忽視農村學校學生這個群體,抓好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讓體育教師和學生廣泛宣傳體育健身的好處,并給農民提供健身方面的技術指導,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村學校體育對新農村全民健身體系的完善和建立起著重要的作用。
3.發展農村學校體育的思考
3.1依托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學校體育謀發展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學校體育所發揮的作用將會進一步顯現,農村學校領導應及時抓住機遇,在劃片居住調整村落結構的政策下,積極爭取擴充校園面積,為學校體育場地興建創造條件,另外多渠道籌集資金補充體育器材(如節假日利用學校的場地主辦大型的農業生產資料和農副產品推介會來獲取農資企業和農村個體經營戶的贊助等),有了這些物質上的保證,農村學校體育將會得到快速發展。
3.2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主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體育教學的成效,建立一支綜合素質較強的體育師資隊伍對加強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有現實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媒體傳播手段先進、快捷,體育教師應加強多學科知識的學習,在體育教學中要不斷地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時代性和前瞻性,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者型的教師,體育教師要不斷地塑造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廣大農村學校學生的體育需求,促進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
3.3拓寬教學內容,滿足學生需要
教育部新的體育課程改革在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上增加了許多新項目,農村學校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學校的有限場地資源,開展這些項目的教學,另外,我國有著豐富的體育民俗資源,這些體育民俗項目大部分來自于農民的勞動實踐,在農村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農村體育教師要大膽引用、改造這些項目,把它們帶到體育課堂上來,提高學生身體練習的積極性。
作者:李國柱 單位:冀州市冀州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