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委領導文化建設總結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二次全會以來的工作回顧
(一)突出中心工作,經濟建設健康發展。區委始終堅持以經濟工作為中心,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強化招商引資工作,致力調整優化結構,促進經濟協調發展。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億元,比增9.48%,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任務。
一是三次產業協調推進。深入實施工業牽動戰略,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工業園區建設邁開新步伐,一批有競爭力的新項目先后落戶三聯和河浦等工業區;支柱產業發展良好,電子、工藝、醫藥等行業穩健發展,鞏固了全區工業增長的基礎;企業在發展中壯大,預計全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0.3億元,比增12.9%。基礎性建設有效推進,華能電廠二期建設進展順利,220KV珠浦變電站主體工程竣工,公路拓寬和市政建設等有新的發展,為我區吸引大型工業項目提供保障。隨著工業牽動的功能增強,各產業協調發展。建筑業不斷拓展外地市場,擴大建安、路政市場份額,房地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企業發展上新水平。農漁業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克服持續干旱等自然災害,保證了春耕夏種生產順利進行,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以省無公害蔬菜種植和水產養殖基地為載體,加強對農漁牧企業的培植和扶持,增強了發展后勁。旅游業加大宣傳促銷力度,不斷提高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二是外源型經濟與內源型經濟齊頭并進。以招商引資為龍頭,深入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提高外源型經濟發展水平。制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的意見》,落實領導工作責任制,成功舉辦"9?19"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取得顯著成效,共有15個項目建成和投產,7個項目簽約,18個重點投資項目進行推介,招商引資工作出現良好的態勢。積極引導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春秋兩季廣交會取得歷史性突破,外貿出口業績驕人,預計全年出口總值達到1.2億美元,比增35.4%。努力營造發展民營經濟的良好環境,增創民營新優勢,做大做強內源型經濟。積極引導和扶持民營企業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2家企業成為省民營科技企業,7家企業取得進出口經營權,3家企業享受出口A類管理,6家企業獲得通關F通道管理待遇,民營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撐。
三是整合和盤活資源同步邁進。充分利用市賦予工業用地管理優惠政策,加強土地資源管理,做好用地規劃,規范征地程序,杜絕圈地行為,確保有足夠的工業用地承接大項目落戶,特別是認真做好工業區的規劃,充分發揮集聚效應。以整合資源、盤活存量、發揮效益為原則,集中對散、亂、小的工業地塊進行有機整合,想方設法盤活閑置廠房、倉庫、土地等存量資產,吸引客商投資辦業和增資擴產。成功促使擱置達10年之久的三聯工業區啟動路道建設和項目落戶,清理出租閑置廠房15000平方米。妥善解決區屬資產配置問題,提高財政效益。
(二)重視"三農"問題,農村工作成效明顯。以農民增收為重點,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按照農村稅費改革要求,級級落實減負責任制,堅決杜絕截留、擠占、挪用補貼資金的現象和各種加重農民負擔的行為,農民年人均減負131元,減負率達到89.89%。把推進信用村建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開展創建信用村活動。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年累計投入農業基礎建設資金740多萬元,改善灌溉面積6900畝,治澇面積15350畝。解除近2萬畝農作物旱情,把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積極實施城鄉聯動戰略,高度重視農村經濟發展。重點引導基層利用閑置廠房、荒坡地、池等資產,通過出租、承包經營等靈活方式興辦實業,既解決了部分農村勞動力,又增加了集體收入。認真解決拖欠農民征地補償款問題,爭取上級支持籌集資金7000余萬元,按省的規定解決了*年以來征地欠款問題。同時抓住農村財務這個群眾關注的熱點,制訂農村經聯社財務管理規定,出臺農村集體征地補償費管理辦法,加強財務管理和財務、村務公開工作。
(三)明確城市定位,城鄉建設步伐加快。根據*構建"東西擴延、南北對稱、中心帶動、區域協調"的城市新格局,增強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責任,配合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完成磊廣公路改造一期工程,推進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濠洲路建設也列入市的建設規劃。完成舊城改造11個片點收尾工程,多年來困擾群眾生活的長安園住房供水供電遺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爭取市政府廉租公房指標,建設臨時肉菜市場,加快解決中心市場危樓問題步伐,啟動投資1.4億元的"*花園"開發項目,綠化美化城市景觀。堅持依法管理城市,建立統一領導與分級負責、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相協調的城市管理工作機制,城區環境衛生質量不斷提高。
(四)加強文化建設,社會事業協調進步。圍繞發展先進文化,研究制訂《*區建設文化大區規劃綱要(20*--2010)》,致力把*建設成為"文化大區"。認真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特別是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人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和藝術創作,舉辦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系列文化活動。開展地方黨史研究和地方志工作,啟動修編新方志。進一步挖掘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力度,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扎實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體育發展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充實優化師資隊伍,全面加強素質教育,高考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上省線考生達到342名。大力加強科技和人才工作,積極開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創新,建立*人才網站,出臺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和吸引優秀人才政策。集中精力抓好社會事業。計劃生育突破重點難點,初步取得工作主動權,力爭摘掉"提醒注意"帽子。殯葬改革強化動態管理和嚴格執法,火化率保持100%。衛生工作突出加強醫療管理和行風建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加快公共衛生體制構建。
(五)堅持以人為本,群眾利益有效落實。我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建立區勞動市場和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努力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勞動技能,全年實現就業再就業2398人,其中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就業1820人。加大扶貧工作力度,解決困難戶住房難問題,有2331戶困難群眾列為低保對象,還在各種節日及伏季休漁期間深入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確保弱勢群體生活無饑寒。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確保撫恤補助標準。繼續實施"星光計劃",重視殘疾人事業,配套建設殘疾人康復中心。認真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千方百計啟動雙泉公園建設,解決群眾行路難、飲水難、入學難、就業難以及房產證發放難的問題,去年初確定為民辦的10項實事進展順利,工作基本落實。切實加強社會治安和維穩工作,重視群眾來信來訪,構建集中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及時妥善地解決廣澳港區"7?19"糾紛事件,全年沒有發生群眾越級到省市上訪案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網絡,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掃除"黃賭毒",打擊邪教組織,打擊走私販私,社會治安大局保持穩定。高度重視消防與安全生產,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提高執政能力,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區委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切實加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黨員干部思想,區委中心組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把理論學習與思想、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帶頭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區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著力改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式,重視和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職責,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積極有效拓寬民主監督渠道,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作用。推進依法治區,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切實保護檢察、法院司法獨立,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人民團體開展工作,加強新時期統戰工作,有效地發揮了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公開、平等、擇優原則配備領導班子,實現穩定隊伍、激勵斗志、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目的。切實加強固本強基工程,充實街道黨工委領導班子,抓好社區黨支部班子的改選和調整,建立一支結構較合理、素質較好的后備干部隊伍,并加強基層干部的培訓。解決13個年集體收入不足3萬元的困難居委專項補助。認真搞好機關和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增強各級黨組織的活力。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各級領導干部自律為重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查處一批違法違紀案件,探索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防治腐敗工作體系。深入開展"轉變機關作風,優化服務環境"主題活動,機關工作作風明顯改善。
回顧區委一屆二次全會以來所取得的工作成績,是上級黨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干部群眾勵精圖治、團結奮斗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上級駐*各單位和駐地部隊的大力支持。一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們進一步深化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了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發展大局的能力。我們的工作體會主要有五點: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二是堅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振奮精神,凝聚成發展的合力,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三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突破重點,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堅持群眾路線,以人為本,把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五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些體會也是我們的重要經驗,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我們還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著許多困難和矛盾,加快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是經濟基礎薄弱,發展質量效益不高。經濟總量不大,并且因投入不足發展后勁乏力,財源稅力增長缺乏有效載體,經濟運行總體上還處于低水平、低效益狀態。二是城市化水平低,城鄉二元結構依然明顯。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滯后,群眾就業機會不多,生活水平提高不快。三是歷史遺留問題多,社會管理難度大。歷史欠賬包袱大,并且隨著改革和發展,社會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不斷顯現。計劃生育、殯葬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等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黨的執政能力有待提高,固本強基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務艱巨。對于上述問題,我們要在今后工作中積極加以解決。
同志們,*區正迎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難得機遇,歷史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廣闊舞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加快發展、時不我待。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同心同德,扎實工作,為把*建設成為現代化中心城區和經濟強區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