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谷雨的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朋友們都喜歡聽童話故事吧,童話故事中中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可以活躍你的思維;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愛聽故事、愛看故事書,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故事的故事,請您閱讀。
故事的故事1她一生下來就是個兔唇患兒。好在只是唇裂,而不是腭裂,3歲那年,家里人給她做了手術,嘴唇是補上了,但,仔細看,仍可以看出來補過的痕跡。
如今,她6歲,逐漸懂事了,伙伴們看到她,都喜歡暗地里對她指指點點,好幾次,都被她聽到了,她很傷心,跑回去和媽媽說,媽媽,他們都說我兔子嘴,不和我玩。
她的一句話,如一鍋開油澆在母親的心頭,一陣陣火辣辣的灼疼。母親把她緊緊抱在懷里,忍著眼淚說,別聽那些孩子胡說,你不是兔唇,是你在媽媽的肚里的時候,太喜歡說話了,所以,嘴上留了一道印兒,你慢慢長大,就會好起來了。
她瞬間不傷心了,問,媽媽,我什么時候能長大?
媽媽指著門口的一棵三尺左右高的小槐樹告訴她,當你長到和那棵小槐樹差不多高矮的時候。
她的心里逐漸有了主張。
她問媽媽要了一把軟尺,每天量自己的身高,然后和小槐樹比較。小伙伴們對她的指點,她也絲毫不介意了,私下里,她在和那棵小槐樹暗暗較勁,比著往上長。
7歲那年,媽媽為了培養她的自信,把她送進了舞蹈學校,學習芭蕾舞。一年后,她的個頭長到了130厘米,門口的小槐樹150厘米,她拿著那把尺子,笑了,她遠遠比小槐樹的生長速度快,且嘴上的疤痕逐漸變淡。
9歲,她奪得了許多省級大獎,但也開始煩躁起來,受不了學習舞蹈的苦,想放棄。
一個夏夜,她和媽媽在院子里乘涼,院子外面的池塘里,蛙聲一片,如一個合唱隊,她望著那片月光下的池塘,滿懷深情地說,它們真幸福。
媽媽接過她的話茬說,有月光普照的池塘是幸福的,蛙當然也是幸福的。你看,池塘邊的草木也在月光下異常茂盛,你知道為什么嗎?月光最會療傷,我們只要沐浴在月色里,就會發現,身體不乏了,心情舒暢了,有人說,對著一片滿載月光的池塘許愿,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東西。
聽了媽媽的話,她向池塘的邊緣走去……
12歲,她的身高早超過了門前的那棵小槐樹,長到了165厘米,她也每天沉浸在快樂里,此刻的她也早懂得了關于自己嘴唇的全部秘密,但是,這又有什么妨礙呢,她知道,沒有媽媽的欺騙,她的童年心靈必須拄著“拐杖”才能走過。
15歲,她做了一次手術,去除了唇部的所有疤痕,比其他女孩的嘴唇還要漂亮。
18歲那年,在一場以母愛為主題的全國舞蹈大賽上,由她負責編舞并擔任領舞的舞蹈獲得了大賽金獎,最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的名字非常詩意——月光是池塘的嘴唇。
故事的故事2有一對年輕夫婦,男的叫巴娃,女的叫哈里瑪。他們結婚三年來,丈夫體貼妻子,妻子關心丈夫,小兩口的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巴娃身強力壯,也很聰明,什么事情他一學就會,打獵是好手,經商是內行,種地的技術更是遠近聞名。哈里瑪身材苗條,眉清目秀,做得一手好針線活,烹調的飯菜誰嘗了都稱贊不已。人們常常夸獎巴娃和哈里瑪真是天生的一對。
可是,巴娃也有使哈里瑪感到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他太喜歡吹牛。
每天吃晚飯時,巴娃總是先伸伸懶腰,然后大聲對妻子說:“哈里瑪,現在你知道你嫁的是一個勇敢的男子漢了嗎?!”
哈里瑪說:“你樣樣都能干,我知道;說你勇敢,我可不知道。”
巴娃又說:“你總有一天會親眼見到我的勇敢精神的。”
巴娃每天都要說這句話,時間一長,哈里瑪就聽厭了。
有一天,哈里瑪的母親來了,她便對母親說:“媽媽,您聽見巴娃常說的那句話了嗎?他總說有一天要讓我看看他的勇敢精神,您說這一天會有嗎?”
哈里瑪的母親說:“先等一等再說吧。”
母親在女兒家住了幾天,就急著要回自己的家去。哈里瑪對母親說:“您真要走,我也就不留您啦。去年我織了十一件衣服,今年又織了九件,合起來正好是一個整數。我也正想把這些衣服拿到集市上去賣,那我們同路,可以送送您。可我又怕在路上被人搶去了,那是不是讓巴娃陪我們去,一路上保護我們好嗎?”
母親笑了笑說:“這不正是一次檢驗巴娃勇敢精神的好機會嗎?!”
母親讓哈里瑪暗暗地找來一個強壯的大個子,告訴他該如何如何去辦。
隨后,母親又讓哈里瑪把巴娃叫到跟前,對他說:“巴娃,我打算明天回家去。這兩天,我聽說我要路過的那片樹林里出現一個強盜,我很害怕,你送送我好嗎?”
巴娃回答說:“好。現在的強盜專門攔路傷害婦女,有我在,安拉會保您平安無事的。”
哈里瑪的母親又說:“如果你同意,讓哈里瑪也去送送我吧。她打算去集市上賣她手工織的那些衣服,這樣一路上我們娘倆還可說說話,省得寂寞。”
巴娃說:“那太好啦。我這就去磨磨護身的刀、矛和斧子,修整一下箭和弓。”巴娃說完就去準備去第二天清晨,他們三人出發了。哈里瑪和母親走在前頭,母女倆一邊走一邊說著話,一路上母親告訴女兒的都是些知心的話,例如她年輕時都遇到過一些什么樣的男人,是怎樣對付他們的,女人在家里怎樣才能不受丈夫的欺負等等。巴娃腰間掛著短刀,背著弓和箭,一手提著長矛,另一只手里握著斧子,儼然像一個武士,遠遠地跟在哈里瑪她們后面。
他們走著走著,突然從路旁的叢林中躥出一條大漢。那大漢手中握著一恨寒光閃閃的鐵短棒,沖著他們三人一聲大吼,“站住!”
這一聲吼,簡直把巴娃的魂都給嚇跑了,他一下子跌倒在地上,渾身直打哆嗦。哈里瑪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兒,見巴娃那副模樣。也裝作害怕的樣子,對他說:“快起來呀巴娃,我是哈里瑪!你真是個廢物,今天我算完啦!”
大漢對哈里瑪說:“別怕!別怕!我不會傷害你的,因為你叫哈里瑪,同我母親的名字一樣。”
大漢轉身問哈里瑪的母親:“你叫什么名字?”
哈里瑪的母親回答說:“祝福你,先生。我也叫哈里瑪。”
大漢對她們說:“你們走吧!沒你們的事,我從來沒有傷害過名叫哈里瑪的人。”
大漢回轉身子,對著巴娃就是一棒,這一棒把巴娃的矛、斧、弓都打落在地上。大漢瞪著眼,對巴娃大聲說道:“快說!你叫什么名字?”
巴娃哆哆嗦嗦地回答說:“先生,饒命!人們也叫我哈里瑪。”
巴娃說完,三人大笑起來,特別是那大漢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這時,巴娃明白了,原來是他們在考驗自己。
巴娃羞得滿面通紅,簡直無處容身,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在自己的妻子面前吹牛了。
故事的故事3小胖豬一回到家就哇哇地哭了:“我太胖了,哇!”
豬媽媽很奇怪,說:“胖有什么不好?誰說你了,我去批評它!”
小胖豬不說話,只是哭。豬媽媽急了:“是河馬講你了,是不是?哼,這個臭河馬,根本就跑不快卻偏要說是馬。我馬上去撕它嘴巴!”
小胖豬說:“不,不是河馬,不是河馬。”
“不是河馬?那肯定是老母雞,是不是?那個老母雞專門講別人,它自己又矮又胖,像個冬瓜。哼,我去撕它的翅膀!”
小胖豬哭著說:“不是不是,不是老母雞,不是。”
豬媽媽奇怪了,說:“噢,那肯定是黑狼,狼……”一想到黑狼,豬媽媽心里就發抖,去年它碰到黑狼,差點被咬掉耳朵。豬媽媽想了想說:“算了,讓別人去講吧!你又不少一根毛。”
小胖豬說:“不是的,不是的,不是黑狼。”
“不是黑狼,那是誰?你快說呀!”豬媽媽急壞了。
“是,是,是小牛哥說的。”小胖豬哽咽著擦擦眼淚說。
豬媽媽氣壞了,連忙跑到小牛哥那兒問:“你干什么說我家孩子太胖,害得我孩子一直哭個不停?”
小牛哥說:“我是聽雞大姐說的。”
豬媽媽帶著小牛哥找到了雞大姐,雞大姐說:“我是聽鴨大嬸說的。”
豬媽媽帶著小牛哥、雞大姐找到了鴨大嬸,鴨大嬸笑著對豬媽媽說:“你怎么忘了,不是你親口對我說,小豬太胖了,要減肥嗎?”
“啊!”豬媽媽一下子想起來了,確實是它自己告訴鴨大嬸的。它只好紅著臉說:“對了對了,我的孩子是胖了點,減點肥也不壞!”
小牛哥、雞大姐和鴨大嬸都哈哈大笑起來。
豬媽媽走了,它一路走一路想:回到家,小胖豬問起來,怎么回答呢?可回到家一看,小胖豬早已不哭了,正在吃一塊巧克力呢。豬媽媽說:“我的寶貝,你好嗎?”
“好呀,媽媽。”小胖豬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過。
豬媽媽嘆了口氣:我起勁了半天,真是白忙了。
故事的故事4從前,有一只老羊,每天出去給小羊找吃的東西。在離老羊家不遠的地方住著一只大灰狼,它得知老羊家里有只小羊,就想方設法要把它吃掉。一天,灰狼看到老羊出去給小羊找吃的去了,就來到它的家門口。可是灰狼怎么也打不開老羊家的門,砸了半天,還是砸不開。灰狼心里感到十分納悶:老羊家的門為什么這樣特殊?
第二天,老羊還沒出門,灰狼就來登門拜訪了,它熱情地上前問好,與老羊親昵地擁抱。灰狼說:“老兄,好久不見了,我時刻惦記著你,今天特地前來向你問安。你知道,現在的事情往往是這樣,孤身一人生活,常會擔驚受怕,如果有個朋友作伴,那心里就踏實多了。”
老羊表示同意,覺得不論在順利還是困難的時候,朋友、兄弟都同等重要。為此,它倆約定,今后要不斷互相來往。
兩個朋友開始了密切交往,但善良的老羊并不知道,灰狼的目的是為了要搞清開門的奧妙。有一天,灰狼問老羊:“老朋友,你家的門真別致,我有生以來還從未見過哩,它做工多么精巧,色彩多么和諧,木料多么堅固啊。你是怎樣開這個門的呀?”
“是的,這是一個世上罕見的門。為做這個門,我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這門的開關方法很特別,要用氣開,用氣關。”老羊回答。
“你的意思是……”
“我對著它吹一口氣,它就開了,對它吸一口氣,它就關上了。”
“多么奇妙的門呀!多么絕妙的方法呀!祝賀你,朋友。愿真主保佑你。”
第二天,灰狼趁著老羊不在家的時候,來到了它家門口,對著門猛吹一口,門果真開了。它闖進門去,一口就把小羊咬得半死,然后叼著小羊逃走了。
不一會工夫,老羊回來了,它看到門開著,屋里靜悄悄的,不覺起了疑心。進門一看,地上鮮血一灘,小羊又沒有了蹤跡,老羊知道大事不好。那么是誰干的壞事呢?老羊馬上想起灰狼曾經打聽過開門的方法,可是又一想,灰狼是它的好朋友,朋友怎么會這樣背信棄義呢?難道自己出門時,忘記關了門?
老羊怎么也猜不出其中緣故,正在這時,一個鄰居走了過來,他見老羊愁眉不展的樣子,便上前詢問原因。老羊把發生的事情述說一遍。鄰居聽后對老羊說:“今天早上我看到灰狼在你家門口轉來轉去,也許就是它干的。”
“灰狼是我的朋友,朋友怎會干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呢?”
“善良的羊先生,狼畢竟是狼,它如果不傷害別人,它就不稱為狼了。它到你家門口來過,這是事實。至于它究竟干了什么,只有萬能的真主才會知道。羊先生,你對待狼可不能太善良啦!”鄰居說完就走開了。老羊聽后還有點半信半疑,它怕受人挑撥,破壞了朋友關系。
時間一天天過去,灰狼一直沒有露面,老羊開始起了疑心,它決定去找灰狼,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老羊邊走邊打聽,最后,在一個山洞找到了灰狼,灰狼由于做賊心虛,看到老羊到來,驚慌失措。老羊上前招呼,然后對灰狼說:“小偷把我的孩子吃掉了,你又突然中斷了來往,使我感到異常孤獨、悲傷。”
灰狼說:“親愛的朋友,我在家里生活無著,想借錢沒處借,想找活干卻到處碰壁,我不得不離開家鄉另找門路。就這樣,我到處流浪,也就沒去你家了。”
“狼大哥,讓我和你作伴吧。我的處境比你更糟糕,孩子被活活吃掉,我心里萬分痛苦,也就更需要朋友的溫暖。”
可是,灰狼卻一反常態,露出不太高興的神情,但又不好一口回絕,只得勉強答應。老羊覺察出了灰狼表情上的變化,但老羊仍然不動聲色地注視著灰狼的一舉一動。
過了幾天,老羊發現灰狼經常溜進一個小山洞,不一會又悄悄地鉆出來。老羊確信,山洞里一定藏著不能見人的東西。
一天,灰狼累得精疲力竭,很早就入睡了。老羊趁此機會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小山洞。它發現那里擺著一個小瓦罐,打開一看。啊,原來是一只小羊的頭,仔細一看,正是自己的親骨肉。頓時,老羊悲憤交加,眼淚直流。然而,老羊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把小羊頭照樣放回原處,接著就離開了小山洞,輕手輕腳地回到了自己的床鋪。
老羊下決心要報仇雪恨,向灰狼討還血債。可是灰狼的力氣很大,要向灰狼討還血債,可得斗智。
經過苦思冥想,老羊終于想出一條妙計來。它用布縫制了一只厚實的大口袋,然后自己鉆了進去,從里面將袋口扎了起來,接著就開始在口袋里一邊來回翻動,一邊高聲歌唱,顯得異常地興奮快樂。灰狼見到這般情景,既驚訝又好奇。它也想鉆進口袋享受享受其中的樂趣。
老羊鉆出口袋對灰狼說:“別著急,我還會玩另一種口袋游戲,可比這有趣得多啦。”
灰狼急不可耐地一再催促,老羊答應,晚上一定陪它游戲。
分手后,老羊來到樹林里,找了一根細柳條和一根粗木棍,帶回到自己的家里。
晚上,到了約定的時間,老羊對灰狼說:“我先開始玩,隨后,就教你。我鉆進口袋后,你用繩子把口扎緊,然后用那根細柳條輕輕地在我身上拍打。”
灰狼輕輕拍打,老羊來回翻動,它倆一邊游戲,一邊歡笑,玩得好不開心。這時,灰狼變得更加急不可耐了,便催促老羊說:“你玩夠了吧,該輪到我了。”
說完就將繩子從口袋上解了下來,老羊剛剛鉆出口袋,灰狼就迫不及待地鉆了進去,老羊立即把袋口緊緊扎牢,然后拿起粗木棍向狼問道:“親愛的,告訴我,你的頭在哪里?”
灰狼在口袋里晃了晃腦袋;老羊就照直狠狠地打了下去,把灰狼打得“哎喲、哎喲”直叫喚。
老羊邊打邊說:“你這個壞蛋!你這個背信棄義的東西!你吃了我的孩子,今天我要報仇!”
灰狼恍然大悟,感到自己已經死期臨頭,只得苦苦哀求:“饒了我這一回吧!下次再也不敢了。”
老羊說:“即使我饒了你,真主也不會饒恕你的。”說完又狠狠地揍起來,直到灰狼躺在口袋里一動也不動了,老羊這才住了手。
老羊真是過于善良了,竟然跟自己的天敵——狼交朋友;而且還那么信任它,不但告訴了它自己的秘密,小羊死后也不愿輕易地冤枉它。但后來老羊向狼報仇時也毫不留情。
這就告訴我們,對兇惡的人不要輕易地信任他,而對他們的懲罰也要堅決、嚴厲。
故事的故事5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剛才還是艷陽高照,可一會兒工夫,天就變得陰沉沉的。大家感覺好悶啊!
樹上站著兩只羽毛未豐的小鳥小大和小小。小小指指樹下不遠處的孔雀說道:“我們太平凡了,看孔雀多美麗,可我們的尾巴那么短小。”
“是啊,你看天上那只老鷹,能飛那么高,還能一下子俯沖下去,捕捉獵物,我們與她相比,真是差得太遠了。”小大看看空中翱翔的老鷹,羨慕的對小小說道。
此時,樹下還有幾盆花兒正在開:紅的,黃色,紫的,漂亮極了。
突然,太陽一下子隱沒了,是烏云黑壓壓的,遮住了她。天黑了下來。接著電閃雷鳴,仿佛就要下雨了。而那棵嬌嫩的紅色小花從未見過這個場面,不由得嚇哭了:“天要塌了嗎?為什么響聲這么大?”紅花幾乎要哭出聲來。”
“不是的,妹妹,這是自然現象,是要下雨了啊!別怕!”紅花的姐姐黃花把紅花往身邊攏了攏,安慰道。
“別怕,風雨后,就能見到美麗的彩虹了。要挺住。”紫花大叔也來開導紅花。
可是紅花還是害怕,干脆哭了起來。
小鳥小小和小大看到哭得傷心的紅花,從開始的看熱鬧,到最后的著急了。他倆商量好要去幫助紅花,把可惡的烏云、雷電和雨滴統統趕跑。小小和小大立即飛到紅花身邊,安慰她道:“小妹妹,別哭,或許,我們可以幫助你們!”在花兒們的“你們要小心”的囑咐聲中,小小和小大很快就飛遠了。
小小和小大飛啊飛啊,終到了一朵烏云上面。小小把紅花嚇哭的事告訴了烏云,請求他再等一段時間再來,好讓紅花長大一些,有足夠的適應期。烏云說這個自己可做不了主,但是他會去找雷公、電母,還有雨滴弟弟,大家一起坐下來開個會,好好商量一下。
告別了烏云,小小和小大又飛回到了那棵樹上。
不一會兒,太陽又露出了笑臉。花兒們很感激的對小小和小大跳起了舞,唱起了歌兒:“小小和小大,你們真棒!小小和小大,你們是好樣的!”
爺爺有一雙雨鞋,破得已經不能再穿了,但他至今還保存著。這雙雨鞋,后跟打著補丁,鞋頭開了個大口。鞋面全是一條條裂紋,鞋底磨得光溜溜的,沒有一粒齒。我不解地問爺爺:“一雙破雨鞋干嘛還藏起來?”爺爺笑著,給我講起了這雙雨鞋的故事。
爺爺小時候,家里很窮,沒有錢買鞋穿。上學去,夏天赤著腳,冬天穿一雙用竹箬裹著的草鞋。有一天,天氣特別冷,西北風呼呼地吹,還下著雨夾雪,爺爺照樣穿著草鞋到學校去。要知道,那時的學校,老師是有錢人當的,學生多數也是富人的孩子。他們根本不知道窮人的苦處,見到爺爺這雙濕淋淋的草鞋,不讓進教室。爺爺只好忍著寒冷站在教室外聽他們上課。放學回到家里,爺爺把這件事告訴父母,并要求買一雙雨鞋。父親答應了,但有個要求,要爺爺拾三籮筐狗糞后才給買。從此,爺爺每天起早摸黑,一邊讀書,一邊拾狗糞。不到兩個星期,他就拾了滿滿三籮筐。父親很高興,挑了一擔柴去市場上賣掉,換來了一雙嶄新的大雨鞋。以后,爺爺穿著這雙雨鞋讀書去,從小學穿到初中。破了就補,補了再穿,一直穿了十幾年。實在不能再 穿了,爺爺把它洗干凈,放到鞋盒里,一直藏到現在。
聽了爺爺講的雨鞋的故事,我想了好多好多,我現在有許多鞋,皮鞋、涼鞋、球鞋等等。逢年過節,媽媽還要給我添幾雙別的新鞋。想起爺爺小時侯的事情,我要對媽媽說:“媽媽,以后不要給我買這么多鞋了。”
浙江省紹興縣柯巖街道永紅小學 三(2)班 宋琦
指導老師 蔡鑫芳
今天我給大家說的就是愚公的搞笑故事。
從前有座泰山,愚公就住在那座山的后面,想要去買東西非常不方便,要繞過這一座大泰山才能去商鋪買東西,最后愚公覺得太麻煩了,就決定召集親人挖掉這做大山。
愚公老婆去把石頭搬走,99個兒子挖山,連最小的兒子也用手這兒抓一抓,那兒抓一抓,愚公家的公雞也不歇著,幫愚公的老婆搬石頭,當然,公雞是用嘴叼的,不是用手抓的。
重新發現島嶼
1834年7月,達爾文隨比格爾號船考察。考察過程中,各種現象不斷刷新著達爾文對地球的認識。在圣地亞哥佛得角,達爾文發現,在一處火山巖峭壁高處,有一條夾有珊瑚和貝殼碎片的白色沉積層,這個發現給達爾文對島嶼地質史的思考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在接下來的旅程中,達爾文不斷有著更多的發現。在巴塔哥尼亞,他看見沿層級向上分布著混雜有圓石和海貝的巖層;在智利地震后,他發現地震抬高了陸地,把貽貝的床基擱淺在潮汐之上;在安第斯山脈的高處,他發現在一片沙灘上矗立著化石樹,周圍散有大片海貝;在勘探了科科斯(基林)群島后,他推論這些珊瑚環島,形成于下沉的火山之上。
1840年,達爾文提出了火山―珊瑚島的島嶼演化模式,他根據礁體與岸線的關系,劃分出岸礁、堡礁和環礁。
之后,英國的挑戰者號(1870~1876)和其他國家的考察船也對洋底展開了考察。在對島嶼成因的推測方面,逐漸產生了大陸島和大洋島的概念。
到20世紀60年代,板塊學說出現后,大量的地球物理和深海鉆探資料揭示了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等構造與地貌的形成和演化過程,這些新的數據和發現使人類對海洋島嶼的成因有了新的認識。
形形的島嶼
在我國的《現代地理學辭典》中,島嶼被分為大陸島、大洋島(又稱海洋島,包括火山島和珊瑚島)和沖積島。大陸島,是大陸地塊延伸到海底并露出水面形成的島;大洋島,是海底火山或珊瑚礁堆積露出海面形成的島;沖積島,是由河水攜帶的物質在大河河口或河流、湖泊中形成的島嶼。陸地的河流流速比較急,夾帶著上游沖刷下來的泥沙流到海洋后,流速降低,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積,積年累月,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陸地。
格陵蘭島
從歐洲大陸分離出去的大陸島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屬于大陸島。由于面積龐大,它也常被稱為格陵蘭次大陸。科學家研究發現,格陵蘭島形成于38億年前,它的前身是海底大陸。大陸島的形成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于地殼運動,小塊陸地與大陸之間出現了斷裂沉陷地帶,變成了和大陸隔海相望的島嶼,如我國的臺灣島、海南島,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等。有時候,由于受到地球內部張力的作用,會產生一些很深很大的裂縫,這樣,來自地下深處的物質就會被擠進裂縫,將其逐漸撐開形成新的海底。而那些分裂出去的大陸碎塊就成了遠離大陸的島嶼,格陵蘭島就是這樣從歐洲大陸分離出去的。
馬爾代夫群島
馬爾代夫被稱為“人間的天堂”,由珊瑚礁形成的島嶼宛若珍珠般散落在印度洋上
印度洋上的珊瑚島
馬爾代夫群島包含26個環礁、1192座珊瑚島。珊瑚島是由珊瑚蟲的遺骸堆筑而成的島嶼,一般分布于熱帶海洋中。
珊瑚島的形成主要有兩種過程,一是珊瑚礁的隆起,另一種是珊瑚礁的增長。珊瑚礁隆起是指洋殼運動將珊瑚礁推出海面;珊瑚礁的增長,是指在海洋氣旋風暴中,巖石、碎石和沙子等被風浪驅動,逐漸堆積在珊瑚礁頂部,經海水和風浪的共同作用,將它們與其他固結材料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島嶼。其后,這種固結作用又由于島生植物強大的根系而得到進一步加強。
斐濟群島
南太平洋上的火山島
斐濟群島位于南太平洋,共有332個島嶼,主要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斐濟的大多數島嶼是在150萬年前由于火山活動而形成的,這些火山早已停止噴發。
在地質學(有時在考古學)上,通常用“高島”來指代火山島,這是由其形成原因命名的,即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的島嶼;而珊瑚礁隆升形成的島嶼被稱為“低島”。許多高島的海拔高度只有一兩米,常被歸類為“小島或巖石”;而低島,比如瑙魯、巴拿馬等,一般都有一兩百米的海拔高度。高島和低島的地理位置通常比較接近,尤其在南太平洋,低島大多會環繞著高島出現。
崇明島
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即使到現在,崇明島的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積泥沙而上漲,東灘仍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
文/繆 婕
學會享受鼓浪嶼的黃昏,已是在上島后的第五天。走上碼頭旁的環島小路,空氣中彌漫著的閑適漸漸濃郁。黃昏的光線不再刺眼,平靜的海水顏色悄悄黯淡下去,表面泛著微亮的波光,映得對岸廈門島樓群的輪廓越發柔和。
在環島路的任何一個方位,都能清晰地看到島中心的日光巖。平心而論,鼓浪嶼的任何一個景點單獨來看都難逃平庸,只是當它們融入于這座美麗的小島上,和島上的一草一木、水月風花相映相融時,才顯出了不可思議的和諧與閑雅。白天里陽光強烈得令人望而生畏的日光巖在黃昏時分顯得平易近人了。那塊巨石上強烈的光影現在柔和下來,成為仍然明亮的天空前一塊溫暖的前景。菽莊花園的游人漸漸散去之后,這個立于海邊的美麗別墅才漸漸脫離了喧囂,一邊撫摸著懷中古鋼琴的棱角,一邊默默地對著四十四橋和海浪緬懷往事。
只要你愿意在鼓浪嶼上呆三天以上,就會發現鼓浪嶼真正的美麗與景點無關,而是隱藏在這些寧靜的街巷之中。穿過商業區,行走在黃昏的街道上,感受兩邊的老房子從身邊經過,仿佛時光也和著齊胸的暮色在兩旁流淌,附近閣樓中飄出的琴聲常常留住旅行者的腳步,讓人們在這驚人的浪漫里久久沉淪。每一幢別墅都曾有一個傳說般的故事,它們各不相同的設計思路和明顯精致的工藝都訴說著主人當年的富有、雅致與閑情,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記錄著一個時代曾經的風云變幻。然而經過了無常的歲月漫漶,舊日的繁華早已隨風逝去,昔日的樓閣大多換了新的主人,只有那些寂寞的樓頭畫角和墻角的歐式雕花在夕陽中顯露著時光的創傷,仿佛馱著歲月最坎坷的悲歡。已經成為危樓的林語堂故居深深隱沒在爬山虎之下,和一些被忘了名字的老房子一起安靜傾頹。那些銹蝕了的鐵門在夕陽里磕絆著歲月的殘章,又在一旁草木斑駁柔光的映襯下生出濃濃的畫意,成為一旁寫生者畫中絕佳的風景。
鼓浪嶼上的生活閑散而慵懶,人們在路邊的小店里點上一碗沙茶面,一個小小卻香濃的燉罐,或者一點海鮮,一瓶啤酒,然后去享受海風的吹拂。隨處可見的野貓無疑加重了這里懶散的氛圍,它們在夕陽淡淡的余光里用慘不忍睹的睡姿展示著恣意的生活狀態,為夜晚別墅間悠然的游走做最后的準備。
夕陽已經快要完全隱入天邊的云層中,只在海天深處留下幾抹淺淺的紅暈。礁石仿佛接收到了即將漲潮的訊息,背影在暮色里越發深沉,準備在長夜中痛飲風浪。海那邊,華燈初上的樓群演繹著城市的繁華;海這邊,幾片沉靜的漁帆等待著明日的航程。
鼓浪嶼是用來懷舊的,用來冥想的,它用它的浪漫、風雅和悠然,來幫你對抗城市和內心的嘈雜,而代價只是你拋卻浮躁的幾日充裕時光。
猴票的故事
文/風 云
要不是給出版社寄出版合同副本,得掛號,這樁陳年舊事兒,我怎么也翻不出來。我住的小區原來有個小郵局,后來,因為業務量太小,撤了。所以為寄這封信,我必須跑一趟郵局。可我實在太忙,便央求妻子去一趟。要她寄封信,得把郵票都貼好。可家里壓在玻璃板下的郵票都用完了。她說,我前一陣整理你的舊稿子,發現在一堆廢紙中夾著些8分錢的舊郵票,不如用了吧。再不用,就該拿去生爐子了。她把那版郵票找出來,是一版紅色的郵票,面值8分。一版80張,6.4元,估計夠了。因家里沒找到膠水,我說,你到郵局去貼吧。
一個小時后,她回來了。臉色發白,說話時聲音都有些打戰。她拿出那版郵票,問我說,你這郵票從哪兒來的?
看她臉色不對,我忙問:怎么了?郵票不作廢呀。不能用便不能用吧,至于嗎?
她不作聲,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此時我想起來了,這都快過去三十年了。
那一年夏天,我奉報社的派遣,到陜南的丹鳳去采訪,我要去的地方離縣城還有二十多里地,沒有公交車。我搭乘了一部農和的破三輪車,好不容易到了那個村子。采訪完畢,天下起了瓢潑大雨。我又沒帶雨具,走不了了。在采訪對象的家里,我匆匆地寫好稿。報社要得急,我冒著雨來到那村子上的郵電所,我把信交給郵電所的人,買了一張8分錢的郵票貼上。當時我身上沒零錢,只有一張拾元鈔票。
郵電所的人收了我的錢,給了我兩版郵票。
我說:找我錢呀。
他說:沒零錢。我們郵電所從來不找零錢。找郵票這是制度。再說,您這當記者的成天寫信,郵票用得上呀。我們這個小村子,郵電的量小,上級不給我發工資,全靠賣郵票的收入,一個月掙不了幾塊錢。再說了,您也不吃虧,你給了我拾塊錢,我找了你12元的郵票呀。
我一看,他給了整整的兩版8分錢的郵票。都12.8元了。我真有點不忍心了。
這版郵票就這么來的。
妻說:我拿出郵票,郵局立刻炸了鍋。為了這版郵票,連局長都跑來了。你知道這一版猴票現在值多少錢?妻說,聽好了,官價,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