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綜合干預 正畸患者 青少年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oral hygiene teenage orthodontic patients.Methods:72 teenage orthodon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group control group.plaque index(PLI),gingival index(GI)and changes of caries both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fter one year.Result:PLI and GI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venting gingivitis teenage orthodontic patients.
Keyword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orthodontic patients;teenage
隨著人們對口腔美觀要求的提高,進行正畸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固定矯治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畸治療方法,通過對牙齒移動進行有效控制,以獲得良好的矯治效果。但由于固定矯治患者牙齒上的托槽、帶環等矯治裝置的使用,妨礙了口腔的清潔,導致了齲病和牙齦炎患病率明顯上升,影響了正畸治療的順利進行。我科通過對青少年正畸患者采取綜合干預措施后,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科接受滑動直絲弓矯治技術固定正畸治療患者72例,男28例,女44例;年齡16~22歲,平均18.4歲。所選患者符合以下標準:①無牙周疾病,口腔粘膜完好;②無全身系統性疾病;③實驗前3個月未服用抗生素和激素。將采用隨機的方法將患者分成綜合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無顯著性差異。
干預方法:①對口腔內齲病和牙齦炎患者進行充填治療和牙周潔治;②對恒磨牙深窩溝點隙進行窩溝封閉;③口腔含漱。自實驗開始,每日1次用0.05%氟化鈉漱口水含漱,每周1次0.25%綠茶多酚漱口水含漱,均為10ml/次漱口水,1分鐘/次,含漱完畢后30分鐘內不進食、不飲水及不漱口;④健康宣教和刷牙指導。告知受試者口腔衛生維護的重要性,教會患者正確刷牙方法和時間,規定使用正畸V型牙刷。綜合干預組采取以上4項干預措施;而對照組只進行①和②兩項干預。兩組患者均觀察1年,在實驗前后對口腔齲齒及牙周組織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觀察指標:①齲病檢查:檢查正畸患者的全口牙齒,在自然光下用視診和探診進行口腔檢查,計算患者的齲均。②牙齦指數(GI):檢查牙位為16、21、24/25、36、41、44/45(如有受試牙缺失或埋伏阻生,則以對側同名牙代替)。將受試牙周圍牙齦分為近中唇(頰)面、正中唇(頰)面、遠中唇(頰)面、舌面。視診和探診相結合,檢查所選牙周圍的牙齦、顏色及形狀,并用牙周探針輕探牙齦,觀察牙齦出血情況。記分標準:0牙齦健康;1牙齦輕度炎癥,牙齦顏色有輕度改變并輕度水腫,探診不出血;2牙齦中度炎癥,牙齦色紅,水腫光亮,探診出血;3牙齦嚴重炎癥,牙齦明顯紅腫或潰瘍,并有自動出血傾向。4個牙面記分取平均值為每顆牙的GI,GI所有被檢牙齦指數之和除以被檢牙數。③菌斑指數(PLI):按Turesky改良法進行[1]。檢查牙位同牙齦指數檢查,將每顆牙分區,前牙及前磨牙牙齒的牙冠表面按照托槽對角線分為跟方區、牙合方區、近中區及遠中區。磨牙牙冠表面由帶環將其分為齦方區和牙合方區。
檢查方法:用棉簽蘸菌斑顯示液涂布所要檢測的牙面,l分鐘后用清水漱口,直至漱出的水無任何染色為止,未被漱掉紅色區域即為菌斑殘留區。根據菌斑面積進行記分:0染色劑全部清除;1染色劑覆蓋被檢區域的面積<1/3;2染色劑覆蓋被檢區域面積在1/3~1/2;3染色劑覆蓋被檢區域面積大于2/3;4染色劑覆蓋全部被檢區域每區按記分等級記分后取平均值為每顆牙的PLI;PLI所有被檢牙菌斑指數之和除以被檢牙數。
統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sup>2檢驗,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X±s表示。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 果
綜合干預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GI、PLI、齲均的情況:干預前兩組GI、PLI、齲均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1年后綜合干預組GI、PLI、齲均無明顯變化(P>0.05),而對照組GI、PLI與干預前相比明顯增加(P<0.05),齲齒略有增加,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1年后綜合干預組GI、PL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討 論
正畸治療需要在患者牙齒上粘貼正畸附件托槽和帶環,還要在托槽和帶環上固定正畸弓絲和鏈狀橡皮圈等,有時還需要在患者口內戴用平導、頜墊等活動矯治器,這些正畸附件均改變了患者口腔內的微生態環境,妨礙了患者口腔的自潔作用,導致牙體和牙周組織變化,進而誘發牙齦炎,形成牙菌斑。研究表明,長期戴用固定矯治器能引起牙釉質脫礦及牙周病變,可影響正畸治療的順利進行[2]。
正畸患者多為青少年,一般對自身口腔衛生認識不足,因此多數出現牙齦炎等問題。資料顯示,在戴用固定矯正器2個月后,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牙齦炎發生率比成人高,青少年正畸患者與非正畸患者相比,正畸者牙齦炎發病率也顯著增高[3]。因此加強正畸青少年患者在治療中的健康宣教,使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提高正畸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刷牙的技巧和認真程度,比正畸牙刷的使用還更重要[4]。
由于固定矯治器不利于患者口腔衛生的維護,致使刷牙效率明顯降低,即使患者能夠保證刷牙次數和時間,該人群口腔衛生也處于不利狀態。因此尚需探索一些防治措施,提高固定矯治患者的口腔衛生,防治牙齦炎及齲齒的發生。對口腔內齲病和牙齦炎患者進行充填治療和牙周潔治是臨床上常規措施,對恒磨牙深窩溝點隙進行窩溝封閉的防齲作用也有公認。此外我們還給予患者口腔含漱氟化鈉、綠茶多酚漱口液。有資料報道,氟化物能增強牙釉質的抗齲能力和抑制細菌生長及影響菌斑的黏附。綠茶多酚制劑可明顯抑制變鏈菌[5],具有抗氧化、抗突變、抑菌防齲等生物學功能,通過抑制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以減少細菌的黏附和聚集,從而抑制菌斑的生長。
本研究表明,干預組患者采取1年的綜合干預措施后,阻止了牙周組織GI、PLI的升高,預防了牙體和牙周疾病的發生;而對照組在正畸治療中,臨床指標GI和PLI均顯著升高;這說明對正畸青少年患者在矯治期間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結果顯示,綜合干預組無新齲發生,對照組齲均比實驗前有所上升,但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這是因為正畸患者患齲的部位主要發生在固定正畸托槽下釉質發生脫礦或白色斑塊,一旦祛除矯治器后,即可看到牙面上的脫礦。而本組觀察時間為1年,此時正畸托槽還未祛除,較難觀察到托槽下釉白斑的發生情況。本研究針對正畸青少年患者除采取了傳統的常規治療性措施外,還加強了患者口腔健康宣教,降低了正畸青少年牙齦指數和菌斑指數,有效改善了患者口腔衛生,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揚,洪玉華,張丹.固定矯治器治療期間牙冠表面菌斑指數調查[J].中國血液流變學,2004,14(1):124.
2 Papaioannou W,GizaniS,Nassika M etal.Adhesion Streptococcus mutans to different types brackets.Angle Orthod,2007,77(6):1090.
3 虞江,費瑛.固定矯正與牙齡的關系探討[J].上??谇会t學,2001,10(3):221.
4 Arcis,A lkan A,parison different toothbrushing protocols Poor toothbrushing orthodontic Patients.Eur J Orthod,2007,29(5):488.
5 劉艷玲.綠茶多酚防齲涂膜對口腔主要致齲菌的抑制作用.上??谇会t學,1995,4(4):198.
[關鍵詞]護理干預;固定矯治;牙釉質脫礦
[中圖分類號]R78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984-02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FENG Jin-lan,CHEN Xiao-ying,ZOU Hui,WU Yu-hai,ZENG Min-hua,XU Yan-y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uzhong Hospital,Huadu District,Guangzhou 5108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fixed appliance.MethodsDivided 60 adolescent patients who had accepted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30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cases) randomly.In experimental group,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upplied to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while in control one, only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s were used.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chi square test attwelfth month after the fixed appliance was accepted.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t twelfth month was 5.13% in experimental group,and was 10.95% in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twelfth month,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at twelfth month (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decline the incidence rat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for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enamel demineralization
固定矯治器以其高效性和精確性而成為目前正畸治療的主要矯治器。但在正畸治療的同時,由于矯治器及附件的存在,增加了口腔衛生維護的困難,導致口腔內環境發生改變,尤其是牙齒及其牙周組織的環境改變,就有可能出現牙周組織損害、牙釉質脫礦等不良問題[1]。國內外研究表明,在沒有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正畸患者牙釉質脫礦的患病率高達50%~60%,正畸牙釉質脫礦的患病率達10%[2]。因此,在正畸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制定合理有效的口腔護理措施,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自覺有效地維護口腔衛生,可以預防正畸治療過程中牙釉質脫礦的發生。筆者收集了2010年在本院口腔治療中心就診,并接受固定矯治術的部分患者進行衛生宣教與家庭干預相結合的護理,收到良好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取初次佩戴固定矯治器的正畸患者60例(男22 例,女38例),年齡12~18歲,平均14歲。要求患者均為恒牙列,無牙齦炎、牙周炎,無牙釉質脫礦和齲齒,排除氟斑牙和四環素牙,具有一定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早晚刷牙)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758顆),實驗組30例(760顆)。實驗組由專職護士按事先制訂的護理計劃,采用語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對患者及其家長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并結合以隨訪、健康指導為主的家庭干預;對照組僅按常規向患者交待治療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一般知識宣教。每月對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相關指標的檢查并記錄,同時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和追蹤隨訪。
建立患者資料卡,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聯系電話,記錄初診時、戴用固定矯治器12個月時的牙釉質情況。牙釉質脫礦記錄標準為:清潔并吹干牙面,在牙科工作燈下肉眼可見牙齒的牙頸部、托槽周圍有白堊色點或斑,用探針檢查時有粗糙感,記錄為“脫礦”。
1.3 護理措施:①正畸治療前和治療過程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飲食、菌斑與牙釉質脫礦的關系,強調保持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在戴固定矯治器前,要求患者常規進行齦上潔治。②護理人員在模型上進行示范,教會患者正確有效的刷牙方法,即使用兩把牙刷刷牙,一把普通的保健牙刷和一把正畸專用牙刷[3]。用普通的保健牙刷壓于牙面和牙間隙上,順著牙齦豎刷,按上下內外的順序每個牙齒和牙面均要刷到。用正畸專用牙刷順著弓絲托槽作橫向刷洗。每2~3個牙齒為一組,刷完一個部位后再刷相鄰部位,每部位重復10次。要求每日早晚及飯后認真刷牙,每次刷牙時間必須超過3min,每次刷牙必須將托槽上及托槽與牙齦之間,附件上食物殘渣清除干凈,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液,并請家長督促檢查。③將印制好“口腔正畸知情書”、“固定矯治前須知”、“配戴牙齒矯正器如何清潔牙齒”以及有關口腔保健的宣傳資料發給患者及家長,讓其帶回加深印象。④椅旁刷牙:每次復診時仔細檢查牙周菌斑附著情況,根據患者口腔衛生情況再次進行個別指導,必要時為患者進行椅旁刷牙,即護士直接給患者在口腔內進行刷牙。⑤電話回訪:由專職護士電話隨訪患者,了解患者佩戴固定矯治器后的情況,有無按指導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及用含氟漱口液漱口等,并請家長督促檢查,使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1.4 統計分析: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兩組牙釉質脫礦發生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患者戴固定矯治器12個月時實驗組患者牙釉質脫礦牙39顆,發生率為5.13%,對照組患者牙釉質脫礦牙83顆,發生率為10.95%,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當今的口腔正畸治療,大部分采用固定矯治器,而使用固定矯治器進行正畸治療的對象,大部分為青少年,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容易導致戴用者局部菌斑堆積,菌斑指數增加[4]?;颊咴诠潭ǔC治期間,由于托槽粘結于牙冠表面改變牙冠外形,使牙齒的自潔作用減弱,同時由于托槽的不規則外形使食物殘渣更易殘留于牙面。以上情況均有利于菌斑的生長,進而造成釉質脫礦[5]。有研究[6-8]指出,牙釉質一旦出現較嚴重的脫礦病損,僅通過唾液系統的再礦化作用不能完全修復病損。因此預防正畸治療過程中牙釉質脫礦的發生,是正畸醫師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專業有效的護理干預,采用椅旁護理和家庭隨訪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可顯著降低接受固定矯治器治療患者的牙釉質脫礦發生率。張亮等的研究亦指出,患者初次就診到正畸治療結束全過程中引入有效的護理干預,將患者的護理貫穿于門診及家庭整個矯治治療過程,有利于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減少釉質脫礦及牙齦炎的發生,取得較好的正畸效果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9],與本研究結果相同。因此,在正畸治療前、治療中,重視對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加強口腔衛生宣教并在家長配合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口腔護理措施,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養成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自覺有效地維護、提高牙周牙體組織的健康狀態,從而減少固定正畸治療過程中牙釉質脫礦等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 荃.對正畸患者實施口腔健康教育集體培訓的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9):3679-3680.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2.
[3]趙佛容.口腔護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263.
[4]潘一春,張 丁,傅明魁.固定矯治器粘接前后牙齒頰面菌斑pH值和變形鏈球菌附著的改變[J].口腔正畸學,2003,10(1):23-26.
[5]劉文艷,張桂榮,馬天馳,等.正畸治療中使用刷牙記錄卡對牙釉質脫礦影響的研究[J].廣東牙病防治,2009,17(6):280-281.
[6]Artun J,Thylstrup A.A 3-year clinical and SEM study of surface changes of carious enamel lesions after inactivation[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5:327-333.
[7]Gaard B.Prevalence of white spot lesions in 19-year-olds:a study on untreated and orthodontically treated persons 5 years after treatment[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6:423-427.
[8]Al-Khateeb S,Forsberg CM,De Josselin de Jong E,et al.A longitudinal laser fluorescene study of white spot lesions in orthodontic patients[J].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98,113:595-602.
[9]張 亮,馮云霞,賈 麗.固定矯治中口腔護理對其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8(12):996-997.
【關鍵詞】固定矯治器;李施德林漱口液;牙齦炎;菌斑指數
固定矯治是目前最常用的錯牙合畸形的治療方法。在固定矯治期間由于固定矯治器的帶環、托槽、弓絲等使口腔衛生的維護難度增大,自潔困難,菌斑集聚,引起牙齦炎或牙周炎。往往患者在矯治治療結束后還需進行牙周治療,有時甚至在未完成治療時就需要拆除矯治器,終止正畸治療,給醫生和患者都帶來麻煩。有效的刷牙被認為是最有效的菌斑控制的手段,輔以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液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以精油為主要成分的李施德林漱口液被證實具有較好的抗菌斑能力[1],本研究的目的即是評估李施德林漱口液對正畸固定矯治患者牙周及牙菌斑的影響,從而為固定矯治患者日??谇蛔o理提供指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東莞太平人民醫院口腔科門診接受正畸治療的錯合畸形,年齡16-22歲患者156人,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78人,其中實驗組男45例,女33例;對照組男36例,女42例。選擇標準如下:均為恒牙列;均采用直絲弓矯治技術;之前無正畸治療史;正畸治療前經牙周潔治;無系統性疾病,無齲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無明顯偏側咀嚼習慣;實驗前3個月內未服用過抗生素,激素及使用過漱口液。所有患者由同一醫生完成治療并知情同意。
1.2方法所有正畸患者矯治前均進行常規口腔衛生保?。ǔR幙谇恍l生宣教和刷牙指導)。正畸治療開始后,對照組采用常規口腔衛生保健措施,試驗組除了常規口腔衛生保健外,每日含漱李施德林漱口液3次,晨起、睡前、三餐后各一次,每次5mL,含漱時間為3min,含漱后半小時內不進食。
1.3牙周檢測指標兩組患者于戴入矯治器前及戴入矯治器后1、3個月分別復診時,分別測定指數牙11、25、26、31、45、46共6個牙位的GI、PLI,均由同一醫生檢查并記錄完成。每個牙齒檢查四個區,即唇頰面的近中、中央、遠中及舌腭面,每個牙的記分為四個區記分的平均值,每個人的記分為全部受檢牙記分的平均值。①GI,記分標準如下:0-牙齦健康;1-輕度炎癥:齦色輕度改變,輕度水腫光亮,探診不出血;2-中度炎癥:牙齦發紅、水腫,光亮,探診出血;3-重度炎癥:牙齦明顯紅腫或有潰瘍,并有自發出血傾向。②PLI,記分標準如下:0-近齦緣區無菌斑;1-近齦緣區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視診不可見,若用探針尖的側面可刮出菌斑;2-在齦緣或鄰面可見中等量菌斑;3-齦溝內或齦緣區及鄰面有大量軟垢。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
2結果
2.12組青少年正畸患者牙齦指數比較2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齦指數在初診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矯正治療1個月和3個月后,干預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齦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
3討論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發牙周病的始動因子[2]。牙齦炎是牙周炎的早期病變。在固定矯治過程中,由于各種矯治附件的存在,影響患者進行口腔清潔,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等牙齦炎癥。而牙齦炎的存在又反過來加大患者口腔清潔的難度,嚴重時還會影響正畸療效或者延長治療時間。
李施德林漱口液是目前在美國使用最廣泛、研究最深入的非處方(OTC)漱口水,具有廣譜抗微生物活性作用,可以快速的滲透牙菌斑生物膜,殺死較廣泛的G+菌和G-菌[3]。安全性高,有較好的抗菌斑能力[4]。因其主要成分為精油,長期使用不易造成口腔菌株的改變、增加牙垢和味覺減退等明顯副作用[5]。牙齦炎病人在進行牙周基礎治療,清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后,輔佐以李施德林漱口水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療效,減少復發[6]。研究證明:李施德林漱口水可以殺死導致牙菌斑和齒齦炎的細菌,對口腔進行12小時的保護[7]。
本研究將李施德林漱口液應用于固定矯治臨床,觀察其對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齦炎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李施德林漱口液可有效減少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齦炎的發生。固定正畸治療后1、3個月正處于正畸治療早期,由于患者剛剛戴入矯治器需要時間來適應,口腔衛生清潔相對困難,牙齦容易出現炎癥表現,故試驗組和對照組牙周各臨床指標值均較治療前上升;固定正畸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與實驗組相比,對照組牙周各臨床指標值上升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李施德林漱口液可以有效改善正畸患者的牙齦狀況,在固定正畸治療早期,消炎效果良好,是一種適用于正畸臨床的安全有效的輔助含漱藥物,有利于改善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并促進正畸治療。本研究中檢測的各項指標均處于正畸治療早期階段,隨著治療的進行,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尚姝環,童慧,李成章.Listerine漱口水抑制牙菌斑再生效果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03,23(6):694-696.
[2]MV Herias,JFJG Koninkx,JG Vos,et al.Probiotic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casei on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in mi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erobiology,2005,10(3):143-155.
[3]Pan P,Barnett ML,Coelho J,et al.Determination of the in sit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an essential oil mouthrinse using a vital stain method[J].J Clin Periodontol,2000,27(4):256-261.
[4]李剛,張嘉中.李施德林漱口水功效檢測研究評估[J].牙膏工業,2008,(1):33-37.
[5]Charles CH,Mostler KM,Bartels LL,et parative an tiplaque and an tigingivitis effect iveness of a chlorhexidine and an essential oil mouthrinse:6-month clinical trial JC lin Periodontal,2004,31(10):878-884.
[關鍵詞] 托槽脫落率;操作方法;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8(b)-0154-02
正畸托槽脫落問題,涉及到諸多因素。在粘結托槽的各個環節中,如果其中一步操作失誤或者做法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托槽粘接后,再次脫落?;颊叩呐浜铣C治也相當重要,不能夠遵守醫囑而咀嚼硬物,也是導致托槽脫的常見原因。托槽脫落不僅會增加患者的復診次數,也會使矯治療程延長。該文作者長期從事正畸科護理工作,配合不同矯治醫生開展正畸矯治,現以醫生為觀察單位,對托槽脫落率進行調查研究,探查發生在醫生之間,因操作方式,操作習慣等行為對正畸托槽脫落有無影響?,F收集2012年7―12月患者1 254例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從事正畸工作的6位醫生,作為研究對象。這6位醫生在粘接劑的選擇上,沒有特別愛好,3種常用的粘接劑都在按需使用。這3種粘接劑的類型有:京津牙釉質粘合樹脂,3M光固化正畸粘接劑,富士ORTHOLG正畸粘接用水門汀。托槽的粘接遵循(清潔牙面,酸蝕處理,無水粘接)這3步驟。
以筆者在位配合醫生工作時,在具體的時間段,分別收集每位醫生工作時固定矯治門診人數,和托槽脫落者的人數。共收集該院復診的固定正畸患者共1 254例(包括成人和青少年),其中托槽脫落患者144例。
1.2 方法
對6位觀察對象(醫生)特定的時間段,統計其固定矯治患者,以及托槽脫落人數,進行制表研究。這里需要注明的是,托槽脫落的人數,表示只要是正畸附件脫落(托槽,粘接的頰面管)就記為1人,而不統計其脫落附件的個數。脫落的原因,托槽脫落后再粘接1 d后脫落,也不納入統計范疇。托槽因首次粘接位置的異常,需要拆下重新粘接,不納入脫落者人群。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統計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6位觀察對象(醫生)托槽脫落率有顯著差異,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552,P=0.008)。見表1。
3 討論
托槽脫落以及再粘接,是臨床正畸非常普遍的常規操作行為。如何減少托槽的脫落率,降低臨床醫生的工作強度,眾多正畸臨床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討研究。
用口腔粘接材料粘接正畸附件能獲得成功是由于牙釉質經酸處理后出現輕度的脫鈣而呈現一多孔的蜂窩狀結構,這是釉柱端溶解和粗糙化的結果,并且增加了釉柱之間的間隙。牙釉質酸蝕的深度為其厚度的1/25左右。粘接材料在固化前便滲透入釉質表面的蜂窩結構中,凝固后便形成大量的樹脂突,便其與牙面間形成了一交互鑲嵌的連接。此乃當前公認的機械固位的粘接機制[1]。而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與光固化復合樹脂粘接劑粘接托槽的穩定效果基本相同,兩種材料的托槽脫落率無明顯差別。在正畸臨床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及醫生的經驗靈活選用[2]。現在尚不能用實驗數據來說明存在某一超強粘接的正畸用托槽粘膠劑。在選擇托槽方面,雖然自鎖托槽具有較多的優越性,比較自鎖托槽與傳統直絲托槽在矯治過程中的脫落率也是相當的,無顯著差異[3]。托槽底板固位體的設計,也是托槽脫落的一個原因。一個底板設計比較好科學的,能夠與粘接劑緊密嵌合固位的托槽底板,可以大大降低托槽的脫落。目前無論是國產的,或者進口的托槽,托槽脫落后,絕大多數托槽底板與粘接劑沒有分離就說明托槽底板的設計已經是達到要求的。
在該研究中,作為觀察研究對象的6位操作者,在使用粘接劑方面,基本上不存在對某一粘接劑的特別愛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靈活多變的選用和使用粘接劑是他們的特點。但從統計的結果來看,各組的脫落率之所以有顯著差異,是與操作者的操作習慣的差異息息相關的,患者的唾液污染了酸蝕后的牙面,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導致酸蝕后的牙釉質表面的蜂窩狀結構堵塞,從而不能形成機械鑲嵌,降低了粘接力,增加了托槽脫落的風險。還有一些操作習慣的不同也是有關系的,如某些醫生追求將托槽粘接在正確的部位上,暫時不考慮患者對合牙齒是否咬到托槽,而某些醫生則在粘接托槽時,適當的調整托槽的位置以此來避開咬合干擾?;蛘呤菦]有完全固化就繼續加力操作等等,都會影響到粘接強度。除此以外,與操作者干燥不徹底,隔濕不佳,酸蝕時間不足,托槽粘結的位置不當等也有關[3]。
同時,在正畸托槽粘接方面,醫護的配合也相當重要,托槽脫落率的高低與四手操作中護士的配合密切有關。
①護士必須協助醫生做好隔濕,保持酸蝕后的牙面清晰、無污染,酸蝕時保護口腔粘膜,沖洗時及時用吸管吸除唾液和沖洗液,為了避免沖洗的酸溶液刺激口腔粘膜,可在沖洗前用干棉球先擦掉凝膠酸,再沖洗,可使酸的刺激性降到最低,避免燒傷和再次污染。
②如果選擇光固化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從提供粘接劑,到光敏固化,期間的銜接,對提高托槽的粘接強度也非常重要。在醫生調整托槽位置時,應避免強光照射,把牙椅的光源關閉或稍微移偏,防止樹脂固化過快,影響操作[4]。在對樹脂和玻璃離子進行光照固化時,應分別從牙齒的近中、遠中、齦面、頜向用光固化燈近距離照射各10 s,前牙照射約30~40 s,后牙頰管的照射約40~60 s。由于頰肌肌力強大,難以牽拉口角;視野不清楚的;不能近距離照射的;特別是頰管的遠中方向,或者是前牙重疊牙齒方向需要增加光照時間,減少托槽脫落的機會。在給后牙光固化時可在口內稍遠距離先進行定位,這樣可以避免光固化燈碰到托槽引起托槽的移位和脫落。并且定期讓專業維修人員檢測光固化燈的照射強度是否達到托槽光照標準,約470 nm。如果選擇的是京津釉質粘合劑,取1:1的A、B糊劑20 s內充分調拌均勻,60 s內準確就位托槽,微壓托槽5 s,以增加有效接觸面[5],取用兩份材料和粘結劑時必須均勻,為增加托槽粘接力須做好每一個細節。
③護士做好托槽粘接后的健康宣教,囑患者避免進食硬食和粘性較強的食物,并重點強調托槽脫落對牙齒矯治的影響的嚴重性,托槽的脫落既延長操作時間,還使正畸療程延長并影響矯治效果[6]。這種對患者保護托槽意識的宣教非常重要,使患者能夠認識,贊同,并有意識的主動對口內的托槽進行保護,這也是降低托槽脫落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指導正確刷牙的方法,保持口腔衛生,減少托槽的脫落。并且在托槽脫落時和患者一起探討托槽脫落的原因,引起患者重視。如今正畸患者,青少年居多,對患者的宣教,不僅需要苦口婆心,而且要做到讓其樂于接受。如果直接的訓導,或一味將責任推至患者,對于處于叛逆期的患者來說,常不能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更有甚者,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在這個方面,護士對患者進行訓導溝通,往往比醫生嚴厲的訓斥,效果會更好。
所以,在托槽粘接中,醫護操作規范,操作過程中,護士主動配合醫生,護理中融入人文關懷,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讓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7],提高矯治效率,降低托槽的脫落率。
[參考文獻]
[1] 傅民魁.矯治器和矯治技術[J].口腔正畸學,2008,4(5):24.
[2] 袁宇文.兩種粘接劑對正畸托槽脫落率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06,9(3)27.
[3] 李立國,袁樂輝.兩種托槽臨床脫落率的對比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0,8(19):8.
[4] 吳英,徐紅紅,陳偉英.光固化樹脂在粘接正畸托槽頰管中的應用和四手操作護理配合[J].廣東醫學,2010,5(31):10.
[5] 涂碧波.正畸中托槽脫落原因分析及護理[J].當代護士,2007(2):48-49.
[6] 楊建浩.心理輔導對青少年正畸托槽脫落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8(9):23.
【關鍵詞】 釉質脫礦;固定矯治器
作者單位:118300 遼寧省丹東東港市中心醫院 固定矯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療中是一個有效便捷的治療工具,其治療效果明顯和使用方便等諸多優點已漸漸地被廣大患者所接受,正畸患者的比率逐漸增高,但在治療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相關并發癥,釉質脫礦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對釉質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此次對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8例固定正畸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對比研究,目的就是總結出牙釉質脫礦的發生率和好發部位,從而為在臨床治療中應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自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間固定矯治患者,年齡在10~18歲之間;48例患者共有976顆牙齒,治療前全部牙齒均無釉質脫礦情況。
12 方法 以上患者均使用直絲弓固定矯治方法,應用京津釉質粘結劑粘結,帶環采用磷酸鋅水門汀粘固。平均治療時間在18個月左右,在治療觀察期間均向患者進行口腔衛生方面的宣教。觀察方法將牙齒表面吹干,觀察牙齒的唇頰面,若牙齒表面出現不透明的白堊狀或染色斑點、斑塊等,用探針探之,如發現牙齒表面較疏松粗糙即為釉質脫礦,記錄牙位及脫礦的部位。
2 結果
48例病例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的有21例,比例為4375%,在976顆牙齒中出現釉質脫礦現象的有124顆,其發生率為127%。
不同位置的牙齒釉質脫礦情況:本組976顆牙中上頜牙496顆,發生釉質脫礦72顆,發生率為145%,下頜牙480顆,發生釉質脫礦52顆,發生率為108%,總發生率為127%。
牙釉質脫礦的好發牙位為上側切牙、上中切牙、下第一磨牙、下第二雙尖牙、下第一雙尖牙、下尖牙、上尖牙、下中切牙、下側切牙、上第一雙尖牙、上第二雙尖牙、上第一磨牙。牙釉質脫礦的好發部位為牙頸部、托槽周圍、牙鄰面等。
3 討論
固定矯治器的使用打破了牙釉質脫礦和再礦化動態平衡,導致牙釉質脫礦[1]。其發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①固定矯治器在治療過程中不能取下,從而牙面不能充分清洗,大量細菌繁殖,局部環境pH值下降,導致牙釉質脫礦。②固定矯治器的存在改變了口內細菌群落環境,齦下菌斑致齲性增強,變形鏈球菌是正畸脫礦的直接原因[2]。③在矯治過程中,在黏結托槽前需要對牙面進行酸蝕處理,這樣更容易導致菌斑滯留。④患者口腔衛生差以及經常攝入甜食等不良習慣。
如何減少牙釉質脫礦現象的發生,本人從中體會到以下幾個方面。①嚴格控制口腔衛生。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③盡量使用含氟牙膏以減少脫礦的發生。④加強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以及避免不良習慣的發生等。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