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單純性肥胖;干預;托幼機構

      中圖分類號: R 179文獻標識碼:A

      據國內外文獻報道,兒童肥胖癥流行呈快速上升趨勢,3~6歲是兒童肥胖的高發年齡段[1~3]。該年齡段兒童幾乎都在寄宿制或全日制托幼機構生活,托幼機構是學齡前兒童主要的活動場所。根據上述特點,我們從1996年起加強了對集體托幼機構3~6歲兒童的管理,進行兒童肥胖癥干預活動,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樣本來源及肥胖判斷標準

      1999年和2002年以同樣地點、方法,在1996年全國0~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流調樣本抽取點范圍內(指上海市的原城區,以下簡稱“老城區”),整群抽取幼兒園3~6歲兒童,對其每年5―6月兒童系統保健體格測量資料進行評價。按身高標準體重法,參照WHO肥胖分度(百分數法)標準評價兒童超重和肥胖情況。

      1.2管理措施

      1.2.1成立兒童肥胖專題科研小組由市兒保所吸收各級兒保工作者和樣本點內托幼機構的保健老師參與組成。定期舉行學術交流活動;通報、分析上海城區學齡前兒童肥胖趨勢和本市各行政區兒童肥胖流調結果及托幼機構學齡前兒童中肥胖兒童管理現狀。注重對老城區范圍內一級幼兒園保健老師的培訓,內容包括飲食調整、有氧運動、行為矯正和健康教育等綜合干預措施的實施細則及注意事項,發揮市、區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級兒童保健網絡的作用。

      1.2.2制訂肥胖干預規范將單純性肥胖兒童的管理列入托幼機構常見疾病范圍中;建立肥胖兒童的登記、隨訪制度;制訂超重、肥胖的干預措施,包括每日攝入營養的計算、每月家長的營養日記、根據不同情況設定不同的運動量、舉行健康講座等。

      1.2.3階段評估用調查表方式,通過定時填寫工作開展情況,對重點幼兒園監測點的管理情況進行階段評估。

      1.3評估指標

      兒童肥胖率、超重率、肥胖-超重比(obesity to overweight ratio,OOR)、肥胖度的變化以及各項管理目標形成率(包括幼兒園是否納入到全年的工作計劃中、有無肥胖兒童的登記制度、干預措施的種類和實施記錄、各方面的支持力度等)。

      1.4數據處理

      應用SPSS 10.0軟件包統計,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上海老城區兒童超重率、肥胖率的變化

      1999年與2002年,老城區3~6歲兒童超重檢出率分別為12.85%和11.84%;肥胖檢出率分別為8.49%和8.01%;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1996年資料比較,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均有顯著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為130.997和160.778,P值均

      2.2兒童肥胖率的性別差異

      2002年和1999年3~6歲兒童肥胖檢出率男童高于女童(P0.05)(表2)。

      2.3各年齡組超重、肥胖檢出率及OOR值的變化

      1999年和2002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傾向,并明顯高于1996年(P

      2.4肥胖度構成比的變化

      1996、1999和2002年輕、中、重不同肥胖度的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303,P

      2.5各項管理目標的變化

      由保健老師就問卷內容進行自我評估,各項管理目標達到要求的百分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較除“對超重兒童是否重視”一項外,均有統計學意義(表5)。

      3.1幼兒園實施群體生長監測是控制學齡前兒童肥胖的基本措施

      1996年第二次中國9市城區0~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海城區肥胖檢出率位于首位(2.62%),比10年前(1986年)增長524%。本研究顯示通過1999―2002年的3年干預活動,肥胖率未見上升。而在未干預的1996年至1999年兒童肥胖率上升了125.8%,與袁麗娟、蔣競雄等[4,5]研究兒童群體生長監測及干預對控制肥胖有良好效果相一致。通過干預與管理改變了輕、中、重度肥胖的構成比例,中、重度肥胖比例有下降趨勢。生長監測被認為是現代醫學模式轉變的主要方式,是兒童保健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因此,兒童保健機構必須將幼兒群體生長監測列入園所日常管理和重點考核內容,加強定期評估的研究。

      3.2用OOR值作預測指標時,應動態分析其變化

      有學者曾提出OOR可作為人群肥胖發生的預測指標,OOR為0.5~0.9為理想水平,1.0~1.3為可接受水平[6]。本研究中2002年3歲組一個較低的00R(2.83)及較低的超重率(9.81%)也可能預示最后有較理想的肥胖控制率(8.01%)。但本研究又示00R值隨年齡增加肥胖率上升而變小現象,例如在2002年6歲組肥胖率最高(12.35%)時,OOR僅為1.02。這說明用OOR評價時,應動態分析其變化,當肥胖率在上升,而OOR在下降時,OOR指標又成為該年齡段超重兒童因未得到有效干預而迅速發展成肥胖的標志。

      3.3擬訂管理目標,定期進行評估

      在對托幼機構兒童肥胖實施干預措施過程中,業務主管部門要制訂管理目標,定期進行評估。我們的評估內容已在重點監測幼兒園實施并取得良好干預效果[4],反饋結果和存在的問題對三級保健系統的各層次保健人員都有借鑒或促進作用。兒童肥胖防治或干預是一項關系人類健康的持久戰,在兒童保健工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這種評估方式可以推薦為基層所用,以及時總結,改進管理水平。

      兒童肥胖的防治對新時期兒童保健工作者是一個長期、艱巨的挑戰[7]。盡管兒童保健工作者通過多年的努力,本市學齡前兒童肥胖的增長趨勢有所遏止,但要真正降低兒童肥胖的發生率,需要兒童保健工作者與教育部門聯合,共同研究對策,制訂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

      (該工作得到上海市各區縣婦幼所及幼兒園保健老師的支持與配合,特此致謝)

      4參考文獻

      [1]歐陽長安,黃海瑩,蘇妙齡,等.廈門市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癥患病情況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2004,12(3):256-257.

      [2]Batch JA,Baur LA.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obesity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Med J Aust,2005,182(3):130-135.

      [3]李輝,張璇,閻桂鳳,等.八城市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癥的十年流行變化趨勢[J].中國兒童保健,2002,10 (5):316-318.

      [4]袁麗娟,張晶,魏梅.幼兒園兒童單純肥胖癥的群體干預措施探討[J].上海預防醫學,2004,16(11):542.

      [5]蔣競雄,夏秀蘭,吳光馳,等.學齡兒童單純肥胖癥的群體干預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2002,10 (6):364-366.

      [6]丁宗一.中國兒童期單純性肥胖癥[J].中華兒童保健,1997,5(增刊):6.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范文第2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2年1月-12月到我院兒保科體檢準備入托的2417名2-6歲兒童,其中男童1289名,女童1128名。

      1.2 方法 由檢驗人員采取兒童左手中指或無名指指端內側血40ul,用SysmexXS-8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測定。

      1.3 判斷標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血紅蛋白的低限值在6個月-6歲者為110g/l,貧血診斷標準:輕度貧血Hb110 -90g/l;中度貧血90 -60g/l;重度貧血60 -30g/l。

      2 結果

      2.1 2417名學齡前兒童中檢出貧血兒童284名,患病率為11.75%。其中輕度貧血259名,占貧血兒童的91.20%,中度貧血25名,占貧血兒童的8.8%,無重度貧血患兒。

      2.2 從年齡段看(表1),年齡越小貧血發病率越高,隨著年齡增長貧血率降低。2-3歲與4-6歲兒童患病率相比有明顯差異。

      2.3 從性別看,男童貧血149名,患病率11.56%;女童貧血135名,患病率11.97%。二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3.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病是小兒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常見病之一。國內各地報道小兒貧血發病率在2.27%―44.26%之間[1],其中北京、上海等某些市區兒童的貧血患病率在1.71―2.27%之間。本次調查的學齡前兒童中,患病率為11.75%,且以輕度貧血為主(91.2%),中度貧血所占比例很少(8.8%),說明我轄區內兒童營養狀況良好,這與本地的生活水平及在幼兒園及家長中開展營養知識教育密切相關,但與發達城市比較還有一定差距。就年齡段比較,2-3歲與4-6歲學齡前兒童貧血發病率相比有明顯差異性,符合《兒童保健學》中講述的小兒貧血發病率以6個月至3歲發病率最高。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男女之間貧血患病率無顯著性差異,同大多數報道相符。

      3.2由貧血兒童血常規發現均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考慮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經調查主要有以下原因:(1)本轄區內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雖然生活水平較高,但過分的嬌慣造成兒童挑食,偏食,使兒童營養攝入不足或者不全而導致貧血[2]。(2)兒童生長發育快,如不能及時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也易導致缺鐵。(3)現在的廚房餐具基本是不銹鋼的,很少有用鐵鍋一類的。

      3.3長期貧血可影響兒童的情緒和智力,引起注意力渙散、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還可導致兒童體弱,體弱又加重貧血,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總之貧血對兒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為避免學齡前兒童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平衡膳食,改善膳食結構,在飲食中適當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魚、蝦、蛋類、豆類、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鐵的不足,并多給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獼猴桃、鮮棗和柑橘以提供足夠的造血原料,促進鐵吸收。同時在幼兒園及家長中開展營養知識教育,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科學提高營養水平,使學齡前兒童得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氟離子導入;兒童;齲齒;預防.

      中圖分類號:R7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5-066-01

      齲齒是臨床上常見的口腔疾病,屬于慢性進行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重點預防的疾病之一,其是指牙齒硬組織發生脫鈣,牙釉質和牙本質發生崩解,好發于兒童,學齡前兒童的發病率較高,嚴重危害著兒童的健康成長。其發病與患兒的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習慣、口腔中細菌結構以及牙齒的結構與排列等密切相關[1]。幼兒園是兒童比較集中的場所,學齡前開展兒童齲齒預防對于降低齲齒發生率具有重要作用[2]。為研究“氟離子導入”預防兒童齲齒的臨床應用效果,本課題選取2008年1月-2013年月期間到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幼兒園1400名兒童,采用“氟離子導入”法預防兒童齲齒,觀察兒童齲齒的發生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間到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0所幼兒園共1400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46名,女654名,年齡3-7歲,平均年齡(4.5±0.8)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未使用過“氟離子導入”預防齲齒。

      1.2 治療方法

      使用南京醫科大學生產的NF-Ⅱ氟離子透入儀,該儀器的一個端口為能夠握在手中的電極棒,另一個端口為連接口模的電夾,使用四節1號電池,配制1%氟化鈉溶液,現配現用,一次性口模。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兒科保健醫生對所有研究對象的口腔患齲情況進行檢查,10兒童為一組,可同時進行檢查,根據兒童的不同年齡選取不同型號的口模,飯后0.5h清潔牙齒后,將口模放入兒童的口中,使兒童閉口輕咬其下頜牙列,將上下牙都存入口模槽之內,然后手握電極棒,接通電源,電流為0.3 mA,10名兒童可將電流調至3mA,每組治療時間為3min,設置計時裝置,到時自動關閉電流開關,然后取出口模。每年治療2次,每次治療時間間隔必須超過2周。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處理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包,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經過“氟離子導入”治療后,2012-2013年份兒童患齲齒發生率降至30.07%,明顯低于其他年份,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研究顯示氟是人體促進人體骨和牙齒正常生長發育以及正常新陳代謝的必需微量元素,在兒童生長發育時期適量補充氟對于預防齲齒以及兒童生長具有重要作用[3]。臨床研究顯示正常生活飲用水的氟濃度應控制在0.6-0.8mg/L最為適宜,可有效降低牙均和齲齒率。因此對于低氟地區,采用適當的補氟措施是極其必要的[4]。“氟離子導入”預防兒童齲齒的機制是在氟離子透入儀直流脈沖電流的作用下,氟化鈉電離出氟離子,透入人的牙體組織形成氟磷灰石,可有效降低牙釉質的溶解度,促進牙釉質再礦化,增強對口腔微生物的抵抗力,使牙齒表面不易被侵蝕;同時可有效抑制口腔的乳酸桿菌,抑制致齲菌發生糖酵解,從而可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5]。王利芝研究[6]報道顯示我國兒童乳牙患齲率從1歲起開始直線上升,6歲兒童的乳牙齲齒率可超過80%, 7-8歲達到高峰,每名兒童的平均齲齒數較高,目前已成為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疾病,因此預防兒童齲病應重點放在學齡前兒童,兒童家長應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使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在幼兒園應開展集體的防治齲病工作,保健機構應定期進入幼兒園進行口腔保健以及防治齲齒相關知識的宣傳,使患兒了解并適當掌握口腔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7]。

      通過本組資料研究顯示,采用經過“氟離子導入”治療后,兒童患齲齒發生率從2008-2009年份的61.64%降至2012-2013年份的30.07%,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充分肯定了“氟離子導入”的臨床治療效果。總而言之,“氟離子導入”方法治療齲齒無創傷,可避免交叉感染,且安全性較高,工作效率較高,適用于幼兒園兒童群體的防治,是一種療效確切,操作簡單且經濟的預防齲齒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竹芳. 學前兒童氟離子透入法預防兒童齲齒五年回顧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12):1015-1016.

      [2] 黃小偉.氟化泡沫預防幼兒齲齒的作用及效果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9,24(12): 730-173.

      [3] Kamila, Plutzer, A John, et al. Reassessment at 6-7 years of age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itiated before birth to prevent early childhood caries[J]. 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2012,40(2):116-124.

      [4] 何苗,殷忠平.應用氟化泡沫預防學齡前兒童乳牙齲齒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 2011,8(6): 168.

      [5] 田亞光,廖天按,謝奇.5歲兒童患齲情況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為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9,24(33):4701-4703.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兒童;眼病;探討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790-02

      0-6歲是兒童視覺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期內許多眼病不僅可以導致兒童視力發育異常,甚至可造成視力殘疾,嚴重者失去生命。開展以新生兒眼病篩查、嬰幼兒眼保健檢查,學齡前兒童眼視力定期復查為主要內容的兒童眼病篩查對于兒童防盲致盲及視力保健具有重要意義。我院眼科自2008年9月開始兒童眼保健眼病篩查,每年檢查新生兒2千多例,嬰幼兒1千多例,學齡前(幼兒園入園前和在園)兒童1萬多例,積累和總結了一定的經驗,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篩查對象 自2008年9月到2013年10我院出生的新生兒。2008年開始的兒童入托前視力篩查和在園兒童每年視力檢查。兒童眼保健門診能按醫囑定期復診的6個月-3歲兒童。

      1.2 篩查設備 筆式手電筒、直接檢眼鏡、間接檢眼鏡、視網膜檢影鏡和美國偉倫視力篩查儀。

      1.3 篩查方法

      1.3.1 出生后2-7天,正常出生的新生兒于出生后第2-6天(出院前),早產兒于出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前(2-3天),初次篩查正常的新生兒進入正常的篩查程序,篩查不正常的新生兒美多麗散瞳檢查,確診有眼病的新生兒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或重點關注復查的對象。內容包括視覺行為評估,眼睛的發育檢查。

      1.3.2 出生后42天(42天是產婦產后查體時間和新生兒聽力復篩的時間),內容包括視覺行為評估、眼睛發育檢查和屈光間質檢查。

      1.3.3 6個月-1周歲進行眼病篩查,內容包括視覺行為評估,眼睛發育檢查、屈光篩查(包括視網膜檢影和偉倫視力篩查儀)、眼位檢查和眼底屈光間質檢查。

      1.3.4 1-2歲進行眼病檢查,內容包括視覺行為評估、眼睛發育檢查、屈光篩查(包括視網膜檢影和偉倫視力篩查儀)、眼位檢查、眼底間質檢查。

      1.3.5 2-3歲進行眼病檢查,內容包括視覺行為評估、眼睛發育檢查、屈光篩查(包括視網膜檢影和偉倫視力篩查儀)、眼位檢查、眼底間質檢查、眼球運動。

      1.3.6 3-4歲行眼病檢查,內容包括投影儀視力檢查、屈光篩查(包括視網膜檢影和偉倫視力篩查儀)、眼位檢查、眼底檢查、眼球運動,異常者到醫院進行散瞳后醫學驗光。

      1.3.7 4-6歲開始每年進行視力檢查、眼位檢查、眼底檢查和眼球運動檢查,必要時到醫院進行屈光檢查(散瞳后醫學驗光)。

      1.4 篩查步驟

      1.4.1 對光刺激反應 新生兒在清醒、自動睜眼狀態下。應用筆式手電分別在右眼、左眼前閃過給予光刺激,觀察新生兒是否有閉目、皺眉等反射動作。

      1.4.2 跟蹤注視反應 嬰兒在清醒自動睜眼狀態下,應用筆式手電或自然光線下應用紅色物體在眼前晃過,觀察嬰幼兒是否能跟蹤移動的視標移動。

      1.4.3 紅光反射 應用直接檢眼鏡。用屈光度+6-+12D檢眼鏡,在離眼球10-15厘米處照射瞳孔區,觀察瞳孔區紅光反射是否正常。紅光反射應該是均勻的,否則為異常。

      1.4.4 屈光檢查 應用視網膜檢影鏡檢查,或美國偉倫視力篩查儀檢查,異常者進行醫學驗光。

      1.4.5 眼底檢查 異常的嬰幼兒散瞳后用間接眼底鏡檢查。確診后進一步治療或轉上級醫院。

      2 結 果

      2.1 自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共篩查新生兒12809例,共檢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2例,先天性白內障6例,先天性虹膜缺損脈絡膜缺損2例,視網膜膜母細胞瘤1例,新生兒淚囊炎523例。

      2.2 自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共篩查2歲-6歲學齡前兒童3萬多例,其中入托前每年1900例,在園兒童年度體檢小班、中班、大班5000例,檢出弱視4百多例,眼外傷4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視網膜母細胞瘤1例,視網膜病變2例,先天性眼球震顫4例。

      3 討 論

      嬰幼兒時期是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許多先天性眼部疾病可以導致兒童視力發育異常。一些眼病有明顯的外觀異常家長容易發現,能夠帶孩子就診看病。許多眼病早期眼的外觀無明顯異常,或即使有明顯異常,家長也不知能夠治療,當家長發現異常或就診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矯治時間,造成視覺功能發育異常或形成視力殘疾,嚴重者失去生命。

      兒童眼病篩查應根據0-6歲兒童眼及視功能發育特點,通過衛生行政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兒童保健機構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兒童眼病篩查方法、流程和管理措施,就像新生兒聽力篩查管理辦法一樣,我院開展在園兒童視力篩查就是通過教育部門制定入托前查體和每年年度例行體檢來逐步實現的。對0-6歲的兒童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和視力篩查,及時有效地早期篩查出影響眼及視力發育的眼部疾病,使疑似或明確有眼病的兒童能得到進一步檢查和診斷,早期矯治眼病,以保護和促進兒童視覺功能的正常發育。我院眼科開展兒童眼病篩查以來,對篩查出的新生兒淚囊炎、兒童斜弱視、先天性白內障等疾病進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及時轉上級醫院治療,跟蹤觀察視力基本正常。對于兒童弱視,尤其是單眼弱視在幼兒園時期治療,由于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好,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學齡期。因此開展0-6歲時期的兒童眼病篩查對于新生兒、嬰幼兒的防盲致盲及視力保健具有重大意義。

      學齡前兒童保健重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齲齒情況;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81.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7-8517(2009)24-0093-01

      齲齒是影響兒童身體健康的口腔疾病,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心血管、惡性腫瘤外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為了解我鎮兒童齲齒患病情況,進一步做好兒童齲齒防治工作,2008年4月至6月對我鎮906名1~6歲兒童進行齲齒患病情況調查,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抽取我906名1~6歲兒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我鎮 2008年4月至6月兒保門診 1~6歲兒童906人,其中男童463名,女童443名,男:女為1.05:1。

      1.2 方法:由我衛生服務中心口腔專業醫師按口腔疾病檢查常規要求,在自然光線下用常規器械(口鏡、探針)做視診、探診檢查,參照“WHO”齲病調查標準記錄[1];同時,對兒童進行口腔衛生習慣的書面問卷調查,發出問卷9062份,收回906份,回收率達100%。對表中調查項目進行X2統計和分析。

      2 結果

      患齲總體情況:906名兒童有260人患齲,患齲率為28069%。其中男童患齲132人,患齲率28.5%,女童患齲128人,患齲率28.9%比較男女童的患齲率。

      2.2 患齲率與年齡的關系 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組兒童患齲情況表

      年齡組受查人數患齲人數患齲率(%)1歲組15021.332歲組142149.853歲組1443322.924歲組1545636.365歲組1567044.876歲組1608553.13

      以上數據顯示:3~6歲組患齲率明顯高于1~2歲組,說明兒童患齲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符合兒童牙病的發病規律。

      2.3 患齲率與飲食和衛生習慣的關系 有偏食的兒童患齲率為32.05%,無偏食兒童患齲率為25.11%兩者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3.1 學齡前兒童齲齒原因 (1)部分兒童家長對齲齒危害性認識不夠,常以乳牙早晚要換掉、工作忙、治療齲齒麻煩、怕痛為借口,沒有及時帶領兒童治療。(2)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兒童齲病和不良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3)部分兒童偏食,飲食中缺乏磷、鈣、維生素D;缺乏戶外活動,使兒童皮下維生素D合成減少,會影響兒童牙齒的發育和堅固,易發生齲齒。

      3.2 預防措施 本調查顯示,學齡前兒童患齲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逐漸上升,3~6歲組明顯高于1~2歲組,提示3歲以后是兒童患齲的危險年齡,要預防齲齒,3歲以前應采取有效預防措施。(1)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口腔衛生知識宣傳,切實提高家長對兒童齲齒危害性認識。(2)家長要讓兒童飲食粗細搭配,增食富有維生素和纖維的蔬菜,從飲食結構上預防齲病的發生。(3)合理營養,在伙食方面要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提高幼兒每日鈣的攝入量。讓兒童每天堅持戶外活動1~2小時,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以促進鈣的吸收與沉積,使牙齒堅固不易發生齲齒。(4)采用WHO推薦的防齲新技術給兒童每學期涂一次牙齒氟保護漆或采用“保護儀”通過氟離子透入法對兒童進行防齲。(5)口腔醫生定期為兒童進行口腔檢查,較早發現齲齒,及時治療,做到幼兒園、家長和醫院緊密配合,重點做好對齲病的治療,以降低齲齒的患病率。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