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高中生學習心理指導方式剖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許多初中數學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進入高中以后,數學成績卻不理想,數學學習屢受挫折,從而在弱小的心靈上留下巨大創傷,進而厭學數學。為此,對于高一教師,尤其是從事多年畢業班教學后的教師在高一初始教學中及時引導高一新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心理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引導高一新生呢?高中數學的知識內容比初中數學的知識內容在“量”上急劇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信息的量與初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地減少了。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下面我簡單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培養主動的學習態度
體會“要我學”與“我要學”的區別,初中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是很明顯的,是“要我學”。升入高中后,高一年級的學生面臨教師的教學方法改變,習慣依賴的套用“模子”沒有了,家長輔導的能力也跟不上了,這時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單元小結和及時改錯,把有優秀學習習慣的同學樹為榜樣,讓同學借鑒。
2.重視基礎發展健全的人格
改變“一聽就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學習誤區。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如二次函數、參變量問題、三角分式的運用、空間與平面、實際運用問題等都是初中教材都不用的脫節內容,需要高中補救,查缺補漏,否則就必然會跟不上高中學習的要求。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訓練,不去認真演算書寫,重量輕質,到正規作業時或考試時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基礎教學,幫助學生體會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知識的深度、廣度的區別。多用“問”、“想”、“做”、“評”的教學模式,鼓勵思考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發展健全的人格。
3.抓好學習中的各個重要環節
①預習——高中知識的抽象性、復雜性、綜合性較強,這就給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這些知識帶來了困難。預習對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預習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根據自己的時間、能力,每次預習應該有計劃和明確的進度;其次預習要仔細認真,并結合課本例題和習題反思,加深對預習內容的理解。最后對預習的內容整理出條理性的框架,明確知識結構。
②課堂學習——眾所周知,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學科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數學。所以要在課堂上學好數學知識,數學教學觀念的更新才是使之得以實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而聽課是學習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在掌握知識的準確性、廣度與深度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會聽課。會聽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帶著預習時未懂的問題聽課,全神貫注,盡可能把疑點在聽課的過程中解決:其次,對于在預習中認為弄懂了的問題,主要聽老師的講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糾正自己在預習中對一些知識的片面理解或錯誤理解。在預習中沒有弄懂的問題,通過老師講懂了或還有疑問,要在課堂上把關鍵的地方記下來。凡是在聽課時發現預習中自己理解片面或錯誤的地方,或是理解深度不夠的地方,都應作出簡單的標記,課后要及時進行清理,完善對這些問題的新的理解。第三,注意有價值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設問、提問,或自己在預習中、作業中、課外閱讀中發現的有價值的問題,都應積極思考,并記住,然后加以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應注意發現與之相關的問題或更深入一層的問題,再思考。一個個問題的提出、捕捉與解決的過程,正是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
③練習——要學好數學,必須要做適當的練習。只顧看書,而不做適當的練習,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練習之前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如果課本知識還存在困惑,應先復習課文,直至把有困惑的知識理解之后再認真獨立的完成。在做題的時候要認真思考,注意與課本知識相聯系,并注意解題的步驟規范性和表述條理性。如果在做題的時候出現“馬大哈”的現象,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心情,進而影響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復習與總結——復習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總結是為了讓所學的知識條理化,從而發現和掌握知識的規律,使學習的能力有所提高。對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要先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而不應急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完每一章節,要及時把各個知識點按一定的順序“串”在一起,這樣有助于前后知識的聯系和理解,因為很多數學題是很多章節知識的綜合。在對各個章節進行總結前,首先應該把每節課的標題進行理解,其次對每一節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課堂筆記進行回顧;對一個章節中還存在困惑的知識點要進行再次的學習,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最好與一些典型題的相對照,使理解達到“最優效果”。對每個章節的總結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每個章節的復習,會使同學們的解題能力和知識點的熟練程度都有較大的提高。華羅庚曾說過:“讀書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
⑤階段總結,正是要完成由厚到薄的過程,使所學的知識在求解的時候得到簡化。總結要提煉出每一章知識的重點、難點,每一小節知識的重點與本章知識重點的聯系,做出條理性的歸納和概括,從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