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患關系糟糕的成因和化解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引言
醫患關系是醫務人員與患者在醫療過程中產生的特定醫治關系,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從總體上看,目前的醫患關系狀況是基本和諧,但存在著局部的不和諧,和諧是主流,不和諧是支流。醫患矛盾由來已久,成因復雜,包括醫患彼此的不信任,溝通的缺乏以及醫療保障機制的不完善等,由此產生的糾紛,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健康發展,改善醫患關系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而堅持以人為本,分別從醫生和患者的角度出發,研究如何緩和二者關系,則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原則。
1醫患關系和諧的重要性
“十二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原則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公平的原則。要以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中心”。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應建立在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之上,二者應處于平等地位。對于醫生來說,醫生首先應以患者的病情為本,盡職盡責對患者進行治療,同時應以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為本,增加患者擺脫病痛的信心,使得患者與醫生積極配合,達到理想治療效果;對于患者來說,患者應以醫生的日常工作為本,在不必要的情況不打擾醫務人員的正常有序工作,對醫生給予足夠的信任,為醫生創造良好的的工作環境,使醫生有更好的狀態為患者進行診治。只有二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對疾病的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的要求,減少醫療糾紛,促進社會和諧。
2醫患關系不和諧的原因
2.1醫患之間存在信任危機
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彼此缺乏信任,目前這一問題十分突出。首先,許多醫院的公益性日趨減弱,個別醫生給患者開處方時完全受利益驅使,導致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下降。調查顯示,半數以上患者不會對醫生及醫院完全得信任,即便醫務人員進行的正常工作也受到了患者的質疑;其次,對于患者的疾病來說,不同的醫生有可能對病情的診斷及治療方案有著不同程度的認定,療效也不盡相同,而有些患者不了解醫學的復雜性,則會認為是醫生的誤診或不盡責。
2.2醫患之間缺乏溝通
醫患之間的溝通不暢,也使得醫患之間產生一系列的糾紛。首先,醫生每天的需要面對的患者眾多,且患者來自社會不同階層,他們的生活背景,知識結構,個人素質等千差萬別,在溝通過程中便會產生許多問題。醫護人員的工作十分繁忙,無暇顧及每一個患者,個別醫生則經常表現出不耐煩情況,使患者享受不到知情權并且心生不快;其次,治療期間醫患缺少溝通,醫生的診治與患者的愿望存在偏差,也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例如,不同方式的手術價格不同,如果醫患缺少溝通,造成患者對后期價格的結算懷有疑問,產生糾紛;第三,由于溝通不足,許多患者認為進醫院病情一定會治愈,權威的醫生一定不會有失敗的手術,當最后的醫治結果達不到患者要求時,便會與醫務人員產生激烈的沖突。
2.3醫療保障與維權機制不健全完備的醫療保障體系是減少醫患糾紛的重要前提,健全的維權機制則是糾紛產生后的有效解決方式。首先,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及相關法律法規正逐漸得發展及健全,但相對于一些國家來說不夠完善,許多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可以負擔患者的絕大部分治療費用,保障范圍也更廣,而且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使經濟糾紛解決起來也容易許多。其次,當醫患之間產生的矛盾得不到及時的調解和申訴維權時,也容易導致醫患關系的惡化。我國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雖然已經施行,但真正進行醫療事故的鑒定等工作時,則需要負擔高額的費用,醫患雙方維權之路并不易走,而第三方的調節機制也正處于嘗試階段,有效解決醫患矛盾仍是一個難題。
3如何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促進醫患關系和諧,要求醫患雙方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到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醫務人員不僅要重視患者生理上的病痛,也要關心患者心理的需求,消除患者的顧慮,增強其信心;醫患之間不僅需要要人格方面的相互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也需要得到尊重,進而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使患者得到最理想的治療,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促使醫患關系的和諧。
3.1緩和醫患信任危機是醫患關系和諧的基礎
信任危機是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只有醫患之間相互信任,醫生才能對患者進行正常有序的診治,這就要求醫患雙方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對于醫院方面來說,應打造誠信醫院,對醫護人員進行定期的思想教育與檢查,要求其以患者的切身利益為本,堅持合理的檢查、用藥、收費,不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建立透明的醫療費用查詢制度,使患者和家屬對醫療費用情況了然于胸;經濟透明的同時,醫護人員還需擁有精湛的醫術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醫務人員應不斷汲取新知識,新技術,以患者解除病痛的需求為本,以高度的責任感為患者服務。其次,對于患者來說,應給予醫務人員足夠的信任及理解,以醫生的正常有序工作為本,不對醫務人員進行不必要的滋擾,使醫生能夠以良好的狀態為患者服務。只有醫患雙方都堅持以人為本,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形成良性循環,才能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
3.2充分溝通是促使醫患關系和諧的手段
缺乏溝通也是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足夠的溝通,能使醫患雙方更加相互信任,是增強患者信心的有效方法。所以,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求醫務人員以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為本。患者對醫學知識的了解不足,容易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充分的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對病因,病情,治療效果等深入了解,盡可能給予患者心理上的關懷與幫助,減少患者的擔憂,增強患者的戰勝病痛信心;同時對治療方案也應與患者進行交流,不應將自認為最合理的方式不經溝通就應用于患者身上,而是應以患者的意愿為本,尊重患者的想法,經過足夠溝通后確定治療方案,使患者獲得身心的健康,真正做到“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而患者,則應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為本,當個別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不足時,患者應積極要求醫生對自身病情做出足夠的解釋,并且應及時表達自己的意愿,與醫務人員溝通后決定自己的治療方案,以病情得到最好的治療方式為目的。只有醫患雙方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醫療糾紛的產生。
3.3完善醫療保險與法律維權機制是醫患關系和諧的保障
經濟是醫療機構與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解決醫患在經濟上的糾紛,必須依靠衛生經濟制度的調整。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正逐漸趨于完善,但依然有問題存在。以人為本,必然是以中國全體公民為本,醫療保險的范圍還需要擴大,額度仍需要增加,使全國人民都享有醫療保障的權利,減少經濟糾紛,從根本上減少醫患矛盾。同時,在已經發生了得醫患糾紛,應嚴格按照現有法律執行,但在糾紛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時候,就應尋求多種解決方式,目前我國部分省市已經建立了第三方調節機制,保證了醫患雙方的權利,具有公正性,但此調節機制的應用范圍仍不夠廣泛,其獨立性、專業性仍需加強。所以,以人為本就是以醫患雙方的平等權利為本,擴大第三方調解維權機制的應用范圍,促進其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使存在的醫患糾紛最終得到滿意的解決。
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維護。醫患關系中,醫務人員是主導,患者及家屬是主體。醫務人員應積極努力,樹立為病人服務的理念,加強醫患溝通,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贏得患者的認同;患者則應給予醫務人員足夠的信任,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從而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和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