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碩士研究生就業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臨床“熱”、基礎“冷”
臨床“熱”指的是臨床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容易,我校的臨床專業研究生就業形勢很樂觀,基本是“買方”市場,一般每人均有2~3個單位可供選擇。這可能與國家大力發展醫療事業密切相關,近年來國家加大了衛生事業的投入,醫療保障制定逐步完善,各地醫療系統均在健全、擴張,客觀上導致臨床專業的研究生供不應求。基礎“冷”就是非臨床專業的研究生就業相對緊張。近年來,我校均有部分研究生為了就業,放棄了專業去應聘一些非專業相關的工作,這對國家多年的培養應該是一種浪費。
1.2擇業期望值偏高
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周期一般較長,最短也需要八年,他們的擇業期望值較本科生偏高,一般都選擇在大、中城市及經濟發達地區工作。但這些地區的衛生醫療機構中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眾多,求職競爭激烈,因此對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都很高,這就增加了他們的就業難度,往往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另外,這些發達地區的醫療機構中專科發展齊全,研究及專業水平都較高,工作后能夠提供給畢業研究生發展的空間也有限,因此他們近期的工作壓力很大,環境常常迫使他們需進一步深造,這對那些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1.3注重近期經濟因素,忽視專業發展
很多研究生在擇業時特別注重近期的經濟利益,這可能與他們多年求學的投入相關,因此有時一些有發展前途的單位就被忽視了,這些單位近期的經濟利益可能不如一些大醫院或經濟發達地區的單位,但他們往往有充足發展的空間。例如,有兩家縣級市醫院,他們在招聘研究生時就明確提出為了建設新學科,這樣的新學科對醫學專業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可貴的,但是當時并沒有研究生去應聘,主要原因就是近期的經濟效益不理想。
1.4擇業經驗不足
研究生在擇業時往往經驗不足,尤其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研究生。主要表現在面試時對就應聘崗位的針對性不夠,例如一家用人單位要招聘輔導員,我校一位研究生去應聘,在面試時他對自己的實驗研究濃墨重彩,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在面試時常出現兩種極端,不是太放松就是太緊張,明顯缺乏相應的指導和訓練。例如,有一位研究生應聘一家大醫院,用人單位問她為什么來應聘,她競回答說“你們單位發錢多”,招聘的老師簡直哭笑不得。還有一位學生參加一場招聘座談會時,用人單位對她的專業表示了濃厚興趣,讓她談談自己的研究工作,她竟一言不發,會場足足冷清了5分鐘。就業經驗不足往往是阻礙研究生成功就業的最后一關。
2相應對策
2.1調整招生專業及人數
鑒于臨床“熱”、基礎“冷”的狀況,我們要適時調整專業及各專業招生人數,對那些就業前景不好的非臨床專業,在自主設置二級學科時要嚴格控制,不能為了湊齊一級學科內的二級學科數,過多地設置二級學科,以免招生后影響學生的就業,給學生、學校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另外,在分配臨床和非臨床專業的招生人數時,要向臨床傾斜,尤其是要向f臨床專業學位傾斜,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就業,也適合我國當前大力發展專業研究生教育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
2.2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就業指導中心,但其職能大多限于對本科生的就業指導,而研究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處于真空狀態。為了解決研究生擇業過程的諸多問題(如期望值偏高、注重近期經濟因素及經驗不足等),高校還必須擴展就業指導中心的服務范圍,加強研究生就業指導機構的建設,建立信息服務平臺,培訓研究生就業管理人員,建設一支擁有較高素質,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公共關系學、人力資源開發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有較強的政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調查研究、人才需求預測能力的就業工作專門隊伍,著實有效地開展研究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2.3充分發揮導師的作用
導師一般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對社會和專業人才市場有一定的了解,他們與學生的相處時間長,對學生的學業、思想、綜合能力及發展潛力等有較深的了解,因此導師可在學生擇業的過程中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在畢業生擇業觀出現偏差時積極引導,使畢業生正確評價自己,定位準確。另外,由于導師一般在其所工作的領域有所成就,受到同行業的熟悉和尊重,與相關單位還有著業務合作或其他聯系。因此,導師可憑借自身在本行業中的各種優勢,向一些用人單位推薦自己的學生,幫助他們就業。
綜上所述,醫學研究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個別地區或專業已出現擴招后的“本科化”現象,這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和社會穩定工作都有負面作用。因此,我們要深入分析當前研究生就業方面的諸多問題,制定相應對策,早做準備,做好準備,未大雨而綢繆,把研究生的就業工作切實作為一項巨大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