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項目化教學的優點
項目化教學是職業教育的一種創新型模式,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專業實踐所需的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中,項目化教學可以有機地把教、學、做等結合為一體,在教學中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實際工作能力。
1.1項目化教學與職業技能緊密聯系
職業院校的教學模式與課程內容設置要與學生未來的就業需求緊密相扣,設置開發與未來職業活動相關聯的專業課程。課程目標與學生就業目標緊密相連,就業技能與職業能力的培養在項目化教學的整體設計當中得以體現。
1.2課程進度以職業實踐為導向
在職業教育過程中,項目化教學要根據職業實踐活動的進程與規律,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知識認知規律和實踐技能形成規律,進行課程教學進度設計。同時,項目化教學的進程要與職業實踐活動的實際進程緊密相連。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可以真實體會職業實踐活動,加深了對企業工作進程的了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認知能力。
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實踐研究
1.模塊單元制項目化教學實踐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要保持教學內容的連續性,結合市場崗位要求,設立不同課程之間的模塊單元制,將每一個獨立的教學課程或者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制定成模塊單元,結合市場崗位所需求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化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創新能力等。高職院校單元制項目化教學實踐,可以以進入企業或者市場調研的形式,首先全面了解藝術設計行業對人才專業技術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然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真實的企業項目或者虛擬的項目任務,結合教學內容,開展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實訓,將課程教學和實訓內容劃分成不同模塊單元的能力培訓。每年教師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調整模塊單元制項目化教學實踐內容,最后使學生在完成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實訓之后順利就業。
2.雙導師制項目化教學實踐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可以開展雙導師制的項目化教學實踐活動。選擇具有豐富的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師作為形式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藝術設計理論基礎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豐富的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選擇具有參與企業項目經驗、藝術設計專業技能強的教師擔任工作導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還要能夠指導學生完成真實的設計作品,主要負責講授產品制作的材料、手藝、工藝等方面的知識。這種雙導師制的項目化教學實踐,可以使不同特點的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提高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實踐的質量。根據藝術設計專業不同年級的教學要求,為學生安排形式導師和工作導師。形式導師可以開展理論教學的項目化教學實踐活動。如,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項目實踐小組,結合教學內容,布置教學課題,調動學生積極地搜集文獻資料,深入研究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拓展藝術設計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工作導師要結合形式導師的教學,開展設計構圖、創意思維設計等多種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由理論學習向技能鍛煉轉變,根據藝術設計行業的市場需求,構建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以項目實踐小組為單位,通過市場調研、企業咨詢、實習鍛煉等方式,完成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培養職業技能。
3.校企合作制項目化教學實踐
一、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項目設計形式大于內容
在針對實施項目化教學重要條件的調研中,學生們將項目設計排在首位,說明項目設計水平是項目化教學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真實項目是由教師和企業共同研制與開發的,項目設計貼近生產與生活實際,往往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目前國內企業參與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課程建設并不充分,使得模擬項目在眾多高校的項目化教學中占有極大比重。對于模擬項目而言,教師成為項目設計的主體,很多教師由于自身專業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的不足使得項目設計形式大于內容,缺乏典型性、真實性、完整性,使得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實施項目化教學中面臨困境和質疑。
2.項目化教學重授之以漁,輕授之以魚
項目化教學在提高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造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方面確實及時、有效,但是需要思考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項目化教學法是否具有普適性,并不是全部課程都適應于項目化教學模式。二是項目化教學和傳統教學的關系問題。現在有的教師形成了一種誤區,認為項目化教學旨在提高學生技能,對傳統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內容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或者“由于開發技術的不完善,任務系列化、項目系列化問題沒解決好,導致項目中知識的消失”。理論雖源于實踐,但理論也指導實踐,理論知識的欠缺勢必會造成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足。
3.項目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尚未形成
一、項目化教學方式應用的必要性
環境藝術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最基本的室內外設計方法和設計流程,使學生具有效果圖制作、施工圖制作、材料與工藝的辨識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了解具體工程施工的相關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啟發學生能夠更多地掌握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創作出更多的可供項目化教學實踐的用武之地,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通過對大量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研究發現,要想提高教學過程的時效性,采取項目化的教學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項目化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具體的設計流程,并且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等項目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在項目化教學中,通過安排學生完成在不同環節中的任務,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所學的專業知識,并且在項目化教學中得到鞏固與應用,從而有助于學生在大學階段得到全面發展。
二、項目化教學應用的思路
(一)項目考察
在項目化教學開展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從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際考察技巧,提高后續的設計能力。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前期的調研與考察,結合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是保證設計效果的關鍵。在前期項目的考察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項目考察,并且對每個小組都要指派相關的人員進行負責工作。在考察時,要對于現場的一些具體請進行記錄。前期考察階段,是引入項目化教學的第一階段,也是讓學生進入狀態,提高自身想象力和空間感受力的關鍵階段。項目考察的過程,是讓學生真正地走出理論的教學范圍,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實踐動手機會,這從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項目構思
近幾年來,許多高職院校推行項目化教學法,志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就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強調以任務為導向,行為為過程。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項目教學法更強調學生能力的習得,強調學生的參與和教師的“放權”。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講解者、傳達者,也是指導者和評價者;學生的角色也由被動的傾聽者轉變為參與者和實踐者。英語口語課程是英語教學過程中最具實踐性的教學項目。項目教學法在該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有所用的教育理念,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不可控因素。
一、關于學生與教師
中國學生在經歷了高中英語教學重考試,重基礎知識,輕聽說能力的教學模式后,對大學的教學模式有些不適應甚至是排斥。而項目化教學法又是一種行為導向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參與和能動性。其過程包括提出項目任務,制定項目解決方案,實施方案,有效評估和改進等。課前,學生需要圍繞教師給予的特定項目,進行調查、討論、交流、合作并設計出具體可行的項目解決方案。課堂上,學生需要闡述自己的方案設計,仔細聆聽比較其他小組的方案,取長補短,吸取教師評價后修改方案。這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需要相應的硬件條件支撐。整個過程耗時較長,學生需要始終保持專注力和興趣。對于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薄弱的高職院校學生而言,達到課前和課堂的理想狀態有一定難度。教師要不停地鞭策學生保持注意力。對于教師而言,項目化教學法需要教師透徹了解課程的知識體系和專業培養方案,并重英語人文知識和專業知識,結合學生情況設計適用于高職高專學生的項目,同時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定的預想,以便課前指導和有效評價。這都需要教師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項目設計和教學經驗積累。
二、關于項目選擇和設計
英語口語的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以便學生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有效運用英語進行溝通和表述。生活與職場是學生運用英語的兩大主要場景。兩者內容包羅萬象又橫縱交錯。如何從中選擇和設計可供驅動的項目是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重點和難點。項目內容既要涵蓋基本的教學知識點,體現教學目標,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效果。項目的難度要符合學生特點和英語水平,太難或太易都會達不到教學目標。項目的設計應注意切入點,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以護理專業英語口語課程項目:住院護理為例。住院護理是護理專業學生工作崗位中必備的工作項目,按照工作流程可設計病房環境和守則介紹,化驗安排,健康指導,巡房等子項目。每個子項目獨立又相互聯系,可以分解出多個涵蓋多種場景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提煉與分解任務的重難點,注意設計上的偏差等。
三、關于小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