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技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1.2011年工作匯報

      1.1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

      1.2試驗示范推廣及技術創新情況

      1.2.1食用菌試驗研究:對袋料香菇9608進行提純復壯選優工作。對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種,進行試種觀察,已經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今年繼續進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種及栽培觀察試驗,品種特性及袋式地栽試驗;從魯山縣引進段木香菇進行分離制種試驗。

      1.2.2示范:

      1.2.3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1.3農技推廣方式方法創新

      1.3.1新形勢下的農技推廣工作:

      為做好新形勢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我們一是通過下鄉開展生產調查、技術培訓指導和新技術示范推廣,做好跟蹤服務;二是以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為紐帶,建立農技推廣網絡,扎實開展科技入戶工作,聯系農民技術推廣員和科技示范戶300余名,做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如田關鄉的推廣員曹正濤,矢志鉆研作物育種,在我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培育出了幾個小麥新品種,有1個品種已參加了省級區試,他還進行玉米雜交育種,已測試出了3個苗頭品種;田關鄉的李榮普、王彥麗,回車鎮的任子敏,五里橋鄉的杜順哲、謝運華,丁河鎮北峪村的龐天成,重陽鎮半川村的陳光成、云臺村的查振興,軍馬河鄉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擔我站的小麥、玉米、水稻、紅薯、食用菌等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技術棚架。 三是通過實施項目推廣新技術。

      食用菌技術推廣:我站為服務好西峽縣香菇為主的食用菌這一特色農業,組建了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以提供優質菌種服務為主導,技物結合,進行食用菌試驗、示范、推廣和技術指導,服務農民增收。每年推廣優質食用菌種30萬斤左右,提高農民種植效益,增加社會效益,我站也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配肥中心工作:進行小麥、水稻、花生、獼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調研,測土化驗,研制各作物專用肥配方,配制專用配方肥,采用項目加基地,典型示范引導等多種形式,技物結合進行配方施肥推廣服務。專用配方肥在獼猴桃和山茱萸等產業上施用已成習慣,但由于受價格等多種因素制約,在糧食作物上推廣面積仍偏小。

      1.3.2農技站內部管理工作:

      在農技站內部管理上,我們把全站工作分為業務、配肥、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和高豐裕農資服務公司四個小組。領導班子合理分工,各負其責,通過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終總結,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學、嚴格的規章制度,年終考核,獎懲兌現。二是強化培訓,提高素質。根據縣域特色農業把“果、藥、菌”作為支柱產業的特點,每周二下午組織政治及業務學習,建立學習簽到和考核制度,請專家授課,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確工作重點,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通過以上管理使全站職工踏實工作,爭創佳績,順利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1.4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情況

      1.4.1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技術指導服務和技術入戶:結合高產創建,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40期;對縣鄉農技人員、肥料生產經銷企業有關人員、村組農民技術人員和示范農戶的培訓,發放技術資料50000份,施肥建議卡50000份;利用廣播電視宣傳20次、報刊宣傳12次、墻體廣告、網絡宣傳、科技趕集等形式,廣泛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1)(2)(3)(4)

      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建設:結合高產創建活動,在丹水、田關、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區和千畝示范片,百畝示范方。

      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習慣由過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為氮、磷、鉀、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變為測土配方施肥,過去靠多施肥求高產轉變為計算產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顯提高,有效地解決了施肥不合理問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土壤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趨向平衡,減少了養分流失,初步達到了土壤養分的均衡協調;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殘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對土壤的人為破壞,改善了項目區土壤環境質量,有利于生態平衡,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存在問題及2011年工作計劃

      2.1存在問題

      一是農技推廣經費缺乏,農技推廣業務活動及公益性調查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難以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缺位斷層現象,在實施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科技項目時,工作進度跟不上上級要求,材料整理不夠及時。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工作忙不過來。

      2.2 2011年工作計劃

      一是服務全縣糧食生產,做好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全年完成大型生產調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產技術意見,指導群眾抗災減災,增產增收。

      二是繼續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

      三是服務全縣特色農業,搞好獼猴桃、食用菌等的示范及技術指導服務。

      四是利用電視、以會代訓、印發技術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20項次以上。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1.2011年工作匯報

      1.1糧食作物生產技術指導

      1.2試驗示范推廣及技術創新情況

      1.2.1食用菌試驗研究:對袋料香菇9608進行提純復壯選優工作。對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種,進行試種觀察,已經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今年繼續進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種及栽培觀察試驗,品種特性及袋式地栽試驗;從魯山縣引進段木香菇進行分離制種試驗。

      1.2.2示范:

      1 2 3 4

      1.2.3新品種新技術推廣

      1.3農技推廣方式方法創新

      1.3.1新形勢下的農技推廣工作:

      為做好新形勢下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我們一是通過下鄉開展生產調查、技術培訓指導和新技術示范推廣,做好跟蹤服務;二是以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為紐帶,建立農技推廣網絡,扎實開展科技入戶工作,聯系農民技術推廣員和科技示范戶300余名,做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如田關鄉的推廣員曹正濤,矢志鉆研作物育種,在我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培育出了幾個小麥新品種,有1個品種已參加了省級區試,他還進行玉米雜交育種,已測試出了3個苗頭品種;田關鄉的李榮普、王彥麗,回車鎮的任子敏,五里橋鄉的杜順哲、謝運華,丁河鎮北峪村的龐天成,重陽鎮半川村的陳光成、云臺村的查振興,軍馬河鄉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擔我站的小麥、玉米、水稻、紅薯、食用菌等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技術棚架。 三是通過實施項目推廣新技術。

      食用菌技術推廣:我站為服務好西峽縣香菇為主的食用菌這一特色農業,組建了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以提供優質菌種服務為主導,技物結合,進行食用菌試驗、示范、推廣和技術指導,服務農民增收。每年推廣優質食用菌種30萬斤左右,提高農民種植效益,增加社會效益,我站也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配肥中心工作:進行小麥、水稻、花生、獼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調研,測土化驗,研制各作物專用肥配方,配制專用配方肥,采用項目加基地,典型示范引導等多種形式,技物結合進行配方施肥推廣服務。專用配方肥在獼猴桃和山茱萸等產業上施用已成習慣,但由于受價格等多種因素制約,在糧食作物上推廣面積仍偏小。

      1.3.2農技站內部管理工作:

      在農技站內部管理上,我們把全站工作分為業務、配肥、食用菌技術推廣中心和高豐裕農資服務公司四個小組。領導班子合理分工,各負其責,通過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終總結,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學、嚴格的規章制度,年終考核,獎懲兌現。二是強化培訓,提高素質。根據縣域特色農業把“果、藥、菌”作為支柱產業的特點,每周二下午組織政治及業務學習,建立學習簽到和考核制度,請專家授課,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確工作重點,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通過以上管理使全站職工踏實工作,爭創佳績,順利完成上級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1.4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情況

      1.4.1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技術指導服務和技術入戶:結合高產創建,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40期;對縣鄉農技人員、肥料生產經銷企業有關人員、村組農民技術人員和示范農戶的培訓,發放技術資料50000份,施肥建議卡50000份;利用廣播電視宣傳20次、報刊宣傳12次、墻體廣告、網絡宣傳、科技趕集等形式,廣泛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1〗〖2〗〖3〗〖4〗

      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建設:結合高產創建活動,在丹水、田關、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區和千畝示范片,百畝示范方。

      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習慣由過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為氮、磷、鉀、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變為測土配方施肥,過去靠多施肥求高產轉變為計算產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顯提高,有效地解決了施肥不合理問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土壤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趨向平衡,減少了養分流失,初步達到了土壤養分的均衡協調;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殘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對土壤的人為破壞,改善了項目區土壤環境質量,有利于生態平衡,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存在問題及2011年工作計劃

      2.1存在問題

      一是農技推廣經費缺乏,農技推廣業務活動及公益性調查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難以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缺位斷層現象,在實施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科技項目時,工作進度跟不上上級要求,材料整理不夠及時。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工作忙不過來。

      2.2 2011年工作計劃

      一是服務全縣糧食生產,做好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全年完成大型生產調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產技術意見,指導群眾抗災減災,增產增收。

      二是繼續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

      三是服務全縣特色農業,搞好獼猴桃、食用菌等的示范及技術指導服務。

      四是利用電視、以會代訓、印發技術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20項次以上。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

      二、立足本職工作,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一)農技推廣工作。

      1、完成農技體系改革工作:今年是我縣進行農技基層體系改革的設施之年,我鄉按照上級有關改革的具體要求,嚴格依照有關規定,至今年5月底,已全面完成體系改革,按照“整合資源,綜合建站;統一協調,分塊運作;三權歸縣,財政保障;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方針,組織成立了石城縣鄉農業技術推廣綜合站。綜合站設有十個崗位,完成了各崗位的人員分公。

      2、做好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根據縣農糧局的要求,完成全鄉今年的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按時高質量的上報育秧工作的各類表格數據等。

      3、抓好石城縣水稻高產示范區建設:早稻的高產示范區選在水南村秋口排組,現已全部收割完畢。晚稻選在村門前塅,二晚示范區面積為100余畝,輻射帶動500余畝。示范區內種植同一品種,同時,要求統一時間播種、統一時間完成移栽、統一要求進行肥水管理,統一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嚴格按照高產示范建設要求進行操作,目前,該示范區水稻長勢良好,我站人員正每天密切關注其生長的每個過程,確實加強田間管理,確保高產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4、認真抓了農業生產計劃的落實,加強了農資市場的管理,對種子、農藥、化肥、農機具等的農資商品進行了全面清理,并制定了明確的職責,確保了農資物品的價格穩定和農資市場的正常運轉。

      5、準確及時地抓好了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危害。積極指導農民科學用藥防治,做到及時、高效進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為今年的豐產豐收積極努力。

      (二)駐村工作。

      根據鄉黨委、政府的要求,認真落實好、完成好鄉下達到村的各項工作任務。半年來,村各項事業正有序推進,相信在駐村領導和全體鄉、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完成好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促進村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

      三、堅持遵章守紀,廉潔自律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一、上半年工作小結

      1、全力開展“三新”農業生產試驗示范基地建設

      按照市農委2009年的工作部署和本單位的工作要點,積極開展農業示范基地建設,以示范基地為載體,示范推廣“三新”農業技術。在全市范圍內,已建“三新”農業生產試驗示范基地8個,分別是水稻精確定量栽培超高產示范基地、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試驗示范基地、特色白皮花生選育試驗示范基地、優新抗病花生無公害栽培示范基地、棉花高產高效栽培示范基地、西瓜無公害栽培示范基地、“稻蝦連作”生態模式示范基地、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共計安排試驗示范項目9個。所有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做到有實施方案、有技術措施、有專人負責,并從品種選用、測土配方施肥、高產保優栽培到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方面培訓到戶、指導到田,提供全程、面對面的技術服務,真正是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

      2、強化農民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為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市農技推廣中心發揮自身技術優勢,通過投標承擔實施“瑯琊區2009年民生工程新型農民培訓項目”、舉辦“全市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等大型培訓活動,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宣傳工作,全面提升農業技術“進村入戶”的到位率與普及率。利用《**日報》、《農技推廣》、《農作物病蟲情報》、《土肥簡報》和專業雜志刊登、發表專項技術材料近百期,同時通過“**三農網”、地方廣播電視臺和農技110等媒體傳播實用農業信息,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入戶接受農民的技術咨詢,解疑釋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術到位率和入戶率。

      3、高度重視,打好抗旱保苗攻關仗

      針對今年春節前后麥油罕見旱情,市農技推廣中心高度重視抗旱保苗工作,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各縣(市、區)生產一線,實地調查各地抗旱保苗工作情況,及時提出有針對性地制定春季田管具體技術方案,并通過發放技術資料、贈送田管技術光盤等形式現場指導抗旱保苗及田管工作,為抗旱保苗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4、午季植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皖東“百億糧倉”,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行動,突出午季植保工作服務于糧食生產安全開展工作。在強化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預警監測防控工作上有突破,實現了重大病蟲預警監測準確率達到90%以上;在重大病蟲防控工作上有突破,午季重大病蟲處置率達85%以上,即蟲害處置率達到95%以上、病害處置率達到70%以上,化學除草比例達到90%以上,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損失率降低到3%以內,超額完成了預案目標任務。

      5、全面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

      經各地農委和農技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任務。為切實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公益性職能,積極調研、總結基層農技推廣運行機制創新示范站建設經驗,指導基層完善其農技服務組織建設;召開了“基層農技體系管理座談會”,就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后,考核評價體系、管理模式、服務機制、推廣方式方法創新帶來的成效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和經驗,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總結,并出臺了《“**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與機制運行創新活動”實施辦法》。

      6、穩步推進農業環保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

      積極配合“國家無公害害食品行動計劃”、“安徽省食品放心工程”和“**市農產品質量振興計劃”的實施,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進一步加快我市無公害農產品申報認證的步伐,目前已完成省全年申報任務;還積極強化無公害農產品管理,主動聯系各生產企業,做好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材料匯總上報工作,布置無公害農產品專項整治自查。此外,還組織實施了新農村清潔工程和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徑流小區建設,做好小區田間管理、觀察記載、采送水樣等工作,并認真開展**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以及編寫《秸稈禁燒政協提案》、《2009年**市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實施方案》。

      7、推進效能建設,提高服務能力

      全面貫徹落實市農委效能建設具體實施辦法,結合中心實際,布置中心效能建設工作,根據《市農委2009年主要工作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對照自身職能,分解制定單位、個人工作計劃。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認真理論學習的同時,市農技推廣中心工會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參與市總工會“千萬農民工援助行動”、“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促發展”等各項活動,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倡導團結互助的良好風尚,強化了為民服務意識和效能意識。

      8、千方百計尋機申報農業項目和招商引資

      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加大了申報農業項目和招商引資的力度,緊

      縮其它開支,制定《市農技推廣中心招商引資具體實施辦法》并下發文件,千方百計抓招商引資,力爭農業項目在2008年的基礎上又再上一個新臺階,目前已編報各類農業科技項目9個。同時,加強了項目資金的管理,做到了專款專用,以“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完成每一項農業科技項目。

      二、下半年工作初步打算

      1、繼續抓好“三情”監測,組織實施好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確保秋季農業豐收。

      2、繼續加強“三新”農業示范基地(片)建設,促進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

      3、繼續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

      4、積極參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

      建設工作,創新體制和機制,提高農技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我叫***,****區人,****年*月*日生。2005年7月參加工作至今。2008年8月擔任助理農藝師以來,主要從事試驗、示范和農技推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技術推廣工作:

      任現職以來,推廣地膜玉米1200苗,平均畝產740公斤,平均畝增產130公斤,畝增收240元,共增收28.8萬元。綠豆雙溝覆膜300畝,平均畝產101.6公斤,平均畝增產56.6公斤,共增收11萬元。推廣中藥材黃芪種植1000畝,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240畝,生產種薯3.6萬公斤。

      推廣新品種:谷子、晉谷21、晉谷29、長生07共4800畝,平均畝產215.1公斤,畝增產45.1公斤。增加經濟收入86萬元,玉米新品種戶單857、金凱3號、吉單137等共1950畝,平均畝增產128公斤,農民共增收45萬元。

      以上推廣工作成效十分顯著,同時我也系統掌握了我縣主要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并為今后指導農業生產創新打下結實的基礎。

      二、試驗示范工作:

      通過參與獨立完成玉米區域試驗32項,省、市、縣玉米展試,示范、品比、觀察、試驗6項,谷子、糜子推廣試驗兩項,各項試驗觀察及時,記載準確完整,圓滿完成。通過這些試驗工作,我比較熟練的掌握了觀察、區試、展試、生產試驗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三、理論學習與實踐: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