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院教師語言文字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對對湖北省荊州市范圍內的三所醫學院校進行了走訪,其中包括長江大學醫學院、湖北省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荊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部,共計150名教師,采用抽樣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測評。調查以教研室為單位,利用課前十分鐘集中進行,問卷當場收回。這三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5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1.2調查內容
問卷內容包括教師對語言文字的意識,如對推廣普通話和推行漢字規范化的途徑和態度;教師在普通話的應用與規范中所起到的作用;基本的語言文字應用常識的掌握,如在語音、詞匯、語法、語義以及常用醫學術語等方面,通過考題來衡量教師對語言文字的應用狀況的水平。
1.3統計方法
資料采用Epi—Data3.1建庫雙份錄入,經數據的唯一性檢驗和邏輯核查無誤后,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
2.1教師對語言文字應用規范的態度
在對荊州地區所醫學院校的教師進行語言文字應用態度調查后發現,約占89%的教師認為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十分重要;約占39.5%的教師對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不滿意,在所測試的教師中普通話等級水平一級甲等18人,一級乙等33人,二級甲等128人,二級乙等l4人,三級甲等4人,三級乙等2人,無等級1人;在普通話自覺意識的調查中發現,約占74%的教師對周同人的普通話普及不敏感,遇見學生發音不標準不去糾正;66%的教師愿意使用非規范化的網絡語言。大多數教師都能夠認識到語言文字在醫學院校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與學校長期貫徹文字運用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密不可分。但在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推廣方面不如人意,我們發現有很多年齡大的教師在上課時使用方言,導致很多外省份的學生聽不懂;仍有一部分教師受當前文化氛圍的影響,在非標準化網絡語言的使用上采取贊成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學知識傳播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2.2對語言文字基礎知識的應用狀況
在語言文字基礎知識的應用上,調查主要從語音、詞匯方面、語法方面、字義理解以及醫學常用術語方面,對所院校的教師進行了測試。在語音方面,由于江漢平原大多是是平卷舌音,有一些教師不能區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發音不標準;在詞匯方面大部分教師可以正確的使用詞語,但也有一些教師存在詞匯貧乏、用詞混淆的現象;在語法方面,約占26%的教師不能區分常見語病,如搭配不當或成分殘缺;在字義理解方面,很多教師不能區分錯別字;在文字書寫上部分教師由于過分對手機和電腦的依賴,提筆忘字,直則書寫錯字;對于常用醫學術語方面,占總數37.5%的教師不能掌握規范的寫法。
3討論
3.1語言文字應用規范化的重要性
李嵐清同志在1997年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凝聚和鼓舞全國人民的巨大力量”。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的工具,它是文化與科學技術的載體,也是教師今后終身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對語言文字規范化的要求必定會深刻地影響教師的思想和思維水平,促進其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并且,作為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神圣使命的教師,如何讓學生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準確地獲取知識,就需要自己擁有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對于廣大醫學院校的教師來說,由于我們培養的一大部分學生將成為戰斗在臨床第一線的醫生或者護士,如果我們沒有嚴謹的、標準的授業方式,這些學生便不能形成良好的習慣。還有,醫學院校教師若能提高思想認識,具備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基本素質,對于提高醫學教育水平,甚至促進醫學學術交流,繁榮學術空氣等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制約醫學院校教師語言文字應用的發展的原因
由于醫學院校中擔任臨床課和基礎課的教師大多畢業于醫學院校,過分強化對專業課的學習,在英語上占用大量的學習時間,缺乏對中文、普通話方面的系統培訓,他們在教學語言、書面文字表達等方面不如中文系畢業的教師。而且,近年來網絡語言的濫用,社會上的詞語的“濫造現象”,以及大街小巷的錯別字等等也給漢語帶來了意想不到地沖擊,潛移默化地污染了人們的用語習慣,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當代教師語言文字規范使用的水平。并且,部分醫學院校強調臨床專業學科的建設,疏于對任課教師語文水平的培養和監管。
3.3對策
對于醫學院校的廣大教師來說,首先要認識到“語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內涵和提高途徑,“語言能力”是人聽瞳和說出話語的能力,“文字能力”是讀寫能力,把要說的話寫出來是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提高“語言”和“能力”能力要注重語言知識的積累、感悟與熏陶,從自身講普通話開始,主動的規范糾正身邊的不規范現象。同時在我們在授課的時候也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實現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要用規范、得體、優美的語言去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用規范字、講普通話。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感受到人文文化的巨大力量和樂趣,同時也能感受到學習專業知識所未有的輕松。對于學校來說,要加強對對任課教師語言文字水平的培養和監管。包括普通話的普及、語文知識的培訓、定期考核和監督等等方面。針對醫學專業的特點,制訂口語技能訓練體系和應用文寫作體系實施方案,以主題演講、辯論比賽、詩詞朗誦、個人心得體會等一系列的活動給他們提供實踐舞臺,最終實現口語表達能力與思維應變能力的全面提升”。從國家層面考慮,要重新提高對學習母語認識的重要性,引導每一個公民熱愛自己祖國,熱愛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刻不容緩地凈化語言環境,對媒體、網絡上等不規范的現象要做出及時的糾正和正確的引導,遵循語言發展規律,客觀理智地應對漢語使用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其次,在政策上,不能過分凸顯英語在我國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過分強調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對人才培養的機制,要強化并測試漢語言文字在升學、晉級、晉職和就業中的的應用能力,大力普及語文知識,實施開放型多層面的教育格局,將規范意識、規范矢【l識教育滲透于語文教育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