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早期電化課程創建探索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早期電化課程創建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早期電化課程創建探索

      一、專業概況

      為了專門訓練電影與播音技術人才,1938年秋,西遷入川的金陵大學在國民政府教育部協助下.在金陵大學理學院成立了電化教育專修科。①附設電機工程系。1938年12月正式開學,學制2年,第一年在成都校區集中學習.第二年在重慶校區分組開課。941年起,教學中心逐漸轉到成都,不再兩地分開上課。抗戰勝利后,于1946年11月回遷南京鼓樓金陵大學原址,1947年4月改名為“電影播音專修科”,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該專業全部并人中央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前身)。期間連續、系統培養了近200位電化教育專門人才(包括畢業及肄業的學生),而且他們大部分都成為我國電影和電教事業的開拓者.在各個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需要評估與課程目標確定

      (一)以滿足應用性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為確定課程目標的主要依據

      課程目標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學習者的需要、當代社會生活的需求和學科的發展。翻對金陵大學而言,創辦電化教育專修科的直接動因是培養民國時期急需的應用型人才。金陵大學在向教育部提交的“為理學院增設電化教育專修科的報告”中指出“茲為適應國家迫切需要起見,擬更從事于電化教育專門技術之訓練與培養,自本年度起在本校理學院增設電化教育專修科”:理學院院長魏學仁博士也認為我國建設伊始,各方對于應用科學人才之需要孔殷,勢非兼顧不可適應國家建設需要,就我校人才設備之適于擴充發展者,乃加強并新設應用科學之學系。”[51由此可見,理學院開辦電化教育專業的愿景是與當時中國社會對應用科學、專門技術人才需求相適應的,其課程目標自然反映了這種社會需求。20世紀30年代電化教育還是一種新興事物.尚未形成領域或學科,無從談起從學科角度確定課程目標的問題。而且20世紀初風雨飄搖的艱難歲月里“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已成為高校、團體和個人的追求,確立課程目標時無暇顧及個人需要的滿足。因此,金陵大學電專科確定課程目標時滿足社會需求這一來源.完全凌駕于學習者需要和學科發展兩個課程目標來源,成為確定課程目標的主要依據。

      (二)圍繞技術、教育兩個維度敘述總課程目標

      在技術上要擔當起我國影音技術自立之目的:在教育上,除輔助科學教育外.在促進中國工業化與溝通國際文化之交流兩方面。還有很大的責任。⑧上文把電專科學生應具備的技術、教育能力標準闡述得十分明確。具體可從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三方面加以分析:專業知識包括三個層次.即首先應具備相當水平的普通文化知識,這是維持正常教學和自我學習的基本前提,其中,尤其要求精通英語.以便更快接觸美國等視聽教育發達國家的專業領域知識,從中學習并與之交流;其次,要精習物理、化學、數學等基本科學,這是從事影音教育專業的技術基礎保障;第三,專業知識技能是指教育、技術和藝術三方面的協調發展。實踐能力上,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要具備與各方組織、協調和活動的能力,認為這種能力不僅是通過學校教育獲得,更是在電化教育推廣、服務等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提高的。從社會責任來講,電專科始終以“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為使命,所以認為“電化教育是中國今日一種急需的工作.它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有巨大的貢獻。因而要從事電化教育事業,他首先要明了自身責任重大”。[61

      (三)培養影音技術人才是優先的課程目標

      電化教育是綜合性學科,從其知識結構看包括技術、教育和藝術三大類,要求所培養的人才在這三方面協調發展。但就當時中國社會需求而言。金大電專科教師普遍認為技術人才優先。如1941年孫明經從美國考察視聽教育回來后發出“中國在政治決策是集中管理并重視,行政上有力于推廣,思想內容上有極富的文化瑰寶,但電影業的技術方面比之美國,遠遠落后”的感慨.1947年在《影音與電化教育》文稿④中同樣提到“我國電化教育未發達,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即技術缺乏基礎.但何為電化教育技術之基礎,其基礎端在影與音之技術”。所以,金大電化教育專業應優先培養“影音技術人才”。有必要提醒注意的是,雖然金大電專科非常重視影音技術人才培養,但也明確指出“聯合影、音、教三方面之力量,而互相砥礪,研究技術,并與教育配合,實為主要之圖。”①f也們把技術掌握作為基礎。目的是“以技術促進教育”。今天,我們從2O世紀80年代中國電化教育重新起步后的各類學校開辦的電教專業中仍能看到金大電教專業偏重技術類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目標的痕跡。(四)根據培養影音技術人才的目標制定具體課程計劃通過上述課程目標需求評估后,金陵大學理學院學者們提出了課程設置原則:第一學期為基本訓練,以加強學生對一般學科之認識,及對專門學科之準備。第二學期后,多為本科特設之課程,使學生得充分學習之機會。第三、四學期偏重實習,以便學生從事實際工作。②

      三、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一)總課程結構

      金陵大學二年制專修科課程結構的安排是由教育部規定的政治、體育必修課(三民主義、體育、倫理學)、學校其他系為電專科開設的必修課程(如英文、國文、數學、物理、化學、無線電學等)、電教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四塊組成。各學期課程分配和學分要求。教育部規定專修科應修滿79學分(最高83學分),其中部定課程共1l學分,占13%;正科,即電專科必修課程68學分,占82%;選修課程4學分,占5%。必修課占全部課程95%,這種學分分配符合我國一貫重單一的必修課類型,也是保證專科學生掌握專業基礎教育采取的必要措施。電專科二年四學期所開設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共78學分(其中l0學分為選修課程學分)。第一學期開設通識類課程,專業基礎課僅有“電化教育”和“攝影初步”兩門課程,第二學期開設主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第三學期則為綜合應用類課程,第四學期更偏重于技術方面的課程。整體課程安排上多為必修課,但隨著專業發展,相應增添了電教專業選修課程(美術1學分、電影鑒賞1學分、暗室技術3學分、錄音工程3學分、攝影化學2學分、無線電設計2學分)以及理學院選修課(如內燃機3學分、機械學3學分、光學3學分、聲學2學分、電訊2學分)等課程。①專業課程中由技術、教育、藝術三類課程組成,分別占專業課程的67%、18%、15%。明顯偏重于技術類課程,這種課程分配既符合上述電專科“影音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也與當時美國視聽教育階段的主張基本吻合。另外電專科非常重視實踐/實習課程,兩年課程每周講授時數與實習時數總比為56:78。

      (二)課程內容組織

      由上表可見,教材除采用英文版書籍之外大多數為特訂講義,這與電化教育在當時是一種新型學科有關。為進一步總結電專科課程內容組織的特點,僅以攝影類課程為例說明:攝影課程是電影教育專業方向的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電影攝制》課程的先修課。其內容包括攝影機、攝影光譜、測距器、快門、閃光燈、超高速攝影、感光材料、攝影燈光、洗印、攝制等技術應用,以及攝影學理論知識等。①根據學生能力水平和知識的邏輯順序組織課程內容。第一學期開設的《攝影初步》(1學分,每周講授時數2)是攝影的入門課程。該課程一方面通過攝影藝術的介紹.引起學生對攝影藝術的興趣提高他們對于照片的鑒賞能力,另一方面,介紹攝影技術常識,使學生對各種常用器械有相當的認識:第三學期開設《攝影學》(4學分,每周講授時數3,實>-7時數4),學習內容由攝影常識向實踐應用過渡,而且更偏重于實踐,也是為《電影攝制》課程開設打好基礎;第四學期則開設《暗室技術》(3學分,每周講授時數2,實習時數3),學習重點是照片的后期加T技術。這種課程組織形式兼顧了知識內容的邏輯性與學生的能力水平。課程內容不斷吸收和呈現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如1948年由呂錦璦教授開設的《攝影化學》就是研究攝影感光乳劑和攝影凝膠制造實驗研究的成果。該實驗的成功,初步解決了中國自制感光乳膠的問題,也為課程學習增添了最新的科學知識。課程內容采用多種呈現方式。有課本教材、聲像材料以及《電影與播音》月刊‘嘴補充讀物。金大電化教育資料室藏有相當規模的影像資料,這些影像資料除了為校內外提供放映流通服務外,也是電教專業學生學習的素材。《電影與播音》月刊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電專科的課程內容已初步具備立體化教材的雛形,開創了我國多元課程資源的先河。

      四、課程實施與教學

      課程實施是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教學則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盡管金陵大學電化教育專修科開辦時間很短.但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已逐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課程風格。

      (一)課程安排的個性化和特色化

      一方面.根據招收對象的特點,對于入學考試成績全部合格的學生.課程建立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之上,對于少數科目不及格,但差距不大者,以試讀生入學,除了學習專業課程外,還要補修一些必要的預科課程,但不計學分。一學期內試讀不合格,即予退學處理。這種根據培養對象的學習基礎設計的量體裁衣式的“搭橋”課程.將不同起點的學生培養到某一相同的水平,很受學生的歡迎。另一方面,金陵大學課程基本采用學分制與主輔系制結合的方式。③電化教育專修科最初實行學年制,1943年逐漸改為學分制。電影教育與播音教育兩個專業組可以互選為主輔系,學生也可以選修其他系課程。電化教育專修科課程亦向其他系學生開放。如1947年春有l4系的104名學生選修了影音課程.嘲這些選修影音課程的學生,有一部分后來還成為電化教育工作者。

      (二)開設反映時展和社會需求的特色課程

      如1941年孫明經從美國考察回來,隨即增設了攝影學、劇本編審、電影文獻、電影攝制和暗室技術課,這些是當時美國視聽教育領域的主要課程。又如,攝影化學是呂錦璦教授研究攝影感光乳劑和攝影凝膠制造實驗研究的成果;曹守恭先生以多年研究無線電的經驗講授放映技術課并指導放映實習;錄音概要是孫良錄先生去美國專門研究錄音兩年的成果。可以說,這類課程都反映著校內外專家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始終保持課程的國際化和先進性。

      (三)重視理論學習,更強調技術實踐

      從1942年課程表看,講授課與實習/實踐課程各占56課時和78課時,分別占總課時的42%和58%。實習/實踐課程除在實驗室完成操作訓練外,大部分是與當時金大理學院的科學教育和電化教育推廣活動結合進行。如電專科曾舉辦過4次大型的電教展覽(1943年4月、1945年6月、1948年1月和1948年l1月),①這4次展覽要求電專科全體師生全程參與的同時也作為學生“放演實習”及“放映見習”兩課程的實踐作業。又如.電專科學生經常參與攝制影片與電影放映宣傳工作:范厚勤等六位同學還參加印度遠征軍從事電影放映和宣傳工作;[9q939年《西康》影片的拍攝以及1944年再進入西康拍攝、放映電影片、參加服務和建設西康_T作中均有電專科學生的身影。㈣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大學電影放映服務和《大學之聲》播音服務。總之,正是這些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使電教人才培養形式生動而富有成效,也由此奠定了電化教育教學、應用和服務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基礎。

      (四)教學方式獨具特色,極具靈活性和實用性

      孫明經認為人才培養的中心原則是師徒制.是對應于當時開展民眾教育急需大量懂技術的電教施教人員提出的一種折中辦法,因為采用師徒制可以使學生很快掌握實用性的技術并投入使用:孫明經還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倡集體教學,這是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集各方專家力量,用各種媒體技術實現虛擬的集體教學(通過無線電廣播進行“空中座談會”);另外,金大電專科實施的訓練與應用合一、訓練與生活一體化等方法,既靈活,又發揮了電影、播音媒體的優勢,對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以及考試方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五、課程評價

      整體看,電專科按照金陵大學統一要求進行課程評價。但仍可以依據其辦學宗旨、教育理念、畢業生特色、專業行為能力、資源等自行規定,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一)招生方式靈活化與考核要求嚴格化

      金大電專科招生方式采用統一招生與保送兩種方式以拓寬生源范圍和促進電化教育平衡發展。1944年頒布“電化教育專修科各省市保送學生入學辦法”規定。四川、西康等地方每年保送1—2名符合條件的學生,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按公費生待遇,保送生畢業后要回原省服務。這樣做解決了電化教育人才分布普遍和便于遠道學生求學的問題,尤其便于讓一些不發達地區盡快認識和使用電影播音這一新興T具。對于各地區保送學員。電專科還專門制定一套嚴格的考核辦法,層層把關。保送生先參加入學考試(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公民、歷史、地理、生物。與統一考試科目相同),然后參加甄別考核(國文、英文、數學、口試四門),獲得入學資格后還需參加期前訓練(包括演講、參觀、個別談話及電化教育示范等),最后才正式入學。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統一招生還是保送上學,金大電專科均強調學生要對“電影與無線電等電化教育之學術有濃厚興趣或相當經驗者”.反映了對從事電教事業人員的特殊要求。

      (二)評價工具多媒體化和考核方式綜合化

      孫明經先生主張學生要善于同時在書本、實踐和影音工具三種不同經驗世界中學習,認為“訓練影音人員不但教科內容為影音,訓練時應采用影音_丁具與影音方法,考試時亦應采用影音工具與影音方法。始能收自然效果”。正是在這種活用影音工具教學策略引導下,電專科學生學習方式產生了變化,即從單一的文字學習發展成書本、影音工具、實踐活動三者融為一體的多重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也變得靈活多樣起來,尤其運用影音工具輔助教學方面.不只有電專科教師們,金陵大學其他院系教師也被帶動并積極加入到使用影音工具輔助課堂教學的行列中。課程考核則采用綜合考評的方法.如實驗操作、寫報告(實習、考察)、參與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例如電化教育專修科還開創了我國電化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以設計作品作為畢業論文的先例。這個第一人是后來成為《電影與播音》月刊的編輯之一的姜贈璜,其畢業作品是《三個壞東西》系列幻燈片。

      (三)就業途徑多樣化與反饋持續化

      電專科招生簡章上說“畢業生由本科介紹至各地公私立或國際性電影、無線電及電化教育機關服務”這不是一句空話。金大電化教育在我國早期電化教育中位居前列,金大理學院倡導的電影用于科學教育的教育現代化運動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電專科“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又使得它始終與社會各團體保持密切聯系和長久的合作關系。例如,當時的中央電影攝影場、中國制片廠、國際宣傳處、中央廣播電臺、國際廣播電臺、中央無線電制造廠、播音教育電池廠等都是電專科學生實習和實踐的場所。這些有利條件為電專科畢業生創造了廣闊的就業和發展空間。此外,電專科還與已畢業的學生保持密切聯系,以便獲得反饋信息。調整電教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進而促進電教專業自身發展。例如,從1947年統計“金陵大學理學院影音專修科同學就職一覽”看出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保持聯系的程度.這在戰亂年代實屬不易。結語綜合上述分析.金陵大學電化教育專修科的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體系,金陵大學電專科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呼聲中滿足社會需求的產物,也是借鑒西方近代視聽教育與技術,進行文明采借的結果。在20世紀初風雨飄搖的艱難歲月里,金陵大學電化教育專修科與江蘇省立教育學院電影電播專修科、國立社會教育學院電化教育專修科等僅有的三所大學,一起開創了中國電教專業教育的先河。雖然本研究是基于金陵大學的.但這只是處于研究方便考慮,其實金陵大學電教專業民國時期電教專業的縮影,是典型代表。因此。希望通過總結金陵大學電專科的獨特歷史經驗,試圖在時代廣袤的背景中,對中國早期電教專業課程體系展開一種反思與批判。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77777午夜亚洲|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